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雙雙被截肢,只為一隻風箏:愛與溺愛之間,存在著分寸

2021-03-03 寶貝聽聽
前段時間,吉林德惠市的一對夫妻陪兩個孩子放風箏,結果孩子不小心將風箏掛在了高壓線上。兩個孩子哭鬧個不停,吵著要風箏。

夫妻倆沒辦法就拿木桿子去夠,結果被高壓電流擊傷,兩個人都住進了重症監護室裡。

醫生說,「兩個人四肢都受損,男的截了四肢,女的留了一隻腳,但是根據這幾天的觀察,這隻腳後期也是留不住的。」

除此以外,男的本身還患有急性腎衰竭,需要透析,加上截肢手術,現在還沒有度過危險期。

保守估計,兩個人的治療費用,每個人還要20萬元左右。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是筆巨款。

好好的一個家庭,因為一隻風箏,就這麼被毀了,真是讓人心痛!

沒有了四肢,夫妻倆以後的日子該有多難,壓在兩個孩子身上的擔子該有多重。對於孩子而言,長大後,會不會自責內疚,如果當初沒有讓父母去拿風箏,該有多好。

如果當時沒有吵著要那個風箏,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這些悲劇了。

雖說是為了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歸根結底上,是家長的責任。是無原則的溺愛孩子,不做解釋的讓步,安全意識的缺乏,造成了自己的悲劇,家庭的陰影。

在心疼夫妻遭遇的同時,網友們也指出了他們或者說是中國式父母都存在的問題。慣子如殺子,是啊,看似為你好的表皮下,只是養出了一批巨嬰《為何家會傷人》裡,武志紅說:「縱容型溺愛的父母,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管多麼小、多麼不合理的要求,他們會拿出全部力氣去滿足。」一個被溺愛大的沒有規則意識的孩子,也終將成為一個社會的禍害。狄鶯,一個和藍潔瑛同時期的女明星,在《康熙來了》節目中表示,兒子孫佐安十幾歲還不肯自己睡,每天晚上要摟著媽媽才能睡著。

這在別人聽起來是多麼荒謬的話,狄鶯卻以一種洋洋自得的口氣說出,好像她並不認為這是不合理你的事情。

這得是一個多麼無知的媽媽,才將生理上的天性依賴用愛來遮掩,孩子接近十二歲才為他斷奶,如此放縱無節制的溺愛,最終導致了犯罪。

兩年前,孫佐安在美國因非法持有槍枝彈藥被捕入獄,在社交媒體上揚言要用槍枝彈藥轟炸學校。

孫佐安多蠢啊,蠢到要犯罪且毫不遮掩的公布犯罪。但是這完全是他的錯嗎?十幾年來,他完全生活在媽媽羽翼下,根本不知道世界除他以外的規則。

他已經習慣了被安排好的生活,他只是隨心所欲。因為不管發生什麼,都有媽媽安排,一直都是。

我們都以為學校才是孩子的教育基地,其實不是,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出生那一刻起,他們的基因裡就攜帶了父母的印記,能夠真正教育好孩子,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的,正是父母。

可以說,父母選擇了怎樣的教育方式,可能也就決定了孩子今後成為怎樣的人,擁有怎樣的人生。

-2-

在參加完《爸爸去哪兒》以後,黃磊的女兒多多一直備受關注。多多每一次上熱搜都會給大家帶來新的驚喜。前段時間,媽媽在微博曬出了多多健身的照片,雖然還沒有成年,但是多多的肌肉已經非常緊實。

他們讚美多多的同時,也對黃磊夫婦的教育方式表示了肯定。多多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去學鋼琴,在參加2019新加坡國際西洋樂大賽中國選拔賽中,與朋友一起兩人包攬了鋼琴獨奏、四手聯彈,等五個一等獎。

和所有孩子一樣,多多也是一張白紙,她的成功其實從側面印證了黃磊夫婦教育的正確性。

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其實就是一個個選擇造就的。當我們站在十字路口進行選擇時,那個決定,那條路,就是以後和將來。我們的社會提倡尊重,提倡自由,但是這些選擇和權利都應該在分寸之內。如果不管孩子提什麼要求我們都沒有底線滿足,那與害他有什麼區別,就像文章開頭的那個風箏事故一樣,全家遭殃。

