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上新 | 短歌與俳句,原來這樣有韻味

2021-12-28 微言讀書會

今天向大家介紹的《無事於心,無心於事——西田幾多郎歌集》,是日本哲學「京都學派」創始人西田幾多郎(1870—1945)的歌集。這是微言出版的  「西田幾多郎作品」系列的首部。

西田幾多郎是日本近現代極具代表性,且具有世界影響的哲學家。因其哲學著作《善的研究》一本書為中國讀者熟知。因為西田幾多郎在哲學上成就突出,所以我們可能忽略他的另一個身份:詩人。

因是哲學家,所以西田幾多郎的詩有其哲學底色,並且充分體現了日本的「物哀」美學,極具東方美感與哲理。因此即便我們不了解西田,這本歌集也是品味日本詩歌美學不可錯過的。

如果想對西田或其哲學核心有更多理解,這本書更是難得。

首先,這本歌集是迄今為止,西田歌集的首部中譯本;其次,因為西田寫詩時,大部分是當作日記來寫的,記錄家庭變故、生活困頓與思想苦悶,因此他的詩放在一起可當作其自傳來讀,也可與其哲學的發展相互印證與闡釋。這對深入了解西田幾多郎的生平與哲學核心也有助益。

西田共留下短歌近200首、俳句近90首,另有諸多漢詩(即中文詩)。《無事於心,無心於事》收入了西田幾多郎短歌100首,俳句42首。我們挑選了其中文學性高的、能體現其生平與思想的,且可讀可譯性強的作品。如:

我想

我心靈的

淵底

是喜與憂之波

無法抵達的吧。

 

這是西田短歌中廣為流傳的一首,它表達的思想頗類似於陶淵明所說的「縱化大浪中,不喜亦不懼」(《形影神贈答詩》)。用西田的「場所」理論來解釋,喜與憂,恰似有與無,乃絕對矛盾,絕對矛盾之自我同一構成「絕對無的場所」,它包攝有無,同時也消弭了有無的界限,可比作「心靈的最深處」。

梅影 

窗戶上

樹影婆娑

若花香襲來

便知

那定是開滿花的梅樹了。

偶感

每當春來

草木便復甦

而無法復甦的

是我的身體吧。

在排序上,我們考慮西田的短歌記錄了其一生的經歷,日本俳句最善於描繪四季風物,故本書時間順序排列短歌,按四季順序(在此基礎上按創作年代)排列所選俳句,以期讀者能更好感受俳句之美。

詩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譯的,為使讀者更好地欣賞這些詩歌,我們在必要的地方添加了注釋與解讀。比如,我們會在注釋中點出俳句的特色「季語」,即傳統俳句所必需的提示季節的語詞。如:

義仲寺啊

芭蕉玉卷之新葉

探入了窗。

 

注釋:

創作年代:一九〇三(明治三六)年

季語:「玉巻芭蕉(芭蕉玉卷之新葉)」為初夏之季語,初夏五月,芭蕉剛長出的翠綠新葉捲曲著,故稱「玉卷」。

義仲寺:位於日本滋賀縣大津市,建造年代不詳,因平安時代末期著名武將源義仲(1154-1184)埋葬於此而得名。

想必讀者中還有不少日語學習者,因此我們採取了雙語對照的形式。此外,考慮到西田寫作時採用的是歷史假名(明治時期至二戰結束日本通行的假名),且日文中的一些漢字是特殊讀音,現代讀者較為陌生,因此為便於誦讀,我們給每首詩標註了現代假名,並以空格來區分短歌「五-七-五-七-七」、俳句「五-七-五」的音節組。

楊、蘆二位老師是多年學術搭檔,合作出版過專著、譯著多部。研究興趣為比較哲學、語言哲學、語言學與翻譯學等,現均任職於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楊曉波先生近日將赴盧布爾雅那大學哲學系,西田研究是他此次的主要研究項目。

我們收了西田的41首漢詩。所選詩歌按創作年代排列,並添加了必要的注釋。

收入了西田的《論短歌》(同樣是雙語對照)。此文為西田討論短歌與俳句特點的短文,有助於讀者了解這兩類日本特有的詩體。

還收入了西田的《國語的自在性》,此文為西田討論日語之民族性,以及日語與日本文學之關係的短文,有助於讀者了解短歌與俳句的獨特性。

最後有西田的年譜簡編和西田家族簡譜。

採用的開本小巧精雅,裝幀方式是微言一直堅持的裸脊鎖線,平攤無礙。一切都是為了能讓大家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封面文字是西田幾多郎手書:無事於心,無心於事,成物而思,成物而行。內文是中日對照,豎排日語,韻味古雅。


掃碼購買《無事於心,無心於事》



ABOUT  WILLSENSE

一家以「為美好而來」為slogan的獨立出版公司,由獨立出版人周青豐創辦,創設於2016年3月15日。主營圖書出版策劃,以及基於「出版為媒」理念的各種文化傳媒與創意產業項目。換言之,微言傳媒定位為一家「基於出版之上的文化與知識服務綜合供應商」,包含微言出版、微言文創、上海三聯書店·微言小集(實體書店)、微言讀書會等業務板塊。

