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生大師本生傳》【第五章】

2021-02-15 智悲之光

烏仗亞那語:如艾卡夏伽拉那

藏語:古如白瑪君乃吉結熱南塔

洛著嘉措、俄東瓦拉  翻譯

呷哩欏錄入

獻給蓮花生大師、空行母眾、無邊的眾生父母!

普賢如來教化之末葉
有一國家名為集域邊
高吾嘎拉不一般
一子一僕聲名傳
高吾貢哲是其子
札瑪德哇鞍前馬後如勤勉
二人均是二宗未琢之璞琬
為了不使化身之教無跡尋
轉生為青年苦行僧
為了不使報身教衰亡
轉生為有後裔的一家長
青年行僧倆名號
實踐五種瑜伽道
覺察五蘊為空界
人人敬仰不鬆懈

高吾貢哲時亦受感化
心有疑惑隨即發問話
不修菩提不必除煩惱
有這樣隨心所欲的教理嗎
那位比丘正是如此說
有人這般來回答
若論消除無知得道涅槃法
苦行青年言論最妙佳

疑慮消除主僕二人相邀約
淋縭拜師見行者
先行大禮後請求
致敬師長蓮花座
聞說實踐瑜伽行
即可隨意驅遣懷疑、三煩惱
密宗精神能悟空
請即傳諭於我等
言訖再拜三叩首
青年師長欣然而應允
生死痛苦如轉輪
出家乃是解脫煩惱最佳之途徑
主僕於是剃度受了比丘戒
號稱塔巴那保的是主人
法名丹帕的是僕人
丹帕做了塔巴那保的報時僧

修行未得正遍智【1】
塔巴那保前致詞
傳播密宗的大宗師
請為弟子說詳細
要使諸般煩惱得解除
終南捷徑在何處
師長微笑作答覆
汝觀法界空性和真如【2】
不妨看成空中彩雲浮
瑜伽真道無二說
三界【3】之中憑此可覺悟
心中辨別已昭然
主僕二人隨喜緣
行大禮
供欲物
致頌詞
欣然返居室

雖然上師之言了無異
塔巴那保唯解皮相而已矣
距離實義尚有十萬八千裡
煩惱之火熾
意為法界迷
身是出家人
心墮入惡趣
所幸丹帕未昏庸
悟到實義智慧日增進
從此主僕有異心
行為見解各不同
相互指責常爭競
塔巴那保失望而非難
吾儕同師又同宗
教義字句無相違
踐行何以水火不相融
丹帕即以言辭對
入道修煉憑專心
想入非非時
正果難受領
塔巴那保傲然道
實踐密宗我無愧
真理在握何須論
丹帕你誤入岐途殊堪憂
行為不正邪見深
煩惱和智慧同因緣
世欲之法難以見佛性
我今成佛有指盼
通過勝義無精進【4】
丹帕郵方辨真偽
消除欲望與靈魂
方能顯出真智慧
不經斧斫實義呈
密宗道路才暢通
煩惱何異於雲彩
消失於空了無蹤
若能落實三個自然之行為
師教方不致落空
丹帕話語音未落
塔巴那保氣衝衝
苦行導師還健在
不虛不偽且公正
世界法王當之而無愧
若論今日誰是與誰非
速往叩請自然會分明

主僕聯袂趨問苦行僧
上師明察秋毫不含混
無疑比丘丹帕已憬悟
如此才能通透密宗乘
塔巴那保聞言大漸恧
不思悔過反而懷二心
宣說導師見解自違誤
弟子無所適從入迷途
丹帕已然沾染壞行為
不能侍主不能做奴僕
又說導師偏祖且粗暴
良莠莫辯誘我走邪路
此僧安能長期來居住
理誚摒斥邪說而驅逐

