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音樂的世界裡
有一個名聲顯赫的樂器家族
它們佔據了弦樂界的半邊天
那就是
提琴家族
低音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你也許曾經會以為小提琴的輕柔與靈動會成為一生的最愛,但當你聆聽到了大提琴如歌的深情旋律,是否又會在心中糾結,為何大提琴能如此溫柔地撫摸心靈……
但當你真正地了解了提琴的家族後便會開始釋懷,原來除了小提琴與大提琴還有中提琴與低音提琴,它們組成了一個既互相融合又獨立特行的家族,每一次的演奏,每一次的聆聽,都在用心交談,默契地溝通,那些撩動我們心弦的旋律:無論是催人淚下的哀傷,還是令人激動的興奮……都在演繹著他們與我們世界中的悲歡離合。
提琴家族的家庭成員都很風光
比如樂器王后小提琴
一般來說小提琴和中提琴都是橫把位(夾在脖子上演奏),同規格的中提琴比小提琴略微大一點(近看容易比較出);演奏姿勢也差不多,只是對於演奏員來說,把位(簡單的說就是兩手指在同一音高差之間的距離)小提琴小一點,中提琴大一點。
大提琴 是坐著演奏的,低音提琴(也可以稱為大貝斯)從演奏者來看,有兩種演奏姿勢——坐姿和站姿。坐姿的話是坐在高腳凳上,要麼就是站著演奏。低音提琴聲部是在大提琴聲部的後方。樂器表面的話,直接看低音提琴比大提琴大得多,和人差不多大。
小提琴 是最具表現力的樂器之一,五度定弦為e2,a1,d,g。演奏技巧極其豐富,作曲家們經常用以引發作品的基調。小提琴在交響樂隊中,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分別擔任樂曲的主旋律以及樂曲主要聲部的和聲伴奏。此外,小提琴也常在室內樂和小品中常用於獨奏。近年來,小提琴又成為當代流行樂和爵士樂的當家樂器之一。
中提琴 屬提琴族樂器裡的上中音樂器,五度定弦為c、g、d1,a1。中提琴的音色比小提琴更厚實、溫暖而豐滿。音色柔和、深沉,略帶些沙啞,因而亦獨具特色。中提琴僅比小提琴大七分之一,外形幾乎一模一樣,同樣廣泛應用於管弦樂隊、交響樂隊以及室內樂(尤其是弦樂四重奏)中。但中提琴通常擔當中音聲部,為主旋律起伴奏和襯託的作用,極少用於獨奏。不過偶爾也以獨奏樂器的形象出現,如在柏遼茲的交響曲《哈羅爾德在義大利》中,中提琴的獨奏就佔了相當比重。中提琴的音質別具一格,近似鼻音的詠嘆,非常適合表現深沉與神秘的情調。
大提琴 屬提琴族樂器裡的下中音樂器,定弦通常為A,D,G,C。屬提琴族樂器裡的下中音樂器,音色渾厚豐滿, 具有開朗的性格,擅長演奏抒情的旋律,表達深沉而複雜的感情。大提琴最初在義大利語中被拼作Violoncello,後來逐漸簡寫為Cello。大提琴以其熱烈而豐富的音色著稱,是交響樂隊中最常見的樂器之一。適合扮演各種角色:有時加入低音陣營,在低聲部發出沉重的嘆息;有時則以中間兩根弦起到節奏中堅的作用。
大提琴最為輝煌的時刻,要數作曲家賦予其表現如歌的旋律的使命。整個大提琴組奏出的美妙的旋律,足以令交響樂隊中的任何其他樂器都相形見絀。
下面要說的是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音色低沉柔和,撥弦奏法能發出波濤、隆隆的自然之聲,還有美妙的泛音,聽起來極為舒服。低音提琴為樂隊誕生,它的出現豐富了樂隊音響的層次,使得低音更加厚實。
低音提琴,又稱倍大提琴。提琴家族中體積最大、發音最低的弓弦樂器。由於琴體大,弦粗,音域低,難於演奏富有輝煌表現力的抒情或炫技段落。
直到遇見這位「低音提琴界的帕格尼尼」
▼
厚重、優雅,把琴的姿勢太有個性了
將低音提琴演奏出神秘浪漫之感的,是法國著名低音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雷諾·加西亞(Renaud Garcia-Fons),人稱「低音提琴界帕格尼尼」。
雷諾·加西亞(Renaud Garcia-Fons)一直是個多才多藝的作曲家,可以說,他的一生都有音樂相伴。5歲開始彈鋼琴,8歲練古典吉他,十幾歲玩搖滾樂,16歲決定正式鑽研低音提琴。低音提琴的音色給了他豐富的靈感,古典音樂、爵士樂、弗拉門戈,以及一些民間歌謠,都通過他的五弦低音提琴表達了出來。
雷諾·加西亞(Renaud Garcia-Fons)成功地在低音提琴中添加了第五弦,發明了五弦提琴,使低音提琴超越了其作為伴奏樂器的局限性,更好地參與到即興演奏當中。由四根弦變成五根弦後,低音提琴華麗轉身增加了即興創作的自由,爵士樂、傳統和現代音樂,它都可以遊刃有餘地演奏了。
聽他的音樂
就像遊了一圈亞歐大陸
雷諾·加西亞(Renaud Garcia-Fons)將低音提琴與吉他,琵琶,德布卡,長笛,長號和手風琴等各種樂器搭配,再將來自希臘、突尼西亞、越南、土耳其的音樂融合,充滿世界音樂情緒的三重奏就這樣誕生了。
即興創作成為了他藝術視野中的核心元素,他的音樂靈感有多個來源。從弗拉門戈傳統音樂開始,雷諾·加西亞(Renaud Garcia-Fons)又將低音提琴轉移到地中海和東方音樂的範疇,他的音樂就此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