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裡響起的致富歌林志龍脫貧故事

2020-12-27 新羅TV

講好新羅故事,傳遞百姓心聲。「百姓巖講家″欄目由中共新羅區委宣傳部主辦,通過講述貧困戶不懈奮鬥、基層幹部真情幫扶的感人故事,激勵全區上下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九期的「百姓巖講家」,傾聽適中鎮中溪村林志龍的脫貧故事。

家住適中鎮中溪村的林志龍,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早年由於家境貧寒,只接受過初中教育的他常年在外打零工。成家之後為了兼顧聽力失聰的妻子以及年邁的父親,他選擇了回家裡種植蔬菜,作為家裡唯一的壯勞力,生活與事業的重擔都壓在了他肩的上。

適中鎮中溪村民林志龍說:「我家庭比較困難,當時父親身體不好,跟老婆結婚了以後小孩子又沒人帶,然後就考慮回家種一點菜,小孩子讀書各方面才有人照顧。家裡面現在是四口人,現在自己就是家裡的頂梁柱,一個家庭的收入都靠自己。」

一開始的時候,因為耕地面積小,產量也低,導致林志龍一家的生活變得十分困難。後來,通過多次參加適中鎮組織的雨露計劃、農業技術指導培訓後,他認定了發展蔬菜種植是條致富之路。在適中鎮幹部的鼓勵和幫助下,他下定決心承包土地種植大蒜、包菜、茄子等應季蔬菜。

適中鎮中溪村民林志龍說:「參加了雨露計劃後,適中政府和區農業局都有經常下來關心指導我們,每年還有給我們啟動資金,合作社還有補助一些肥料。之前也種菜是靠摸索,不懂的跟人家多交流,跟比較懂的人吸取一點經驗。以前是種差不多五畝左右,但是家庭開支不夠用,就多種了一些,做不過來的時候就請一些工人幫忙一下。」

作為一名農民,林志龍有著刻苦鑽研,勤勞肯幹的品質,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學習,種出來的蔬菜品質也上去了,2017年,他通過申請扶貧貼息貸款,投入3萬多元種植了近5畝的應季蔬菜,通過他的精心看管和培育,當年純收入近2萬元。

適中鎮中溪村民林志龍說:「之前種菜都是自己種,那個時候家庭比較困難,就種差不多兩畝地,之前的收入就差不多一萬多,在政府的幫扶下,我現在是增加到八畝地,現在的收入跟之前比是好了很多,就是以前收入一萬多,現在差不多有三四萬。

2019年,林志龍再次申請扶貧貼息貸款,擴大種植規模至8畝,當年純收入近4萬元。在過去的幾年裡,林志龍依靠勤勞肯幹,讓貧困的生活成為了過去時,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蔬菜種植能手。」

適中鎮中溪村民林志龍說:「現在是為了生活,把家庭照顧好,家裡又多了一個孩子,生活是有點壓力,老婆耳朵幾乎聽不到,她現在是二級殘疾。我能在家裡一邊可以照顧小孩,一邊也可以帶動老婆去田裡一起幹活,現在就想多賺一點錢,讓

在全國脫貧攻堅的浪潮下,只要下定決心,擺脫等靠要思想,勤勞肯幹,就一定能夠真正實現脫貧致富。林志龍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和辛勤汗水在家鄉這片土地上奏響了一曲動人的致富之歌。

