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窗外鉛灰色的天空,無限懷念陽光明媚的日子。
潮溼的衣服,潮溼的床鋪,室內瀰漫著潮溼的空氣,整個人快要發黴。這樣的日子讓人壓抑,想要逃離。想要去陽光普照的地方,無論是荒涼空曠的野地還是人潮擁擠的大街。
你說:「生當如是:心淨,而常青。」可是,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悠閒的生活讓人內心空虛,忙綠的日子則會心生悵然。我發現我又不能安靜平定的生活了,又或許我從未真正的安定過。人前越來越平靜緘默,內心常常兵荒馬亂。
夜晚在檯燈下寫字成了一天中最大的樂趣,唯有那時才得以享受片刻的安靜。寫日記或摘抄,不停地書寫書寫書寫……這一動作讓我沉迷,沉迷於這種明淨如水的心境。一直書寫至檯燈的微光漸漸暗淡。然後洗漱睡覺,躺在床上kan 書看到沉沉睡去。我不知道這算不算用身體的睏乏勞頓來換取內心的慰藉。
什麼時候才可以結束這樣的日子?
對於一些人一些事越來越淡漠,這的確是一種很好的自保,亦是學會適應孤獨的必經。
我很想念你們,我知道你們也會想念我。我在盼望著實現我們年少時一起許下的願望,一起去看海。
因不願做一個依賴的人,我們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並無時常聯繫。最近我時常憶起我們一起的歲月,那些已渙散的舊事在記憶之林靜靜林立。
彼時我們一起曠課、一起散步、一起逛街、一起歡笑與神傷。可惜,這樣的好日子再也不會有了。
高二的一個晚自習,忘了什麼緣故,只記得當時悲痛欲絕。年少的時候總是會無限地放大痛苦以此來渲染青春的憂傷。我找到正在操場上散步的你,趴在你肩膀上放聲大哭,你只是靜靜地拍著我的肩膀並無言語。這無言的陪伴已足以讓我安心。還有你們,無限的包容我的任性,當我得以將自己的全部安心交付。可惜而今身邊不會再有這樣的人了,而我也再不會輕易表露情緒了。
你說,我較之以前的確成熟內斂了不少,但你們更喜歡以前的我。我又何嘗不是。以前的自己縱然幼稚、膚淺、不知天高地厚,但是有無限的快樂和你們。然而,若讓我選擇我還會選擇現在的自己。告別放肆、淺薄,逐漸改變成另一種更為平和與堅韌的姿態,誠實生活。想要得到一些東西,必然會失去另外一些東西。儘管得到的未必不是痛苦,但失去的確有快樂。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最近時常抽菸,但又不喜歡抽過煙的味道,所以每次抽完都會認真洗漱。晚上睡前聞到衣服上殘留的煙味,仍十分厭惡。
《有過一個傻瓜》其中的一句對白,「媽媽,十字架是愛的標誌嗎?」「是的,孩子。而且愛也常常意味著十字架。」開始慢慢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了。
「我的願望,就是像六月的那天晚上,我們並肩躺在床上,中間放一盞檯燈,在淡淡的黃光中各自看書。手指翻動書頁發出脆響,間或淺淺的交談,相視一笑,如晚歸途中停下來指點西天的霞光。十一點互道晚安,擁抱,入眠,像兩本暫時合上的書靠在一起。即使中途你轉過身去,也不要緊。那就是我渴望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