武志紅又放狠話:溺愛,是中國父母發明的最大謊言

2021-02-08 我是艾小羊

《圓桌派》上,竇文濤問武志紅,你如何看待溺愛。

武志紅回答:溺愛是中國家庭發明的一個謊言,目的是推卸責任。

竇文濤就講了在石家莊流傳甚廣的故事。說一個死刑犯臨刑前見媽媽,要求再吃一次奶,媽媽餵奶的時候,他一口咬下了媽媽的乳頭,說就是你,太溺愛我,我才有了今天。

蔣方舟說,我們那兒也流行這個故事,坐標湖北。

小羊也默默舉手,坐標甘肅,聽這個故事長大的。

你們如果聽過這個故事,也可以在留言區舉舉小手。

這個故事在我們的童年教育中反覆出現,既被當作獵奇,同時也是父母的一種自我安慰和自我開脫手段。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看鄰居家小朋友被父母帶去北京旅遊,回家講給我媽聽,我媽毫無徵兆地講起這個血腥而又可怕的故事,嚇得我落荒而逃,從此心理陰暗地盼著鄰居家那個被父母寵愛的大哥哥倒黴。

後來人家考上了北大,如今在溫哥華大學執教,成熟穩重自信儒雅,妥妥的男神。而我自己,成年後經過漫長的自我療愈,才走出自卑的陰影。

我不能說父母不愛我,只是他們的確不太懂得如何去愛,並且永遠害怕多給我一分愛,就會多害我一分。

所有無條件的愛,統統被他們稱為溺愛。

為了說服自己,他們人為給愛設置了門檻和條件。比如我考了100分,就帶我去吃頓好吃的。他們以這種交換的方式,去說服自己:沒有溺愛我,就不會害了我。

成年後,我一度在愛情裡屬於付出型人格,缺乏自信心與安全感,讀了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書籍,發現我自卑的根源是從未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因此對愛的本質,缺乏正確的理解,也無法坦然接受那些對我好的人。

一旦愛上,我就會陷入這樣的自我糾結:

別人愛我,一定是因為我優秀,而不是因為我就是我;

如果我得不到愛,原因一定是我付出的不夠或者不夠優秀。

過了25歲,我才慢慢從原生家庭的影響裡走出來,明白愛的本質,是無條件的;有條件的,是交換。

中國傳統觀念,喜歡強調管理與教育的作用,對於愛,其實不怎麼瞧得起。什麼孟母三遷、嶽母刺字,流芳千古的育兒故事裡,基本上看不到愛,只有成功學。

西方心理學的觀點恰恰相反,認為父母無條件的愛,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只有在愛中長大的孩子,才能擁有成功人生最重要的基石:自信。

我知道一說起溺愛的危害,可以抓出一大把社會新聞。

不久前,我還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兒子啃老10年,跟父親發生衝突後,持刀砍父。下面的留言,很多人說到了溺愛,覺得父母一定是對孩子過度縱容,才讓他走到今天。

但這種事件,如果做個深度報導,你會發現它根本與愛無關。

無非是在孩子最需要愛的時候,父母沒有能力或者不知道如何給予;當孩子慢慢長大,各種心理問題已經出現,父母又產生了補償心理,最終釀成苦果。

我的心理學老師說,中國父母最大的問題是情感倒置。

為人父母,青年無知,中年慈愛,老年放縱,對應的是孩子痛苦的童年,缺乏管束的少年,無法無天的成年。

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是一種天性,如果你在孩子小的時候,壓抑這種天性,害怕因為你的愛,而害了他;待他成年後,這種壓抑往往形成反彈。也就是說,在孩子需要你對他百依百順的時候,你一天到晚講條件,等他們長大,可以理智地談條件的時候,你又開始對他百依百順。

一個男網友吐槽自己的母親:3歲,你逼我洗內褲,我洗不乾淨,你把我手都打紅了;到了30歲,你天天哭著喊著要幫我洗內褲,氣跑了我兩個女朋友,請問你是親媽還是冤家?