相關焦點

  • 念好菜地裡的「致富經」
    原標題:念好菜地裡的「致富經」   12月17日下午,家住馬村區演馬街道小盧莊村的脫貧戶宋海燕正在蔬菜大棚裡採收花菜。
  • 和興鎮恆興村裡的那片「菜地」
    和興鎮恆興村近年來隨著脫貧工作的推進,村容村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映入人們眼帘除了村委惹人注目的文化大舞臺之外,還有舞臺旁邊的那片菜地,那綠色盎然的各類蔬菜仿佛也在注視著恆興村的變化。恆興村的這片「綠」代替了原來由被雜草叢生佔領的地塊,自從縣公安局派駐該村幫扶工作隊長朱春平到來後,他首先熟悉村情村況並率先垂範進行挨家挨戶走訪,根據村裡實際情況制定脫貧計劃,切實做到不落一戶,不拉一人。朱春平利用工作閒暇之餘,把原來野草佔領的地塊清理乾淨,開發出來一塊菜地,他把這片菜地打理的井井有條。
  • 菜地裡「種出」好日子村民變「股東」同寫致富經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這一年,全省各級勞模先進人物、五一勞動獎狀單位等先進集體,積極響應工會組織的倡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投身技術扶貧、產業扶貧、項目扶貧、就業扶貧、結對扶貧、智力扶貧和先進集體助力脫貧攻堅「6+1」行動,卯足幹勁、狠抓落實,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書寫了出彩絢麗的「勞模答卷」。
  • 【我的脫貧故事】李興忠:黨的政策好 致富路上跑
    【我的脫貧故事】李興忠:黨的政策好 致富路上跑 2020-12-24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片「酸」菜地,種出了「甜」日子
    眼下,正是和同村林福全家芥菜的生長季,整齊的田間地裡,一顆顆翠綠的芥菜,生機盎然。蔥綠的芥菜是林福全醃製酸菜的食材,每年都種植一大片(稱之「酸」菜地),等待豐收製作。今年的「酸」菜地長勢一如既往的喜人,這份喜悅,更來源於和同村脫貧致富的一場產業革命。
  • 【景縣好網民 脫貧故事】一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致富經」
    【景縣好網民 脫貧故事】一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致富經」 2020-07-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脫貧故事】「犛牛王子」龍曉鋒 群眾致富領頭人
    香格裡拉市龍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龍曉鋒通過發展犛牛養殖,帶領安南村以及周邊群眾增收脫貧,成為深得群眾信任的脫貧攻堅行動致富帶頭人,鄉親們也親切地稱他為「龍總」。,同時也為今後鞏固脫貧成果鋪墊了良好基礎。
  • 「石頭地」裡開出致富花——靈石縣吳莊村的整村脫貧紀實
    「當年,我也想為鄉親們多做些事情,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讓村民致富真的很難。」田乃文說。田乃文告訴記者,他上任後總想做些什麼,但村裡老人多,底子差,沒產業,加上土地貧瘠,他能做的也只有幫村民們運送一下地裡收回來的玉米。久而久之,不僅村民們的致富信心缺失嚴重,鄉親們還勸他,趁著能幹動,也外出謀「生活」,別總是耗在這片「窮地裡」。
  • 林志龍新婚大喜,林志穎派豪車迎親,真是太大氣了
    林志龍新婚大喜,林志穎派豪車迎親,真是太大氣了在3月23日的時候,林志穎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一家人參加弟弟林志龍的婚禮,林志龍是林志穎最小的弟弟,兩個人有著同一個父親,但不是同一位母親生的。林志穎還有著另外四個兄弟姐妹,並且一家人的關係都是非常好的。
  • 民兵帶頭致富,遼寧省清原縣百餘貧困戶脫貧
    7月7日,遼寧省清原縣人武部政委侯慶明接到了該縣敖家堡鎮于家堡村貧困戶劉桂英的電話,劉桂英激動地告訴他,自從跟民兵連長胡景髮結成幫扶對子,日子一天一個樣,脫貧摘帽指日可待。胡景發是于家堡村的民兵連長,同時也是縣人武部培養的致富帶頭人。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天星村:走出「高顏值」脫貧路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天星村駐村幹部朱諾介紹,今年,天星村將堅持外修生態、內秀人文,著力在產業興旺、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上下功夫,全力以赴加快貧困村綠色轉型、全面奔小康步伐,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在朱諾帶領下,記者沿著鄉間公路進入了天星村腹地,經過了幾個彎拐之後,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地映入眼帘。「這就是『英英蔬菜基地',負責人聶秀英是我們村的致富帶頭人。」
