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計量單位緡、鈞、跬、尋、斛,它們都代表什麼意思

2020-11-19 騰訊網

高中歷史課本上都會有關於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記載,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統一錢幣度量衡,統一起來了當時紊亂的計量單位。

計量單位雖然統一起來了,我們通常知道的其實並不多,例如一錠銀子,一貫銅錢,甚至是一石,一鬥。那古代有哪些少為人知的計量單位呢?它們都表示了什麼?

宋高宗趙構時期,曾出現了一個「真假公主」事件,一個自稱是柔福帝姬(宋徽宗時皇帝女兒都稱帝姬)的女子在土匪的營寨裡被發現,經過老宮人的盤查與詢問後,確定這個女子是公主,宋高宗大喜。後來將其許配給高世榮,據記載,柔福帝姬的嫁妝足足有一萬八千緡,而前後受到的賞賜也高達四十八萬緡左右。

而「緡」本意是穿銅錢用的繩子,後來慢慢演化成了古代的一種計量單位。

清代詩人邵長蘅的《青門剩稿》中有這樣的記載「錢千萬緡」即有千萬貫錢的意思,古代的一緡錢即一貫錢。唐及以前的朝代中,一緡錢指的是1000文銅錢。等到宋代,錢數大大減少,一緡錢僅等於770文銅錢。

西漢時漢武帝採取重農抑商的策略,決定由國家向商人徵收財產稅,這種財產稅的名稱叫做「算緡」,後來又因為有些商人隱瞞自家財產不如實上報繳稅,又出現了「告緡」這種舉報型的稅收,其中的「緡」即為緡錢,顏師古曾注引過這樣的話:「緡,絲也,以貫錢也。一貫千錢,出算二十也」。

「算緡告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古代商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土地兼併,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鈞是古代的一種重量單位,《說文》中有記載「鈞,三十斤也。」所以說,一鈞則是代表三十斤。

鈞作為重量單位最早是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據《呂氏春秋-仲春紀》記載:「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在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成語「千鈞一髮」中,其意思是千鈞重量吊在一根頭髮絲上。而現在看來,千鈞的重量就是三萬斤,如此沉重的重量賦予到了一根頭髮絲上面,足以看出當時情況的危急了。

荀子《勸學》中曾有這樣一句:「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荀子雖然是告誡我們滴水穿石,不斷努力堅持的重要性。

但另一方面,「跬」也是古代計量長度的單位之一。古代一腳邁出後著地的距離就稱為跬。因為每個人腳的大小不一樣,所以跬的長度也不能確定。

仞與上面的跬一樣,都是古代的計量單位,《孔安國曰》中記載說八尺曰仞。除此之外,在《正字通》中也有記載:「古以周尺八尺為仞,中人之身,長八尺,兩臂尋之,亦八尺,兩足步之,亦八尺。度高深以仞,度短長以尋,度地以步。」但這只是周代的規制,到了漢代又成了七尺為仞。

唐代王之渙的《涼州詞》中有這樣一句「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這其中的仞就是七尺為仞的仞。

現在漢字中常說的舍,大都是指的是建築物,例如屋舍、房舍、宿舍等。

但在古代舍確實是名副其實的長度單位,成語中有「退避三舍」這個成語,其中的「舍」指的就是長度,古代以三十裡為一舍,一裡是500米,那麼三舍就是45000米,如此看來晉君當年撤退,犧牲的確蠻大的。

斛原是古代的一種容器,形狀是方形的,口較小,底較大。除此之外也是古代的一種容量單位。

在唐朝以前,斛本來是對石(一種容量單位)的舊稱呼,所以一斛原來指的是十鬥,後來宋代以後,將斛與石區別開,一石等於兩斛,所以一斛也就是五鬥了。

作為古代的容量單位之一的合,原來也只是一種方型或者圓筒形的裝糧食的器具,製作材料也都是古代常見的木頭與竹子。

十勺等於一合,而十合等於一升,所以一合也就等於現在的一百毫升,如此看來,雖然頂了一個集合的「合」的名頭,但是容量卻也不是很大。

尋是古代的長度單位之一,但是對於尋的長度大小從古到今一直都具有爭議。

在《說文解字·寸部》中記載:「度人臂之兩倍為尋,八尺也。」也就是說《說文解字》中把八尺看作一尋。而在《說文通訓定聲》中卻考證說「度廣四尋,度深四仞。皆伸兩臂為度,度廣則身平臂直,而適得八尺,度深則身側臂曲,而僅得七尺。」即最終測定的結果是七尺為一尋。