我們所見的溺愛,往往是這種情感倒掛。

這種情感倒掛是愛嗎?不是。這是不懂愛。

健康的父母之愛,一開始是泛濫,慢慢走向節制。

孩子一歲以內,怎麼愛他都不多。明確感知父母的愛,知道自己是天、是地、是世界,就是嬰兒期最好的規矩。

一歲以後,在愛的前提下,開始慢慢培養孩子的自律性,讓他們明白,你不是天地,只是眾生,你活在關係裡,所以要講規矩。

如果你搶別人的玩具,還把別人的臉挖了個坑,可能要被打一下屁股。但打屁股的前提是,父母依然愛你。

這個時期,對孩子所有的教育,都要輔助愛的表達;傳達給孩子正確的信息是「無論你怎樣,我們都愛你」,而不是「如果你不夠好,我們就不愛你了」。

作為群居動物,人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關係。「在關係裡遊泳」是對人生最貼切的形容。成年人,個體的不幸,皆來源於關係的崩塌。

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是孩子對於關係認知的第一課。

我們經常說,愛很容易,因為愛是本能,尤其父母之愛,哪個父母不愛孩子呢?對於最後這句「哪個父母不愛孩子呢」,我真心無力吐槽。

我見過太多不愛孩子的父母,他們只愛自己想像中的那個美好的小孩。他們強迫不愛吃南瓜的孩子吃南瓜,因為南瓜有營養;強迫不愛拋頭露面的孩子當眾唱兒歌,因為他們覺得擅於當眾表現自己的孩子更優秀。

我偶像松浦彌太郎說,愛,就是讓對方活成自己。

這句話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因為大多數的我們,都沒有學會怎樣去愛。

我們從父母那裡習得的愛的方式是,如果我能考100分,媽媽就愛我;如果我比鄰居家的小孩優秀,爸爸就愛我;如果我聽話,就有糖吃。

這同樣是一種情感倒置,只要發生倒置,愛就變成了交換和索取。

旅美作家蔡真妮說:「唯有在家庭關係中,紀律不應該被排在首位,良好的關係,無不是先建立愛與理解,再談紀律。」

如果為人父母,真有一個入門考試,要考的不是資產、財力、顏值,而是愛的能力。

你能不能做到無論孩子是什麼樣子,僅僅因為他是你的孩子,你就可以無條件地接納他、讚美他、愛他,暫時放棄你的企圖心與攀比欲,放棄你心裡那個完美小孩養成計劃,無條件地接納這份上天給你的禮物?

