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一種極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民族運動形式,它是以東方傳統哲學中太極、陰陽理念為核心思想,集強身健體、怡養性情,技擊對抗為一體的實踐活動。創始於17世紀中葉,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快閃,都市時尚文化中的一種,是現代都市人在忙碌之餘,通過網絡,發起的一種無組織、有紀律、只有發起者、沒有組織者,且成員間基本互不相識的一種行為藝術。具體表現為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突然出現,行動之後突然消失。起始於2000年前後,僅有20年歷史。
當「快閃」與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拳」在黃河岸邊相遇, 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黃河孕育中華文明,太極傳承文化根脈。由陳式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領銜的太極拳團隊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楊氏、和氏、武氏、吳氏、李氏及王其和太極拳傳承人齊聚黃河岸邊,在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的炎黃二帝廣場、黃河石以及黃河灘地公園南裹頭觀景點,三個場景同步上演了一場「太極快閃秀」,為廣大遊客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極盛宴。
冬日的黃河岸邊略顯蕭索,但擋不住遊客探尋黃河文化的腳步。12月13日上午十時許,人們被突如其來的鼓聲所吸引,隨著鼓聲由弱變強,太極拳表演者逐漸匯聚,陳式太極拳「四大金剛」之一的陳正雷大師帶領他的八位傳人在太極鼓下伴隨音樂緩緩起勢,身著白色、黑色、紅色等傳統服飾的表演者分陣而列。他們一招一式,一張一弛,將太極功夫含蓄內斂、以柔克剛、急緩相間、行雲流水的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表演隊伍中有60歲以上的健康老人,有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也有十幾歲的少年,個個精神抖擻。
在炎黃二帝廣場,感受連接古今、天人合一的魅力,體悟「黃河寧、天下平」的歷代先賢夙願;在黃河灘地公園和南裹頭觀景點,觸動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的心弦。大河奔流,生生不息,唯有這盛世安瀾才能共舞太極。
據悉,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焦作市人民政府主辦,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執行的中國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將於12月19日舉行。這次「太極快閃秀」是此次大會的系列活動之一,旨在更好地傳承發展中國太極拳文化,擴大太極拳文化的影響力,弘揚太極文化,傳播太極拳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