而在我們現在的生活,尋大多作為帆船的運動術語而使用,是常用的深度單位,是在航海中測量水深,一般一尋即六英尺。

說起豆,大家大都會想到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吃的豆子,但是在我國古代生活中,豆不僅是一種事物,還是一種容器更是一種容量單位。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這裡面的「簞」跟「豆」都是古代一種盛放食物的容器,主要用來盛放肉食和羹,形狀像高腳盤。《說文》中也有解釋:「豆,古食肉器也。」

《阿房宮賦》中「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這一句道出了秦始皇秦皇室的索取無度,不知節約,錙也是古代的質量單位之一,古代六銖等於一錙,四錙等於一兩。常以錙銖連用,表示比較微小的數量。

如此看來,古人淵博的學識不僅體現在詩詞歌賦上,連小小的計量單位也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哪!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計量單位大都是為了使用方便簡化而來的,那也算是取古人的精華了。

文:瑞秋

參考資料:《青門剩稿》《說文解字》《正字通》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度量衡單位換算和來歷都在這兒了
    中國古代度量衡名稱多,早期制式多樣,後期又有幾次改制,是個挺複雜的體系,但是追根溯源,都跟兩樣東西有關:一個是農業,另一個竟然是樂器。嗯,這個嘛,系醬紫滴:最早的時候,長度單位都是用人體部位來形容的。注意,是形容,不是精確測量呢還。所以說,尺、寸、尋,這些概念早就有,只不過是形容詞,或者是名詞,唯獨不是量詞。慢慢的,大家就用來當成長度單位來使用了。
  • 古代的這些長度單位到底有多長?
    其實,這是後來的意譯,「尋常」的真正含義是什麼?查閱古漢語就會發現,「尋常」其實是兩個詞,而且都是長度單位,他們表示的長度其實是不一樣的。「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十六尺為「常」。「尋常巷陌」就是指大約16尺的小巷,非常窄的意思。
  • 在古代,一兩到底是多少克?
    我們在在買藥、買做飯用的調料的時候,都喜歡用「兩」這個單位,「兩」是我國古代就用的非常普遍的重量單位,一兩等於多少克呢?大多數人可能都不太清楚。我們通常說的,誰和誰半斤八兩,意思就是兩個人差不多,在古代的時候一斤是十六兩。古代和我們現在的單位換算是有區別的,那麼現在一兩等於多少克呢?
  • 考考你的計量知識:這些題,你能答對幾個?
    很多流傳千古的成語、典故、俗語,都跟我們身邊的計量有關。雖然我們能熟練的使用它們,但未必知道其背後計量的淵源。(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答案】「尋」和「常」是古代兩個長度單位。古書載有「倍仞謂之尋,尋舒兩肱」、「倍尋謂之常」。尋為兩臂伸展後雙手指間的長度,故「八尺為尋」。即一尋為八尺;一常為十六尺。
  • 這10道題,你都做對算我輸!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們能熟練的使用它們,但未必知道其背後計量的淵源。不信?那就叫上孩子一起答題,看看究竟能做對幾道?0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中的「規」是什麼?「矩」又是什麼?答案「尋」和「常」是古代兩個長度單位。古書載有「倍仞謂之尋,尋舒兩肱」、「倍尋謂之常」。尋為兩臂伸展後雙手指間的長度,故「八尺為尋」。即一尋為八尺;一常為十六尺。
  • 27個與計量有關的成語,講給孩子聽聽!
    本文試圖從語言文字的側面反映中國計量史的燦爛文化。為此,精選了部分「成語」與「典故」說明中華民族的計量文化豐厚的底蘊。1 一絲一毫分釐毫絲。在長度單位或重量(質量)單位中均為十進位,即一釐為十毫,一毫為十絲。意指一點點兒,形容認真負責,一絲不苟。2 一落千丈丈為長度單位,即十尺。
  • 三明市建寧縣/能出計量檢測報告的計量單位-單位:新聞
    三明市建寧縣/能出計量檢測報告的計量單位-單位:新聞世通計量檢測集團1、規模大,佔地面積約有上萬平方米, 擁有各類校準儀器設備和標準計量器具上千餘臺(套),儀器設備先進。校準人員素質高,目前與校準業務有關的員工近500多人,人員的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經驗豐富。
  • 七個電學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 世界計量日