弟子權勢炙手熱
遂將導師逐出國
尚餘怒火未泯滅
擊鼓攻之聲若雷
集域邊如今真不幸
眾生無知皈依青年苦行僧
此僧學識譾陋復可哀
迷信此人何異餓漢走空城

上師無奈離故園
塔巴那保迷戀五欲心散亂
無意修神念經咒
雜念叢生好遊玩
誓約一概置身外
橫行無忌無疚歉
是時諸般教派泛雜而藪族
彼以所量【5】無分別
盲從量學【6】自身之貪慾
菁華外道之雜蕪
變本加厲走邪路
戕殺無辜施暴虐
掘墓食屍逞兇頑
剝取人皮為衣衫
蓄養鷹隼與獒犬
聚集娼妓美名曰灌頂
實則放縱情慾濫姦淫
一朝得志便猖狂
越過四種實事【7】耽虛妄
已非昔日唪佛守戒之比丘
真乃鍾情十惡之禍首
可笑五根【8】已成匪棍和潰兵
尚且自詡傳播福音功莫儔
如此異端邪說泛濫十二年
塔巴那何一命鳴呼去陰間
後世連續轉生五百輩黑狼
接著轉為五百輩惡狗
五百輩食肉吮血大老鷹
五百輩三喙大毒蜂
五百輩不堪寓目之蛆蟲
以及無數嗜屍吸髓之動物
此後連連轉生為
吞吃嘔吐物動物五百輩
投胎餓鬼更是屈指難計數
阿鼻地獄【9】常進出
金剛地獄【10】留名簿
生死輪迴八萬年
轉為食肉動物然依很卑賤
萬幸成為大餓鬼王之子嗣
取名叫做餓鬼想覺者
輪轉惡途兩萬輩
約在燃燈佛教之末期
釋迦牟尼尚未普照大地時
方才轉為人間之渣滓
時有一國名羅剎【11】
邦城楞伽布爾納
該城名娼綽號廣交遊
黃昏時與惡魔相交媾
夜間則與妖精相妖交媾
拂曉時與天仙相交媾
妖魔仙三種精血來鑄就
八月懷胎覺苦憂
此嬰三頭六臂四條腿
身側兩翅顫悠悠
每張頭臉三隻眼
九隻眼睛圓溜溜
雙足落地有惡兆
全城疫病流行若讎仇
日復一日福祉少
繁華熱鬧轉蕭條
飢謹災荒如餓狗
瘟疫戰亂頻攪擾
夢魘不斷人棲惶
野草萋萋鬼影飄
生子方才九個月
母染子疾歸蓬蒿
鄉鄰犯怨懟共謀議
此子豐肥不吉利
當與其母同葬之
城裡有棵墳墓樹
樹名叫做拿裡西
樹腳有頭黑冢豬
窩居喚做愚昧窩
樹腰瞋蛇隱其身
枝頭巢舍欲冢烏
虎象居此覺安穩
羅剎一向葬此處
人屍亦由空行聖母來安頓
當時眾位羅剎築成停屍房
將那母子舁至大樹旁
歡天喜地相示意
以為從此災禍一掃光

乳臭小兒會求生
母屍乳汁未停吮
屍身乳水亦有限
膿血各吃十四天
另有七天吃乳肉
還有七日食內臟
七天肌肉作餐飯
骱髓、脊髓、骨節和腦汁
則是最後七天之糧食
如此四十又二天
稍一踴躍屍房全塌陷

