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陳式太極拳四大金剛——陳正雷

2021-02-19 太極先鋒

陳正雷

        陳正雷老師是我所認識的陳式太極拳「四大金剛」裡最關心我的老師。他幼年喪父,少年飽經憂患,奮發圖強,性格儒雅而堅毅。經過刻苦磨鍊,三十多歲在陳家溝就成為公認的「四大金剛」之一。關於「四大金剛」究竟由誰首先提出,有說是老村支書張蔚珍,有說是其他人,但不管是誰先提出,都說明陳家溝對此四人功夫的充分肯定。

        1986年,時年剛滿14歲的我到陳家溝學拳,家父安頓好我,臨走前晚,和幾位送兒子學太極的家長宴請正雷老師和世通、小星、長流、春雷、小六、張蔚珍、吉祥等老師,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上火車還錯過了站。從此,開始了我的太極之路。

        正雷老師當時已經調到溫縣體委擔任教練,所以大多數時間我在陳家溝跟隨七爺、世通、小星、長流、伯先等老師習武,只有逢年過節家父前來接我,才能到正雷老師家。記得那年春節前,我到陳老師家,他讓我當眾打一段,我練完,他問我一天練多少遍老架一路,我如實回答,20遍。正雷老師對其他弟子一頓呵斥:「人家沙學周從千裡之外趕來學拳,一天練老架一路20遍,你們呢?整天守著老師,一天能打幾遍?不要以為你們是陳家溝的,你們比沙學周差遠了!」

        正雷老師自此之後,對我很器重,後來擔任陳家溝太極拳學校校長,對我要求更嚴,也不允許我隨便和外人推手,對我關心備至。而正雷老師這麼多年矢志不渝傳承太極文化,也時時激勵我前行。我從陳家溝回來後,先後到山東武術隊師承周永福老師、李恩久老師,進衛校學醫,進中戲學表演,他也經常關注,默默支持。我有若干弟子也在我的指導下從事了武術教學,並先後拜正雷老師為師,為陳式太極輸送新鮮血液。2014年8月1日,正雷老師攜斌弟、媛妹前來參加由我導演的動作電影《太極先鋒》開機盛典,並應邀上場表演,技驚四座,至今傳為佳話。