【加入我們】

公眾號

微言讀書會 | 微言小集

商務合作

weiyanxiaoji@sina.com

書店 | 上海三聯書店·微言小集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龍澤園街道創客廣場A座一樓東南角

諮詢電話:15201472877(小集君微信

   

 

喜歡微言的書,歡迎一起分享.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日本俳句短歌中的美與趣 | 王寅、高海陽談日本俳句與短歌
    日本俳句短歌中的美與趣
  • 《對馬島之魂》:當你在寫俳句的時候你在寫什麼
    嚴格來講和歌是一個整體性概念,以格式的區別分為長歌、短歌、旋頭歌等幾種類別,又因為短歌在文學史上佔據了絕對的主流,「和歌」也可以作為專指短歌的概念來使用。短歌的格式是「五、七、五、七、七」,前三句稱為「上句」,後兩句稱為「下句」。我們所熟悉的《小倉百人一首》就是一部短歌集。事實上,日本最古老的《萬葉集》中就收入了大量的短歌,算來短歌的歷史要比俳句早一千年以上。
  • 大型俳句吸貓現場:貓的戀愛,貓的生活百態
    ,和歌和俳句。俳句中,常讀到俳人們對自然萬物的觀察,自然界中那些看似弱小的生物便成為了俳人們最喜愛的觀察對象。最為典型的代表便是芭蕉那句「古池や蛙飛こむ水のおと」(青蛙躍入古池中,撲通一聲響)。也難怪如今一款頗具佛繫心態的放置類遊戲會將主角定為青蛙。
  • 日本俳句:「拭去眼角的珠滴」
    葉先生的新譯著讓我眼前一亮,因為在我面前展現的是完全嶄新的、微型自由詩一般的漢語俳句。這表明葉先生大膽地衝破格律束縛,擺脫傳統的俳句譯法。如此大的新變化,怎能不激起我去探索俳句翻譯未知領域的強烈衝動?我知道,新中國成立後,俳句的翻譯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可喜局面。
  • 只要一直走下去,總會有結果......
    然後是有無「切れ字」,這個要求主要是為了明確斷句,從而達到五七五的效果。「や」、「かな」、「けり」等切字在俳句中十分重要,這些斷句用的詞在更重趣味性的川柳中則不那麼必要。有以上那麼多規則,更進一步的要求就是語言的選擇上,俳句一般用書面語的文言體,日文寫作「文語體」,具體如「広野かな」。再有不那麼明確的要求,比方說不能將情感盡達,講究韻味等等。
  • 與謝野晶子的短歌|林雪虹
    後來晶子的聰慧和文學天賦使她贏得父親的喜愛,她也因此受到當地女子所能接受的最高教育。但晶子也還是壓抑、憤怒的,因為她的父親思想很封閉,為了守護她的貞操,竟然白天不允許她獨自出門,入夜還將她鎖在房裡。創作成為晶子抒發情感和逃離現實的救贖。她的女性意識很有可能就是在那時候萌芽的。
  • 【每日俳句】種田山頭火
    「皎潔白月升,若吾妻吾子」,為數不多洋溢著幸福的俳句就是詩人把握住生活後的快樂寫照。婚後的山頭火,生活有過短暫的安定。一方面,他為了家庭的生計努力工作,一方面,他在當時知名俳句雜誌《層雲》上多有佳作,並從師俳句名家荻野井泉水。正當山頭火的生活開始走向正軌時,父親留下的債務給了他沉重的打擊。
  • 【經文短歌】(13)溪水旁的樹(詩:1:3)
    【麥田之音】逐步推出《經文短歌》系列,與渴慕聖經真理的家人一起分享。旨在通過讚美的方式幫助家人們更好的記住聖經話語。
  • 日本最偉大的俳句詩人,走在奧之細道上
    懂不懂藝術都能看懂的象外夏日與蟑螂大戰三百回合滿身汗水動畫片《櫻桃小丸子》裡,小丸子的爺爺經常作這樣幾行字的小詩,這種短詩就叫作俳[pái]句。俳句是日本古典詩歌形體最小的一種——分上、中、下(五、七、五)共17個音組成。要求必須有一個「季語」,就是要求必須出現一個能代表季節時令的詞語並且只能有一個,如春夏秋冬,松梅竹菊等等。作為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詩,日本俳句最是出奇和簡單,在極盡短小的篇幅內,滿是剎那間靈性的爍光,餘韻儘是禪意。
  • 從《東京教父》中阿花詠誦的三首俳句,看日本的俳句文化及審美觀
    在今敏的經典電影《東京教父》中,有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橋段,聖誕飄雪的夜裡,阿花從垃圾堆裡撿到了一個棄嬰,他覺得這是「上天賜予他的禮物」,並吟出了一首俳句:"幼子臉頰,灑落粉雪,清澈此夜。」在文藝創作中,俳句是對於禪宗思想的體現和繼承,比如「俳聖」松尾芭蕉,將俳句的形式推向了高潮,以「俳諧連歌」而著稱。他在詩作中灌輸了禪的意境,比如,他的作品《蟬》中,有這樣的名句:「靜寂,蟬聲入巖石。」
  • 正岡子規俳句兩則
    摸魚的時候心血來潮去看正岡子規的俳句。有兩首應景的拿來騙更一下公眾號。
