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雷:太極拳必將撞醒、激發、開啟生命,造福天下蒼生!

2021-02-19 王育琨頻道

一歲喪父,母親被迫改嫁,頭上戴著地主分子的帽子,跟著大娘留在苦寒的陳家溝。上蒼要塑造一個傳道的人,一定會設計種種難關錘鍊他的意志力!

陳氏太極11代傳人陳正雷,站在雲臺山太極論壇的臺上,就如一尊佛,磁性的聲音,慈悲、平和而富有穿透力,緩緩浸潤著我的心。我知道了太極:那是天地能量場,藉由雲手等大小周天的啟動和運行,灌注一個人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大師在臺上雲手,坐在第一排的我,會感受到能量的衝擊波。



本來論壇讓我講《地頭力與太極》。去陳家溝參拜了陳氏太極祠堂,聽了陳正雷大師的報告,我哪裡還敢講理論!有什麼樣的理論敢在這裡得瑟!我對太極拳這樣生命力強大的理論充滿了敬畏。這是真切可以撞醒、激發、開啟世人生命的大道。我只能用一滴水,用一個案例,來映襯一下太極思想的光輝。可以有這樣大道的企業家,也只有知白守黑的任正非了。

我的分享,陳師母聽進去了,於是拉我一起遊雲臺山,跟陳正雷大師合影,一路上聊了許多,兩位大師的能量,源源不斷注入我的身體。感恩!

真可謂:

天地洪荒,無極太極;

灰度混沌,黑暗森林;

電光火石,太極出世;

撞醒生命,開啟生命。

——王育琨記









太極拳作為中國東方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在歷經了三百餘年的衍變發展後,終於在本世紀末,向全人類發出了它應有的璀璨光芒。而面對即將來臨的二十一世紀,太極拳將為人類作出怎樣的貢獻;太極拳在下個世紀裡,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在世紀之交,我們需要作些什麼。

一、三百餘年太極拳發展史,有力地證明太極拳不愧為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文化遺產。

太極拳始創於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陳氏第九世人陳王廷(公元1600——1680年),正是這位武學泰鬥,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依據中華民族數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內涵和東方哲理,勇於創新,將《河圖》、《洛書》之太極陰陽八卦學說,與導引、吐納及中醫經絡學說相結合,融眾家拳術於一爐,創編了這種具有陰陽開合、虛實轉換、剛柔相濟、快慢相間的特點,以及符合人體生理規律和大自然運轉規律的拳術運動。由於它是據太極之理,由無極至太極,由無相而有相,由靜而動,每個招式都分陰陽,動作又以弧形曲線為基礎,因此定名為太極拳。我們可以說,太極拳本身就是創立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基礎上,並代表了東方文化深邃內涵的武林奇葩。

陳王廷創編太極拳後,太極拳成為溫縣陳家溝陳氏家族的「獨得之秘」,陳姓老幼婦孺習拳之風,世代相傳,經久不衰,且名手輩出。直至百餘年後,傳至陳氏十四世陳長興(1771——1853年),又再樹裡程碑,他不但繼承先祖創編太極拳的精髓,而且,在原有的基礎上由博歸約,精煉歸納,又有了新的發展。也正是由於他敢於打破「門戶之見」,將陳家「獨得之秘」傳於外姓人楊露蟬(1799——1872年),並與同輩份陳有本的共同努力,才使太極拳逐步走出陳家溝,為世人所認識。

在陳長興之後的一百多年間,是太極拳各流派形成時期,也是太極拳震驚武林時期。同時,太極拳的理論研究也登上了新的高峰,其中陳鑫的《陳氏太極拳圖說》將陳氏歷代名哲苦心研究的成果,慨然筆之於書而無所隱,用一生的心血和結晶,對陳氏太極拳作了最系統全面的總結,為太極拳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理論基礎。而太極拳在歷經了歷代先哲們身體力行地辛勤耕耘傳播後,才使那出神入化的太極功夫,逐步被人們所認識熱愛,有了廣泛性的發展,展示了太極拳無盡的迷人魅力。但由於這時期是清王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和其他歷史原因,所以太極拳的傳播,與我泱泱大國相比,仍囿於小圈之中,人們對太極拳的認識了解,還處在撲朔迷離的傳說之中。

