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吳忠砌護段砌護工程:守護黃河安瀾

2020-12-24 吳忠日報

黃河激流,一路奔來;陣陣浪濤,拍擊堤岸。10月19日,在吳忠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流淌的黃河水似乎在訴說一段歷史,守護著黃河安瀾。

強國明 攝

一些市民沿堤岸漫步,水池旁的垂釣者悠然自得。「過去這裡亂石密布,雜草叢生,每遇洪水,兩岸坍塌,危及村莊農田。經過治理,黃河兩岸成了一道怡人景觀。」當地居民馬向民說,現在外地人到吳忠,專程要到古城灣觀黃河、看風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工程建設從根本上改善了河道堤防薄弱的狀況,控制了河勢擺動,減少了洪凌災害和河道塌岸損失,保證了重點城市和沿河地區工農業生產和群眾正常生活。」吳忠市黃河管理所負責人柏曉軍介紹,2008年至2010年,黃河吳忠段標準化堤防建成。2015年,黃河寧夏段二期防洪工程被列入國務院172項重點水利工程之一,黃河吳忠段主要治理了黃河右岸7處險工段、左岸7處險工段,新建壩垛151座、護岸10座,治理段總長31.95公裡。

徐雅麗 攝

目前,吳忠城市段堤防防洪標準為50年一遇。系統性、規模化治理黃河吳忠段,對加快吳忠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家住黃河岸邊的人

最能真切感受生活的巨變

他們的故事

連接著過去、現在和未來

10月19日上午7點20分,今年60歲的市民劉佔祖準時來到吳忠濱河體育運動公園打桌球,他笑著說:「吳忠濱河體育運動公園的風景好,黃河砌護工程也做的好,讓我們覺得很安心,我和家人總會抽空來這裡一起鍛鍊身體。」

王月玲 攝

今年63歲的李延生,是土生土長的吳忠人,他對黃河岸邊有著深深的眷戀,每天清晨,他都會騎自行車到黃河邊遛彎晨練。他說:「騎行在濱河大道上,沿途滿目都是秀美的田園風光,特別是近幾年,吳忠對黃河的治理保護力度加大,道路兩側,綠樹疊翠,草地遍布,大道旁星羅棋布的大小湖泊、溼地等景觀,令人目不暇接,這對我們騎行愛好者來說真是一種享受。」

黃河吳忠河段總長69公裡,穿越吳忠市利通區、青銅峽兩市7個鄉鎮。兩岸居住了全市57%的人口,分布了43%的耕地,聚集了80%的產業,創造了90%以上的GDP和財政收入。黃河安瀾對吳忠市經濟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保護黃河、治理黃河,是我們水利人的使命和責任。我們要在河道堤防工程進一步提標改造、完善河道控導工程布局、探索以種草和壓制草方格保護灘區、秉持原生態保護修復生態4個方面用心用力,真正實現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天藍水綠景美環擁吳忠,為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貢獻力量。」柏曉軍說。

