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兩到底是多少克?

2021-02-07 貳號情感

看以往的書籍或者看電影電視的時候,通常會看到皇帝賞賜下人的時候,動不動就是黃金萬兩,相當的奢華。我們在在買藥、買做飯用的調料的時候,都喜歡用「兩」這個單位,「兩」是我國古代就用的非常普遍的重量單位,一兩等於多少克呢?大多數人可能都不太清楚。我們通常說的,誰和誰半斤八兩,意思就是兩個人差不多,在古代的時候一斤是十六兩。古代和我們現在的單位換算是有區別的,那麼現在一兩等於多少克呢?

一、一兩等於多少克

「錢」換算為「克」,人們普遍採用的換算方式是500g(1斤)÷16(舊制十六兩為一斤)÷10(舊制十錢為一兩)=3.125g(1錢),一些中醫院校教材中也是這樣的,實際上,這個換算方法是有紕漏的。

古代量制歷經多次變革,明代以後才大體穩定,變化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計量改革,將舊制595g一斤改為500g一市斤。還應特別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將中藥計量作為例外對待,仍襲舊制不變。

這樣,從明代到1979年,錢換算為克的正確公式應為595÷16÷10,1錢約等於3.72克。這是在中藥當中作為例外的,目前普遍是1兩=50克。

二、古代的度量衡

中學語文文言文教材中提及的鐘、龠、合、升、鬥、斛、銖、錙,均屬我國古代度量衡的單位名稱。度、量、衡三者的區別是,物體的長短和所冪的面積、體積,用尺來計量的,稱為度;物體的多少,用升、鬥來計量的,稱為量;物體的輕重,用天平、砝碼和秤類來計量的,稱為衡;合起來稱為 度量衡 。

鍾系周朝量的單位名稱,周以後廢棄不用。周朝量的單位較複雜,主要有升、鬥、斛……度——計量長短的用的器具稱為度,量——測定計算容積的器皿稱為量,衡——測量物體輕重的工具稱為衡。度:長度單位的名稱,產生很早,上古時都是以人身體的某個部分或某種動作為命名依據的,例如寸、咫、尺、丈、尋、常、仞等都是。

量:量器是封建社會計量農產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的計量產生最早,它的單位名稱也最複雜。在《左傳》、《周禮》、《儀禮》、《爾雅》等經典著作中都有關於容量單位的記載,其專用名稱有升、鬥、斛、豆、區、釜、鍾以及溢、掬等。衡:很早以來,銖、兩、斤、鈞、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單位。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於計量物體長短、容積、輕重的物體的統稱。度量衡的發展大約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因地域和國情不同計量統計方式不同。

三、度量衡的發展

度量衡的發展大約始於父系氏族社會末期.傳說黃帝「設五量」,「少昊同度量,調律呂」。度量衡單位最初都與人體相關:「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謂之掬,兩手謂之溢」,這時的單位尚有因人而異的弊病。

《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禹「身為度,稱以出」,則表明當時已經以名人為標準進行單位的統一,出現了最早的法定單位。商代遺址出土有骨尺、牙尺,長度約合16釐米,與中等身材的人大拇指和食指伸開後的指端距離相當。尺上的分寸刻劃採用十進位,它和青銅器一樣,反映了當時的生產和技術水平。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立,各國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 ,書同文字」,頒發統一度量衡詔書,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為中國2000多年封建社會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礎。

