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生大師全傳》(八)——第八章 金剛法界見如來

2021-02-08 山聊哥談電影

  法界金剛在金剛法界中  面見了金剛 親見了法界  無所從來無所從去的如來  無所從去 無所從來  虹光的五佛  從初始到永遠  不離於  這一念 心  陽光慢慢地縮減它的光芒威力,天空布上了淡淡的紅霞,日輪宛如懸鼓一般,掛在西方的天際,紅彤彤的,像是無量光如來所示現的清淨報身……。

  在黃昏的時候,天空祥光璇繞著,身上披著五彩虹光作為彩帶的蓮花王太子,在四大天王的扶持之下,坐著寶馬,從天上緩緩地降落下來。四大天王讓這匹寶馬安靜地降落地上,他們雙手合十地向這位清淨的化身頂禮致敬,然後就像一位大力士屈臂一般,迅速地於天際中消失了。

  太子輕輕地從寶馬的背上下來,決定定居在佛陀成道的摩揭陀國當中。他首先到印度最負盛名,具足一切吉祥,一切護法所護持的神洞當中修持。在護法神洞的洞裡,他將開啟金剛界的廣大壇城,在金剛界的廣大壇城中,以清淨的毗盧遮那佛為中心,圓滿一切密法眾會的修證。

「金剛界」具足了法界金剛體性的一切密意,是成證圓滿佛智的不可壞金剛三昧智慧大海。在密法中視宇宙同一切外顯即為法身大日如來所顯現,其智德之表示稱為金剛界;而表現其理體,以顯示眾生本具之佛性者稱為胎藏界。

  諸佛如來內證的智德,體性堅固,不會被任何煩惱所汙染,猶如金剛寶石一般堅固,不為萬物所破壞,所以用金剛作為比喻。故金剛界具有智慧、果德、始覺、自證等妙義。反之,如果以諸佛如來的理體存在於一切法界之內,由大悲輔育;猶如胎兒在母胎內,亦如蓮花的種子蘊含在蓮花之中般,所以用胎藏作為譬喻。故胎藏界具有理體、妙因、本覺、化他等妙義。

  而且金剛界如果配合諸佛的五智,即成為佛、金剛、寶、蓮花、羯磨等五部族;胎藏界為化導他人之教法,若配以大定、大悲、大智三種妙德,則成為佛、蓮花、金剛三種部族。

  如果將金剛界用現圖來繪界表示,稱為金剛界的曼荼羅。「曼荼羅」又名總持,是將一切宇宙的根本現象,顯示形成絕對的象徵之後,再構成法界具體的結構。所以曼茶羅有形有色,其形、色都有微妙的作用和象徵。

  蓮花王太子首先開設金剛界的壇城。他先清淨石洞,再搓緊代表地、水、火、風、空五大與金剛界五方佛智的五色寶繩,來結界並具足莊嚴。再分四肘的大小,用五色繩作曼荼羅城的結壇界。壇形分為四方四門,用四種吉祥作為嚴飾。其間以四道寶繩分隔,並以繪彩幡蓋懸掛以莊嚴於各個邊角,同時作為分隔門闕之用;更以金剛寶間錯其間懸掛在外壇場之上。

  為了要利益應化眾生,以大日如來遍照金剛置立壇場,號為金剛界。主要量寬為四肘的壇城,四邊的佛像之間各以十二指長為大小,於壇城中安立大日如來——即毗盧遮那佛。再來是阿閦(不動)佛等四佛的安置。先從東邊的金剛方,設立阿閦鞞佛壇,再以執金剛等四位尊勝的三昧耶尊安立,四方佛都面向中央毗盧遮那安座;先畫執金剛在阿閦佛前,次畫右方,再來左方,最後後方,其他各部都依此安立。

  再至南邊寶方的寶生佛壇,四周以圓滿金剛藏等四位菩薩安置;再來為西邊蓮花方阿彌陀佛壇,四周用清淨金剛眼等四位菩薩輔佐;最後是北邊事業羯摩方,不空成就佛壇,則以金剛毗首等四尊菩薩安立。

  於鑁部中,接著各依本方安置四波羅蜜菩薩,而壇內四隅則置四內供養菩薩。首先從東南隅的火天方,順著右旋方向而安置,最後終於東方隅方位;而外壇四角之中則安置外供養菩薩,做法相同。

  又四角之外則作一半的金剛杵相,另在四門間畫四攝守門的護法;於外壇場中,安置著我們這個賢劫時代所出現的十六位偉大的大菩薩眾,具足一切妙相,能為一切利益,知法安住。

  此時秘密持明蓮花王太子一面安置壇城,同時現觀本尊而次第宣說金剛界三十七本尊的真言密語:

  一、大日如來:跋折羅馱都(Vajra-dhatu.)  二、阿閦如來:阿閦鞞(Aksobhya.)  三、寶生如來:囉怛娜三婆頗(Ratna samb-hava.)  四、阿彌陀如來:嚧計攝伐囉阿羅穰(Lode『svararaja.)  五、不空成就如來:阿目伽悉地(Amogh asiddhi.)  接著為東方金剛部四菩薩:  六、金剛薩埵:跋折囉薩埵(Vajra-sattva.)  七、金剛王:跋折囉阿囉穰(Vajra-raja.)  八、金剛愛:跋折囉阿囉伽(Vajra-raga.)  九、金剛喜:跋折囉娑度(Vajra-sadhu.)