  • 松尾芭蕉:他筆下,俳句是小小的奇蹟
    「長歌」也叫聯句,可以容納上百首詩,並沒有固定的長度。它的作者往往有兩個或者更多(有時這是一種宴會上的遊戲)。一個人一開始作出三行詩(五七五),季節是必不可少的元素,下面的人續作兩行詩(七七),第三個人又作出三行詩,以此類推,長度隨人們的願望而定。技巧嫻熟的詩人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作出值得欣喜的、複雜又富有智慧的詩歌。這種詩的主要特徵是自由的想像。
  • 對馬島之魂全部俳句收集攻略 和歌作詩俳句頭帶詳細地點位置
    對馬島之魂全部俳句收集攻略 和歌作詩俳句頭帶詳細地點位置 對馬島之魂中,是可以收集一種叫做「俳句」的東西,其實也就是類似詩歌,然後通過這些就可以寫進和歌作詩中獲得頭帶,算是不錯的獎勵了,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分享一下攻略
  • 日本兩位俳句大師|放蕩不羈的一生才是自由的
    ,擅長賦予平凡無奇的日常事物靈動的生命力和無限的童趣…… 周作人先生曾這樣評價他的俳句: 「他的俳諧是人情的,他的冷笑裡含著熱淚,他對於強大的反抗與對於弱小的同情,都是出於一體的……一茶在日本的俳句詩人中,幾乎是空前而且絕後的。」
  • 【經文短歌】(21)得人如得魚(太4:19)
    也懇請有負擔的同工家人獻上代禱!感恩有大家!【太4:19】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靈修版聖經注釋:耶穌叫彼得和安得烈放棄他們的捕魚事業,成為「得人漁夫」,幫助別人尋找神。耶穌將他們從有豐富收益的行業中呼召出來,在屬靈工程中做更有果效的工作。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參與得人靈魂的工作,跟從基督的榜樣和教訓,與人分享福音,就可以像漁夫用網把魚拉到船上一樣,使身邊的人歸向基督。溫馨提示:下載歌譜,可長按歌譜圖片保存。
  • 【微信微言】《屬神的生命》《願意》
    弟兄姐妹:今天我們的【微信微言】講兩篇:一篇是《屬神的生命》;一篇是《願意》。我們知道今天是受難日,我們記念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在主基督受難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來在基督的十字架下。都應該明白,我們該如何的面對這一位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如何的面對我們內心對基督的渴望?我們在主的面前懺悔自己,求主赦免我們一切的罪孽,使我們真正成為蒙福的人,得著在基督裡生命的供應。阿們!【微信微言】《屬神的生命》「約15:8」 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你們也就是我的門徒了。
  • 俳句詩人鍵和田秞子:溥傑在日本很有知名度
    因我寫舊詩,當年與日本俳句詩人有過交往,並贈我她們的詩集,兄若喜歡我即寄贈。」他即復:「願得一本,不客氣了!」茁松兄是作家施亮兄介紹給我的,後來茁松兄約我在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京城百藝》一書,他自然成了責任編輯。茁松兄好學博思,敬業認真,《京城百藝》便是他從我幾十萬字的文章中認真編選出來的。
  • ——俳句三聖外又一驕/嬌
    1754(寶曆四年)10月,五十二歲的千代尼落髮為尼(我們一直稱她為「千代尼」,這個「尼」字就是這樣來的),號素園,稱自己住處為「草風庵」。落髮後,千代尼依然活躍地與男女俳人們交流,與遊女俳句往來,與武士們合作詩畫,四處旅行、參詣,行吟於路上。江戶時代,唯尼姑與妓女這樣身份的女子,方能享一般女性未能有的旅行或寫作上之自由。尼姑的身份幫助她——和芭蕉一樣——可以在階層分明的社會裡不受階層框架的束縛,可以不斷地對世界抱持好奇心,從日常瑣事瑣物與大自然中獲取動力與生機。
  • 想了解俳句?去日本這個有文化的島就夠了
    現在這裡有釣魚場,倒吸引了不少釣客。此外就是千葉縣指定的旅遊名勝仁右衛門島了。」仁右衛門島是個私人擁有的島。島主名叫平野仁右衛門,據推定為其家族第38代傳人。這個家族的繼承者,世世代代都以「仁右衛門」為名字。38代仁右衛門從父親手裡繼承了這個島,他名片上的頭銜便是「島主」。出身在這樣一個傳統家族,當知道自己必須成為繼承人時,島主說當時還有點不知所措。他父親則對他說:「你將來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