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當我們談論流量偶像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0-11-09 幕間interval

演員請就位》剛一開播,就有很多看點。

一方面,我們能看到不同演員,如何重新詮釋影視劇裡的經典片段。這個過程中,有人成功,有人遭遇滑鐵盧,有人製造了有趣的意外。

另一方面,幾位導師的評論,以及他們之間的互動,讓節目更有可看度。陳凱歌如定海神針,用詞精準,娓娓道來,總能讓人心悅誠服,爾冬陞在評價稚嫩的年輕演員時,話語犀利,有理又有用,同樣迎來網友的喝彩。

也難怪這個節目有如此高的討論度。近幾年,觀眾對演技不佳的流量偶像有不滿,評委們的吐槽,也是講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但我想,看這個節目的同時,我們也許能對流量偶像有更多的感受。

過去也有流量明星

「流量」這個詞雖然只出現了幾年,但流量明星很早就存在了。

十幾年前,大陸的年輕偶像,多從《我型我秀》、《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等節目中脫穎而出,熱度很高。與如今的出道即成團不同,他們基本單打獨鬥,以唱歌為主業,當然也有人涉足影視,但人數較少。

如今,這批人經歷了多年的摸爬滾打,仍有相當一部分活躍在舞臺上,兼具情懷與流量。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業務能力不錯,不僅經得起現場考驗,也有很多人在漫長歲月中,跳出常規範式,在不同維度上拓展著作品的可能性。

出道十五年的李宇春和周筆暢

時間再往前推,其實很多大眾熟知的老牌藝人,如陳奕迅、梅豔芳、張國榮、黎明、張惠妹,也是通過比賽出道的,可以說是元老級的「秀人」了。

作為魅力非凡的年輕藝人,他們自然也引發了流量現象。著名的「譚張之爭」,就很有如今粉絲爭吵的架勢。早年,蔡明還在小品裡演過一個喜歡四大天王的追星族。當然,非選秀出身的藝人,同樣可憑作品走紅,用現在的話來說,他們也是流量的持有者。

無論如何,黃金時代的明星,自身有特點,背後有優秀的創作者保駕護航,經典作品比比皆是,後勁綿長。每次欣賞他們的作品,都在感嘆,一個明星能紅那麼久,必然有原因。

如今流量明星們的困境

與前輩相比,現在的部分流量明星,顯得有點擰巴。

一開始,他們是唱跳歌手,接受培訓,參加選秀,然後成團出道。但是忽然間,他們要當演員了。

這很突兀,像一個天天跑步的人,卻來參加遊泳比賽。

但這似乎是一種無奈之舉。娛樂圈提供了一整套方法,讓一茬又一茬年輕人冒頭,卻沒有為他們提供合理的後續發展路線。

在韓國,唱跳歌手出道後,可登上專門的打歌舞臺,展示業務能力,吸引受眾,但在國內,類似的舞臺很少。十幾年前,電視上倒是常有音樂排行榜節目,起到了打歌的作用,現在已經很少見了,目前,似乎只有晚會和網綜承擔了一定的推廣功能,但遠遠不夠。

這種情況下,很多唱跳歌手轉行當演員,就不難理解了。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除非天賦異稟,他們與受過系統訓練的演員相比,幾乎必然處於劣勢。他們沒有才華嗎?我認為,更準確地說,他們是缺乏用武之地。

除了發展路線的問題,他們中的很多人,沒能受到影視行業的認真對待。就像陳凱歌導演說的,「沒有人教他們」。看到爛片,我們習慣性地批評流量演員,卻常常忽略了導演的失職。

所以,我不想把全部責任歸結到具體的偶像身上。他們確實有不足,同時,這些年輕人的發展模式裡,也確實有許多無奈之處。

業務能力才是硬道理

這次參加《演員請就位》的成員中,有好幾位都是選秀出身的偶像。

他們演戲的過程,被放到了大庭廣眾之下,所有可能出現的缺點,都會被放大和討論。評委們的話語,是一劑苦口的良藥,對他們很有益處。這也許是該節目的初衷之一。

其實說一千道一萬,只要他們下定決心當演員,那麼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學習表演,提升自身。