  接著為南方寶部四菩薩:  十、金剛寶:跋折囉阿囉怛那(Vajra-ratna.)  十一、金剛光:跋折囉底穰(Vajra-teja.)  十二、金剛幢:跋折囉計睹(Vajra-ketu.)  十三、金剛笑:跋折囉賀娑(vajra-hasa.)

  再來為西方蓮花部四菩薩:  十四、金剛法:跋折囉達摩(Vajra-dharma.)  十五、金剛利:跋折囉帝乞瑟那(Vajra-tiksana.)  十六、金剛因:跋折囉系睹(Vajra-hetu.)  十七、金剛語:跋折囉婆沙(Vajra-bhasa.)

  接著是北方羯摩部四菩薩:  十八、金剛業:跋折囉羯:(Vajra-karma.)  十九、金剛護:跋折囉阿羅乞沙(Vajra-raksas.)  二十、金剛牙:跋折囉藥叉(Vajra-yaksasas.)  二十一、金剛拳:跋折囉散地(Vajua-dausta.)

  接著為供養十六菩薩中的四波羅蜜菩薩:  二十二、金剛波羅蜜:薩埵跋折□(Sattva-vaj-rl.)  二十三、寶波羅蜜:阿羅怛那跋折□(Ratna-vaj-rl.)  二十四、法波羅蜜:達磨跋折□(Dharma-vajrl.)  二十五、業波羅蜜:羯磨跋折□(Karma-vajr1.)

  接著為內四供養菩薩:  二十六、金剛嬉:跋折囉邏斯(rajra-lasyl.)  二十七、金剛鬘:跋折囉摩囇(Vajra-mall.)  二十八、金剛歌:跋折囉擬提(Vajra-gltl.)  二十九、金剛舞:跋折囉涅哩底(Vajra-nrtyl.)

  接著為外四供養菩薩:  三十、金剛香:跋折囉杜鞞(Vajra-dhupl.)  三十一、金剛華:跋折囉補瑟篦(Vajra lpuspl.)  三十二、金剛燈:跋折囉嚧計(Vajra-alokl.)  三十三、金剛塗香:跋折囉建提(Vajra-gandhl.)

  最後為四攝菩薩:  三十四、金剛鉤:跋折囉俱舍穰(Vajra-kusa-jah.)  三十五、金剛索:跋折囉跛賒吽(Vajra-pasahum.)  三十六、金剛鎖:跋折囉普薩陀鑁Vajra-sphotavam)  三十七、金剛鈴:跋折囉尾賒護(Vajra-vesahoh.)

  蓮花王太子一面持誦金剛界本尊的密號真言,同時如實地生起加持受用,安住在吉祥法樂之中。

  接著又開始修持供養賢劫十六尊等摩訶薩埵,他了悟彌勒等一切大菩薩眾,純然是由「阿」字「本不生」的密意中現起。法界現前一切皆是不生不滅,如空幻有,惟有了悟這「阿」字本不生的妙義,才能法爾自在地現觀,成就諸佛本尊的妙行。於是他觀想從法界心當中自然生起,其色如雪,或如月暈色的月輪,於諸尊的本位,從無生的「阿」字密意出生十六大菩薩的梵字名號。

  十六大菩薩,第一現前者為彌勒菩薩,其次為不空見菩薩,再次為能舍一切惡趣菩薩,再來為樂摧一切黑暗憂惱菩薩,次之為香象菩薩,再來為勇猛菩薩,次之為虛空藏菩薩、智幢菩薩、無量光菩薩、月光菩薩、賢護菩薩、光網菩薩、金剛藏菩薩、無盡意菩薩、辯積菩薩、普賢菩薩,最後為大光明菩薩,這些具足廣大威德的大菩薩眾圓滿現前。

  這個金剛界壇城就如同偉大的報身金剛持在「金剛界大曼荼羅」所宣說一般,充滿了無量莊嚴。蓮花王太子正理思維金剛持的開示:

  次當我遍說,勝大曼荼羅,  由如金剛界,名為金剛界。  如教應安坐,於曼茶羅中,  大薩埵大印,思維應加持。  住印則當起,顧視於諸方,  倨傲而按行,誦金剛薩埵。  以新線善合,應量以端嚴,  以線智應抨,隨力曼荼羅。  四方應四門,四剎而嚴飾,  四線而交絡,繒彩鬘莊嚴。  隅分一切處,門戶於合處,  鈿飾金剛寶,應抨外輪壇。  彼中如輪形,應入於中宮,  金剛線遍抨,八柱而莊嚴。  於金剛勝柱,應飾五輪壇,  於中曼荼羅,安立佛形像。  佛一切周圍,曼荼羅於中,  四勝三昧耶,次第而圖畫。  金剛進而步,於四曼茶羅,  阿閦毗等四,安立一切佛。  應作不動壇,劑金剛持等,  金剛藏等滿,寶生曼荼羅。  金剛眼淨業,無量壽輪壇,  應畫不空成,金剛巧等壇。  安立於輪隅,應畫金剛女,  外壇於隅角,應畫佛供養。  門中一切處,守護門四眾,  安立於外壇,應畫摩訶薩。  即勝三昧耶,結印如儀則,  金剛師入已,摧印而遍入,  此諸遍入心。