五十年代以來,太極拳愛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太極拳被提到了增強人民體質,為人民的健康服務的高度。國家體委為普及太極拳,先後整理創編了簡化太極拳二十四式、四十八式等,組織編寫出版了一大批有關太極拳方面的書籍,為太極拳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太極拳成了深受群眾喜愛,普及率最高的群眾健身項目。國際太極拳交流活動也日益頻繁,太極拳已在世界許多國家擁有了大批的愛好者,來國內學習太極拳的國外愛好者逐年遞增,國內外紛紛成立太極拳組織研究推廣太極拳,1990年北京亞運會開幕式上,1400名中日太極拳選手的精採表演,標誌著太極拳正式走向國際舞臺。現在國家每年舉行一次全國性的太極拳比賽,及溫縣國際太極拳年會,永年國際太極拳聯誼會等都吸引了大量的國內外太極拳愛好者,促進了太極拳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1995年,國家體委《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實施,使太極拳的作用地位更加突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國內普及、在國外傳播,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進入了全新的鼎盛時期。1978年11月16日,世紀偉人鄧小平為太極拳題詞「太極拳好」,不僅為太極拳本身下了最好的定義,證明太極拳不愧為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同時也為太極拳普及、推廣、發展、提高指明了方向。

二、二十一世紀為太極拳發展展現了美好的前景。

太極拳在經歷了三百餘年的歷程後,這項古老的傳統體育運動,終於煥發出無盡的青春魅力。有人預言二十一世紀,從人類健康角度來看,將是人類自我保健的世紀,而人類自我保健手段中,最卓有成效的,首推融健身、防身、修身、養性、娛樂為一體,代表東方文化智慧結晶的——太極拳,那麼太極拳在新的世紀有怎樣的發展呢?

第一、 太極拳的作用將會被全人類所認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太極拳已從過去單純以技擊為主的拳術,逐步發展走向融技擊、健身、養性、娛樂為主要功能的運動項目。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太極拳也將要接受新的實踐,在新的世紀太極拳的健身、防身、修身、養性、娛樂等功能將進一步得到擴展加強,以適應和滿足不同層次人的要求,為人類的健康事業服務。同時,太極拳的文化功能將在下世紀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展示。太極文化將成為展示東方傳統文化的一個突出代表。太極拳中蘊含的豐富「哲理」,充分運用到社會管理、企業管理、以及人際關係等各個領域。將會出現以陰陽互變、剛柔相濟、隨曲就伸、以柔克剛等太極原理為主要內容的《太極管理學說》。太極文化現象,將是下世紀人們對太極拳重新認識的新視點。可以預言,二十一世紀太極拳,將實現由傳統的體育項目,向代表人類文明智慧和具有濃鬱文化特徵的高雅藝術的方向轉變。

第二、 太極拳二十一世紀將穩步推進,並在世紀末普及全球,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同時形成巨大的太極拳產業市場。二十一世紀,將是東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大融合時期,作為東方文化代表之一的太極拳,將在這場文化融合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文化交融的最重要特徵,就是太極拳傳播範圍的擴大和太極拳擁有人口數量的劇增,根據目前發展的趨勢來看,經過努力,預計在下世紀中葉,將形成以中國為核心,以日本、韓國、東南亞、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法國、墨西哥、瑞典、芬蘭等國家為中心,並向非洲、中美洲、南美洲、中東、中亞等國家地區,滲透輻射的太極拳傳播網絡,屆時太極拳人口將達5億左右。由於太極拳獨特的文化內涵和防身、健身的完美結合及廣泛的適應性,再經過50年的努力,太極拳將在全球普及流行,並成功進入每一個家庭,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和良好生活習慣之一,並且成為名符其實,參與人數最多的「世界第一運動」。

由於太極拳在全球的普及,將形成巨大的太極拳市場,從而帶動太極拳產業的形成。除大量的太極拳傳播學校、中心、俱樂部出現外,與其相關的太極拳圖書、音像、服裝、器械、標識、食品保健品及服務旅遊業都將形成產業化、專業化。同時,贏得國際著名企業集團的關注和投入。太極拳走向產業化、市場化是必然趨勢,也只有太極拳產業化,市場化的形成,才能為太極拳國際化奠定雄厚物質基礎。

