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為孩子立下10條家規,很簡單也很實用!

2021-02-06 廣東教育

做人處世,總要學會幾招生存法則,
在家中,也需要用規矩來規範孩子的行為。
有位智慧媽媽,
就為自家孩子立下10條家規,
很簡單,也很實用,看完不禁感嘆,
原來優秀的孩子是這樣養成的。



見到人先打招呼
受到別人任何恩惠和幫助
必須口頭或者書面表示感謝
做了給別人添麻煩的事情
一定要當場道歉


禮貌和教養不只是乾癟單薄的客套,還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這考驗的不止是情商,還有你的善良。


總有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還小,還不懂問候和感謝,這些東西孩子長大了就懂了,不用小題大做。


其實,孩子的成長,有時候就是從容不迫,待人禮貌微笑 。


培養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就是從簡單的問候、感謝、道歉開始。


在公共場合(除可以放開玩的地方)
說話音量控制到不讓第三個人聽到
做事不能隨心所欲
從小學會考慮他人感受


有段時間坐高鐵,我最怕車廂裡有熊孩子。


有一次,鄰座坐了一對母子,5、6歲的孩子剛上車不怎麼安分,我心裡暗想,這次旅途恐怕不得安寧了。


但是一會就聽見旁邊媽媽輕聲對孩子說:「不能吵到叔叔阿姨。」 說完就從包裡拿出兒童耳機,讓孩子安靜地看動畫片,要是中途說話聲音大了些,媽媽都會溫柔地提醒。


自由活潑是孩子的天性,有一個引導孩子理解和遵守社交禮儀和規則的父母,是孩子的福氣。


不願意告訴爸爸的事情
可以只告訴媽媽
不願意告訴媽媽的事情
可以只告訴爸爸
但是不能對兩者都不說


有的孩子,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喜歡一個人扛著,不跟父母說。


知乎上有人問:成長過程中是什麼導致孩子不願再跟家長溝通了呢?有個高贊回答:「失去信任」。


好的親子關係,最忌諱的就是不信任,不再信任大人的孩子,父母是很難幫到他的。


所以我們不僅要對孩子說:「什麼事都可以和爸爸媽媽講」,也要努力地去重視孩子的感受,少評價、少說教、少指責,讓孩子毫無顧忌地訴說她的煩惱。


相信孩子,孩子才會相信你。



誠實是最優良的品格
不許撒謊騙人
失去朋友、家人最寶貴的信任
會讓你後悔一生


很多孩子撒謊,都是因為害怕父母的責罵和懲罰。比如有的孩子成績沒考及格,因為怕媽媽生氣,求生本能讓他選擇撒謊。


說著笨拙謊言的孩子,其實都有一顆脆弱的心。


所以想讓孩子誠實,父母要懂得容忍孩子犯錯,創造一個「可以誠實」的家庭環境,讓孩子提前知道說實話不會受到懲罰,說實話是安全的。


如果不能避免打架
不許用工具和牙齒
也不許戳眼睛
遇到欺凌時
只會禮貌謙讓的孩子

會成為固定的受氣包


每個孩子從開始接觸其他小朋友起,難免會和小夥伴爭吵、起衝突。


如果孩子被欺負了,一味地寬容、隱忍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倒不如教孩子反抗,勇敢說「不」,只不過還手時候,要有講究、有原則,要告訴孩子,不能傷到別人什麼地方。


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表達自己,儘量維護自己的權利,沒什麼不對。


不做受氣包,也不做施暴者。


撿到掉在地上的硬幣
可以拿回家積攢起來
但是錢包卻不能據為己有
拾金不昧是最寶貴的品質之一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裡邊」,我們都唱著這首歌長大,然而實踐起來,是不太現實的。 