  請勅如本教,自身加持等,  作已稱自名,應以金剛成。  薩埵金剛鉤,金剛師則結,  召集作彈指,應請一切佛。  剎那頃諸佛,並金剛薩埵,  應滿一切壇,集會曼荼羅。  則速疾大印,觀金剛薩埵,  一遍稱百八,由結集則喜。  如來皆堅固,金剛薩自成,  慈友而安住,諸門一切處。  鉤等而作業,以大羯磨印,  安住三昧耶,以印三昧耶。  薩埵阿金剛等,應成大薩埵,  誦弱吽鑁斛,則不等一切。  召集大薩埵,鉤召引入已,  縛已令調伏,則以密供養。  令喜大威德,應自有情利,  願作一切成,如是諸壇中,  金剛師事業。

  蓮花王太子在布置好正式的壇城之後,就開始正行金剛界禪觀。  蓮花王太子思維:金剛界是以「五相成身觀」為基本禪觀,這也是一切生起次第本尊瑜珈的密教行人,都必須通達這個觀法,才能使本尊瑜伽圓滿修證。五相成身觀基本上就是要將凡夫身轉成金剛佛身的重要觀行,但這個觀行需要從清淨的佛種——菩提心中出生。而菩提心涵蓋著慈悲與智慧二義,從悲智種性的菩提心中出生,最後方能從心到身徹底轉化以成就佛身。

  蓮花王太子已如實通達這五相,即從通達菩提、修習菩提心、成就金剛心、證成金剛身,到最後佛身圓滿,這五個次第是成就本尊妙身,所應具備的五相修證。

  蓮花王太子將修習次第如理思維之後,已經圓滿通熟,並在修觀入壇前,先清淨了自身的身、語、意。入壇之時,蓮花王太子以清淨的發心,將身、口、意三者現前供養一切諸佛本尊、菩薩;並且禮拜十方三寶,開始修法。

  蓮花王太子首先清淨大地,他的雙手以金剛合掌,口中念誦淨地的真言密咒:  囉儒 波誐哆薩嚩達莫(rajopagatah sarva-dharmah)金剛合掌  並普遍現觀當前器物世界都歸於寂靜法界之中。  再來淨身,並以蓮花合掌加持自身額、右肩、左肩、胸部、喉部等五處部位,口中念誦:  唵 娑嚩婆嚩秫馱薩嚩達莫(Om Svabhava-cudha sarva-dharma)蓮花合掌  此即一切諸法自性清淨,而現觀自身的身、口、意三業皆歸於寂靜清淨的境界。  再誦觀佛真言,以金剛合掌手印,口中念誦:  唵 欠 嚩日囉馱睹(om kham vajra-dhatu)

  觀想諸佛圓滿種性遍滿心地,然後蓮花王太子手結驚覺印,二手結金剛拳當心,二手小指相鉤連結,二手食指側面相柱,三次舉至額頭之上。口中念誦:  唵 嚩日嚧底瑟奼 吽(Om Vajra-tistha hum)

驚覺印  並且觀想金剛界的一切諸佛,都自三昧禪定中起定,現身從虛空中來到了護法神洞的金剛界壇城中。  蓮花王太子再次頂禮,並以金剛合掌,又各誦真言一遍,心中十分的歡愉,法喜充滿。  他接著以大禮拜頂禮不動佛阿閦世尊,以胸貼地並且舉印合掌於頂上,口中持誦:  唵 薩嚩怛他誐多布儒 波薩他那夜 怛麼喃你哩也多夜弭 薩嚩怛他誐多嚩日 囉薩怛嚩地瑟吒娑嚩(左牟右含)吽(Om sarva-tathagatapuja pasthanay atmanam niryatayamisarva-tathagata vajra-sattva adhisthasva-mam ham)

  他觀想自己胸間有一(吽)字種子字,變成五股杵,白色光明充滿及於全身,並且放出無量光明,皆化成金剛手菩薩。

  再來禮拜南方的寶生如來,蓮花王太子以額貼地,手印當心,口中宣誦密咒:  唵 薩嚩怛他誐多布惹 毗曬迦夜 怛 麼喃你哩也多夜弭,薩嚩怛他誐多嚩日囉囉怛那毗詵者(左牟右含)怛洛(Om sarva-tathagatapuja bhiseka kayatmanam miryatayamisarva-tathagata vajra-ratna bhisinca mam trah)

  蓮花王太子觀想自己額間的み(怛洛)種子字變成摩尼寶,黃色光明充滿及於全身,並且放射出無量光明,皆化成虛空藏菩薩。

  再來禮拜無量壽如來,他以口貼地手印當頂,口中宣誦密咒:  唵 薩嚩怛他誐多布惹 缽囉嚩哩多那夜 怛麼喃你哩也多夜弭 薩嚩怛他誐多 嚩日囉達磨缽囉嚩哩多耶(左牟右含)紇利(Om sarva-tathagata-pujapravartanay atmanam niryatayamisarva-tathagata vajra-dharma pravartayamamhr ih)

