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灘的綠草青波回來了!原陽一個多月整改1374個涉黃河流域畜禽...

2020-12-25 大河網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挨著黃河灘區的新鄉市原陽縣陡門鄉等5個鄉鎮普遍存在畜禽養殖汙染。如何消除黃河邊的汙染?12月10日,大河網記者在原陽縣檢察院採訪了解到,在一個多月時間內,原陽縣清運畜禽糞汙3萬餘方,提升整治養殖場1133家,關閉拆遷241家,按期全部整改完成。

幾個月前穿灘公路旁的養殖場

原陽縣黃河岸線長,灘區面積大,該縣黃河灘區陡門鄉、官廠鎮、蔣莊鄉、靳堂鄉、大賓鄉等五鄉鎮普遍存在畜禽養殖汙染。

大河網記者在離黃河1公裡左右的蔣莊鄉杜屋村穿灘公路附近看到,幾個月前這裡的一個養殖規模400餘頭牛的養殖場現在已拆遷完畢,該養殖場的婁姓老闆介紹說,養殖場已經搬到了鄉裡一個大型的養殖公司。

大河網記者在同一位置拍攝的現在的照片

「養殖場基本屬於粗放型管理模式,無汙水、糞便等汙物處理設施,多數未備案,未辦理環評等相關手續。」原陽縣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樊志娟告訴大河網記者,畜禽養殖產生的汙物堆放在農田旁或直接排入附近河溝,河水汙濁,形成廣泛性面源汙染,而隨意堆放的畜禽糞便隨雨水進入水系,隨意排放的汙水汙染地下水資源。

部分畜禽養殖場緊臨公路、村莊,糞汙氣味刺鼻;部分養殖戶依溪流河溝而建,產生的廢水、汙物直接通過溪流河溝匯入較大流域中,造成水質惡化,汙染水環境,嚴重影響群眾正常生產生活,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2020年6月30日,河南省檢察院交辦原陽縣院涉黃河流域畜禽養殖汙染線索1374個。

針對移交的線索,檢察幹警對照線索點位掌握沿黃五鄉鎮所有畜禽養殖汙染問題,對汙染情況通過拍錄、提取水源、走訪群眾等方式,將證據依法予以固定,同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畜禽規模養殖汙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確鄉政府管理責任。

7月3日、4日,原陽縣檢察院檢察長向鄉政府負責人公開送達檢察建議。

建議提出,一是對轄區內畜禽養殖整改提升,建設糞汙處置設施,確保糞便、汙水等不汙染環境,同時注重保障民生,妥善安置;二是對養殖場合理規劃布局,加大汙染防治投入,加強環境治理設施建設,全力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廣大畜禽養殖戶明確自身承擔的治理環境、消除汙染的責任,提高群眾環境保護意識。

檢察建議發出後,原陽縣檢察院檢察長及公益訴訟辦案人員前後十餘次前往現場查看並向鄉政府負責人及養殖戶督導相關整改情況。

原陽縣檢察院針對黃河沿線長、人口多、汙染問題隱蔽的特點堅持走群眾路線,在沿黃五個鄉鎮184個自然村設立「守護黃河生態檢察聯絡員」,在檢察機關與農村基層群眾間構建「線索發現、證據固定、問題解決、責任到位」的「四個有效」常態治理機制。

據了解,原陽縣沿黃各鄉鎮收到檢察建議後動用車輛萬餘臺次,清運畜禽糞汙3萬餘方,提升整治養殖場1133家,關閉拆遷241家,於2020年7月18日前全部整改完成。

如何整改?大河網記者了解到,對於選址符合規劃的養殖場按照糞汙處置利用標準,建設晾糞場和汙水儲存池,畜禽產生的糞便及時清理,汙水排入沉澱池,確保汙物不外排、不下滲、不亂堆,不形成惡臭氣味影響周邊環境;對於離村莊及河道距離不符合規劃及環境不達標的養殖場進行關閉拆遷,並按照標準補償,妥善安置。