通過努力實現轉型,這並非不可能。

往遠了說,當年張曼玉被稱為花瓶,但逐漸開竅,修煉成了公認的影后級演員,蘇有朋作為曾經的「乖乖虎」,多年來鑽研演技,還轉型當了導演。

往近了說,易烊千璽通過《少年的你》,拿到金像獎最佳新人獎,鹿晗因為《穿越火線》,獲得不少好評。

可見,流量不等於沒實力,科班出身與否,也不能決定一個演員的水平。關鍵在於具體的表現。

再就是,很認同爾冬陞和趙薇在節目中說的,演員不應被粉絲的意願綁架。現有的很多粉圈規則,十分狹隘,對演員的創作來說是有害的。

演戲是多麼玄的事,要靠天分,靠努力,靠各種複雜的機緣;演戲又是多麼直觀的事,只要屏幕裡的人演得好,屏幕外的人能立刻感受到。至於流量演員的路在何方,看似紛亂,其實也很清晰。《演員請就位》很好看,它是有娛樂性的,但我想,它也確實會給年輕演員們,帶來一些提醒和啟示。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pick,短篇小說巨匠卡佛時,我們就不得不談論那部讓他一夜成名、被譽為「極簡主義文學聖經」的經典之作,《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自出版近40年以來,幾乎沒有任何作品比雷蒙德·卡佛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優雅,藝術,...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優雅,藝術,...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優雅,藝術,... AC米蘭足球俱樂部 03-19 10:07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而當我們談論這位仁科之pick,短篇小說巨匠卡佛時,我們就不得不談論那部讓他一夜成名、被譽為「極簡主義文學聖經」的經典之作,《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廢物的人生,就不值得關注嗎?自出版近40年以來,幾乎沒有任何作品比雷蒙德·卡佛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受到更多來自作家和讀者的致敬。這部風格冷峻、情節精煉的作品給彼時頗受滯礙的美國文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讓卡佛成為無可爭議的「極簡主義文學之父」,收穫無數粉絲。
  • 《我們的父輩》當我們談論戰爭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戰爭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談論它的意義、它的影響、它在歷史中的地位,還是談論它的殘酷、它對生命的漠視和對人性的踐踏?1941年的德國準備入侵蘇聯。《我們的父輩》之所以直擊我們內心,是因為它不粉飾、不煽情,更是因為它罕見地從一個個德國個體來展現這段無論對戰爭哪一方來說都悲痛萬分的歷史。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們應該讀讀雷蒙德卡佛。1984年的一個下午,五十多歲的卡佛遇到了自己日本譯者的來訪,他不知道對方是自己的狂熱粉絲,對此很激動,一點也沒有大作家的樣子——這位來訪者叫村上春樹。說到底,愛情是什麼?巴德夫婦剛結婚的時候,浪漫到買一隻孔雀,但是這隻猛禽把他們婚後的生活攪得更碎了。那些鮮花錦簇、灑滿糖果的想像往往是消費主義給我們的幻影,生活在後工業與後現代的我們如果無法明晰幻象帶來的感覺不可持續,明白自己在情感中真正的訴求,那麼它們一定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麻煩。
  • 當我們談論哀傷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今天,讓我們來談談失獨父母的哀傷。哀傷是思念與痛苦並存的情緒體驗子女的死亡對於父母而言從來都是一場災難,世界的秩序在一瞬間崩毀,由父母和孩子間的關係紐帶所共同創造的獨特未來也同樣遭受破壞。對於失去唯一子女的父母而言,這種喪失更具創傷性。
  • 《深夜食堂3》當我們談論吃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以前看的時候總想著看完之後寫點什麼,現在真的看完了,才發現話到嘴邊卻無從下筆。因為這部劇太樸素了。從劇情到場景再到傳達出來的情感,全都樸素得不行,每一集對應一個常到食堂吃東西的食客的小故事,也只不過是普通的人倫物理,愛恨情仇。木心先生說「偉大的作品期待偉大的讀者」,《深夜食堂》算不上偉大,它只期待樸素的觀眾,而我恰好就是。
  • 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殷立勤 攝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正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一系列初步規定,包括明確反對「大胃王吃播」「禁止誘導超量點單」「食品浪費要收費」等,一經公開便成為社會談論的焦點。
  • 《82年生的金智英》當我們談論女權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一種極端觀念指導下的追求成為潮流,我們常以一種嘲諷的語氣作為解讀甚至抵制;當與之匹配的回應開始翻轉,也許多了遭受抨擊時的聊以自慰,偶爾地一刀切,以至於正當也變得難言。當性別平權的努力被扣上「女拳」帽子,當灰暗情緒的發洩地被調侃為「網抑雲」,有趣地消解,更為狹隘的話語空間並行。