  蓮花王太子觀想口間的(啥)種子字,變成八葉寶蓮,紅色充滿及於全身,並放射出無量光明,皆化成金剛法菩薩。  再禮拜北方不空成就如來,他以頂貼地,手印當心,口中誦持密咒:  唵 薩嚩怛他誐多布惹 羯摩抳 阿怛 麼喃你哩也多夜弭 薩嚩怛他誐多嚩日囉 羯摩矩嚧(左牟右含) 惡(Om sarra-tathagata-pujakarmaniatmanam niryatayami sarva-tathagata vajra-karma kuru mamah)

  觀想頂間的(阿)字種子字,變成羯摩杵,綠色光明充滿及於全身,並放射出無量光明,皆化成金剛業菩薩。  蓮花王太子再次遍禮現前諸佛,以右仰左覆的持地印,置於頂上,口誦密咒:  唵 嚩日囉勿(Om rajra vih)

  觀想自身普禮敬一切如來的最勝金剛身。  蓮花王太子此時由於受到五方如來加持的緣故,心中法喜充滿,心意柔軟,自然地生起清淨懺悔。此時他心中安住實相,以金剛合掌長跪誦持道:

  歸命十方一切佛  最勝妙法菩提眾  以身口意清淨業  殷勤合掌恭敬禮  無始輪迴諸有中  身口意業所生罪  如佛菩薩所懺悔  我今陳懺亦如是  我今深發歡喜心  隨喜一切福智眾  諸佛菩薩行願中  金剛三業所生福  緣覺聲聞及有情  所集善根盡隨喜  一切世燈坐道場  覺眼開敷照三有  我今距跪先勸請  轉於無上妙法輪  所有如來三界主  臨般無餘涅盤者  我皆勸請令久住  不舍悲願救世間  懺悔隨喜勸請福  願我不失菩提心  諸佛菩薩妙眾中  常為善友不厭舍  離於八離生無難  宿命住智相嚴身  遠離愚迷具悲智  悉能滿足波羅蜜  富樂豐饒生勝族  睹屬廣多恆熾盛  四無礙辯十自在  六通諸禪悉圓滿  如金剛幢及普賢  願贊回向亦如是。

  此時蓮花王太子在甚深禮懺中,身心皆已現前清淨。  接著,蓮花王太子對一切眾生生起無限的悲憫之心,在剎那之際,具足了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心法。此時蓮花王太子手結三摩地彌陀定印,然後念誦四種真言。

  在實相境界中,首先慈無量心悠然現起,他口中持誦慈無量心真言:  唵 摩訶昧怛囉也 娑頗囉(Om maha-maitreya sphara)

  彌陀定印  並發願說:「我願以殷切清淨的心,遍緣一切有情,皆圓滿如來藏,具足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等三種身口意三密清淨金剛。現在更以我所修持三密功德力加持的緣故,願一切有情等,能成就金剛持身圓滿普賢菩薩。」  再來生起悲無量心,口誦悲無量心真言:  唵 摩訶迦嚕拿耶 婆頗囉(Om maha-karunaya sphara)

  並以悲愍心遍緣一切有情而發願說:「一切有情長久以來沉溺生死、不悟自心、妄生分別,現在以我所修三密功德力加持的緣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虛空藏菩薩。眾生能了悟自心本具無量功德,不惑於生滅法,則能顯現虛空藏菩薩的體性。」

  再來更生起喜無量心,口誦喜無量心真言:  唵 秫馱缽囉謨娜 婆頗囉(Om suddha-pramoda sphara)

  蓮花王太子以清淨心遍緣一切有情本來清淨體性,而發願言:「一切有情法爾清淨猶如蓮花不染汙泥一般,現在以我修持三密功德力加持的緣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觀自在菩薩。並且隨喜功德能開敷自心蓮花藏,然後以清淨心,與觀自在相應。」

  再來生起了無限出離的舍無量心,並且口誦舍無量心真言:  唵 摩護閉乞灑 婆頗囉(Om mahopeksa sphara)

  並且以平等心遍緣一切有情,使一切有情能遠離性相的執著而說:「一切眾生的心性原本如幻體空寂火,現在更以我修持三密功德力加持的緣故,願一切有情等同虛空庫菩薩一般莊嚴,證入涅盤智慧,窮盡萬法,能夠隨緣興起任何佛事,宛如虛空寶庫一般應用如意。」

  蓮花王太子安住在四無量心中良久,再以金剛合掌口誦:  唵 嚩日(左口右藍) 惹裡(Om vajranjali)

  金剛縛  觀想諸佛法力齊加於身。  再結金剛縛印,口念:「唵 嚩日囉 滿馱(Om vajra-bandha)」  觀想自力與佛力結合為一體。

  再來,徹開心門,口中念誦:  唵 嚩日囉滿馱 怛囉吒 (Om vajra-bandha trat)

