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堂大師父芳振大和尚說法無礙,所講開示,深入淺出,心融妙理,道契真如。諸戒子皆稱,靈隱寺戒場的開堂大師父,教理研究透徹,修持功夫深厚,文化根底厚重;語默動靜,威儀不凡;演教說法,攝人心弦。聽聞者受益匪淺,歡喜無量。
既然出家,以好心出家,不是嘴巴說說的,也不是臨淵羨魚,這是達不到目的的。求法也好,修行也好,都是一個極端痛苦的過程。就以我們拜佛懺悔為例,過去的人就這一項功課,天天是怎麼做呢?口誦佛號,身作禮拜,到什麼程度呢?以聲嘶力竭為止。
我們剛出家,進入三寶之屬,要具備五德,才能說是與出家的身份相應。心中有法,這一襲袈裟披在你身上,盡顯佛教的莊嚴。心中無法,這領袈裟也那也就只是一塊布而已。所以內心當中與法相應,這才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多用心,要發好心……那麼今天繼續二壇比丘戒正授前的準備工作……
5月9日,「戊戌春靈隱寺三壇大戒法會」進入第十五天。受沙彌戒後,戒子們又開始了緊張的學習。當日,戒子們演練十師齋儀軌,進行《毗尼日用切要》背誦考試,對前期戒子的學習做階段性總結,並開始為日後受比丘具足戒做相關的準備。
排班出殿,安詳有序
為什麼要演練供十師齋?
我們這堂佛事是要用威儀供養,十師是來看我們的威儀的。看你受比丘戒有沒有具備出家人的威儀,如果連基本的威儀都沒有,那登壇的資格還不夠!這個是說你們,那要說堂師呢?就說這堂師沒有教好……
芳振大和尚講解「供十師齋」儀軌
「供十師齋」,是漢傳佛教傳戒一直保持的傳統儀式。5月9日上午,芳振大和尚為新戒詳細講解「供十師齋」儀軌的整個流程。戒子們在芳振大和尚及諸引禮師的指導下,經過反覆的練習,相互配合,彼此默契,初步掌握儀軌要點。
戒子們演練「供十師齋」
修福,是我們得戒的根本。在佛教的傳統儀軌裡,最殊勝、最簡單的修福方式,就是供養。我們受比丘戒的時候,是由三師七證來傳授的。在登壇之前,我們要先修好供養法。通過「供養十師齋」,與十師建立親密的法緣。
人生百年,彈指之間。生死事大,呼吸之間。吾輩出家釋子若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是故當於二六時中,勤修定慧;起心動念,不違淨戒……上堂一句作何讚揚?
-《毗尼日用切要》背不出會怎麼樣?
- 芳振大和尚語:我們今天下午要進行總結咯,考背毗尼!你們都能背的,有獎勵!背不出的,也有獎勵!獎品不一樣……( 諸引禮師們手持香板,均露出會心的笑容 )
「毗尼日用五十三咒」是出家人行、住、坐、臥、食等,誦念的偈語和咒語,大致內容為出家人日常應遵守的戒律。芳振大和尚勉勵諸戒子,背誦嫻熟的要再接再厲,在日常生活中將其落到實處,精嚴行持;背誦不熟練的,要發勇猛心,迎頭趕上。
護持正教,學遮難文。
5月9日晚上,靈隱寺藥師殿燈火通明,梵音繚繞,沙彌們整齊排班盤坐,聽聞開堂大師父芳振大和尚的開示,學習遮難文,為了登壇受具足戒作準備。
依佛教律法,沙彌在受比丘具足戒時,教授師為鑑別受戒者有無受戒資格,特設十三遮難以詢問戒子。詢問的內容中『難』有十三條,『遮』有十條,總稱十三遮難。
我們之前有說過出家有個特色:嚴進寬出。進來是很難的,要出去容易的不得了。要進來,我們從淨人、剃度、受戒,考驗再考驗,磨鍊再磨鍊,你要回去那不就是一句話的事。所以我們要珍惜能夠具備出家的這種因緣。能夠有受戒的因緣,這都是我們無始以來所種的善根成熟的表現……好好珍惜!我們不光是出家,我們現在所學的,其實對做人都是有幫助的,任何時候都要學習一個自律的精神、一個團隊的精神、一個自我提高的過程……
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東屏街道普陀路一號
客堂電話:0577-63481711
傳真:0577-63479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