同時建立長效機制,建立監管、設置臺帳、建立承諾及舉報機制,多措並舉提高群眾環境保護意識。

通過整改提升,原陽縣黃河灘區道路及河道乾淨整潔、養殖場規範整齊,既改善了養殖戶自身生活環境,也改善了灘區村容村貌。

相關焦點

  • 扛起源頭責任 履行幹流擔當——青海水利多措並舉推進黃河流域生態...
    一年來,青海水利部門認真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堅持和深化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聚焦「五個示範省建設」和服務「四種經濟形態」,圍繞「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補短板、強監管,多措並舉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 攝影師|牛建海:黃河灘上求生存,活著的人生最讓人感慨
    作品《去黃河灘種地的人們》參加2008年平遙國際攝影節。「2008年秋收,天色已暗,村民李石頭的農用三輪車上拉了一車剛收完的花生,上船過河。當他加油下船時,由於船的傾斜,三輪車掉入黃河,他隨即跳到船上。
  • 黃河流域檢察公益訴訟該如何做?這篇文章講清楚了
    在中國這塊廣袤土地上,如果要找到一個與中華文明互相砥礪前行的自然對應物,答案是黃河無疑。「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這句不言自明的話語背後,其實省略了太多波瀾壯闊、高潮迭起的故事。對黃河的治理和利用,自古就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挑戰。
  • 黃河流域吳忠砌護段砌護工程:守護黃河安瀾
    黃河激流,一路奔來;陣陣浪濤,拍擊堤岸。10月19日,在吳忠濱河大道古城灣砌護段,流淌的黃河水似乎在訴說一段歷史,守護著黃河安瀾。強國明 攝一些市民沿堤岸漫步,水池旁的垂釣者悠然自得。吳忠市黃河管理所負責人柏曉軍介紹,2008年至2010年,黃河吳忠段標準化堤防建成。2015年,黃河寧夏段二期防洪工程被列入國務院172項重點水利工程之一,黃河吳忠段主要治理了黃河右岸7處險工段、左岸7處險工段,新建壩垛151座、護岸10座,治理段總長31.95公裡。
  • 原創兒童音樂劇《黃河灘區的孩子們》在山東濟南成功首演
    原創兒童音樂報告劇《黃河灘區的孩子們》於12月25日在山東濟南歷山劇院成功首演。現場氣氛熱烈,掌聲雷動,結尾處,觀眾情不自禁地與臺上的小演員進行互動。散場後,觀眾們還在哼唱劇中歌曲,對小演員們的多才多藝嘖嘖稱讚。
  • 行記黃河灘⑧|主打黃河文化品牌!灘區要有田園綜合體和休閒度假
    利津縣地處黃河尾閭,縣內19個灘區村分布在北宋鎮、利津街道、陳莊鎮3個鄉鎮街道,灘區群眾總人口8186人。自山東啟動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程以來,利津縣創造性提出將黃河灘區舊村臺改造提升與美麗鄉村建設融合實施的總體戰略規劃,舊村臺改造提升工程率先完成省專家評審、率先完成立項審批、率先開工建設。
  • 河南:打響「黃河保衛戰」
    2019年9月21日,河南省公安廳派出3個調研組分赴沿黃8市16縣,對破壞黃河生態環境犯罪情況調研摸底;9月25日,下發專門通知,部署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犯罪案件、線索等進行排查梳理;9月27日,召開10市10縣打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犯罪工作座談會,分析形勢、研究對策。2019年11月21日,河南省公安廳召開視頻會議,部署開展保護母親河服務高質量發展嚴打嚴治「黃河行動」。
  • 河南一女紀委書記被拋屍黃河案疑點重重,失蹤多日卻無人報案
    11月26日,警方通報河南原陽37歲女子鄧某被殺害後拋屍黃河一案,引發網友持續關注。有媒體報稱,該起案件源於警方在偵查原陽「一家多口被殺案」過程中,打撈起一具女屍,即為「案中案」。11月27日,記者從中牟縣委宣傳部證實,受害人鄧某即原陽縣福寧集鎮女紀委書記鄧輝。那麼,失蹤十餘日,為何不見人報案?為何原陽縣的受害人,警方通報卻出自於中牟縣?
  • 女幹部被拋屍黃河 10餘天無人報案?
    11月26日,警方通報河南原陽37歲女子鄧某被殺害後拋屍黃河一案,引發網友持續關注。有媒體報稱,該起案件源於警方在偵查原陽「一家多口被殺案」過程中,打撈起一具女屍,即為「案中案」。
  • 原創兒童音樂劇《黃河灘區的孩子們》首演
    12月25日晚,由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山東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山東省話劇院、山東藝術教育發展有限公司、山東省音協少兒音樂專業委員會聯合承辦的原創兒童音樂報告劇《黃河灘區的孩子們》在歷山劇院首演。現場氣氛熱烈,掌聲雷動。結尾處,觀眾情不自禁地與臺上的小演員進行互動。
  • 女幹部被拋屍黃河 為何10餘天無人報案?
    【女幹部被拋屍黃河 10餘天無人報案】11月26日,警方通報河南原陽37歲女子鄧某被殺害後拋屍黃河一案,引發網友持續關注。有媒體報稱,該起案件源於警方在偵查原陽「一家多口被殺案」過程中,打撈起一具女屍,即為「案中案」。11月27日,記者從中牟縣委宣傳部證實,受害人鄧某即原陽縣福寧集鎮女紀委書記鄧輝。那麼,失蹤十餘日,為何不見人報案?