育子須有方

父母愛子,必為之計深遠。所以與其一直滿足他作為孩子的需求,不如同他們商量,讓他正視自身,學會獨立與思考。

以身作則

教育孩子,就跟學習一樣,戒焦戒躁。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冷靜,智慧的人,那麼首先,你就要學會面對。

孫莉還曾吐槽過多多,一到練鋼琴就耍賴,然而現在,彈鋼琴已經成為多多的習慣和愛好,甚至還拿了大獎。

她會心疼孩子,但她也會強迫自己忍住,不管多多如何興致不高想偷懶,她還是督促多多繼續練琴。有時候甚至不惜以較為嚴格的方式讓多多不再偷懶,完成每天的學習和任務。

完全不,因為不論是哪一種選擇,都是為了孩子,這所有的手段與途徑,殊途同歸。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更多兒童故事內容

相關焦點

  • 因為帶孩子放風箏,夫妻雙雙截肢!春天的「奪命殺手」,父母和孩子一定要小心 | 特別關注
    據醫生介紹,兩人四肢都受損,末端乾癟,只能做截肢手術。丈夫截了四肢,妻子留了一隻腳,但根據幾天的觀察,這隻腳也是保不住的。醫生介紹說,丈夫是急性腎衰竭,腎臟功能恢復了才考慮度過險情,治療費用保守估計每個人還要20萬元左右。又到一年春暖花開時,各式各樣的風箏扎堆飛上天。然而,這一根牽著風箏的細線,稍不留神就成了傷人利器,一旦斷裂後纏繞在樹上或繃緊在路上,更是成了隱形的利刃。
  • 4月2日,吉林一對夫妻幫娃取掛在高壓線上風箏,受電擊截肢
    放風箏的樂趣很多,眼下這陽光明媚的春季,正是放風箏的好季節,但是要提醒大家放風箏最重要的一點——安全。這不,前幾天吉林一對夫妻因幫孩子取風箏,雙雙被高壓電電擊致截肢,這放風箏的代價實在太大了。據何海會的妹夫說,哥哥家的院子非常大,院牆也挺高,事發當天,何海會和妻子陪著兩個孩子在院子內放風箏,可風箏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飛過了牆頭,掛在了牆外大地上樹立的高壓線上。看到兩個孩子因為風箏掛在高壓線上急得直哭,由於天色已晚,何家村距離賣風箏的街裡也有一段距離,愛子心切的何海會夫婦一著急,就隨手拿了個杆子去取風箏,沒想到夫妻二人雙雙倒地。
  • 一個風箏,導致夫妻雙雙被截肢,這些「隱形奪命殺手」要小心!
    我家所在的吉林市豐滿區也新增2例確診病例,風險等級由低風險調整為中風險,高一高二開學再次推遲、小區又開始封鎖後門、單位也恢復了彈性坐班制。這反覆無常的一切,都在提醒著我們,包括關注咱們號的爸媽們。疫情還沒有結束啊!千萬不要放鬆警惕!
  • 《愛的釐米》告訴所有父母:偏心溺愛,只會讓一個家破碎
    在父母的眼裡,孩子始終都是孩子。重男輕女的舊思想,是從古到今延續下來的,不可能在一時之間徹底消失。有些父母總是對老大說,弟弟或者妹妹還小,多受寵一點,多被偏愛一點是應該的。父母不在意,旁人再怎麼說都不管用,外人終究是外人。
  • 16歲富家女竟要媽媽餵飯,父母的溺愛,造就多少「中國式巨嬰」
    而導致劉思琦最終成為「巨嬰」的罪魁禍首,就是父母過分的溺愛。過猶不及,過分溺愛不僅對孩子沒有任何的好處,反而存在諸多的危害。一是會讓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性格。生活中,父母如果一味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求,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完全只顧自己,只會一味索取,絲毫不懂得感恩和付出,更不會考慮父母的辛苦和不易。
  • 【溺愛】是【不愛】的偽裝
    無一例外的是,他們從小到聽到大父母最常說的的話是:我們最大的錯,就是太溺愛孩子了! 而那些給了孩子很多愛和滿足,把孩子養得很好的父母,最常說的是:養育孩子,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繼續覺察成長。動不動害怕「溺愛」孩子的父母,就好比一口枯井整天擔心自己把村子淹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時候鬧斷奶鬧得最兇的是婆婆。