  入智印  蓮花王太子觀想(阿)字在面前虛空中,放出一道強光射入心中,開啟本具的菩提心門,並轉成智慧;自心宛如諸佛所居清淨的密嚴宮殿一般。

  蓮花王太子再次手結入智印,雙手外縛當心,將二手拇指(空指)屈入掌中,抵住無明指與小指,然後再放開三手指,摘取心前的白色(阿)字置入心中,接著念誦真言:  唵 嚩日囉吠舍 惡(Om vajravesa ah)  接著他又觀想面前八寸虛空中,有明淨的月輪,居於白色蓮花上,月輪中有白色(阿)字。

  他又觀想自心蓮花上有七寶宮殿,中間有圓淨的月輪,並取前所觀想的阿字進入心中,在自心寶殿上現出此字,表徵諸佛法流匯入自心之中。

  此時,只見在寂靜的洞中,光明愈來愈明顯,蓮花王太子的心間,佛光也如實地蘊滿了。  於是他再手結合智印,三觸自心。口誦:  唵 嚩日囉母瑟致 鑁(Om vajra-musti bam)

  合智印  這時諸佛法流仿佛活動於蓮花王太子的心中,更以合智印來堅固地守護,然後以清淨法性水鑁字之力,來滋潤融化佛力於自身。  再以普賢三昧耶手印(獨股印),加持自身四處,口誦:  唵 三摩耶 薩怛鑁(Om samaya stratm)

  普賢三昧耶印  觀想自身安住在法界大定中接受諸佛妙身慧力的加持,此時他更發展慧力加持一切眾生,這就是所謂「薩怛鑁」的體性,也就是「入我我入」,平等互攝的妙義。此時蓮花王太子契會當體即空的真義,舉身成為「薩怛鑁」種子字身,現前容受普賢法身的加持。  在平等法界受用之中,蓮花王太子再手結極喜三昧手印。口誦:  唵 三摩耶 斛 蘇囉多 薩怛鑁 (Om samaya hoh surata strata)

  極喜三昧耶印  圓滿受用了普賢法身的加持力時,蓮花王太子心中現起極喜踴躍種子,頓覺無限適悅光明,平等妙加持力於一切眾生之身,亦顯現同等適樂妙趣。

  蓮花王太子此時一心修持五相成身法要,雙足結著跏趺坐,手依金剛定印,眼開三分,澄心安住,氣息若有若無,實相現前,一塵不染。

  這時空中諸佛,忽然影現,彈指令蓮花王太子驚覺而起,並令他圓具諸佛種性。這時蓮花王太子在甚深覺受中,依命而起,敬禮諸佛,祈請開示一切妙法。在如幻中諸佛為他開啟真實妙境,並傳授一切秘密真言,使蓮花王太子自在受用總持。  圓滿通達菩提心之後,蓮花王太子安住在菩提心當中,口誦:  唵 質多 缽囉底吠鄧 迦嚕弭(Om citta prativedham karomi)  他現在完全了悟通達菩提心的義理,現觀一切微妙的法界緣起,都是由人的息業力所造成;而佛陀則出自於清淨法身,因此現觀心的本質,圓滿成就一切諸佛的本初妙境。

  他現前並依此菩提心行起用,口誦:  唵 菩提質多 母怛波娜 夜弭  (Om bodhicittam utpada yami)

  在剎那間,他現證無所得的境界,現觀清淨圓明,宛如八寸妙月的法身,瑩徹胸際,這是由大圓鏡智所凝集成的清淨妙體;一切法界種性,都已賅攝於內。這時,法界眾相宛如掌中的果實一般,明晰可見了。

  在法爾自然中,蓮花王太子圓滿證得了金剛菩提心的不壞成就。此時他自然地念誦:  唵 底瑟奼 嚩日囉(Om tistha vajra)

  他的心月輪上自然現起如心一樣大的五股金剛杵,逐漸放大如肉身,更擴大觀如關房,續大如虛空一般。最後超越虛空界,證入如圓滿法界一樣大,絕無對待的金剛杵。接著五股金剛杵又從如法界之大愈縮愈小,小至回入無相法性之中。

  蓮花王太子此時的身心已經圓具了金剛成就,廣大自在了。他於是又念誦金剛身真言:  唵 嚩日囉 怛麼句唅(om Vajra tmako ham)

此時他自身感覺如同五股金剛杵一般,自在如虛空,剎那既遍十方界,還復自在收斂,小如種子,最後等同自身量、法界量;大雄無畏,心念無明,在現觀中一時頓破了。

  此時,蓮花王太子在生起次第的修證上,可以說是示現圓滿的普賢身量了,他持誦著:  唵 三曼多 跋捺嚧 唅(Om samanta-bhadra ham)

  此時蓮花王太子為了攝受眾生同入佛境,所以在修證上需示現普賢身圓滿。在如幻現觀中,他光明皎潔,頭戴五智寶冠,備具莊嚴妙相,以白蓮為座,左持鈴右持杵,並以自身為普賢三昧耶誓句的妙身。

  他為了具足五智如來的智慧,更手結五佛冠印,自印頂上五處,初印正中,次印頂前、頂右、頂後,最後自印頂左。然後誦持:  唵 薩嚩怛他櫱多 囉怛那 鼻曬迦 惡(Om sarva-tathagata-ratnabhiseka ah)

