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奧色法王具備「大師」的一切特徵:小時候,聽了五遍梵語大悲咒後,「可以背誦咒文」;和各級領導合影;長達26項頭銜,一些冠以「聯合國」的名義。
作為撫慰信眾的「仁波切」,心靈雞湯是標配。他的個人公號發了很多類似「日久不一定生情,但必定見人心」的文章。每一篇文章後,均標註「分享朋友圈,法布施功德無量!」
近日,白瑪奧色法王在香港為演員張鐵林舉行隆重的坐床儀式,並賜予張鐵林法號、法衣、法器等物品。但無論場合還是程序,甚至穿的袈裟,都被指不符合藏傳佛教宗教儀軌。
白瑪奧色法王是誰?
記者發現,無論頭銜還是學位,均存在眾多疑點,而他賴以舉辦活動的組織——世貿聯合基金總會,非營利機構的外衣下,生意或許才是重中之重。
「神童」吳達鎔
年輕時的白瑪奧色。
據香港《大公報》發表的一篇名為《密宗傳人吳達鎔傾佛偈》的文章顯示,白瑪奧色法王原名吳達鎔,1976年出生於福建泉州,八歲隨父母到香港。
上述文章刊發時間為2009年,當時,吳達鎔還不是白瑪奧色法王。他自稱「上師」,是佛教「密宗紅教傳人」。
兒時的吳達鎔是個基督徒,後來受佛教文化感染改信奉佛教。
吳達鎔的自述,向公眾呈現出一個「神童」的形象。
他的母親給了他一盒《大悲咒》磁帶。
大悲咒全文以梵語歌頌。吳達鎔聽了一遍,卻十分有感覺。雖然他不大理解其中意思,但聽了五遍之後,「居然可以背誦咒文」。
訪談中,吳自稱似乎有一股神奇力量的牽引,自己卻無法解釋因由。
像很多「大師」一樣,吳達鎔自稱去過五臺山。「我對佛教有強烈的興趣,為更深入了解佛教經典,去了五臺山拜師求法。」
香港佛教文化產業的宣傳文章中介紹,為了佛教事業,吳達鎔當年變賣了所有房產、股票和企業。除了夫人,沒有親人朋友支持。
在這篇訪談中,吳達鎔也談到了他的妻子——一位出生於福建佛教家庭的姑娘,是他剛開始工作時的下屬。中五畢業後,他進入一家日資百貨公司上班,很快升為領班。
他自豪地介紹妻子,對買衣服什麼的沒有興趣。他和妻子最大的理想就是修行和弘法。「(我們)就好像天生一對。」
「有人利用佛教賺錢,我不可能這樣做。」吳達鎔說。
「野雞大學」榮譽學位
白瑪奧色法王被亞洲知識管理學院授予2010年度資深院士證書。
簡歷顯示,白瑪奧色法王擁有院士、客座教授、榮譽博士等多個學歷性質的頭銜。
他是亞洲知識管理學院董事局榮譽院長和資深院士,也是加拿大特許管理學院客座教授、榮譽院士和特許經理,以及美國林肯大學榮譽博士。
剝洋蔥查詢到,這些均屬於榮譽學位,並不具備與頭銜匹配的知識含金量,且加拿大特許管理學院和美國林肯大學均屬於「野雞大學」。
亞洲知識管理學院是香港城市大學華人管理研究中心推動組成的非牟利專利組織,成立於2001年。
剝洋蔥獲得的一份由該學院發送的榮譽及專業資格候選人提名邀請函顯示,該學院每年會通過一定的評選機制,頒授資深院士及院士名銜,以表揚在亞洲地區對企業、行業及社會有成就和有貢獻的人士。
一旦獲得該院授予的頭銜,附加榮譽隨之而來,比如有機會獲得美國林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和加拿大特許管理學院的榮譽院士等頭銜。
而據香港《明報》報導,不少香港上市公司的高層,都擁有加拿大特許管理學院和美國林肯大學的榮譽學位。
有內部人士稱,美國林肯大學沒有得到美國教育當局的認可,加拿大特許管理學院也是「野雞大學」。
以美國林肯大學為例,這所大學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註冊,而註冊地址是一間律師行,聲稱有5個專業機構認可,但這5個專業機構的負責人都是大學其中一個負責人的朋友。
存疑的頭銜
2011年,聯合國友好協會主席諾爾·布朗將「聯合國友好使者」榮譽證書頒發給白瑪奧色。
在2009年《大公報》的專訪中,吳達鎔自稱「上師」。
6年之後,當他以演員張鐵林師傅的身份,出現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時,他成了「國際宗教領袖」,「唯一的國際最具影響力的精神智慧導師」,頂有26項光鮮頭銜。
剝洋蔥分析發現,白瑪奧色法王的頭銜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與佛教有關。他擔任了世界佛教文化交流聯盟主席、香港佛教文化產業創辦人和主席等職務。
2014年,他還在澳大利亞成立了一家國際金剛乘佛學院,學制一年,專門講授時輪金剛次第論及菩薩行論等學科,全英文教學。
梳理這些頭銜發現,這些佛教組織基本遵循的模式為——他親自發起或創立,再邀請其他宗教領袖參與。
第二類頭銜和華人華僑團體有關,屬於第一類頭銜的衍生品,和法王多年旅居海外的經歷相關。
以美國洛杉磯為例,他擔任了美國羅省(即洛杉磯)中華總商會的榮譽主席、美國廣東聯誼會永遠榮譽會長、美洲秉公堂(L.A.)最高榮譽顧問等,這些組織大多是華人華僑業緣社團,俗稱民間團體。
這些民間團體官網上,法王的介紹多為「國際宗教領袖」。
在眾多頭銜中,白瑪奧色法王常以「聯合國友好使者」和「聯合國友好理事會全球事務秘書長」兩個身份出席活動。
他的幾個冠有「聯合國」稱號的名譽中,均與聯合國友好理事會和一名布朗博士相關。但這一機構與聯合國並沒有任何關係,其身份也一直廣遭質疑。
成立於1985年的聯合國友好理事會(Friends of the UN),其負責人是美籍非裔人諾爾·布朗(Noel
Brown),他給白瑪奧色法王頒授了多項榮譽。
諾爾·布朗在中國開展的諸多工作,是給人頒獎。
公開報導顯示,他頒發過「聯合國友好使者」、「聯合國最佳心靈音樂獎」、「聯合國最佳華語流行音樂獎」等涉及各領域的獎項。
UNEP(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北美辦公室的工作人員Ahdi Z.
Mohammed曾向媒體稱,上世紀80年代,諾爾·布朗已從UNEP離職。鑑於他的聯合國友好理事會是一個獨立於聯合國的組織,Mohammed稱無法評價該組織所頒獎項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