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新羅故事,傳遞百姓心聲。「百姓巖講家″欄目由中共新羅區委宣傳部主辦,通過講述貧困戶不懈奮鬥、基層幹部真情幫扶的感人故事,激勵全區上下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九期的「百姓巖講家」,傾聽適中鎮中溪村林志龍的脫貧故事。
家住適中鎮中溪村的林志龍,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早年由於家境貧寒,只接受過初中教育的他常年在外打零工。成家之後為了兼顧聽力失聰的妻子以及年邁的父親,他選擇了回家裡種植蔬菜,作為家裡唯一的壯勞力,生活與事業的重擔都壓在了他肩的上。
適中鎮中溪村民林志龍說:「我家庭比較困難,當時父親身體不好,跟老婆結婚了以後小孩子又沒人帶,然後就考慮回家種一點菜,小孩子讀書各方面才有人照顧。家裡面現在是四口人,現在自己就是家裡的頂梁柱,一個家庭的收入都靠自己。」
一開始的時候,因為耕地面積小,產量也低,導致林志龍一家的生活變得十分困難。後來,通過多次參加適中鎮組織的雨露計劃、農業技術指導培訓後,他認定了發展蔬菜種植是條致富之路。在適中鎮幹部的鼓勵和幫助下,他下定決心承包土地種植大蒜、包菜、茄子等應季蔬菜。
適中鎮中溪村民林志龍說:「參加了雨露計劃後,適中政府和區農業局都有經常下來關心指導我們,每年還有給我們啟動資金,合作社還有補助一些肥料。之前也種菜是靠摸索,不懂的跟人家多交流,跟比較懂的人吸取一點經驗。以前是種差不多五畝左右,但是家庭開支不夠用,就多種了一些,做不過來的時候就請一些工人幫忙一下。」
作為一名農民,林志龍有著刻苦鑽研,勤勞肯幹的品質,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學習,種出來的蔬菜品質也上去了,2017年,他通過申請扶貧貼息貸款,投入3萬多元種植了近5畝的應季蔬菜,通過他的精心看管和培育,當年純收入近2萬元。
適中鎮中溪村民林志龍說:「之前種菜都是自己種,那個時候家庭比較困難,就種差不多兩畝地,之前的收入就差不多一萬多,在政府的幫扶下,我現在是增加到八畝地,現在的收入跟之前比是好了很多,就是以前收入一萬多,現在差不多有三四萬。
2019年,林志龍再次申請扶貧貼息貸款,擴大種植規模至8畝,當年純收入近4萬元。在過去的幾年裡,林志龍依靠勤勞肯幹,讓貧困的生活成為了過去時,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蔬菜種植能手。」
適中鎮中溪村民林志龍說:「現在是為了生活,把家庭照顧好,家裡又多了一個孩子,生活是有點壓力,老婆耳朵幾乎聽不到,她現在是二級殘疾。我能在家裡一邊可以照顧小孩,一邊也可以帶動老婆去田裡一起幹活,現在就想多賺一點錢,讓
在全國脫貧攻堅的浪潮下,只要下定決心,擺脫等靠要思想,勤勞肯幹,就一定能夠真正實現脫貧致富。林志龍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和辛勤汗水在家鄉這片土地上奏響了一曲動人的致富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