        作為陳式太極拳的宗師級人物,陳老師雖年近古稀,但精力充沛,他的陳正雷太極體系,已廣及四海,福蔭眾生。

沙學周老師演練陳式太極拳精要18式


由陳正雷大師題寫片名的院線動作電影《太極先鋒》獲休斯頓國際電影節最佳動作片

相關焦點

  • 我所認識的陳式太極拳四大金剛——陳小旺
    陳小旺       1986年,我初中畢業,家父從《武林》雜誌得到消息,太極拳聖地河南省溫縣陳家溝招收首屆常年班,於是力排眾議,送我去了陳家溝
  • 陳式太極單劍陳正雷老師教學|第二十二式:烏龍擺尾
    今日正雷太極書院與大家分享的是陳式太極單劍第二十二式:「烏龍擺尾」視頻教程,由正雷太極書院陳正雷老師親自示範講解
  • 陳式太極拳名人堂裡不會練太極拳的人——張蔚珍
    張蔚珍從不習武練拳,當村支書後卻挽救了頻臨消失的陳式太極拳。1958年陳照丕從黃河水利委員會退休後回到陳家溝,發現村裡已經沒人練習太極拳了,感到非常著急,開始免費在村裡教拳。「文革」開始後,曾經在國民黨時期教拳的陳照丕被批鬥,被扣以「偽國術教官」的帽子。多次批鬥使得他精疲力竭,最終跳井自殺。
  • 記我的師傅:陳式太極拳大師 - 王虎
    陳家溝東溝雖說陳式太極拳的門徒早已是四海廣布,但今天的陳家溝仍然是太極習練者的聖地。幾百年的傳承,陳家溝內處處可見先祖們當年練拳的遺蹟。尤其是保留完好的楊露禪學拳處,吸引了多少人慕名而來。王虎大師說到王虎,就必需要提到他的師爺 -- 陳式太極拳承前啟後的一代宗師陳延熙。
  • 【名家有約】第五屆陳正雷太極年會「精講新架一路班」助理導師——周國剛、陳國華
    陳家溝太極拳館高級教練,零四年四月跟隨師父陳正雷先生及師母路麗麗女士創辦的「陳家溝太極拳館」開辦了國內首家「陳家溝太極拳館葫蘆島分館」。一三年八月榮獲由河南陳正雷太極文化有限公司頒發的『陳家溝太極拳館『優秀教練員』稱號。一六年十一月籤約為首批的河南陳正雷太極文化有限公司高級教練員。是歷屆陳正雷太極年會教練員之一。
  • 陳式太極拳學練五要領
    關注: 陳式太極拳對動作的要求比較嚴密,初學者往往會顧此失彼,動作不協調,出現顧身不顧手的現象。學練好陳式太極拳要掌握正確的步驟與方法,循序漸進方能事半功倍,最終練好練精太極拳。
  • 陳正雷:只管打拳,拿出了絕活
    她站起來說: 「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思考。還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陳正雷為陳氏太極生,為陳氏太極活。從小一練太極,他就有一種神聖感。每次都會聚精會神。從7歲開始學拳,還不認識多少字一邊就堅持寫日記。師父跟他說的,跟弟子們說的,都會進入他的日記。天長日久,厚厚的幾大本日記,把他聽師父說的,自己一點一滴的體悟,就積攢了幾大本日記。
  • 「太極快閃」輝映黃河風光 行雲流水共舞盛世安瀾
    太極拳,一種極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民族運動形式,它是以東方傳統哲學中太極、陰陽理念為核心思想,集強身健體、怡養性情,技擊對抗為一體的實踐活動。創始於17世紀中葉,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黃河孕育中華文明,太極傳承文化根脈。由陳式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領銜的太極拳團隊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楊氏、和氏、武氏、吳氏、李氏及王其和太極拳傳承人齊聚黃河岸邊,在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的炎黃二帝廣場、黃河石以及黃河灘地公園南裹頭觀景點,三個場景同步上演了一場「太極快閃秀」,為廣大遊客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極盛宴。
  • 陳正雷老師解密陳氏太極內功
    陳正雷是陳氏太極拳第11代嫡宗傳人。八歲隨伯父陳照丕練習家傳太極拳術、刀、槍、劍、棍等器械及推手,聆聽太極理論。1972年伯父去世後,隨其堂叔父陳照奎習武,20歲開始教拳,練拳、悟拳、授拳、寫拳,可以說在他的70多年的人生中,一直與太極相伴。   (一)是內家功夫,不是健身操 南方周末:很多人認為太極拳是健身操。公園裡常見的那種,是傳統的太極拳嗎?
  • 陳式太極拳十大要領(建議收藏)
    正如《拳論》所說:「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全身意在神,不在氣,在氣則滯」。以意行氣中的氣,是指「內氣」,並非一般所說用肺呼吸的空氣。內氣又稱元氣、正氣、先天之氣,從母胎中帶來。演練太極,就是為了讓內氣出現並吸取空氣中的清氣、五穀雜糧精微之氣合為一體形成浩然之氣。
  • 【陳式太極拳十大要領】(建議收藏)