  五佛冠印  此時,蓮花王太子的五佛妙智上徹於頂,諸佛法流齊來匯合,依著發冠聚成五佛的智形。  而五佛的寶鬘與金剛誓願甲冑也自然著身,一切染汙自然遠離,一切聖眾廣大歡喜,示現拍掌之聲。

蓮華生大士在微妙現觀中,由大圓鏡智本具的金剛平等覺身,示現東方阿閦如來;由平等性智本具妙義平等覺身,示現南方寶生如來;由妙觀察智本具法性平等覺身,示現西方阿彌陀如來;由成所作智本具事業平等覺身,示現了北方的不空成就如來。

  由現觀四方如來妙智中法爾出生四波羅蜜菩薩,明顯示現為一切諸佛聖賢生成養育的本母。更在不可思議的交映相應中,成就法界體性智的自受用身,自然安住現前法界中圍的毗盧遮那如來;而四位親近菩薩即彼現前成就為四波羅蜜法印,無量大悲體性於是而生,無量方便擁護於是而出。

  更體解從一切如來菩提堅牢不壞體性之中,現生金剛薩埵;於一切如來菩提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體之中,而出生金剛王菩薩;於一切如來菩提無染汙的清淨體性,而生金剛愛菩薩;於一切如來隨喜稱讚體性,而生金剛喜菩薩;這是由東方金剛威德莊嚴法界不動如來所示現的四親近菩薩,為一切如來的大戒忍辱波羅蜜所成就。

  再由一切如來廣大莊嚴妙義而生金剛寶菩薩,由一切如來大威光耀義而生金剛光菩薩,由一切如來廣大滿願義而生金剛幢菩薩,由一切如來大歡樂妙義而生金剛笑菩薩;此即為南方寶光明功德界寶生如來所化現的四親近菩薩,以一切如來無住布施檀那波羅蜜所成就。

  就一切如來自在無染智慧而生金剛法菩薩,就一切如來永斷習氣智慧而生金剛利菩薩,就一切如來轉大法輪智慧而生金剛因菩薩,就一切如來離言說戲論智慧而生金剛密語菩薩;這是西方大蓮花法藏界無量壽如來所化生的四親近菩薩,以一切如來三摩地大智慧波羅蜜所造成。

  自一切如來善巧工藝門而生金剛業菩薩,自一切如來大慈鎧胄門而生金剛護菩薩,自一切如來無畏調伏門而生金剛牙菩薩,自一切如來住持成就門而生金剛拳菩薩;此即北方變化輪作用界不空成就如來所出生的四親近菩薩,以一切如來不舍眾生大精進波羅蜜所成就。

  這十六位大士手上所持的法器,都是來自根本體性三摩地成就所示現的三昧耶標幟,光明晃耀,自在地顯示了修持成就的妙德!

  在廣大幻化的金剛界遊戲大海中,蓮花王太子見到自心即法界影像,自身即法界金剛妙身,具足了一切如來的妙體成就,心中無限悲喜。

  此時,由於大悲心的示現,現觀救度眾生界顯示趣入六度之教化門,則從一切如來體性海的四種佛智之中,而生金剛鉤、索、鎖、鈴等四攝菩薩,來成就召請、引持、堅留、歡喜的四種佛事,在一切道場當中,奉諸佛勅命助化眾生。人天大眾得之,則能集合解脫的大眾;聖賢用之,則能接引迷倒之流的眾生。

  在自性金剛法界塔的四門之外,以其廣大的事業妙用,安住本位。這些由因菩薩智慧所發起的廣大作用,蓮花王太子已圓滿受持,能疾如覆掌一般,以應諸方眾生之祈請而救度。

  安住真言修行的蓮花王太子證入金剛界的大禪定三昧海,已經自在能興起廣大供養雲海,成就自利利他的妙行,從體性圓滿出生金剛界的本尊。接著又安住於頂生三昧,而現頂生的佛智妙身,這頂生妙身皆攝入無上的諸佛五頂智慧。

  佛的頂相是不可見的;至勝之法,不可得其邊際,所以稱為頂髻。其中五頂髻王,為總持一切真言至尊之主,所以稱之為王。因此成就頂生三昧,能攝命一切菩薩大海眾,使之助行度生事業。

  又從下方現起十六執金剛神欣然護法受命,這是由自性一切如來勇健菩提心所化生。這是蓮花王太子修證如來妙行之時,塵勞心數障礙煩惱,遂以金剛智慧破之,成就明了大覺之後,反而成就為種種塵數煩惱的智慧門;並且以金剛智慧妙用之,所以能自在現起暴惡可畏的身相,用大威力的智慧,以調伏難調的眾生。

  這些執金剛護法,若叱吒一聲則大千世界全體震蕩;指顧之際,則群魔懾伏鼠竄,一切鬼神眾畏懼而不敢為惡,連暴惡的象頭王神也畏懼其威德而心悅誠服,連大梵的主宰摸醯首羅天王,也蒙被其威力而不得不成就正覺!