相關焦點

  •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包括金庸這樣的大師也對銀兩的貨幣價值沒有進行深入研究:郭靖初遇黃蓉,被她宰了一頓,結果「一會結帳,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這些錯誤荒唐嚴重到什麼程度,你往下看就知道了。之所以犯錯誤的原因,主要為兩個誤區:一是以為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日的一元錢;二是以為古代的銀票就是今日的鈔票或者支票了。
  • 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看看古代人寫的筆記和文獻,一兩銀子顯然是不小的一筆錢。一般的平民百姓倉促間是拿不出幾兩銀子的現錢的。很多做小本生意的人,一年掙不了幾兩銀子。而一兩銀子,到底等於現在的多少錢呢?曾經有的網友用大米做參照,認為明朝的時候,一兩銀子可以購買大米二石,也就是188.8公斤大米,現在一般的大米在一公斤3元至6元之間,我們就取個中間價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等於人民幣800多元,其實這是不太準確的。因為古代和現代社會生產力的不同,同一種物品的價值也有很大差別。
  • 【知多少】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等於多少錢
    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香港黃金一兩等於多少克?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克數重量與當日匯率。據了解,內地的「兩」是50克,一斤等於十兩,1公斤等於20兩,是中國民間的傳統計量單位;但在香港,「斤」的概念首先不同,香港的一斤是600克,一斤等於16兩,一兩等於10錢;如此折合下來,一兩就是等於37.5克的。為此,無論是香港的珠寶店,還是金鋪,標註的15000港元每兩,絕對不是「除以50」的概念,而是先將港幣折算成人民幣,再除以37.5克。
  • 古代的一兩銀子,放到現在能值多少錢?別說你不會算
    那麼很多人會問,古代的一兩大概是現在的多少錢呢?其實這是很模糊的一個概念,在電視中我們看到一些江湖人士,他們在吃完飯後會在桌子上留下一些銀兩,有時候為了省麻煩還會說「不用找了」,可是還有一些人會因為這幾兩銀子賣兒子女兒。今天就來和大家分析一下古代的一兩銀子的概念吧!首先從銀子的本身價值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銀子相當於貨幣,而貨幣是商品交換到一定程度的產物。
  • 漲姿勢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八妹說:關於銀子到底價值幾何,今人大多毫無概念,經常犯錯誤。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
    一兩銀子在古代歷朝到底可以買多少東西?到現在很多人還是沒什麼概念,在很多電視劇中,常常會出現一個地主或者俠客從兜裡甩出幾十輛上百兩銀子打賞小廝或者吃一頓飯,更誇張的用出了上萬的銀兩單位?現代人看個有趣,殊不知這有多荒謬。今天,我們來扒一扒,一兩銀子到底在古代有多少的購買能力。
  •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等於多少人民幣?原來我們都被電視劇誤導了
    古代的一兩銀子究竟等於多少人民幣,現在很多人其實沒有概念的。特別是以當代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一千萬兩銀子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同時也表明了中國部分的創作人的無知和不負責。
  • 一兩等於多少克
    《傷寒論》中一兩等於約現代多少g?一升約等於現代多少ml?
  •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 古代的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我國古代貨幣,基本以金、銀、銅為主要貨幣,上古時期還有用貝殼。與宋、明、清的銀本位制不同,在宋以前是銅本位制,銅錢是主要貨幣,金銀是不作為貨幣使用的。就是在宋代,由於白銀總量太少,價值過高,還沒有成為流通貨幣,只存在於朝廷賞賜與會計結算當中,比如稅收、國家支付。
  • 古代的一兩銀子,換算成現代的人民幣相當於多少錢呢?
    勸大夥還是別做夢了,大白天的,還不如算算古代一兩銀子換算成人民幣相當於多少錢呢?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古代」這個概念實在太大,春秋戰國是古代,秦漢魏晉是古代,唐宋元明是古代,鴉片戰爭以前都算是古代,從有文字記載算起,古代跨越了幾千年,這幾千年當中銀子的購買力怎麼可能一成不變?
  • 一兩,一錢黃金,到底等於多少克?趕緊算一下你的手鐲是幾兩的?
    這時候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怎麼回答,甚至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麼我們以前所說的一兩黃金,一錢黃金,到底和克數之間是什麼關係?他們之間到底是怎麼轉化的?今天小鄭就給大家細細的講解一下。天平釐等稱之間的單位轉化是以10進位計算的,也就是1兩=10錢,1錢=10分,1分=10釐,那麼很多人自然會理解為50克的黃金手鐲是不是等於1兩重?其實在黃金計算單位裡這樣的算法是錯誤的。恰恰黃金的斤和兩的兩個單位之間轉化是16進位的,而不是我們生活中買菜,買水果通用的10進位。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 這一兩銀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購買力而言更是高得嚇人了。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鬥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又稱一貫),就可以買200鬥米,10鬥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約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價1.75元一斤計算,一兩銀子相當於人民幣4130元的購買力。
  • 古代一兩銀今天多少錢
    古代銀子真的是這樣花的嗎?事實上在明代,一個老百姓一年的生活只要一兩半銀子就夠了,幾兩銀子是筆大錢了已經,有百兩銀子簡直就是土豪。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 ),大概算下來一兩銀子=人民幣945元。
  • 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看看你月收入是幾兩
    我們總是在電視劇上看到那些江湖豪俠,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後丟下幾兩銀子,說不用找了,洒家走了,這樣的畫面留在我們的腦海裡有十幾年了,但是我們從不對這些影視劇的細節做多大的探究,前陣子網絡流行了找出電影穿幫鏡頭,很多人都會拿什麼電線桿、槍、鞋子說話題,很少有人會說那幾兩銀子的事情,那這次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在古代一兩銀子大約值多少人民幣
  • 經方中的一兩到底等於多少克?
    現在有些人,開口閉口一兩就是15克,好像不用到這個量就不好意思說自己用的是經方一樣。在這裡作一翻簡要的解析,還是看不懂的話,建議就不要學經方了。以桂枝湯為例,一劑桂枝湯中,用了桂枝3兩。如果按傷寒論上的服用方法,這一劑是分三次喝的,也就是每一次的用量是1兩,按最新的考證,漢代的一兩等於現在的15.6克,單次服用桂枝15.6克。
  • 古代一兩黃金約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看看你月收入是幾兩?
    那麼這些古代的金銀銅和現在的人民幣換算的話大該是多少呢?現今,市場的黃金價格是一克五百塊錢左右,一克換算成單位兩的話大概是0.02兩。那就是說50克為一兩,一兩黃金的價格就是二萬五。但其實,在古代的一兩黃金的購買力大概是相當於10兩白銀的換算,而根據北宋的歷史記載,一袋八百斤的大米正好需要1.5兩白銀。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現在多少錢?
    常看古裝劇裡百姓都使用銀兩(銀錠)作為交易貨幣, 唐宋金時期是以銀鋌作為古代的流通貨幣,銀鋌因其形狀類似豬的腎臟,地方百姓俗稱「豬腰銀」。銀兩(銀錠)是在明代才開始實行使。一起來看下古代真正的銀錠和銀鋌是什麼樣的…...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天多少錢?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現在很多人其實是毫無概念的。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為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幣660.8元。
  • 古代時期,一兩銀子相當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就是因為總有這樣的鏡頭反覆出現,導致許多人對古代一兩銀子的價值產生了誤解,似乎古代一兩銀子只等同於現在的幾十塊甚至幾元錢。 但是,如若真的有歷史功底的導演、編劇,絕對不會出現以上這一些荒唐透頂的故事情節,因為根據史書記載,明朝萬曆年間國庫的收入才有200萬兩,如果平常百姓吃一頓普通的飯就要花掉幾兩銀子,那豈不是打了皇家國庫收入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