重要的是教孩子守住底線,不拿人家的錢包,撿到貴重物品要還給失主,這就足夠了。



別人真誠款待你吃東西
如果你不喜歡的話
可以說「我吃飽了」
但是絕對不能說「很難吃」


真正的情商高,不是虛偽,而是溫暖。


即使你的感受是真的,你也不能自顧自表達自己的情緒,也不可以肆無忌憚地用鋒利的言語中傷他人。


就像《奇蹟男孩》裡布朗老師在黑板上寫道:「如果要在正確和善良之間做出選擇,請選擇善良。」


出口總是尖酸刻薄的人,不僅讓陌生人敬而遠之,也會傷害身邊最親近的人。


任何食物都曾是有生命的
絕對不能想吃就吃,想扔就扔
正是這種對萬物敬畏的觀念
才能保留美麗的自然環境


在我們生活中,讓孩子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享受每一頓飯,也是有必要的。


我在學校食堂,就經常會看到學生浪費糧食,垃圾桶堆滿了米飯,很多孩子都不知一粥一飯多麼來之不易。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反覆背誦的詩句,值得每個孩子去踐行。


用不著刻意和別人比較
就像名字、長相各不相同一樣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世界才這樣豐富和有趣
人生才這樣多彩


很多人過得不幸福,原因之一就在於總是和別人比較。


有一天在電梯上,聽見一個小姑娘問:「媽媽我長得好看嗎?你說我有XX好看嗎?」突然的問題,讓小女孩的媽媽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


我們總在說家長喜歡說「別人家孩子怎樣怎樣」,但其實我們的孩子自己心裡也經常和別人比較,他們非常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狀態。


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引導孩子接納自己,接受自己的缺點,欣賞自己的優點。


要讓孩子知道,人最重要的是自我評價,只有認可了自我價值,誠懇地接受我們原來的模樣,才能不活在別人的眼光下。


當感覺到危險和有必要的時候
任何規矩都不用遵守
因為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在獨自遇到壞人和遭遇危險的時候
能夠保護你自己的人
就只有你自己


我們教給孩子那麼多的規矩規則,前提是在安全的場景之中。


然而這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傷害事件,我們也不知道何時何地會發生在我們身邊。


所以當遇到極端危險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們,可以撒謊,可以無視對方,大聲地喊叫、儘管打翻貨架上的商品。


在孩子獨自遇到壞人和遭遇危險的時候,能夠保護他的,就只有他自己。



爸爸媽媽們,

看了這些簡單實用的家規,

是不是發現原來養出一名優秀的孩子

也不是很難?

