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問題,現在找不到工作,又沒有收入,看上去讓人挺絕望的,但先穩定好情緒,跟著阿胖的思路來梳理一遍,你會發現,事情還有許多的轉機。
一、先別絕望、崩潰
先別絕望、崩潰。
我們先來思索一下,自己為什麼會這麼著急,真的只是因為沒有收入也找不到工作嗎?
這些其實都是表面原因,本質原因是擔心自己會挨餓,生存不下去,因為按照問題的描述,我們會產生一個思考:「收入為0,也沒有工作,自己每天還要支出,這樣下去當然會挨餓啦」
這樣的思考會讓我們自動腦補按照現在的趨勢發展下去,一長段時間後的場景,所以我們才倍感壓力,有些絕望、崩潰。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那我們真的會挨餓嗎?那可不一定。
二、有一定的存款,不會挨餓
我們之所以會絕望、崩潰是因為我們腦補出今後一長段時間的場景,所以才會這麼認為,但事實並非如此,只要我們理性分析一番之後,發現自己完全不會挨餓,希望還有很多。
比如第一點,我們可以檢索一下自己的存款,如果有一定的存款,那就能夠大大減少挨餓的概率。
大多數人對數字不是特別敏感,有時候花錢,明明感覺只花了一點點,一看餘額,花的錢總是比感覺上多很多,存款也是一個道理,只要我們不是月光族,有時候總是感覺自己沒多少錢了,但其實仔細的把各個渠道的存款一相加,你會發現存款比自己想像的要多。
所以,現在就可以行動起來,對自己的存款做一個檢索,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三、有家人撐腰,不會挨餓
當你檢索完存款,發現可能有一些,但是還是不夠應對接下來的風險,該咋辦?
回頭看看你的家人,可以向他們求助。
你目前面臨的問題僅僅只是避免挨餓,所以求助的時候,最多讓家人支撐一個飯錢就足夠了,多餘的抽菸、喝酒的錢趁著這次機會趕緊給戒掉,這麼算下來,其實就算家庭條件不好,吃飯的錢還是能夠支援上的。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不是在啃老嗎,自己做起來心理有障礙。
但阿胖想說的是這並不算啃老,所謂啃老是指不學無術,整天花家裡的錢,而咱們向家人求助的目的並不是建立在不學無術的情況下,而是在事業上遇到了困難,需要家人幫忙共渡難關,難關一過,會更加努力的工作,抱著這樣的目的去向家人求援,可不算啃老,而是叫做合理利用資源。
四、可以適當的發展副業,抵禦風險
在有存款和家人撐腰的這段時間裡,你還需要做一些事,存款需要收入才能持續下去,家人你也不可能總要他們撐腰吧,我們可以適當的發展副業,抵禦風險。
關於副業的選擇,阿胖還是力薦自己現在在做的自媒體,自媒體這個副業首先肯定不是騙人的,很多網上雜七雜八的副業都是騙人的。
其次這樣的副業只要做得好,收入上千沒問題,像阿胖自己現在靠自媒體已經上萬了,但上萬肯定是要復出特別多的努力。
最後,自媒體這樣的副業不僅能夠賺錢,還能夠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因為阿胖做的是圖文,就拿圖文來說,我要寫一篇文章,我肚子裡總要有點貨才能寫得出來吧,那意味著我要大量的閱讀,這樣知識儲備和閱讀能力就會逐漸提升。
而寫出來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消化、內化、深入理解的過程,也就是說你從看書到成文之後,不僅能夠賺錢,順便還能夠把自己寫的知識點給牢牢掌握了。
知識就是力量,長期這樣下去,你肯定是能夠掌握大量知識點的,並且思維、閱讀、邏輯能力都會有所增長,最後是不是對你的主業也有大大的好處呢?
所以如果願意的話,阿胖建議你可以嘗試去做一做自媒體。
五、學會記帳與理財,緩解壓力
最後,還有一個點要注意,無論你是什麼行業的人,學會記帳和理財都是必要的,記住,先記帳,後理財。
如果存款已經捉襟見肘了,在記帳上就是越詳細越好,詳細的狀態下,是能夠把每一個小點都注意到,雖然有些累,但控制的效果肯定是不錯的。
關於理財,可以適當的去投一些貨幣基金,但我的建議是存款至少10萬以上再去研究理財產品,因為當存款比較低的時候,回報率其實只有一點點,而我們研究理財產品所花費的時間可不會只有一點點,這些研究時間不如拿去賺錢、提升自己,取得的回報一定是比理財的回報多。
總結:年前辭職,因為疫情現在沒有了收入,也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以下4個方法了解一下:
1.有一定的存款,不會挨餓
2.有家人撐腰,不會挨餓
3.可以適當的發展副業,抵禦風險
4.學會記帳與理財,緩解壓力
碼字不易,喜歡是點讚,愛是轉發,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