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身體狀況防「陷阱」
(一)對身體健康狀況有何現行規定?
1.什麼是身體健康狀況?身體健康狀況,指具有體檢資格的主檢醫院和主檢醫師按照相關規定,對考生進行體檢後作出相應的、規範準確的結論,供學生報考學校和專業時參考,同時供學校招生錄取時參考。對於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教育部有如下規定:「省級招生委員會會同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制訂體檢工作的組織辦法,由縣級(含)以上招生委員會和衛生部門組織實施。考生的體檢須在指定的二級甲等(含)以上醫院或相應的醫療單位進行,主檢醫師應由具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責任心強的醫生擔任。主檢醫院或相應的醫療單位應按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對考生體檢作出相應的、規範準確的結論,並對其真實性負責。非指定的醫療機構為考生作出的體檢結論無效。」「省級招生委員會應在本省(自治區、直轄市)指定一所終檢醫院,負責協調有關方面對有異議的體檢結論做出最終裁定。」
2.體檢結論有哪幾種?考生身體健康狀況檢查結論,按現行規定一般有以下4種:
(1)合格。其作用在於告知考生,其身體健康狀況可以報考普通高校的任何專業(不含公安類專業,下同)。
(2)合格受限。其作用在於告知考生,其身體健康狀況可以報考普通高校的許多專業,但有一些專業的報考將會受到限制。也就是說,這類考生不能報考一些受到限制的專業;即便考生填報了,高校也不會給予錄取。每位考生必須嚴肅認真地參加體格檢查,根據體檢結果,對照體檢規定,看自己能報什麼專業,不能報什麼專業。每年都有一些考生由於身體條件的限制未被錄取,或被分配到非本人志願的專業。有的人雖然熟悉《體檢意見》和各院校專業對身體的要求,但在體檢中弄虛作假,抱著僥倖的心理想矇混過關。國家制定體檢的規定,是為了按照專業的需要來選拔身體條件合格的培養對象,採取弄虛作假的手法欺騙招生學校,於國家、於自己都是有害的。各大學在新生入校後都要進行體格複查,每年都有一部分新生體檢複查不合格而不能取得學籍。個別新生雖然在複查中沒被發現問題,但由於身體條件不符合專業要求,有的在校學習期間病情發展,中途輟學;甚至有的喪失警惕,發生意外而亡故。所以,考生的身體狀況也是填報志願的一個重要依據。 另外,少數院校的個別專業,由於未來職業的需要,經過有關主管部門批准,只招男學生(招生專業目錄裡均有註明),女學生就不要填報了,否則就等於浪費了一個志願。同樣,只招女生的專業,男生也不要填報。
(3)合格不宜。其作用在於告知考生,其身體健康狀況可以報考普通高校的許多專業,但有一些專業將會是不宜就讀的專業。(詳見下文「如何防止體檢要求之『陷阱』」)
(4)不合格。其作用在於告知考生,其身體健康狀況不能報考普通高校的任何專業。
3.如何根據體檢結果填報志願?其實辦法很簡單,舉例來說,有些學校或者是學校的某些專業對考生的身體健康狀況有特殊要求。如※※學院在招生章程中規定:「旅遊管理與酒店管理專業要求考生女生身高不低於1.60米,男生不低於1.70米。」再如※※學院在招生章程中規定:「要求考生五官端正、面部無明顯疤痕、口齒清楚、身體無殘疾、無傳染性疾病,原則上男生身高1.70米以上,女生身高1.60米以上。」於是,只要是身高低於1.60米的女生、身高低於1.70米的男生,均不要報考學院的旅遊管理和酒店管理專業,只要報考該校其它專業,或選擇其它無此項規定的院校就OK了。至於不符合學院錄取規定的考生,不報考該校,而選擇沒有這些規定的其它許多學校,不也就OK了。所以,只要考生「不涉雷區」,學校就不會因此向你亮出退檔的「紅牌」了。反之,等待考生的無疑是因身體健康狀況不符合學校規定而退檔。
(二)如何防止體檢要求之「陷阱」?