    在國際單位制中,為了紀念那些偉大的科學家做出的貢獻,許多單位用了他們的名字作為單位名稱,其中與電磁學直接相關就有10位。今天,在這個特別有愛的日子裡——讓我們看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電磁學單位,以及它們背後科學家的故事。
  • 魑魅魍魎是什麼意思怎麼讀 沙漠駱駝歌詞中它們代表什麼
    ­  最近很火的民謠歌曲《沙漠駱駝》中有這樣一句歌詞:「什麼魑魅魍魎妖魔,只有那鷺鷹在幽幽的高歌」其中魑魅魍魎四個字讓大家感到十分好奇,魑魅魍魎什麼意思?為什麼歌詞中要加上這四個字?之前的很多歌曲中也有這四個字的出現,這四個字到底代表了什麼呢,它背後有什麼特殊的意義?
  • 30分鑽戒是什麼意思?30分鑽戒多少錢?代表什麼意義?
    那麼這裡所說的「30分」鑽戒是什麼意思呢?30分鑽戒多少錢?30分的鑽戒又代表著什麼意義呢?30分鑽戒是什麼意思?無論是「30分」、「50分」還是「1克拉」這樣的描述,其實都是在表述鑽石的重量。就像很多商品都有自己的計量單位一樣,鑽石的計量單位就是「克拉」,1克等於5克拉,1克拉等於100分。
  • 七個電學計量單位是怎麼來的?|世界計量日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便頒發了統一度量衡詔書,對長度、容積、質量做出了精準定義,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結束了原來各戰國之間的混亂、多樣的計量單位,方便了國家治理和民間生產生活往來。而同時期的古埃及、古羅馬等國家也都發明了各自的計量制度。彼時,國家之間來往尚不密切,科學技術發展還在初始階段,計量單位不統一、不精確的問題對當時世界的發展造成的困擾尚不明顯。
  • 春分中的分是什麼意思,習俗有哪些?
    春分中的分是什麼意思,習俗有哪些?時間:2020-03-20 09: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中的分是什麼意思,習俗有哪些? 3月21日是春分節氣,轉眼間,我們就走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那麼關於春分,大家知道多少呢?春分中的分是什麼意思?
  • 美國人:不是我們數學差,是計量單位太奇葩!
    &nbsp&nbsp&nbsp&nbsp如果你經常看美劇或者美國電影,&nbsp&nbsp&nbsp&nbsp請告訴量量哥,&nbsp&nbsp&nbsp&nbsp對以下場景你有什麼概念?
  • 計量系列8:測量單位(unit)
    「 測量單位也叫計量單位,可簡稱單位。」測量單位定義為「根據約定定義和採用的標量,任何其他同類量可與其比較使兩個量之比用一個數表示。」漢字的為中文名稱和符號,英文的為英文名稱和符號,因為我國採用國際單位制,故在科技文獻裡基本用的都是英文符號。同類量具有相同的測量單位。比如半徑和波長都可以用mm表示。標準氣體濃度是量綱為一的量,表示為毫摩爾每摩爾,其為一個數,即10-3;平面角度的單位可以弧度表示,即當弧長等於半徑對應的平面角為1。
  • 【守望】娛樂向:盤點守望先鋒英雄強度計量單位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曾被網友們奉為「守望先鋒英雄強度計量單位」的主播及選手們。  註:什麼是「英雄強度計量單位」呢?有些時候在觀看直播時偶爾會看到彈幕中刷出一句「0.1孟」「0.5李」等等,這是網友對自己喜歡的主播及選手們所擅長使用的英雄的「量化標準」。比如某主播玩法雞玩的菜,彈幕就會刷「0.1孟」表示你只有老孟十分之一的水平。
  • 清代地契帶你揭開古代計量法:財迷算錢精確過納米級
    仔細看,這些發黃破舊的地契,除了一部分因為保存原因出現些許破損,大部分完好,因為都是用比較好的宣紙,才能保存至今,如果單從立地契的年代算起,這些地契已經有百年的歷史,最早可追隨到清光緒十一年,距今已有130年。地契的存在,大多也能象徵祖輩們通過辛苦勞作,攢錢買田買地,在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富戶。
  • 光年是什麼單位 1光年等於地球多少年
    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地球上的年代表著什麼意思,它屬於時間單位,是指地球環繞太陽公轉一次所需的周期。  那如果在年這個字前加一個光呢?光年,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對於熟悉天文方面知識的人自然清楚,但一般人對於光年還 是不清楚的,那麼光年是什麼單位?1光年等於地球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