墓地有一空行者【12】
將一人屍來撕剝
屍肉很快被吞沒
披著人皮窮歡樂
倒提盛滿鮮血之骷髏
手持骨勺自斟酌
頸上花蛇作瓔珞
足釧、手鐲也是蛇

不兒心中暗讚嘆
搜尋死象、死虎片刻不遲緩
嘴角油膩日增添
見風長成胖大漢
三顆腦袋齊運轉
右白、左紅、中間是青臉
皮肉坑坑窪窪愈發顯灰暗
兩腿粗若牛
九目亮如狗
滿面塵灰和汙垢
骷髏掛滿身
既作冠冕又作裝飾品
眼嘴血樣紅
遍體毛髮似豬鬃
身上遍布饕餮紋
黃髮綹綹鏽成結
五種毒蛇盤繞緊
指甲趾甲長而硬
宛如鳥爪各有五蛇盤糾定
渴飲汙血飢餐腐肉
連皮帶骨都吃光
忽而持魔杖
忽而掌刀槍
左手不忘提拎滿盛血漿之頗袋
五毒俱全罄竹傾墨難書盡
為害生靈抽筋剝皮不解恨
口腔之氣含病毒
鼻孔散射冷性病
眼、耳、肛門發散風熱混合病
總計四百零四種
所到之處災殃遍大地
天、地、水、火皆成病源體
喉蛾疔毒、胃絞痛
急性瘟病、麻風病
水腫、丹毒、流行病
瘡病、痘、疥瘡還有黃水瘡
大地烏煙瘴氣
羅剎心驚膽怵
這使恐怖到處蔓延之惡徒
名叫吞噬母親的馬佔嘎茹【13】

那時二十四個地方很有名
各地都有威權顯赫的主人
布魯羅摩、札蘭達拉
烏仗亞那、布爾達
四地乃由天仙所掌握
高達哇拉、拉米學羅
還有德吾和馬拉
四地乃由天界樂師所掌管
統治者們從天而降落
以上八地總稱空行剎土
夜叉神也有一方領地很寬廣
地名分別叫做橄布和吾哲
折夏古尼、果沙拉
夜叉神的僚屬一向在稱霸
故此兩地合稱為近土
羅剎領有參杜哈
分別稱為伽楞伽和蘭巴伽
橄孜河曼領主乃是羅剎之隨員
該地又稱近處參杜哈
乃是地行天地方
蜇達布熱、斯哈德哇達
統稱集中域的兩地則由龍王來管轄
龍王部屬統領兩個小國家
名叫金渚、蘇拉卡
斯德墳墓和南伽
馬茹以及古陸達
各由非天所制轄
近處墳墓頭領有兩家
非天來自須彌山內部
龍王來自地底下
地行天地方的首領就是他們倆

傲慢者們居然成了世界的主人
他們手持天杖三光叉和斧頭
身著寒林八飾【14】和骷髏
他們與自己的老婆尋歡作樂
卻給南贍部洲製造了無數災禍
自命不凡非一日
終覺群龍無首難繼持
為防內訌來聚議
吹捧大力大自在大神眾口而一詞
馬佔嘎茹札
命中注定的幹布夏
思想、行為與我儕輩無二致
做我們的首腦最合適
大家心甘情願臣服幹布夏
爭先恐後表敬意
阿諛奉承茹札心歡喜
日夜護衛妖魔盡忠智

那時茹札飛楊跋扈數第一
生吞活人徵服對方力大而無比
致使所死眾生全都下地獄
從此不可一世也
日益驕橫專制矣
矜誇天下無敵手
萬般威權不堪擊
妖魔之主我獨尊
誰若心懷覬覦意
定不輕饒看誰敢無禮
言畢全身噴怒火
十方愚生噤無語
有名堆參瑪者偏偏戲謔之
羅剎國有城叫楞伽
踞於高嘎紅灘渚之先拉
喜馬拉雅山的南嘉邦馬峰頂上
城主具有大威望
他是燃燈佛祖之弟子
戰無不勝誰能敵
你還是安安靜靜睡覺吧
靜臥靜起千萬莫聲張
茹札一聽大惱怒
立即傳令糾集眾兵卒
殺氣騰騰赴羅剎
眨眼之間到先拉
自空而降發牛吼
本王就是馬茹嘎
楞伽城內屯時起惶亂
男女羅剎個個感驚詫
國王派遣探子去調查
回報大兵壓境太可怕
城主聞報住心而靜慮
忽然想起《功德庫王經》中之授記
攪亂上師心
殺死師兄弟
心猿意馬不安寧
來自三惡趣【15】
乃是魔鬼子
終將徵服楞伽主
然後由許多如來佛調伏
無上密宗隨之而普及
國王細思謀
經中預言莫非即指此
軍情緊急不容多猜測
兩軍立刻拚殺在一起
頭領口出狂言向國王
大自在大神今日來到你城邦
勢力舉世也無雙
四大天王是麾下
鬼神八部【16】是裨將
世界之主非我而莫屬
所向披靡誰敢來較量
記住我的名字叫茹札
又叫馬丈馬茹札
國王情知難匹敵
兩軍陣中開口言
與你作對真抱歉
願作庶民請諒解
既已臣服罷兵戰
茹札有了新名號
羅剎國舵手馬丈茹札