第三、 太極拳是二十一世紀中國獻給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有人說: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為人類的科技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國古老的針灸、太極拳、氣功,是下個世紀中國獻給世界的又一財富,將極大地促進人類健康事業的發展。二十一世紀,人類將進入高度發達的科技社會,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將達到一個全新的階段,興奮劑等陰影將危害競技體育健康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物質生活,競技體育等發展到極致時,必將激起人們對回歸自然,回歸自我的追求和渴望。而太極拳正是一項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宗旨,完全遵循人體生理及大自然運轉規律的運動,太極拳全方位的功能及其豐富的文化內涵,滿足了新世紀人們對健康、對自然運動的要求,也代表了下世紀由競技體育,向回歸自然運動的轉變。我們認為,隨著二十一世紀太極拳在全球的普及,太極拳將成為人類健康交流的語言和工具,成為人類維繫感情的紐帶。這一寶貴的財富,將為世界人民所共享。

三、太極拳走向二十一世紀需要解決的問題

1、 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加快傳播速度,是太極拳走向二十一世紀的當務之急。太極拳三百餘年歷史和近期20多年的成功發展經驗證明,任何事物離開了政府的重視,離開了媒體的宣傳,將一事無成。世紀偉人鄧小平同志「太極拳好」題詞已經20年了,至今尚有很多太極拳人士還不知有此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首先,要利用今年是「太極拳好」題詞20周年之際,加大宣傳力度,組織紀念活動;讓世紀偉人意味深長的話,婦孺皆知,把「太極拳好」好在哪裡說清楚、講明白。使人們對太極拳「由知到練,由練到愛,由愛生情」,將太極情結系在每個人的心中。其次,讓太極拳進入郵政,2000年是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誕辰400周年,要力爭在2000年發行一套,以反映太極拳衍變、發展為主題的紀念郵票、郵冊。同時,爭取國外郵政部門,也能發行有關紀念太極拳方面的郵品,擴大太極拳的影響,使太極拳在國際上「郵路暢通」。三是,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加快太極拳傳播速度。將太極拳博大精深的內容,全面系統地進行整理後,進入國際網際網路,讓太極拳通過電腦網路遍跡全球。四是,繼續加強圖書、音像、光碟的編輯翻譯、出版工作;並在近幾年內,拍出一批高質量的反映太極拳的影視作品,掀起新的太極拳熱。

2、 提高太極拳師資隊伍素質,是太極拳走向二十一世紀的關鍵。隨著二十一世紀太極拳普及和範圍的不斷加快擴大,將出現太極拳師資匱乏現象。如何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太極拳師資隊伍,來適應二十一世紀太極拳發展的需要,是太極拳走向二十一世紀的關鍵。這個問題必須引起太極拳界的高度重視,從現在開始,太極拳界要精誠團結,相互技持,注意選撥、培養一批有較高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全面掌握太極拳技術,具有組織教學能力和社會經驗的,能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徹底改變過去人們對習武者的偏見,以高素質、高文化、高水平,造就太極拳傳播者全新的社會形象。同時,要改革傳授方式,籌建國際性的太極拳高等學府,將傳統授徒模式與現代教學方法有機的結合起來,加快培養高素質太極拳人才速度,把一大批能適應國際太極拳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推向國際舞臺,為二十一世紀,太極拳在全世界的穩步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3、 籌建太極拳國際組織,建立全球性的太極傳播網絡。現在已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了數以千計的太極拳組織。許多國家的太極拳組織都呼籲,要求以中國為核心,成立國際太極拳聯盟組織,使之成為世界太極拳運動發展的最高決策機構。通過國際太極拳聯盟,建立全球性太極拳傳播網絡,使太極拳更加全面完整,更加系統化、規範化、理論化、科學化;加強縱向指導與橫向聯合,用點面結合的方式,將太極拳傳播網絡遍及世界各國。要有組織地做好太極拳專家、教練的國際交流工作,在太極拳普及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際太極拳運動水平。

4、 加強太極文化研究,挖掘太極拳豐富文化內涵。要實現太極拳由傳統體育運動,向高雅太極藝術的轉變,就必須要加強對太極拳文化性的研究。太極拳是中華數千年傳統文化的結晶,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要成立太極文化研究機構,通過對太極拳的練習,來領悟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內容。並加強與知識界的合作,吸引大量的知識分子參加太極拳的研究工作,把太極拳與哲學、醫學、易經、導引吐納、力學、數學、美學、兵法、音樂、管理、調和人際關係等諸多學科的關係闡述清楚,將太極拳這一東方神秘文化中寓含的「哲理」,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表述清楚,讓更多的人了解她、認識她、熱愛她。使太極文化成為新世紀人們重新認識太極拳的全新視點。

