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蔚珍13歲時因為黃河泛濫,老家位於黃河灘上的田地被淹,一家逃難到距黃河岸10裡的陳家溝村,從此定居。1957年他小學畢業後到焦作讀技校,後到焦北鋼鐵廠擔任安裝隊隊長。1962年返鄉務農,曾任小隊會計、大隊會計。196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擔任陳家溝村黨支部書記。
張蔚珍從不習武練拳,當村支書後卻挽救了頻臨消失的陳式太極拳。1958年陳照丕從黃河水利委員會退休後回到陳家溝,發現村裡已經沒人練習太極拳了,感到非常著急,開始免費在村裡教拳。
「文革」開始後,曾經在國民黨時期教拳的陳照丕被批鬥,被扣以「偽國術教官」的帽子。多次批鬥使得他精疲力竭,最終跳井自殺。慶幸由於井水較淺,腿斷沒死,又被救了出來。
1969年陳照丕得到平反後,他找到了時任陳家溝村主任的張蔚珍,問他能否繼續教太極拳,得到張蔚珍堅定支持。張蔚珍鼓勵陳照丕:「你放心去教吧,出了問題我來擔保!」張蔚珍建議陳照丕重點培養一些弟子,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等人由此開始成長起來。
1972年陳照丕肝病復發去世,張蔚珍又請定居北京的陳發科之子陳照奎回陳家溝教拳。為了提高群眾學拳積極性,張蔚珍找人記下學拳人員的名字,學拳就可以記工分。因為陳照丕和陳照奎的前後傳授和張蔚珍的支持,為陳式太極拳的發展帶來了重要的發展契機。
1983年陳家溝成立體校,河南省體委主任點名請張蔚珍任體校校長。他還曾任河南省陳式太極拳協會副主席。張蔚珍是陳式太極拳在關鍵時間、關鍵地點和關鍵位置三者都對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