  • 黃河安瀾澤兩岸 業務發展續新篇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增強政治意識,扛起歷史責任,聚力賦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從實現黃河灘區群眾「安居夢」到讓百姓喝上「放心水」,從建設「青山綠水」生態環境到打造黃河流域區域發展新高地,信貸支持的一個個重點項目在齊魯大地上多點開花,齊頭並進。
  • 大眾日報1.8萬字黃河灘區脫貧遷建紀實,全景記錄波瀾壯闊灘區遷建...
    牢記總書記囑託,山東把黃河灘區脫貧遷建這一民生工程作為脫貧攻堅重點任務,確保2020年高標準、高質量完成,給60萬灘區群眾一個穩穩的家。山東還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統籌推進「黃河灘」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 原創兒童音樂劇《黃河灘區的孩子們》成功首演
    聯合網訊 12月25日晚,由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山東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山東省話劇院、山東藝術教育發展有限公司、山東省音協少兒音樂專業委員會聯合承辦的原創兒童音樂報告劇《黃河灘區的孩子們》在歷山劇院成功首演。
  • 走黃河 看生態|河南東北角演繹「黃河故事」
    1855年,黃河在蘭陽(今蘭考縣境)銅瓦廂決口,改道向北,經濮陽境內進山東流入渤海。從此,濮陽又與黃河緊緊聯繫在一起。濮陽人民譜寫了一個個改天換地的黃河故事。雄安清水黃河來9月25日,濮陽縣海通鄉甘稱灣村。這裡是佔地2600多畝的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沉沙池。滾滾的黃河水裹挾著泥沙正源源不斷地流入沉沙池,沉澱後的清水則奔向千裡之外的雄安新區,緩解白洋澱的乾渴。
  • 山東:黃河安瀾澤兩岸_地方金融_中國金融新聞網
    農發行山東省分行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職能作用,聚力賦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從實現黃河灘區群眾「安居夢」到讓百姓喝上「放心水」,從建設「青山綠水」生態環境到打造黃河流域區域發展新高地,信貸支持的一個個重點項目在齊魯大地上多點開花,齊頭並進。
  • 青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座談會暨藍迪國際智庫專家諮詢...
    9月18日,青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暨藍迪國際智庫專家諮詢會在西寧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軍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信長星主持。王建軍說,去年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擘畫了黃河保護和發展的新藍圖。上個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西藏和四省涉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繪就了新畫卷。
  • 郭軍勝委員: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助力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
    「河南作為黃河文化重要發源地及發散地,擁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時代發展條件,決定了河南在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中的引領地位。」在河南兩會上,河南省政協委員郭軍勝提出,以黃河幹支流為代表的地域河流文化如洛河文化等文化內涵挖掘不深,相關黃河文化為標識的品牌彰顯不夠,有關黃河水體景觀建構質量不高,以黃河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化影響力還不強,文化強省的目標尚需努力。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與魂,是文化自信的基礎和源泉。「在新時代,要保護好黃河文化和歷史遺蹟,傳承黃河文化、講好黃河故事,弘揚好黃河文化。」
  • 黃河流域八省(區)媒體賀東方今報創刊16周年講好黃河故事
    新甘肅客戶端作為甘肅第一新聞黨端,生於2018年10月,目前還不足兩歲,我們正在奔跑著,也向兄弟媒體學習著。值此創刊十六周年之際,新甘肅客戶端向貴報表示熱烈祝賀。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甘肅調研時,發出「黃河之濱也很美」的讚嘆;不到1個月之後,他在河南主持召開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大河彎彎,生機勃勃。
  • 斷頭柳不再斷頭,百姓告別「五難」——千裡黃河灘,換了人間
    灘區新家園 □孟曉峰攝影 9月16日,空中俯瞰利津縣北宋鎮高家村,改造提升後的村臺穩穩紮根黃河灘。題記斷頭柳,黃河灘區常見的柳樹,宋代入畫《清明上河圖》。黃河發洪水時,人們將柳樹頭部砍斷,用柳枝裹住石頭,捆成「柳石枕」,用於護堤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