如果說,和平與發展是世界的兩大主題,那麼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高度結合,將是世界發展的一大趨勢。我們相信,經過不懈努力,太極拳這一古老的傳統文化,必將隨著二十一世紀的腳步,走向世界,走向未來,為全人類的健康事業服務,成為二十一世紀,具有高雅藝術特性,人類共同參與的「世界第一運動」。

陳正雷

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二日

本文是陳正雷大師15年前的一篇著文,文章回顧了太極拳數百年的歷史並對太極拳在新世紀的發展做了全面的展望。其中很多見解和觀點在今天已成為現實,從本文中可以看到大師在當時對太極拳文化的獨到理解和太極拳前途準確預見。陳正雷大師對傳統文化的巨大貢獻和人格魅力激勵著後輩人為弘揚太極國粹不斷努力進取。(本文已收錄至《陳氏太極拳全書》)

陳正雷大師的這部花甲宏著,是一部難得的全面之作、真切之作、發悟之作。

說此書全面,是基於此書通過輯入作者自幼隨伯父照丕、堂叔照奎習得的祖傳太極拳藝,錄入作者在故鄉收集的太極拳拳譜、拳論和拳家故事、軼聞,編入作者在研習太極拳、傳播太極拳的基礎上不斷有所發現、有所感悟而新撰的拳論以及新編的功法和拳架,從陳氏太極拳基礎入門功法,到各種傳統拳械套路,以及推手、散手等技法,每招每式都圖文並茂,詳細講解,系統地展現了陳式太極拳的理論和技術體系。

說此書真切,是基於此此書作者既有著生長於太極拳發源地,生活於世傳太極拳的家族氛圍這一先天條件;又有著以習拳究理為好,以傳播拳藝為務,視以武會友為樂的後天追求;給人以言出有據、招法可驗、練之有效的真切感。

說此書有「發悟」之用,首先是基於書中內容引經據典,從太極拳的基礎理論——內氣與經絡學說出發,結合家傳太極拳理論精華,使讀者能全面體會到太極拳的博大精深,無論對於太極初學還是已取得一定造詣者,對本書作深入透徹地研究,皆可使你受益無窮。

太極拳作為中國東方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在歷經了三百餘年的衍變發展後,終於在本世紀末,向全人類發出了它應有的璀璨光芒。而面對即將來臨的二十一世紀,太極拳將為人類作出怎樣的貢獻;太極拳在下個世紀裡,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在世紀之交,我們需要作些什麼。