記者:吳海燕

視頻:史珂 徐雅麗 強國民 王月玲

製作:楊玥

編輯:強欣 實習生:李瑞玲

審校:馬寶勤

終審:杜曉明

相關焦點

  • 內蒙古:守護黃河「幾」字彎
    【九曲黃河新時代新生態】   光明日報記者 高平  河口鎮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託克託縣,是黃河上遊與中遊的分界線。  站在河口鎮黃河觀景臺放眼望去,坡下不遠處是靜靜流淌的黃河,坡上是集中連片的生態林,沿岸綠樹護堤,周圍已經形成了一道綠色的生態屏障。
  • 守護黃河奔騰不息的根和魂
    去年以來,該行累計審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貸款154.85億元,累計投放72.39億元,截至目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貸款餘額119.89億元。依託陝西「黃河中遊」區域特徵,農發行陝西省分行從山體保護、水土保持、汙染防治著手,秉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的理念,持續加大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建設、水環境治理、林業資源開發與保護等方面的信貸投入,做強「水利銀行」品牌,投放49.7億元貸款支持了涇河新城涇河乾片區雨汙分流項目、靖邊縣蘆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秦嶺國家植物園等重點項目,為調節水沙關係、建立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郭軍勝委員: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助力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河南作為黃河文化重要發源地及發散地,擁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時代發展條件,決定了河南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中的引領地位。」在河南兩會上,河南省政協委員郭軍勝提出,以黃河幹支流為代表的地域河流文化如洛河文化等文化內涵挖掘不深,相關黃河文化為標識的品牌彰顯不夠,有關黃河水體景觀建構質量不高,以黃河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化影響力還不強,文化強省的目標尚需努力。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與魂,是文化自信的基礎和源泉。「在新時代,要保護好黃河文化和歷史遺蹟,傳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弘揚好黃河文化。」
  • 母親河畔升起璀璨明珠——德州市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
    齊河黃河景觀機遇疊加高質量發展全面起勢作為德州市唯一沿黃縣,目前齊河縣正迎來「一帶一路」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齊河第一時間與相關部門對接,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年10月,齊河啟動沿黃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圍繞高質量發展、生態保護、黃河文化等7個方向,明確了18項具體研究課題,謀劃了38項重大政策、事項、工程。堅持生態優先、產城融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努力在新時代「黃河大合唱」中譜寫出彩的齊河篇章。
  • 幾字黃河拐彎處的三門峽,由奔騰變平靜,將蕩漾出最美的生態漣漪
    2019年9月,三門峽當地開始謀劃黃河溼地修復與生態廊道建設項目,並制定了《黃河流域(三門峽段)治理三年行動計劃》。今年3月,總投資40億元的三門峽市百裡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工程集中開工。作為全省6個「樣板」工程之一,通過加固提升道路,綠化美化沿途景觀等,這個廊道建成後將大大促進沿黃108公裡、21.6萬畝溼地整體保護及生態安全。
  • 黃河安瀾70年:家鄉記 雙城記 小浪底記
    194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黃河水利委員會成立,翻開了人民治黃事業的新篇章。70年來,不羈的黃河實現了伏秋大汛歲歲安瀾,為復興路上的中華民族奉獻了一份珍貴禮物。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歷史上,黃河「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曾長期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黃河寧,天下平」的古謠道盡了黃河與國家民族命運的關係。 1946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黃河水利委員會成立,翻開了人民治黃事業的新篇章。70年來,不羈的黃河實現了伏秋大汛歲歲安瀾,為復興路上的中華民族奉獻了一份珍貴禮物。
  • 【中國夢·黃河情評論】保護母親河 打造幸福河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經濟地帶。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撫今追昔,從新中國成立之初號召「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到新時代實現「黃河治理從被動到主動的歷史性轉變」,70餘年來,黃河歲歲安瀾,已經實現近20年不斷流,治理保護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治黃興黃——河南洛陽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_地方_河南省人民...