  • 電影《誤殺》告訴我們:父母的溺愛,是毀掉孩子的噩夢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父母的溺愛,是毀掉孩子的噩夢。阿玉請求他放過平平時,他居然以和阿玉發生關係為條件,簡直禽獸不如。遭到阿玉的拒絕和反抗後,他就把阿玉摁在牆上往死裡打。一個十六歲的孩子,如果沒有父母的驕縱,他敢如此猖狂?如果不是父母在身後為他撐腰保護,他敢如此膽大妄為、無法無天?誤殺素察的是李維傑一家人,但是後面真正的推手卻是他的父母。無底線的溺愛和袒護,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 風箏一生,只為一根線冒險
    簡單收拾了著裝後,我小心翼翼躡手躡腳地經過樓下的房東家裡,但開門的吱吖聲已然暴露了一切,免不了一番頗為勉強的問候,雖然僅僅是一兩句話,但正是這該死的利益關係使得對話都變得無比尷尬,彼此的身份場景也在陌生與熟悉之間游離不定,似乎是介於兩者之間,總之不可捉摸也無聊透頂。 四月的白晝遠大於黑夜,寒冷只能蟄伏在夜晚叫囂,樓宇間流動的空氣中捎帶的綿綿飛絮讓人又疼又愛。
  • 【王者智慧】沒有原則的愛就是溺愛,對孩子更是傷害!
    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父母對子女愛的不夠,子女就會感到痛苦,可是過分的溺愛雖然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卻會使子女遭到毀滅。      愛孩子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是父母一生的事業,現在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很多都是無私的溺愛無條件的寬容,要怎麼做才能使孩子健康的成長,這是當今家長都在探討的課題,可是溺愛孩子成為了現今社會的普遍現象,尤其隔代教育更為嚴重,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頂在頭上怕摔了,造就了孩子任性、自私、目無他人、更別說孝順父母了,溺愛成為了孩子的第一大殺手。
  • 尹建莉:愛與溺愛的界限在哪裡?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溺愛的本質是控制,愛的本質是給自由。「不能溺愛孩子」的說法由來已久,我們往往只從字面理解,認為「溺愛就是愛得太多」,於是推導出「不溺愛就是要少愛一些」。很多家長對此深信不疑,但其實這正是我們被迷惑的表現——愛和溺愛並不是一件事情程度上的深淺,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 尹建莉從愛和溺愛的本質說起,分享了她養育一個自由、自覺的孩子的方法。「溺愛」不是「太多的愛」,是「太多的、打著愛的旗號的控制和包辦」。溺愛是怎麼產生的呢?
  • 親愛的,對於我來說,你是一隻風箏!
    親愛的,對於我,你是一隻風箏。 我們的愛就是那一根透明線,如果不是手心偶爾會有被勒疼的感覺,我想那根線快和空氣融合在一起了。 親愛的,你是一隻美麗的風箏,和藍天白雲挨得那麼近,你的身影若即若離,我常常在想呀,是不是我還不夠懂你,不夠認真。還是曾經我夠壞傷得你太深。雖然現在的我們都絕口不提,但是我知道,我們都是在意的是麼?
  • 佟大為佟麗婭《愛的釐米》提醒家人之間也應該有距離
    近期佟大為佟麗婭領銜主演的《愛的釐米》關注度越來越高,兩人的演技和顏值都在線,把關雨晴和徐清風之間的彼此吸引,但又因為各種原因不能表白的隱忍演繹得很到位。另一方關雨晴的父親重男輕女,對兒子的溺愛達到了沒有尊嚴的狀態,關震雷為了和李貝結婚,設計把自己的父母騙到出租房裡居住,而把李貝父母接回家中,雷的父親得知後,很不高興,但是為了兒子竟然同意讓出。李家根本不是從感情出發,又出主意讓關震雷把房子賣掉,多虧雨晴早有準備,及時通知了父母,結果沒想到這次父親又做出了讓步,把自己唯一房子交給了對方。反過來說兩個女兒的不是。
  • 放風箏引發的悲劇,太慘了!