  所以,由此可以了知,他們的暴惡大威實是大悲所示現。這些金剛神眾實有沙塵滴數量,而以十六執金剛而為上首。  

  蓮花王太子在這個金剛界壇城當中現觀成就,他現前受到五方佛與金剛薩埵的加持,修證七日,便成證了金剛界的廣大悉地成就境界。這時候金剛界寂靜的本尊與一切忿怒的護法神只,豁然現前,隱隱約約像彩虹一般,又宛如鏡中的影像一般,全部如幻現起。

  蓮花王太子了悟:這些寂靜的本尊與護法神只,其實不離我們自性心輪中寂靜的本尊與降伏貪、瞋、痴、慢、疑五毒的廣大作用。他們見到蓮花王太子證得了共道與不共道的一切殊勝成就之後,也就如實地相應顯現平等和受用。蓮花王太子受到如實的灌頂加持後,也成證為不生不滅、壽命自在的大持明尊。

相關焦點

  • 蓮花生大師全傳(二十八)
    而這清淨的化身,乃是法身普賢王如來,由究極的清淨法身示現無量光阿彌陀如來,而以無量光如來的密意,所攝受示現的清淨法體。所以,他們在究竟體性上是如實不二的。現在,普賢王如來攝受加持太陽光上師,並要賜與最極究竟的灌頂加持,所以在金剛法界宮當中,示現了這大幻化的遊戲王灌頂。
  • 蓮花生大師全傳(十九)
    佛是自覺覺他的圓滿者,而佛慢的重點是在於了知『眾生皆具如來體性』眾生現前是佛,『所以佛慢並非是高低、不平等的分別看法,而是視眾生皆佛的平等觀。以此根本見地,自觀自心為佛,現起智慧薩埵成報身佛,觀想自身生起次第是佛,父母所生的三昧耶身是佛身。你要隨時隨地安住在這個見地,不能退卻,稱為『佛慢堅固』。
  • 蓮花生大師全傳(二十六)
    佛陀在果位的現觀中,直指了在眾生不減、在佛不增的法界清淨體性。」  阿難尊者十分歡喜地讚嘆說:「如是!如是!法界現前平等,眾生無非佛陀。你須安住於這個見地,任運而成佛啊!」  阿難尊者圓滿地宣講了佛陀的三轉法輪之後,整個身心就安住在寂滅三摩地之中。此時阿難尊者的身上,泛起了五彩的虹光,一圈迴繞著另一圈,這無限旋繞的五彩虹光將阿修羅宮中,幻映出奇妙秘密不可思議的景象。
  • 蓮花生大師全傳(二十三)
    當他在看到曉星升起的時候,成就了圓滿究竟的佛果,並依據他所證得的法界真諦而開始推動清淨的法輪,並救度法界的一切眾生。「佛陀在菩提伽耶菩提樹下的金剛寶座上,了悟證道之後,首先觀察所有眾生的因緣。他了解在現在的娑婆世界中,以前與他共同修持苦行的五比丘,是能夠了悟這甚深微妙法的,於是佛陀選擇了五比丘作為初次受法因緣之眾。
  • 蓮花生大師全傳(二十一)
    但是這座石窟時常出現許多怪異的景象,甚至會看見各種幻化的龍蛇獅子等奇形怪狀,往往令見者心亂發狂,使人恐懼。但是這裡卻又是一處殊勝的聖地,而且是佛陀世尊所曾居住、並加持過的清淨處所,如果能在此地善巧修習禪定,又可令人受用如來教化的加持與風範,所以又往往令人忘掉這些兇險的因緣。
  • 蓮花生大師全傳(二十二)
    這時,釋迦獅子只見佛陀不悲不喜不瞋不怒,光明地安住在金剛三昧當中,心中只有大慈大悲,雖然了知因緣不契,卻是永恆地關懷著善星比丘,他絲毫沒有受到他的惡言惡語的影響。所有的八風毀譽,對佛陀而言都是遠離無執的,佛陀還是安祥地帶著永恆的微笑來到了菩提伽耶。
  • 蓮花生大師全傳(十八)
    「而我用這菩薩算法去推算法界的眾相,就以沙粒來說,不只面前這一座曼荼羅壇城的沙,乃至恆河的,無量廣大的沙堆,我也都能夠知道到底有多少粒沙子。我也能算出十方一切世界間的距離、方位,以及這些世界次第安住的差別現象。而十方一切世界的大小廣狹,也都能推算明白。
  • 蓮花生大師全傳(十)——第十章 星命歷算了因緣
    閻浮提外,南方海中有一座銀山,名為菩提月,高有數千公尺,中有一座寶窟名為金剛寶窟,縱廣高下亦又如上述,也是菩薩往昔所住之處,其中有一隻神豬修習聲聞慈心三昧;復有一窟名為香功德窟,縱廣高下亦復如此,也是菩薩往昔所住之處,中有一隻神鼠修習聲聞慈心三昧;復有一窟名為高功德寶窟,縱廣高下亦復如是,亦是菩薩往昔所住之處,中有一條神牛,修習聲聞慈心三昧。
  • 蓮花生大師全傳 第一之八【金剛法界見如來】——第16集
    更在不可思議的交映相應中,成就法界體性智的自受用身,自然安住現前法界中圍的毗盧遮那如來;而四位親近菩薩即彼現前成就為四波羅蜜法印,無量大悲體性於是而生,無量方便擁護於是而出。更體解從一切如來菩提堅牢不壞體性之中,現生金剛薩埵;於一切如來菩提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體之中,而出生金剛王菩薩;於一切如來菩提無染汙的清淨體性,而生金剛愛菩薩;於一切如來隨喜稱讚體性,而生金剛喜菩薩;這是由東方金剛威德莊嚴法界不動如來所示現的四親近菩薩,為一切如來的大戒忍辱波羅蜜所成就。