——————————————


相關焦點

  • 周國剛擔任「陳正雷太極拳聯盟」董事會董事
    11月26日,陳正雷太極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陳正雷太極拳聯盟董事會工作會議順利召開;聯盟董事會正式組建成立。這標誌著聯盟建設規範董事會工作邁出了重要一步,是「陳正雷太極拳聯盟」發展道路上的重要裡程碑。本次會議由陳氏十九世·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陳正雷先生 主持並致辭。
  • 陳正雷:只管打拳,拿出了絕活
    《陳正雷傳》的作者崔春冬說:「陳正雷是成功了。他的成功,不是靠天賜,不是靠人助,而是靠他的艱苦奮鬥,他的堅忍不拔,他的矢志不渝。」當真如此嗎?3月26日晚,跟來自全國各地的陳正雷武館館長和拳師交流時,我首先提出了這個問題。這些跟了陳正雷幾年、幾十年的弟子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今日頭條】太極新月,月出晧兮—廣州陳正雷太極會館海珠親子館隆重開業!
    第三家太極會館紮根羊城——廣州陳正雷太極會館海珠親子館正式開業,又恰逢陳正雷太極家族新成員鄭晧兮小朋友滿月。雙喜臨門,普天同慶!  國內首家少兒主題太極館落戶海珠,毗鄰人文學府中大,汲取傳統精髓,暢享文化盛宴!早上9點來自五湖四海的嘉賓已悉數到場,眾多太極拳名家、師兄弟齊來見證海珠館揭牌儀式。
  • 陳家溝太極拳在香港展演啦!陳正雷太極助力「2018香港歡樂春節文化廟會—中華源·老家河南」!
    受主辦方邀請,陳正雷太極表演隊的六名優秀教練赴港參加了此次文化廟會,為香港同胞帶來了正宗正源的陳氏太極拳表演。同時,陳家溝陳正雷太極拳館香港分館也積極參加了本屆文化廟會精彩的太極快閃互動表演。 今年,主辦方聯合「華夏文明起源地」河南省,精心組織了陳家溝太極拳、少林功夫、汝窯瓷器、特色小吃、非遺民俗、名優物產等板塊,通過展覽、表演、互動體驗,向香港同胞展示原汁原味、燦爛多姿的中原文化。陳正雷太極作為來自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的著名太極拳文化品牌,此次非常榮幸受到邀請,為香港同胞和內地文化的交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陳正雷太極政六街館2018年精彩回顧
    2017年12月29日—2018年1月3日,「太極星火」鄭州元旦精品班在陳正雷太極政六街館閃亮開啟。由陳氏二十世,太極拳第十二代嫡宗傳人陳斌老師擔任總導師,陳斌老師首批弟子任收、王小坡任主教練。2月1日,陳正雷太極政六街館第三屆少兒太極精品班快樂開啟!陳正雷太極政六街館少兒太極課程開辦多年來,培養了一批熱愛太極,健康茁壯,身手矯健的小拳友,獲得了眾多家長的認可。2018年拳館連續第三次舉辦「少兒太極精品班」。
  • 第三屆陳正雷太極年會公告——第18屆國際陳氏太極拳高級培訓班暨 富光杯·第七屆中國陳家溝太極功夫精英賽
    再次於太極拳故裡——中國·溫縣·陳家溝盛大揭幕……太極拳「中正不偏」,「虛實互融」,「開合有度」,「公明正道」自在其間。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志士仁人皆以「天下為公」為己任。    作為太極拳的傳承者亦是如此:自明末清初陳氏王廷公創編太極拳,陳家溝陳氏家族世代傳承著家學絕藝,數百年後的今天,在歷代太極先輩們的努力下,太極拳早已「公諸同好」、「有教無類」,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太極絕藝由一家之私轉化為天下之公。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③丨陳正雷:太極拳最初是搏擊用,你說能不能打
    太極拳究竟能不能打?登封少林寺和溫縣陳家溝是中國兩大功夫少林和太極的發源地。為什麼「少林熱,太極冷」?陳家村村部的對面就是「陳正雷書院」。作為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正雷近日正好在村裡,記者叩門拜訪,尋求解答。
  • 陳正雷:走遍50多個國家,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雖知這多是文學作品的杜撰和誇張,但在心目中,睥睨天下、神功蓋世的武林人士要麼鋒芒畢露,要麼深不可測。而當我在北京正雷太極書院的5層小樓裡見到陳正雷時,我腦海中那些不靠譜的想像頓時煙消雲散。春日溫暖的陽光灑滿了書院頂層的露臺,精神矍鑠的長者也格外平易近人。陳正雷將我們迎進了滿是墨香的書房,將他與太極和旅行的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
  • 【拳館動態】陳正雷大師南巡話太極 ——「太極之光」系列講座之「太極拳的源流文化和養生內涵」
    2014年11月19日晚19:30陳正雷大師將親臨廣州將這份感動帶給我們廣州拳友,為我們帶來「太極拳文化與養生」專題理論講座,與大家分享太極拳源流文化和養生功效,並攜長女陳娟及粵港地區陳正雷太極體系眾弟子,與珠三角的「雷粉」們零距離互動,「太極之光」廣州站即將拉開序幕。
  • 陳正雷老師解密陳氏太極內功