當你確定了這一點,並且在日後的生活中,不斷反覆確認,就可以去要一個孩子了。

所以,哪有什麼溺愛,愛就是要寵,沒有寵愛就沒有教育。

我們的一生,遇到真愛的機率那麼、那麼小,而我們面對殘酷世界的勇氣與底氣,又恰恰來自於那為數不多的、真愛我們的人。

如果連父母之愛都要談條件、講正確,人類的孤獨,恐怕就是一份無法治癒的絕症了。

雷佳音吊打易烊千璽,但真正的高手是他

大S這樣的朋友,過了30歲真不想要了

《艾小羊寫作訓練營第九期》招募

可以喝的「雅詩蘭黛」,嫩回水光肌,還能「續命」

因為微信改版,你可能會錯過之前的推送,查看我的完整文章列表,請戳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父母雙雙被截肢,只為一隻風箏:愛與溺愛之間,存在著分寸
    前段時間,吉林德惠市的一對夫妻陪兩個孩子放風箏,結果孩子不小心將風箏掛在了高壓線上。兩個孩子哭鬧個不停,吵著要風箏。
  • 中國式溺愛=過度保護+過度限制
    作者 | 武志紅心理學家、諮詢師,創辦廣州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著有《為何家會傷人》《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等暢銷書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wzhxlx溺愛=過度保護最著名的溺愛的例子是劉德華的狂熱追星族楊麗娟,但楊麗娟的行為也並不算最瘋狂。最瘋狂的故事可以在新浪網的社會新聞中屢屢看到,而且常是一個模式: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成了不孝子,常常對父母進行索取,如果不答應就拳腳相加,最後不是他將父母打死,就是他被父母或親人打死。
  • 《中國新說唱》第八期製作人互放狠話,你怎麼看?
    說到這裡我就要吐槽一下愛奇藝了,上面說的公平競爭和選出一個冠軍,中國有嘻哈貌似都沒做到…當初被稱為中國有黑幕,沒有公平競爭不說,最後的冠軍還是個雙黃蛋,這節目確實是挺peace的hhhh,同時也沒有資格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選秀節目。看完整場只記得幾個小的片段,其他沒有什麼看點1.兩組製作人互相放狠話,氣氛一度尷尬,潘帥出來圓場。情商真的高。
  • 電影《誤殺》告訴我們:父母的溺愛,是毀掉孩子的噩夢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父母的溺愛,是毀掉孩子的噩夢。在這對父母眼裡,自己的兒子是個寶,而別人家的孩子不過是根草,甚至連草都不如。這樣的溺愛和放縱,素察怎麼可能不變成一個混世魔王?一個十六歲的孩子,如果沒有父母的驕縱,他敢如此猖狂?如果不是父母在身後為他撐腰保護,他敢如此膽大妄為、無法無天?誤殺素察的是李維傑一家人,但是後面真正的推手卻是他的父母。無底線的溺愛和袒護,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而且,這樣的孩子,毀掉的不只是自己,還有無辜的旁人。
  • 3歲小女孩,體重70斤成網紅:溺愛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失敗
    對我最大的愛,是轉發出去。很多人都喜歡看吃播,密子君啥的也是因為能吃,才火出圈的網紅。01:3歲女童成網紅最近有一個3歲的小女孩討論度很高,父母也是每天把她吃飯的過程放出來,不僅沒有可愛感,反而十分可怕。
  • 中國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太拿孩子「當回事」了
    都說「慣子如殺子」,但是面對著家裡唯一的孩子,很多父母還是步入了溺愛孩子的陷阱,做什麼事情都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中國家庭的有趣現象:一家人全部圍著孩子轉。關於這個現象,我聽過最精準的表達是:孩子是皇帝,老人是太監,父母是大臣。
  • 《2020中國好聲音》搶人「戰火」升級,四大導師放狠話、給眼神火力...
    《2020中國好聲音》上周首播當晚,即以亮眼的成績閃耀周末收視榜單。8月28日周五晚21點,全新殘酷賽制之下的導師盲選精彩繼續,更加多元的音樂類型和更多有故事的好聲音陸續登臺。導師搶人策略升級,狠話不夠眼神來湊本期節目中,四位導師搶人大戰持續升級,為了將心儀的學員收入戰隊,導師們不僅在言語上給出承諾,更是升級到肢體行動上進行發力,可謂是火力全開。謝霆鋒憑藉「出生即出道」的優勢,經典資源論再次升級,面對學員直接詢問「你願意來我的節目嗎?」
  • 《2020中國好聲音》搶人升級四大導師放狠話、給眼神火力全開
    由浙江衛視和燦星製作聯手打造的大型音樂勵志評論類節目——《2020中國好聲音》上周震撼首播,首播當晚即以亮眼的成績閃耀周末收視榜單。本周,全新殘酷賽制之下的導師盲選精彩繼續,更加的多元的音樂類型和更多有故事的好聲音陸續登臺。為了爭奪自己心儀的學員,導師們火速完成了對自己既有搶人策略的「升級換代」。
  • 因為女兒小米粒,伊能靜放狠話!當孩子被欺負時,父母該怎麼辦?
    除此之外,伊能靜也放了狠話,稱秦昊這麼做是不對的。都說女兒是爸爸小棉襖,不僅僅是在中國,在任何一個國家,父親對於女兒的疼愛,恐怕都是任何人無法比擬的,秦昊對於女兒的疼愛,僅僅一個掩面哭泣的動作就真實地表現出來。
  • 錢楓有點飄啊,對沈夢辰放狠話也就算了,他還敢對汪涵放狠話
    文/娛樂圈貓眼近日,袁姍姍帶著新戲上了《天天向上》,節目中袁姍姍和錢楓的互動很多,兩人的表現相當的親暱,營造出了一種情侶的感覺,節目中袁姍姍表現得比較拘謹,錢楓的表現就有點飄了,錢楓為了享受與袁姍姍的「二人世界」,不僅對好友沈夢辰放狠話