    太極拳十大要領是演練陳式太極拳最基本的知識,動作要領是學好陳式太極拳的入門和根本,必須弄通弄懂,在演練時嚴格遵守。
  • 陳正雷太極政六街館2018年精彩回顧
    推出太極拳普及公益活動之五——全民健身學太極!外派教學、到館學拳任您選!陳家溝陳正雷太極拳館政六街館的多位優秀青年教練組成的表演隊受邀參加了開幕式的太極神韻演出。 10月2日,2018「太極星火」陳正雷太極政六街館十·一精品班於上午9時莊嚴開啟。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位太極拳友報名參加了本次太極精品班,陳正雷老師蒞臨開班儀式,探望拳友並留念。
  • 太極名家陳小旺的武術人生
    陳小旺堅持到了今天,終於使陳式太極拳在澳洲落地生根,並成立了「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他自己親任會長。經過十多年的努力,這個太極拳總會已經遍布世界三十多個國家,有五十多個分會,會員達十萬餘人。這些年,陳小旺總是在世界各地奔波,今天在美洲,明天飛歐洲,一年的總行程要繞地球五圈。他還經常到國內參加各種太極拳活動。
  • 尋找陳家溝的故事③丨陳正雷:太極拳最初是搏擊用,你說能不能打
    「四大金剛」之後,是不是出現了斷檔?太極拳究竟能不能打?登封少林寺和溫縣陳家溝是中國兩大功夫少林和太極的發源地。為什麼「少林熱,太極冷」?陳家村村部的對面就是「陳正雷書院」。陳正雷:太極拳最初是用來搏擊,你說能不能打?
  • 太極拳人物
    當代好手眾多,僅在溫縣陳家溝,除聞名中外的「四大金剛」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和陳立清、陳慶州外,又湧現了「十星」、「十傑」、「五秀」等,其在國際、國內賽事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在陳式太極拳原有套路基礎上,逐漸摒棄了某些高難度動作和發勁動作,創編出一套風格迥異的太極拳套路——陳式太極拳小架。架式與同輩份陳長興所編太極拳老架(大架)一樣寬大和舒展,但變大圈為小圈。其新編太極拳分一、二路;一路74式,二路48式。小架由於其理法精深、體系完整和演練方法嚴格有序,被稱譽為「文房架」、「功夫架」,陳家的「看家拳」。  平生延攬授業,生徒鹹集,名士多出其門。
  • 【拳館動態】陳正雷大師南巡話太極 ——「太極之光」系列講座之「太極拳的源流文化和養生內涵」
    正中舒展,松沉圓活,閃轉騰挪,躥蹦跳躍,柔中寓剛,剛中蘊柔,這就是一代太極宗師陳正雷的拳韻.一位65歲的長者,以拳宏道,知行合一,激勵著我們,感動著世人!2014年11月19日晚19:30陳正雷大師將親臨廣州將這份感動帶給我們廣州拳友,為我們帶來「太極拳文化與養生」專題理論講座,與大家分享太極拳源流文化和養生功效,並攜長女陳娟及粵港地區陳正雷太極體系眾弟子,與珠三角的「雷粉」們零距離互動,「太極之光」廣州站即將拉開序幕。
  • 太極巨星隕落,同道沉痛悼念:陳式太極拳國際推廣傑出貢獻者、全美陳式太極拳總會會長程進才大師逝世!
    2011年3月河南人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城市文化名片』話說焦作』」一書,從焦作城市初期發展開始系統的介紹到現在,尤其陳式太極拳從發展史至今介紹了7位傳奇人物,程進才大師是其中之一。2011年8月被河南焦作地方史志辦公室,焦作溫縣人們政府記載於,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陳式太極拳志」一書。
  • 中華太極賦
    張蔚珍智鬥「歪風」拯救太極於絕境,陳照奎悟創「新架」嫡傳弟子成「金剛」⑧。陳小旺頑勝亞洲第一大力士,王戰軍力挫日本相撲第一人⑨。「四大金鋼」名揚四海,八大門派風靡世界。美哉太極拳,太極兒孫龍騰虎躍,太極天空雲興霞蔚!
  • 我所認識的太極宗師——洪均生
    我所認識的太極宗師——洪均生作者:吳仕增(因此,初學拳的階段,學者應儘量模仿他的老師,應盡力去理解和實踐老師所傳授的東西。功夫進入高層次後,個人技術會與其師有所不同。今天的許多太極拳師所授其實並非太極拳的技術。有些從其它拳種借來,並無太極的特點。有些根本就是錯誤的。即使太極拳範疇的技術亦有高下之分。比如,「氣沉丹田」為許多太極拳師所要求,也在不少太極拳書中被提到。
  • 張東武:太極旋風 東方武傑
    張東武微一沉身,輕輕一帶,對方已站立不穩,「嗵」的一聲倒地。學員爬起再來,又「嗵」地倒地了。先後上來五名學員,都一個個敗下陣來。去大學當學生,結果,成了教練。同年作為體育界代表被溫縣團委評為「青春風採」人物;1997年,以優秀青年代表身份出席焦作市團代會;從1998年起連任第五、六屆溫縣政協委員。1996年,張東武正式拜在陳正雷大師門下,跟隨恩師潛心鑽研拳技拳理的同時,在陳正雷大師組建的陳家溝太極拳館擔任技術副館長兼主教練。此後,張東武帶領隊員在賽場屢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