    作為一種拳法,太極拳究竟能不能用來格鬥?格鬥起來,和詠春、截拳道這類拳法又有何區別?要練多久,才能「蓋世」?陳正雷是陳氏太極拳第11代嫡宗傳人。八歲隨伯父陳照丕練習家傳太極拳術、刀、槍、劍、棍等器械及推手,聆聽太極理論。1972年伯父去世後,隨其堂叔父陳照奎習武,20歲開始教拳,練拳、悟拳、授拳、寫拳,可以說在他的70多年的人生中,一直與太極相伴。
  • 陳家溝的太極拳傳承斷了?
    接待陳文的是陳氏太極拳第11代傳人陳正雷和溫縣體委的王慶太。 「我們給陳文講了三天陳家溝的故事,最後他選中了陳氏太極拳第三代傳人陳申如、陳恂如『雙英破敵』的故事。」2013年8月17日,陳正雷給四百多名弟子學員講完太極內勁的理論課後,講起了這段往事。 陳家溝拍攝計劃,砸在了《少林寺》的選角上。
  • 太極拳向世界邁出「武步」—深度報導—信陽日報數字報刊
    作為大眾自發的日常健康實踐之一,太極拳在數百年的傳承和實踐中,社會功能和文化意義在不斷豐富。「太極拳蘊含著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注重內外兼修,融健身與修性於一體,已經成為人們追求的一種文化體驗方式,這是太極拳獨具魅力的價值所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說。 文以載道,武以鎮魂,乃文乃武,是為太極。
  • 【名家有約】第五屆陳正雷太極年會「精講新架一路班」助理導師——周國剛、陳國華
    周國剛(藝名 陳德剛):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陳正雷先生入室弟子,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正宗傳人。傳播陳氏太極拳二十餘載,學生遍布祖國多座城市及歐美等國家,培養出多位學生獲得了國際級國家級省市級冠亞軍。現為陳家溝太極拳館昆明分館館長兼總教練,為把正根正源的陳正雷太極拳傳播到祖國邊陲,輻射東南亞,為配合國家的一路一帶戰略做出貢獻。
  • 引領國際健康潮流,美國陳氏太極拳促進會即將揭幕
    陳正雷宗師此次洛杉磯之行是繼上周在聯合國總部系列「太極旋風」活動後的首次露面。陳正雷是陳家溝陳氏十九世·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陳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宗師百忙之中駐足這裡,是因為他要在這裡推出一場太極饕餮盛宴:美國陳氏太極拳促進會成立慶典。
  • 我所認識的陳式太極拳四大金剛——陳正雷
    陳正雷        陳正雷老師是我所認識的陳式太極拳「四大金剛」裡最關心我的老師。
  • 擁抱世界的太極拳!
    只有3000多人口的陳家溝擁有4個太極拳學校、30多個家庭拳館和300多名拳師。以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等為代表的100多位太極拳師走出國門,廣收門徒。保護:時代成就太極拳從一個人的創造到數代人的堅守,從數代人的堅守到一個國家的名片,而今又從一個國家名片上升至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作品。
  • 太極拳的前世今生!
    此後,武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和式太極拳也由一代代宗師創編…… 今天的太極拳祖祠庭院內,矗立著陳王廷雕像,在祖師堂門口東、西兩側豎立著「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吳式太極拳」「孫式太極拳」「和式太極拳」石碑,象徵太極拳的輝煌歷程,也寓意著太極拳已成為武術大成。
  • 愛天下蒼生,愛一個具體的生命:電影《姜子牙》蘊含的哲學思想
    為救蒼生而無視一個無辜的生命,他做不到。有一種文化傳統,其中,犧牲小我成就大我,是被歌頌的。教導別人犧牲小我,似乎也屬正常。比如,為了救一個村,把少女獻給河神,村裡也沒有人提出反對,沒有人問少女是否真心願意。
  • 陳正雷獨創「練功法則」,看完獲益匪淺!
    太極拳是一項十分浩大的工程體系,練好太極拳確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陳正雷老師根據前輩拳論和自己多年的實踐體會,總結了三練三不練的練功法則,即練理不練力,練本不練標,練身不練招。「理」就是太極拳的道理、原理。太極拳練的是大道,即太極陰陽轉換中陽極 生陰、陰極生陽的原理。太極拳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虛極生實, 實極生虛,虛實轉換。
  • 打太極拳必須知道什麼是迭法
    藏頭蓋面天下有,鑽心剁肋世間稀,教師不知個中理,難得武藝論高低。    以上這些迭法,沒有功夫的人,看過如紙上談兵,無濟實用,功夫純熟的人,就知道言之不謬也。 免費學習太極拳!掃描或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投 稿:歡迎您將身邊練習太極或養生的故事、心得 、感悟及方法投稿給太極養生堂。投稿方式:關注太極養生堂給我們留言或直接發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