那就快快行動起來吧。



相關焦點

  • 一位日本寶媽給孩子立下的10條家規,值得各位父母借鑑
    如果你去過日本,或者對日本文化有了解的話,你肯定知道日本的家庭理念是很特別的,男女雙方分工明確,通常父親都是孩子的精神支柱,而父母是孩子安定的基石,在日本,孩子基本上都會跟媽媽待在一起的,而孩子的行為習慣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從而決定孩子性格的發展。
  • 9歲女孩立下19條家規,徹底制服了爸爸
    最近她幹了一件「大事」,不但把爸爸和弟弟管得服服帖帖,還把媽媽感動得一塌糊塗,直呼女兒是上天派來的小救星。  原來,於可欣做了小冊子,上面都是《家規》,一共19條規矩,一家四口需要改掉的壞毛病和要遵守的規矩都在裡面。
  • 一個家庭,立下這10條家規,子女以後越來越有出息!
    世上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疏於管教的父母。有遠見的父母,都會給孩子立規矩,有規矩的家庭,能讓孩子終生受益。一個家庭,立下這十條家規,子女必定有出息!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爸爸媽媽現在照顧你,是因為我們愛你,也是因為你年紀小,有些事情你做不了,所以我們才幫你做。但是你一直在長大,能力也慢慢變強,所以有些事情,你要學著自己做。
  • 想讓孩子變優秀,儘早立下這5條家規,幫助他塑造良好品格
    入園開始孩子每天晨起都是七點,晚上洗漱上床是九點,很多朋友對葉子媽媽的要求不理解。覺得孩子偶爾一兩次的懶覺沒什麼,但是葉子媽卻不這樣認為,她覺得從小給孩子立規矩,並且嚴格地執行才是愛的表達。除了要求作息時間之外,生活上對葉子還有其他的要求,媽媽將這稱之為"家規",屬於硬性規定需要完成和遵守的那種。
  • 雲深不知處4000條家規,管不住這5位乖徒弟,最後一位還是女家主
    雲深不知處4000條家規,管不住這5位乖徒弟,最後一位還是女家主姑蘇藍氏是魔道祖師裡面最神聖的地方,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所人人都嚮往的名校。在魔道祖師裡面也是有著許多家族,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都會不惜一切代價把最有潛質的孩子送往藍氏學習。
  • 霍英東比何鴻燊看透人性,早早立下遺囑與家規,防止後人爭產
    因為戰火的蔓延,他後來沒了學習的機會,而打工生涯又太慘澹,英明的霍母變賣了自己最後一件首飾,為他湊齊了開日用品店的錢看透了人性,早早定下家規的霍英東,也沒有算到兒子們會如此這麼快地翻臉。好在最後握手言和,總算塵埃落定。相比賭王家族至今仍四分五裂,霍家算是富豪圈裡的一股清流,總算是有驚無險地平穩過渡了。霍英東早早立下規矩,二房三房的子女不能經商,也算是為了保護大房後代不遺餘力。
  • 看完清華學霸媽媽定的「家規」,我跟孩子說了一聲「對不起」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從古至今,"無規矩不成方圓"便一直是人們對待孩子教育的普遍共識。一說到家規,許多媽媽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比如制定了孩子多久能玩一次手機、下次考試需要進步多少名等等,而今天的這位清華學霸的媽媽,雖然也制定了家規,但不同的是,她制定的家規不針對孩子,而是針對自己。放下強勢,反思自己現實生活中,由於許多父親忙於工作,所以無論是孩子的教育,還是日常瑣碎事務都是媽媽們在操心。
  • 8條家規名不虛傳,值得學習
    歐巴馬驕傲的回答:「沒有人說總統不能紋身啊,我不僅要自己紋,我還要帶著你和媽媽一起紋,然後拍一張屬於我們家族紋身的全家福放在網上。」8條家規名不虛傳,值得學習 如果是你?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你會怎麼做?我想不是破口大罵就是一頓猛批,結果還不一定能夠阻止,正確的教育方式可以無聲無息改變孩子,絕對不需要你苦口婆心的和他去講道理。
  • 我家家規的初嘗試
    關於順服的品格的屬靈意義,很簡單:首先是以弗所書的經文裡有寫,落實到應用上,就是:你連每天都看得見的爹媽都無法順服的話,那怎麼去順服看不見的神呢?」 然後,KITTY姐妹話鋒一轉,她說: 「其實每條家規後面都是附帶有經文的,因為篇幅的關係,我是再另外打出來經文卡,用釘子和線與家規連上貼在牆上的。
  • 孩子沒規矩易吃大虧:德國媽媽20條教養家規,養出陽光自律好孩子