1.什麼是不宜就讀?體檢報考建議中,哪些專業將不被錄取很容易理解與明白,但哪些專業不宜就讀就帶有複雜性和「戲劇性」了。為什麼?先請看什麼是「不宜就讀」:「對患有不影響專業學習的某種疾病或生理缺陷,但今後對在該專業領域內就業可能有影響的,提出不宜就讀專業的指導性建議,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報專業。」這就是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簡稱「三部一會」)所賦予「不宜就讀」的內涵與初衷。
從表面上看,這對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以下簡稱《體檢意見》)中屬於「患有下列疾病不宜就讀的專業」裡所限定的考生,即「不宜就讀」(也就是合格不宜)的考生是一個重大的「利好」——他們只要忽略「今後對在該專業領域內就業可能有影響」這個因素、條件,就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報不宜就讀的專業。但是現實並非如此,如果照此填報志願,弄得不好,不宜就讀的考生就會掉進不宜就讀之「陷阱」。
2. 不宜就讀之「陷阱」是怎麼產生的?既然「兩部一會」賦予了不宜就讀的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報專業」的權利,為什麼又會出現「陷阱」呢?這是因為,我國幅員遼闊、高校眾多、專業培養要求非常複雜,所以也給予了。請看:「《指導意見》只作為高等學校錄取新生時對其身體健康狀況要求的指導性意見。必須合法、合理,有詳細的說明和解釋,但不得以不具備辦學條件或不符合培養要求為由,拒收確能進行所報專業學習的殘疾考生。要在招生章程中向社會公布。」
雖然「兩部一會」也明確要求高等學校的「必須合法、合理,有詳細的說明和解釋」,並說明,但在現實的招生錄取中,而高考招生按學校的規定錄取是不爭的事實。
3. 不宜就讀存在「陷阱」的表現是什麼?不宜就讀之體檢要求存在陷阱的現實情況如何呢?請看※※大學在現行招生章程中的相關規定:「依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對考生身體狀況進行審查和複查。」這就是說,也可以說,在該校不存在「不宜就讀」,因為該校將「不宜就讀」嚴格為「專業受限」。這樣的高校還有哪些呢?據筆者了解,等全是如此。因患病或身體有缺陷不宜就讀的考生如報考上述院校,就無異於掉進了「陷阱」。
可能有的考生及家長會想,不就是這院校嗎,惹不起還躲不起?還真的很難躲,因為有許許多多的院校,雖然不像上述院校那樣,用一句話就「搞定」了,而是詳細規定了對若干專業具體的要求如何如何,但實際上基本都是將所涉及的考生報考相關專業的「大門」給關閉了。其實質是,「兩部一會」下放給不宜就讀的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報專業的權利,又被許許多多的院校收了回去。
因此,不宜就讀的考生應根據具體規定,來確定自己怎樣填報,切不可一廂情願、一意孤行。
4.「不宜就讀」的報考技巧是什麼?面對如此不容樂觀的現實,不宜就讀的考生還能選報不宜就讀的相關專業嗎?當然能。
如此一來,如何選報不宜就讀的相關專業就大有講究了:凡是不宜就讀的考生,那能選擇的是什麼?理由很簡單,由於是《體檢意見》給了不宜就讀的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報專業的權利,所以對於專業,則要按照《體檢意見》所規定的範圍。需要強調的是,在作此選擇之前,一定要將這個「今後對在該專業領域內就業可能有影響的」因素思之再三。
5.「合格受限」也存在體檢要求「陷阱」嗎?(《體檢意見》與《體檢標準》區別與不同點請看本書第二章第一節),這就必然導致「合格受限」也存在體檢要求陷阱。因此,對於「合格受限」的考生來說,來確定哪些學校及專業適合自己報考。如果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就一定要忍痛割愛,予以放棄。
來源:《2013高考志願填報勝經》
(責任編輯:楊玉君(實習)、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