  • 父母的溺愛,難道還要讓老師延續麼
    最終,廣大網友卻是被這位家長編造的謊言道德綁架了。雖然這次事件,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嚴重,但其中,關於老師體罰學生這事兒,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為什麼老師體罰學生就這麼不能容忍呢?雖然說,父母愛護子女,不希望子女受到傷害,這樣的心情我們都是理解的。但是就最近幾個月,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感覺到要瘋狂了吧!
  • ​《2020中國好聲音》搶人「戰火」升級,四大導師放狠話、給眼神火力全開
    《2020中國好聲音》上周首播當晚,即以亮眼的成績閃耀周末收視榜單。8月28日周五晚21點,全新殘酷賽制之下的導師盲選精彩繼續,更加多元的音樂類型和更多有故事的好聲音陸續登臺。為了爭奪自己心儀的學員,導師們火速完成了對自己既有搶人策略的「升級換代」。
  • 《2020中國好聲音》搶人「戰火」升級,四大導師放狠話、給眼神火力全開
    由浙江衛視和燦星製作聯手打造的大型音樂勵志評論類節目——金典《2020中國好聲音》上周震撼首播,首播當晚即以亮眼的成績閃耀周末收視榜單。本周,全新殘酷賽制之下的導師盲選精彩繼續,更加的多元的音樂類型和更多有故事的好聲音陸續登臺。為了爭奪自己心儀的學員,導師們火速完成了對自己既有搶人策略的「升級換代」。
  • 16歲富家女竟要媽媽餵飯,父母的溺愛,造就多少「中國式巨嬰」
    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一個個「中國式巨嬰」頻頻曝光在大眾的視野當中,有些「巨嬰」,其行為更是令人有種匪夷所思的感覺。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變形記》這個節目,還記得有一期節目來了一位叫劉思琦的富家女,真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為什麼劉思琦能夠給觀眾留下極深的印象呢?
  • 笑吧,分享武志紅《巨嬰國》序言的感受,看看巨嬰是什麼
    說起這個夢,就是說他是中國人,卻作為弗洛伊德的使者,解構中國的孝道。三看到這裡,我笑得直不起腰來,一口酒噴到屏幕上。這個行為不是表現的巨嬰?一切都要轉身,為自己找個藉口,也要以夢想為藉口。我真的很感激武志紅。四忽略武志紅作為盾牌的夢想,直接看看他是如何在「佛洛依德的使者」的幌子下將中國孝道解構為中國人的。作為一個純粹的中國人,你做不到。我發現這個巨嬰也相當誠懇,根本沒有隱瞞他的陰謀。
  • 女機器人索菲亞,她曾經放狠話要毀滅人類,現在怎麼樣了
    曾經放狠話要「毀滅人類」,這位女機器人,現在怎麼樣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今已經到了一個高科技的狀態,在眾多科幻電影中,我們幻想的各種高科技產品琳琅滿目,然而,這些高科技產品也不全是靠我們憑空想像的。我們的國家已經實現了人工智慧、航天、航海的技術,相信在未來,高科技術產品將會成為家常便飯。
  • 「慣子如殺子」,父母若繼續溺愛下去,孩子將成為下一個許可馨
    在許可馨的眾多言論中,無一不暴露出其父母對其的教育方式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而也正是由於父母的溺愛,才讓許可馨變得如此的有恃無恐,大言不慚。在這個大多數人都需要靠努力才能實現夢想的時代,有人去依靠爸媽的溺愛,自己家人際關係,而過上平常普通人想都沒有辦法想像的生活,這確實讓很多人難以接受。
  • 幼兒園已開學,父母請不要再這樣溺愛孩子!
    ——當今做父母的大多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有沒有溺愛。但往往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讓孩子越來越無理取鬧,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無條件的,但是愛得過度了,那也會「淹沒」孩子的。
  • 北大才子的原生家庭之痛:天下無不是之父母是最大的謊言
    春運,是每年中國客運高峰期,天上飛的,鐵路上奔弛的,公路上急行的,海上破浪的,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裡,都擠滿了回家過年的人,若你細細觀察,那一張張臉上洋溢的表情和平常有所不同,那是一種對家的溫暖期待,對過年和家人團聚的嚮往,而平常無論回多少次家,都不會有過年回家的這種熱切。家,是身心的避風港;爸爸和媽媽,是溫暖的源泉。
  • 武志紅:成年人最舒服的療愈,是去進入深度關係
    作者 | 武志紅來源 | 武志紅(ID:wzhxlx)推薦人 | Spenser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在這個男孩女孩一起歡樂的日子裡,你們的S叔我,依然在加班,哈哈哈。今天我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吧,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的好老師,武志紅老師寫的。作為中國最有名的心理學家,武老師的話,經常治癒我,我希望也能治癒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