    小柳分享:德國媽媽總結出來的20條德式育兒規則,養出陽光自律好孩子,與此同時也反思一下,與我國教育理念有哪些不同! 01 德國媽媽的七條行為標準 第1條:孩子出現10個缺點,其中有5個缺點家長要負責; 第2條:不在孩子內心深留下暴力
  • 英國王室「家規」曝光,孩子從出生就要遵守,值得父母借鑑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作為現存的最古老的王室之一,英國王室一直都備受關注,而對於家長們來說王室的教育與家規更是讓人好奇!二、社交規矩英國王室成員時時刻刻都生活在人們的關注中,所以必須時刻保持禮貌和優雅,因此他們為孩子制定了很嚴格的社交規矩。
  • 《魔道祖師》:藍家家規上千條,你記得哪一條?最後一條堪稱恐怖
    ,大概有好幾千條,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幾條?如果有小夥伴這樣覺得話,那藍家的家規根本不值得一提了,反而還會覺得藍家的家規超級舒服還要流暢,看過魔道祖師的小夥伴都知道,藍家的家規其實超級簡單,即使有著四千條,但是總結到最後,藍家的家規只能總結出來特別搞笑的一條,那就是:「雲深不知處,不可學魏無羨!」
  • 「虎媽」嚴厲管教孩子,定下了這10條家規,2個女兒考上哈佛大學
    良好嚴厲的家風,往往能夠教育出更加優秀的孩子,這樣的思想觀念人們深以為意,並被許多的家庭們奉為宗旨。而且事實證明,這樣的方法確實是非常有用的,美國的一位媽媽蔡美兒就用自己嚴厲制定的十大家規,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全都送上了哈佛,並且榮登《時代周刊》。
  • 魔道祖師:姑蘇藍氏家規四千條,唯有一條毫無存在感
    在魏無羨到來之前,單是家規都是密密麻麻的三千條,後來因為魏無羨太過調皮,因此藍啟仁另外又添加了一千條家規進去,這樣姑蘇藍氏便有了四千條家規了。對於雲深不知處的各位學子來說,最令他們頭疼的便是這四千條家規了,因為姑蘇藍氏有著和尚的傳統,可想而知他們的家規有多麼的嚴苛。
  • 一位媽媽的十條家規,可以借鑑一下!
    一位媽媽的十條家規,可以借鑑一下! 我們每個人為人處世都要懂規矩, 家庭教育也一直是大家熱議的話題, 家規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體現, 下面這個媽媽制定的十條家規, 相信對大家都會有一些感悟和理解。
  • 豪門教育孩子講究「立規矩」,這幾條名人家規,值得家長看一看
    很多人會認為那是古時候才「瞎講究」其實不然,很多豪門家庭的家規更是嚴苛得很。所以那些囂張跋扈的富二代,往往並不是出自真正的豪門!今天瑩姨就和粉絲們分享幾個名人的家規,值得我們普通家長學一學,看看豪門的育兒之術,有何高超之處!一、李嘉誠家規:培養孩子獨立的意志和品格「應該讓孩子吃些苦,讓他們知道窮人是怎麼生活的。」
  • 喬致庸定下這三條家規,隱藏了家族六代人富裕的原因
    只有喬志勇身先士卒,捐了10.2萬銀子。從此,喬家大院的名字就掛在了李鴻章那裡。後來,他還為喬家寫了一首詩:子孫有德,宗族必大;兄弟其樂融融,家徒四壁。由此不難看出,喬志勇非常善於利用資源,結交權貴,拓展家族企業,將喬家的生意從山西擴展到全國。在鼎盛時期,喬家擁有數百家店鋪和錢莊,成為當時晉商的翹楚。
  • 一位媽媽的自述:原來,最簡單的教育方法,就是給孩子「造夢」
    我們常說的「木桶」理論,講的是彌補短板,縮小上下限;但對缺乏學習動力的孩子來說,越做自己不擅長的科目,他找不到成就感,肯定就更抗拒學習。所以,「反木桶」理論就更加實用了:從孩子的優勢科目下手,讓孩子體會到快樂和參與感,獲得成就感甚至優越感。
  • 魔蛋祖師:雲深不知處有1條家規,不針對魏無羨,只針對藍湛
    ,另一條家規「不準走路看書」,看到這一條,大家或許才會恍然大悟:原來,就是這一條家規與魏無羨無緣。  仔細回憶下在這部動畫中魏無羨看書的場面,那簡直就可以用屈指可數這四個字來形容,而且魏無羨不但是不愛看書,他打心眼裡調皮,覺得看書是沒什麼用的,在這種情況下,讓他看書簡直是把他放在火上燒烤,讓他像多動症兒童一樣坐立難安,不喜歡看書也不喜歡上學堂的魏無羨,天生就是個粗獷不羈的主兒,這條家規跟他八竿子打不著
  • 魏嬰禁足,藍湛醉酒,四千條家規有隱藏糖
    一、魏嬰禁足這次的是以魏無羨剛復活不久為題材,被帶回去的魏嬰死活不肯留在姑蘇,四千條的家規對於他來說就是折磨,每天清湯寡水的飯菜,作息規律也不一樣。還有藍啟仁老頭的嘮叨,這些事情對於喜歡自由的魏嬰來說,就像是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