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位導演。
喜歡美女,喜歡藝術
也喜歡暴力。
他從不掩飾自己內心的欲望。
每一部電影都是一場風格極致的女性暴力美學。
他作品裡的女郎,能撩,更會打。
他的影片,一個字,爽。
他,就是呂克·貝松
老呂偏愛大女主+殺手題材這件事相必大家都有目共睹,如今時隔數年,在繼《尼基塔》、《超體》、《第五元素》、《致命黑蘭》之後老呂又找來了真正的俄羅斯頂級超模,拍了一部燃炸的間諜動作戲。
這就是《安娜》
想必,不少人是衝著大名鼎鼎的導演呂克·貝松來的,畢竟有他在就意味著有美女看
而《安娜》因為暴力元素和色情嫌疑,被定級為R級,(17歲——下青少年慎入)
坦白說,美女特工題材的諜戰電影並不算罕見,似乎有很多人深諳其道:好看的皮囊雖千篇一律,但拿槍突突突的那個只會讓你不敢忘記。
美豔超絕的外表下暗裡藏刀,面對敵人毫不手軟絕命追擊,光想想畫面就讓人血脈噴張...
這點安吉麗娜朱莉在《特工紹特》裡玩過,大表姐在《紅雀》裡玩過,Maaggie Q在《赤裸特工》中玩過,查理茲·塞隆在《極寒之城》中也玩過。都是走路自帶荷爾蒙的大美女,性感由內之外,危險又極具誘惑力。
《特工紹特》劇照
而與上述電影不同的是,《安娜》中的有著多重身份的女主角——薩莎·露絲,在現實中是如假包換的超模,世界時尚界的頂級存在,俄羅斯無可爭議的第一超模。
呂克貝松在翻閱時尚雜誌的時候偶然看到薩莎,便被其獨特的空靈氣質所吸引,而自帶神秘感且極富表演潛力薩莎呂克貝松合作一次之後,最終也獲得了安娜這個角色。
Anna,安娜
1987年,蘇聯
在莫斯科的街頭,來自法國的模特星探在菜市場發現了一個長發女孩安娜。
由此,她從賣套娃的小商販,搖身一變成了在巴黎時尚舞臺上走秀的模特,初出茅廬便光芒四射。
在這裡,她結交了很多超模朋友,常常出席酒會,還接觸到精英階層。
一位商人傾慕安娜許久,甚至願意對她亮出自己的底牌:自己的工作涉及向敘利亞等敏感地區運輸物品。
然而就在動情的這告白時刻,安娜拔槍將其射殺。
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完成任務就幹掉目標,乾脆利落不留痕跡。
此時她間諜的身份才首次亮出來。
然後,隨著鏡頭...時間倒回幾年前的俄羅斯
彼時的安娜瘦骨嶙峋,慘遭強姦和家暴,飢餓難忍又毒癮纏身…
原本是個軍二代,還是個西洋棋神童,家庭幸福前途美好,只可惜美夢總愛在一瞬間幻滅。一場車禍,父母雙亡,17歲時被迫退學,變成了一個只能靠賣肉換麵包吃的女孩。
男朋友是個愛施虐的暴徒,酗酒,吸毒,暴躁,粗魯,一言不合就拍桌子摔碗,稍不順心就抓頭髮毆打…
生活艱難,已經跌落人生最底層,她披頭散髮,邋遢,絕望,每天就是挨打和嗑藥,生活暗無天日,無法逃跑也沒有希望。
無妄之際,一個黑衣人闖進了她的家
他槍殺了安娜男友,跟她說:現在,你有了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並開了一個非常具有誘惑力的條件:一年訓練,四年外勤,只需要為蘇聯克格勃效力五年,就讓你重獲自由
而之後她成為超模,成為KGB的間諜
全都是因為這句話,因為這個承諾的自由。
於是,安娜開始接受嚴苛的訓練、考核,直到被上級認可,按照計劃戴上「模特」的面具,前往巴黎執行任務。
但是一旦選擇這樣的人生,就必定很難全身而退。爾虞我詐,冷血痛苦,迎接安娜的,是一個命運多舛,極為艱難的道路。
在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世界都籠罩在冷戰陰雲之下,美蘇爭霸,核彈危機。為了生存和自由,這個叫安娜的女人周旋在身處兩個不同陣營的男人中間。
一邊是領安娜進門的師父
另一邊是擦出愛情火花的美國特工
安娜,徘徊在鐵幕兩端,一邊是冷酷的蘇聯克格勃,一邊是偽善的美國中情局,前有狼後有虎…
然而
她既不想靠左,也不願站右。
她既不想偏向東方,也不願倒向西方..。
她只想作為一個獨立個體,贏得個體的自由。
她利用自己的美貌、性感、人格魅力和殺人技能,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閃轉騰挪,在爾虞我詐的人際關係中左右逢源,在鮮血淋漓中尋找全身而退的機會。
即使是最不堪的境遇,她仍能瀟灑面對。
在莫斯科五角大樓裡閒庭信步,在巴黎鐵塔下笑看雲捲雲舒,能把輪番暗殺拍得像時裝走秀一樣淡定愜意又fashion,這個世界可能只有呂克貝松做得到。
客觀來說,《安娜》絕對不是呂克·貝松最好的作品,但卻是他最愛的母題:自由!
安娜,就像是一個俄羅斯套娃,在一個美麗女人身體裡,裝著另一個人:孤兒、國際名模、同性戀、雙性戀、克格勃間諜、中情局特工…
後來,就連安娜自己都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己。
可安娜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以至於到最後,她只能用賭上性命的方式,去贏得自由。
依舊還記得影片開頭
黑衣人闖進了安娜家,在槍口下給了她兩個選擇
——你給我的選擇,都沒用我想要的。
——不,你只有這兩個選擇。
——不,我有的
哪怕安娜那時生活一塌糊塗,沒有砝碼沒有本錢,哪怕她就別人的槍口下,但她依舊想選她所想要的結果。
看了太多為人類而戰、為正義而戰、為國家而戰這樣一個純粹的「為自己而戰」的故事卻讓人眼前一亮。正如法國哲學家薩特的名言——人生而自由
一個姑娘,單槍匹馬挑了世界兩大間諜機構。
只為兩個字:自由
不為別的,憑這一點,她就已經很酷了。
. LUCI . 「May all beings have happy mi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