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尚秀導演的電影風格大概是韓國迄今為止最獨樹一幟的,這也正是讓眾多海外影迷為之興奮的原因,從2004年的[男人的未來是女人開始,他幾平每年都會出作品,甚至經常一年兩部或以上,如此的創作力在現如今的電影行業已經很鮮見了,這一點倒是很有1970年代韓國電影作者的風骨。
可能即使是馬丁·斯科塞斯、昆汀·塔倫蒂諾或者布菜恩·德帕爾馬等這些個人風格極其強烈的作者,我們也很難一言總結出他們作品的特徵,但洪尚秀偏偏就是這樣一個導演,每部作品形式異常的相似,我們只要拋出「燒酒」、「固定鏡頭」、「尷尬的推鏡」、「男女關係」等等隨便幾個詞,洪尚秀絕對是首當其衝進入到影迷的聯想中的人物。是的,至少看上去是這樣,沒完沒了的飯局、喝咖啡、聊天、做愛、喝酒,還有一個接一個的尷尬局面,這些構成了洪尚秀導演作品的基本元素,其他會在現實中可能出現的所有事物,都被洪尚秀砍掉了,只剩下這些赤裸裸的符號式表現。於是乎「極簡主義」這個詞似乎可以涵括他的某種特質,就如他處女作所採用的標題[豬墜井的那天],便是直接取自約翰·契佛的短篇小說。
然而如果我們再近距離觀察,會發現這些元素不過是畫家筆下的線條罷了:你若想畫出一幅畫,那麼你必須先有線條,然而線條本身卻從不是畫家的本意,重要的是能看到畫家通過線條的組織所展現出的整體結構和肖後的含義。洪尚秀本人就曾被問到為何總是用導演或者藝術家做主人公,他的回答是「因為這就是他本人的生活中所知道的範圍」。於是,可能是他偷懶,或更好聽點說是忠於自己的存在,他電影中的「故事性」從來沒越出過這個小群體。其實仔細想想,這樣的說法未必只是對於提問的敷衍,至少洪尚秀的電影本身展現出的傾向就是這樣,他並不很在意電影的故事性,在他手中,電影的作用並不限於組織一個故事,他更看重的是影片的藝術性。他的作品其實備受印象派畫家或者現代派藝術家的影響,作品所表達的觀念オ是重中之重,若是花費過多心思去組織我們刻板印象中所偏愛的好菜塢式敘事,反倒會阻礙洪尚秀本人的自我表達。
於是我們得到了這樣的洪尚秀作品,普通觀眾所看到的「風格」,其實是洪尚秀通過電影方式進行的觀念表達。而敘事本身若拋開洪尚秀藝術世界中的結構,事實上本就是毫無意義可言的,因此洪本人也在其作品中諷刺總想在他電影內容中找出意義的觀眾和影評家,意義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傳遞的觀念。至少從這樣的角度去理解,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個有別於「電影導演」身份的洪尚秀,他更像是影像詩人或者畫家。歐洲人是喜歡這樣個洪尚秀的,他早早便從藝術敏銳度上超過了母國的其他電影作者,當他人還僅僅為成為一個更好的電影導演努力時,他已經進入到了更深層次的領域中,像傑克森·波拉克一樣洋溢地揮灑自己對於電影結構的理解,關注著鏡頭與鏡頭的銜接、記憶對現實的塑造、日常生活的可能性,如比種種。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的標題取自沃爾特惠特曼的同名詩歌,這首詩歌記述了惠特曼一個人在夜晚的海灘上所看到的奇景,他聯想到了老嫗沙啞的歌聲,也從所看到的星空中展開了自己對於這個世界的相似性、關聯性、同樣的,一如洪尚秀過往的作品,電影中的其他選角中也有鄭在詠、文成根等老面孔。在二月的柏林電影節,金敏喜憑本片獲得最佳女主角銀熊獎,讓這部電影在本屆影展收穫了極大的反響,這也讓洪尚秀繼2015[這時對那時錯]在洛迦諾電影節摘獲金豹獎後再一次風靡歐洲主流影展,同時也是在夜與日與無人之女患媛]之後,第三部入圍柏林主競賽的作品。電影首映後主流歐美評論都一致認為這部電影仍舊繼承了洪尚秀一貫的電影風格,而內容方面則比從前更加誠懇,這大概也與本作拍攝的背景息息相關,洪尚秀有意將自己的私人生活和電影發生更加密切的交際。
當然,在電影評論中摻雜八卦並非什麼有意義的事,但對於[獨自在夜晚的海邊而言,對於事件發生的背景做一些介紹也許並不是那麼不合時宜。洪尚秀導演與金敏喜之間的情誼發生在兩人的首次合作這時對那時錯],此後兩人關係便公開,從2016年開始便成了韓國家喻戶曉的緋聞,正好也趕上了金敏喜與樸贊鬱合作的小姐公映,[小姐姐]作為三部入圍坎城電影節的韓國作品在海外大放異彩,在本土也聚集起了眾多粉絲,這些都為金敏喜積攢了超高的人氣,因此這樣的維聞也自然被媒體大肆渲染。
鑑於韓國仍然是風氣保守的國家(通姦罪名在兩年前仍然是可以判刑坐監的),大部分普通網民對兩人的關係也沒有任何包容的姿態,大家詬病兩位名人張揚的處理方式以及洪尚秀本人對家庭的離棄,即使被公眾所知的事情仍然充滿了八卦性質極強的小道消息。如今洪尚秀導演仍然在家庭糾紛中,依舊在和妻子進行離婚程序,而他和金敏喜兩人的關係也因為外界壓力而告一段落,這一次柏林電影節的獲獎對兩人來說或許是感情的迴光返照,有趣的是,兩人定情之作洪導演獲得了洛迦諾最佳影片大獎,而結束感情的本作則讓金敏喜獲得了韓國第個「三大」女主,這亳無疑問地印證了,兩人都處在各自事業和生活軌跡的巔峰。然而無論我們用怎樣的眼光和道德標準去評判他人的私人生活,大部分出爐的評論都認為這部電影的藝術性是無法被抹殺的,電影中充滿了讓人印象深刻的隱崳和敘事橋段,接近電影的結尾處時更有一場針鋒相對的對峙戲碼,似乎有著洪尚秀作品前所未有的穿透力。儘管兩人因為醜聞在韓國國內被排斥,兩人的作品上映之後的情形恐怕也不會多好( Naver-等網站的評價已經有一眾網民打低分),然而電影仍然會在3月23日在本土的藝術院線上映,很多洪尚秀的粉絲也早已對此片拭目以待,究竟金敏喜和洪尚秀在這部電影中會怎樣將自己這段時間的心緒表現出來,這本身應該就是個會讓觀眾票走進影院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