    因風箏導致的事故近年來並不少見,幾個月前的一起案例值得大家時刻謹記:4月2日傍晚,吉林省德惠市的一對夫妻帶著兩個孩子在外面放風箏,但是不小心將風箏掛在了高壓線上
  • 愛和溺愛是兩件相反的事
    溺愛不是愛,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佔有和控制,其背後的心理基礎是恐懼和不信任。愛和溺愛不是一個事情程度上的深淺,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 溺愛不是愛,是披著愛的外衣的佔有和控制自由的人才能擁有獨立的思想和品格,才能在生活中擁有安身立命的資本,所以父母要想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培養快樂幸福的孩子,就要懂得把自由和寬容還給孩子。 現在的孩子,普遍在物質上得到很多,自由卻太少了。背後的原因是人們對自由與愛的關係沒有吃透。很多家長聽到「自由」這個觀念時,甚至會大吃一驚:給自由,那孩子不就無法無天了?
  • 被父母溺愛的孩子,長大以後到底有多慘!羅志祥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整個事情期間,先是「綜藝天王」吳宗憲在直播上說:「年輕,玩心還很重」的藉口為羅志祥辯解,並diss周揚青「9年的感情,不能給祝福,也不用給詛咒。」但這樣的辯解似乎站不住立場。一味溺愛孩子的媽媽就是縱容犯。在事實面前還是少辯解兩句,這樣顯得會得體一點。羅志祥和媽媽的關係一直都非常好,15年前他的父親因病去世,就只剩下了他和媽媽兩個人,他經常還要參加各種活動節目,怕媽媽寂寞索性就帶著媽媽一起去參加,並且還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兩個人的親密合照。
  • 懂分寸,更自在
    做合身份的事,說合適宜的話,近而有度,親而有疏,總之,做一個有分寸的人,才不會輕易引火上身。人與人之間,有分寸,才更自在。一.夫妻之間分寸:既需要親密,又需要距離。你傷心時間我願意給你溫暖的懷抱,疲憊的時候我願意給你泡泡腳,我們可以像兩條魚一樣相濡以沫的愛,像合作夥伴一樣志同道合的前進,像鐵哥們一樣掏心掏肺的傾訴,像對鏡子一樣無遮無攔地在你面前出醜。《聖經》裡這樣形容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是骨中的骨,肉中的肉。」
  • 盒裝美人:男子為留住女神,以愛為名截掉女神四肢,只為佔有一生
    趕飛機的海倫娜只好親自到尼克家裡拿地址簿,她發現尼克已經為她準備好了午餐,地址簿也擺在其中一個餐盤上。海倫娜並沒有被尼克的驚喜而打動,而是生氣地拿起地址簿轉身離開,當海倫娜走到馬路中時,一輛汽車疾馳而來,將海倫娜撞飛在地。當海倫娜再次醒來,她發現自己躺在尼克床上,雙腳已經被尼克截肢。尼克解釋說:因為傷勢過重,只有雙腿截肢才能保住她的性命。
  • 散文||劉佩華美文《溺愛》欣賞
    再次從昏迷中醒來的母親嘴裡還不停地嘟囔著,都怪自己,是自己從小對兒子的溺愛害了兒子,致使兒子一步步走向死亡。       為了孩子的未來,適當地寵愛孩子是正常的,但不能過度,更要把握好分寸,毫無原則的過份寵溺,對孩子有百害而無一利,不要等孩子長大不成器時,才後悔莫及。
  • 《關於莉莉周的一切》津田詩織是一隻風箏
    津田詩織是一隻風箏詩/碎歲津田詩織不是一隻風箏標題是虛擬的。他願她真的是一隻風箏 讓她在那電影裡飛,飛,飛出那電影 所有孩子都是偷偷長大的 在各自祖國的懷抱,各自遙遠的鎮城 如果天空允許一隻虛擬的風箏飛過 那麼全亞洲的少年在同一瞬間擁有甜蜜是可能的 但全亞洲的少年都看到了 看到了那隻風箏的墜毀
  • 武志紅又放狠話:溺愛,是中國父母發明的最大謊言
    我不能說父母不愛我,只是他們的確不太懂得如何去愛,並且永遠害怕多給我一分愛,就會多害我一分。所有無條件的愛,統統被他們稱為溺愛。為了說服自己,他們人為給愛設置了門檻和條件。比如我考了100分,就帶我去吃頓好吃的。他們以這種交換的方式,去說服自己:沒有溺愛我,就不會害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