  •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英國脫離歐盟是否是必然趨勢?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全球化進程是否受阻?全文6222字,閱讀約需12.5分鐘 新京報記者 錢雅卓 欒若曦 編輯 樊一婧 馬瑾倩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張彥君歷時四年、三位首相,一波三折後,英國「脫歐」這場大戲終於要落下帷幕。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作者:雷蒙德·卡佛來源短篇小說集《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譯林出版社,2010年全文約8200字
  • 當我們談論仙劍,我們在談論什麼
    >轉發朋友圈不需要聯繫撰文:張彰村上春樹同志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裡說了好多有的沒的關於跑步的事。他說,真的紳士,不談論別離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稅金,他又說這是他編的,很抱歉,原話應該是真的紳士,只談論死庫水和《仙劍奇俠傳98柔情版》(以下簡稱《仙劍1》),很抱歉,這是我編的。但村上說對了兩點,那就是薩默賽特·毛姆盒歐內斯特·海明威告訴他的,「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學」以及「持之以恆,不亂節奏」。
  • 當我們談論丹東海鮮時談論什麼?
    引言當談論一種飲食時我們並不是在爭論正宗或評價好壞。
  • 雷佳音:當我們談論傳奇時,我們在談論誰的爸爸
    創意總監 COKE HO編輯 CHRIS WU編排 Claire雷佳音:當我們談論傳奇時,我們在談論誰的爸爸他在紅毯上比一比剪刀手、在機場和圍堵上來拍照錄像的粉絲嘮嘮嗑、在視頻採訪中輕輕抖一個小包袱……都會迅速霸佔熱搜,這樣的現實在近兩年多的時間裡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人緣好,別的流量明星的粉絲也都很喜歡他,所以他們一有互動就會自然被頂一頂」是陳巖對雷佳音「熱搜體質」成因的分析結果。就在我們採訪前的不到一個月裡,她還接到了雷佳音主動對團隊宣傳同事的「求助」。
  • 當我們談論食物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那麼當我們談論美食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呢?以下奉上論壇嘉賓的現場分享,願為你的饕餮之路開闢新旅途。 當然,我們無法避免每個事件對我們情緒產生的影響,然而,是我們體內的神經系統決定了是否能夠具備迅速調節情緒的能力。心情定製食物,從整個社會都無意識中忽略掉的心理健康入手,為心理健康提供保健。3D食品列印   3D列印技術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你知道什麼是食品的3D列印嗎?
  •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英國脫離歐盟是否是必然趨勢?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全球化進程是否受阻?  今日,新京報記者採訪長期研究歐洲政黨政治、歐盟對外政策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王明進,為大家解讀英國脫歐的真正含義。
  • 奈雪CUP美術館計劃:當我們談論跨年時,他們在談論什麼?
    奈雪CUP美術館計劃—當我們談論跨年時,他們在談論什麼?奈雪攜手AKI JIANG:為跨年注入鮮豔奔放的的底色與跨出束縛的勇氣。2020年的疫情讓我們更加清晰知道什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你+我=我們。跨出區別對待,我們,才能夠更加美好。AKI JIANG的作品明顯受野獸派影響頗深:不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然的摹仿。另一方面,通過顏色起到光的作用,達到空間經營的效果。
  • 羅點點:當我們談論死亡時, 我們在談論「尊嚴」
    有一次,她與幾個醫生朋友聚會,談論起死亡,大家的想法慢慢改變了羅點點對死亡的看法,死亡不應該「不依不饒」,「我們不希望在ICU病房,赤條條的,插滿管子,像臺吞幣機器一樣,每天吞下幾千元,最終『工業化』地死去。」那樣死去,太較勁,也很難堪,自然規律不可違背,死亡真的來臨,插再多的管子,做最倔強的救治,其實都是徒勞的。
  • 當我們在談論具荷拉和崔雪莉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可能就是人們說的「贏在起跑線」;進入韓國著名娛樂公司,以f(x)組合出道,而後轉型做演員,挑大梁擔任你女主角……在大眾的眼裡,她的人生是閃閃發光的;  年黑色的兩天  毋庸置疑,崔雪莉的去世是非常讓人難過的,而僅僅只過了1個月多,2019年11月24日下午,在得知雪莉去世後痛哭,聲稱會好好活下去的具荷拉也被報導去世,這無疑給黑暗的韓國娛樂圈再次蒙上了一道黑暗的陰影,也把話題推上了風口浪尖;在韓國作為主要產業的娛樂業,它的運作方式,必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練習生時間和要求的嚴苛,一旦做錯什麼事情或無意間說了什麼話語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操作性定義在心理研究中的貢獻與局限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