  • 「我的脫貧故事」勇當致富帶頭人丨獨山縣影山鎮紫林山村村民韋世忠
    韋世忠換上裝備,準備進山巡查從此,在扶貧政策扶持和幹部們的傾力幫助下,我家進入了脫貧的快車道,先後獲得生豬養殖、茶葉加工、綠殼蛋雞、創業車間等扶貧項目入股分紅,還分到了3箱蜜蜂自養。2017年我被聘為生態護林員,同年進行易地扶貧搬遷,全家從大山深處搬到縣城了的安置區,成為了「城裡人」。
  • 「我的脫貧故事」脫貧不忘黨恩情 致富回報謝黨恩丨荔波縣高橋村...
    由於誠信待客,廚藝地道,在夢柳小鎮裡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家的生意那是槓槓的!幸福現在,感恩過去。今日致富的我,昔日卻是一名貧困戶。如果沒有黨的扶貧好政策,或許我和我的家人還在貧困中苦苦掙扎。2015年春節剛過,脫貧幹部就到家裡想讓我和妻子去參加鄉裡舉辦的廚師培訓班。我當時就覺得一個種田的農民去學什麼廚師啊,浪費時間。但脫貧幹部卻說,隨著大、小七孔景區的不斷發展,旅遊脫貧、旅遊致富的路子會越來越寬。我們的眼裡不要總盯著幾畝地,要多學習其他掙錢的手藝,為將來做準備。
  • 天星村:走出「高顏值」脫貧路
    2015年12月底,實現脫貧「摘帽」,貧困戶收入達標「越線」。「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天星村駐村幹部朱諾介紹,今年以來,天星村堅持外修生態、內秀人文,著力在產業興旺、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上下功夫,全力以赴加快貧困村綠色轉型、全面奔小康步伐,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朱諾帶領下,星村腹地,經過了幾個彎拐之後,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地映入眼帘。
  • 「脫貧攻堅」 百合花開鋪就群眾致富路
    一顆百合,為兩片土地帶來致富生機。山村小故事折射時代大進程。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蘭州市舉全市之力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聚焦25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和31.7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實施「一戶一策」脫貧計劃,蘭州百合、玫瑰、高原夏菜、中藥材等一系列特色農業產業都在這場攻堅戰中煥發出勃勃生機,為村民們脫貧致富找到一條條踏踏實實的出路,給未來鄉村振興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 「產銷一體」 小區菜地裡業主們種下友愛故事
    小區菜地裡業主們種下友愛故事 專門有處農莊給業主種菜,吃不完的拿到無人售菜攤去賣,收益用來做公益 古詩裡描繪的田園生活,在城市裡也得以實現。 最近,在株洲青龍灣田園國際小鎮,業主們多了一層身份——菜農,這個小區內專門有處農莊,是為業主們提供種菜的菜地的,有些業主因為種菜技能出類拔萃,被譽為「玉米王子」。 此外,小區舉辦的「最美菜地」比賽中,大家都積極參賽,爭相曬出自家的成果。
  • 走進小康·記者探訪脫貧路④丨長沙縣蒲塘村:荒山變「金山」 致富...
    走進小康·記者探訪脫貧路④丨長沙縣蒲塘村:荒山變「金山」 致富奔小康 2020-08-05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譜好脫貧音符 奏響致富樂章丨普定縣貓洞鄉黨委...
    還記得貓洞村的彭基祥和和諧村的王成龍住上新房後那激動的神情和滿眼的歡喜……這一幕幕令人動容的畫面,好似一個個美妙的音符,奏響了我在貓洞鄉脫貧攻堅的美妙樂章。熊巍和群眾交流中我叫熊巍,大家都親切地叫我「熊大」,2017年1月,接到組織的一紙調令,我來到了貓洞鄉擔任黨委書記。
  • 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
    大河網評: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加速度」 2020-03-23 20:45:32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各項任務繁重,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脫貧攻堅的難度加大。眼下,打贏脫貧攻堅戰只剩下不到10個月的時間了,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幹部齊心協力、務實苦幹,以更強烈的擔當、更精準的措施、更紮實的工作,唱響「一二三四」歌,跑出脫貧攻堅「加速度」。  圍繞「一個目標」,唱響信念之歌。
  • 【脫貧攻堅】曲麻萊通吉村:依山傍水走上致富坦途
    【脫貧攻堅】曲麻萊通吉村:依山傍水走上致富坦途 2020-09-16 1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