  • 蓮花生大師全傳(四)
    阿彌陀佛因為具足無量光明、無量壽命,所以又稱為無量壽如來、無量光如來。他又代表著一切諸佛身、語、意、功德、事業等五種密意中的語密;所以又被認為是一切如來語金剛。而蓮華生大士正是一切如來的語金剛——無量壽如來的究竟密意的化身。
  • 蓮花生大師全傳 第一之八【金剛法界見如來】——第15集
    在護法神洞的洞裡,他將開啟金剛界的廣大壇城,在金剛界的廣大壇城中,以清淨的毗盧遮那佛為中心,圓滿一切密法眾會的修證。「金剛界」具足了法界金剛體性的一切密意,是成證圓滿佛智的不可壞金剛三昧智慧大海。在密法中視宇宙同一切外顯即為法身大日如來所顯現,其智德之表示稱為金剛界;而表現其理體,以顯示眾生本具之佛性者稱為胎藏界。
  • 蓮花生大士全傳:第二篇 獅子吼聲 || 第八章 歡樂遍滿金剛持
    蓮花生大士全傳:第二篇 獅子吼聲              第八章 歡樂遍滿金剛持嗡    身的金剛持我有三昧耶的誓句常常憶阿 語的金剛持我有智慧的法語永遠總持不忘記吽 意的金剛持我具足法界心的秘密從來不曾離唆 功德的金剛持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第三章】
    這樣的極樂世界是純粹的佛國世界是無數而不可思議的輪迴的眾生也是無數而不可思議的為了消除眾生的天敵──煩惱在娑波世界【2】天界有名為古魯【3】金牟尼持的蓮花生大師阿修羅界【4】有名為古魯勝利的蓮花生大師人間有號稱釋迦森格的蓮花生大師畜生裡有號稱古魯森格然丹的蓮花生大師餓鬼中間有號稱古魯現明的蓮花生大師
  • 蓮花生大士全傳:第三篇 桑耶大師 || ​​第八章 烏仗那國隨教化
    蓮花生大士全傳:第三篇 桑耶大師              第八章 烏仗那國隨教化這是育我的父母我記得恩情這是出生的泥土我記得國土的恩烏仗那 在夜夜的夢幻光明中呼喚著我我回來了沒有忘記 泥土的清芬佛陀啊!
  • 蓮花生大師全傳(一)
    以蓮師薈供日殊勝緣起,始發《蓮花生大師全傳》,願有緣閱讀者受益!法喜!早證菩提!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第四章】
    烏仗亞那語:如艾卡夏伽拉那藏語:古如白瑪君乃吉結熱南塔洛著嘉措、俄東瓦拉  翻譯呷哩欏錄入獻給蓮花生大師
  • 持明的含義:蓮花生大士成就四種持明果位的經歷
    持明可以兩種方式解釋,第一種,「明」是指明覺,指我們的心性,了悟心性者,我們稱他為持明;第二種,指持有如來、蓮花、金剛等五部之佛種性者。  在烏諦雅那國的東、南、北三方,各有一片大海,西南方與羅剎地較近處有一座海島,島上有一株佛陀加持過的蓮花樹,樹上長滿五顏六色的花蕾,從極樂世界無量光佛,心部的金色「啥」字中,射出一支金剛杵,正中樹上的花蕾,結果花中生出了一個八歲左右,生來相好,手持金剛杵和蓮花的小孩,這便是一切如來佛語的主宰,無量光佛的化身。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第五章】
    烏仗亞那語:如艾卡夏伽拉那藏語:古如白瑪君乃吉結熱南塔洛著嘉措、俄東瓦拉  翻譯呷哩欏錄入獻給蓮花生大師
  • 無比殊勝神變月初一見解脫「如我一般」蓮花生大師珍貴相片的來歷
    這尊塑像造於第八世紀,據說蓮花生大士在西藏桑耶寺看到這尊像時,曾說:「如我一般。」並給以加持,並稱「現在它與我完全相同。」許多人對於蓮花生大士塑像(稱為「如我一般」)的照片特別有感應。這尊塑像造於第八世紀的西藏,也經過他的加持。蓮花生大師藉著他的神通力,把佛法引進西藏。西藏人把他當作「第二佛」,恭敬地尊稱他根本仁波切(GuruRinpoche ),意思是「珍貴的上師」。
  • 蓮花生大士有多厲害?你們知道嗎?(進來領受悉地,轉發功德無量)
    持明可以兩種方式解釋,第一種,「明」是指明覺,指我們的心性,了悟心性者,我們稱他為持明;第二種,指持有如來、蓮花、金剛等五部之佛種性者。結果花中生出了一個八歲左右,生來相好,手持金剛杵和蓮花的小孩,這便是一切如來佛語的主宰,無量光佛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