    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節點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陽市搶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以沿黃生態保護治理為引領,在黃河溼地生態修復、全域河渠綜合治理、沿黃生態廊道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久久為功,著力把黃河建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把城市建成生態文明之城。
  • 人民網評:九一八,重溫血脈賁張的黃河故事
    一年前的這一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滔滔黃河,走筆中國,寫在國家治理和區域協調發展的天頭地尾。激濁揚清,善哉黃河! 「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為宗。」只須定睛細看九一八這一天,便能掂量出黃河對上下五千年的中國而言,其地位有多麼巍乎其尊,舉足輕重。
  • 黃河流域八省(區)媒體賀東方今報創刊16周年講好黃河故事
    奏響「黃河大合唱」絕不是一省之力,也絕不是一家媒體之責。作為兄弟省份的兄弟媒體,我們也期望與貴報之間再度加強聯繫與合作。就各省黃河流域的特色故事相互交流,就各省黃河流域的經濟發展相互宣傳。在互鑑中把「黃河故事」講得更加生動、精彩,傳承好共有的文化記憶,守護好共有的文化家園。最後,再次祝東方今報社生日快樂!我們期待未來的時光中,能攜手並肩,一起成長!
  • 致敬黃河|大河上下
    走近黃河、了解黃河、保護黃河,是時代的使命,也是民族血脈的找尋與守護。2020年8月,陝西日報黃河流域全媒體行動啟動。活動由社長擔任總策劃,4位總編、副總編帶隊分4路共計40餘人,分別採訪了黃河沿線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
  • 銘記和奮進|2020河南公安十大新聞事件之三:黃河行動 護衛母親河安瀾
    「雷霆行動」頻頻出擊,圍剿電信詐騙犯罪,向黑惡勢力發起猛攻,打響新時代黃河保衛戰……一仗接著一仗,河南公安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從「平安守護」到「五零」創建,風裡雨裡,「一村(格)一警」默默護衛著中原大地的安寧。
  • 【黃河頌歌—中原迴響】第八站:「五河」奔騰「鄭」發力
    在黃河戰略實施過程中,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把握機遇,承擔使命,積極作為,在確保黃河安瀾的前提下,大力恢復黃河生態,著力展現黃河風景之美、文化之魅,讓黃河成為一條安全河、生態河、景觀河、文化河、幸福河,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
  • 黃河流域檢察公益訴訟該如何做?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治理保護工作取得重大成就,達到70年不決口,20年不斷流,先後抵禦12次大洪水,實現了70年黃河安瀾。但安瀾中也有隱患,當前黃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難和問題,流域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保障形勢嚴峻,發展質量有待提高。
  • 中國太保:同心共護「黃河之美」 共助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中國太保:同心共護「黃河之美」 共助高質量發展   從青海三江源出發,至山東入海口,歷時60天跨越九省(區),沿母親河行進7500多公裡,重點探訪沿途世界級遺產
  • 黃河安瀾澤兩岸 業務發展續新篇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增強政治意識,扛起歷史責任,聚力賦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從實現黃河灘區群眾「安居夢」到讓百姓喝上「放心水」,從建設「青山綠水」生態環境到打造黃河流域區域發展新高地,信貸支持的一個個重點項目在齊魯大地上多點開花,齊頭並進。
  • 「太極快閃」輝映黃河風光 行雲流水共舞盛世安瀾
    當「快閃」與中國傳統武術「太極拳」在黃河岸邊相遇, 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黃河孕育中華文明,太極傳承文化根脈。由陳式太極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領銜的太極拳團隊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楊氏、和氏、武氏、吳氏、李氏及王其和太極拳傳承人齊聚黃河岸邊,在鄭州黃河風景名勝區的炎黃二帝廣場、黃河石以及黃河灘地公園南裹頭觀景點,三個場景同步上演了一場「太極快閃秀」,為廣大遊客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極盛宴。冬日的黃河岸邊略顯蕭索,但擋不住遊客探尋黃河文化的腳步。
  • 黃河灘的綠草青波回來了!原陽一個多月整改1374個涉黃河流域畜禽...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挨著黃河灘區的新鄉市原陽縣陡門鄉等5個鄉鎮普遍存在畜禽養殖汙染。如何消除黃河邊的汙染?12月10日,大河網記者在原陽縣檢察院採訪了解到,在一個多月時間內,原陽縣清運畜禽糞汙3萬餘方,提升整治養殖場1133家,關閉拆遷241家,按期全部整改完成。
  • 山東:黃河安瀾澤兩岸_地方金融_中國金融新聞網
    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聚力賦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從實現黃河灘區群眾「安居夢」到讓百姓喝上「放心水」,從建設「青山綠水」生態環境到打造黃河流域區域發展新高地,信貸支持的一個個重點項目在齊魯大地上多點開花,齊頭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