茹札之名天下聞
天下無人不致敬
魔王盛氣愈凌人
睥睨眾生無悔心
啊,茹札,馬大馬茹札
發話者又是堆參瑪
比你厲害的在那非天世界裡
非天的舵手摩訶伽茹力量大
那茹札立刻變成一團火
飛向空中降到非天世界裡
非天主突然患上冷病與熱疾
丹毒遍體渾身如針刺
疼痛難忍眼看要斷氣
茹札一提右腿扔出去
掉在南贍部洲八大善者之疆場
密女廚師和子息
侍從、八曜、二十八宿
以及導引邪惡的眾黨羽
張皇失措無處去
便在骷髏城尋到一處棲身地
魔幢掛在宮延裡
陰森森的兵器擺在門前邊

那茹札狂妄至極施魔法
須彌山在指頭尖上團團轉
天上地下俱聞魔頭在叫囂
我是茹札
又叫馬丈馬茹札
這個世界數我最偉大
但是杜參【17】對他說
超過你的有一位
住居三十三天或者具喜天【18】
身處金色聲聞僧侶之中間
名叫白幢導師的就是他
受到灌頂法力寬
天王稱頌樂曲也稱讚
信徒日增未少減
話音未落茹札現兇殘
口出惡言動地天
看我把這白幢導師拉下臺
從那娑婆世界拋起來
聖者聲聞僧侶聞此言
異口同聲進忠諫
啊呀呀
逆天大罪萬萬不能幹
茹札獰笑一聲發嚎叫
爾等穿起雙袈裟
各歸本位莫羅唣
大力英雄何所畏
豈由爾等來指教
白幢處變心不驚
雙目闔作逝去狀
弟子趨前聆妙音
我的聖者聲聞們
塔巴那保暫得逞
這個歹徒棄信又背盟
他將徵服天、非天和人類
敗壞世界散布對佛之瞋恨
生生世世果報明
異熟【19】當在今世和今身
當有二位清除惡徒之罪行
就是丹帕和那青年苦行僧
息增【20】之法難奏效
懷伏【21】之法方可行
雲彩無跡又無蹤
佛法浩蕩與此同
魔頭終將被調伏
聖的真理應篤信
聖物變成阿米達【22】
藥物變做甘露晶
制服魔頭指日待
每粒灰塵都會變清淨
馬面金剛是剋星
還有丹帕金剛手佛陀
金剛菩擔青年苦行僧
佛祖預言不落空
敵人匿跡又銷聲
我今前往人間世
摩耶夫人即妊娠
菩提樹下修身行
傳播佛法為大眾
沒有一成不變之萬物
諸位弟子謹將此諦記在心
佛教無上緣何故
只因揭示萬法都是空
她給眾生帶來幸福和光榮
南贍部洲佛教必然長盛行
拯救乃是深密之行徑
逐走身的馬丈茹札勢在必行
破除語的我執【23】這阿嘎夏茹札
世界方能得安靜
心的我執叫做卡仗嘎茹札
常作用於物自性【24】一定不可輕
茹札有自性、釋義、種類之劃分
茹札還有內、外、密三種
五十八種茹札和幫兇
都將衰竭南贍部洲中
三寶光輝照大地
法不完全涅槃也不會消損
白幢導師留下此遺囑
立刻投胎摩耶夫人處

坐鎮喜馬拉雅腐爛頭顱城
魔頭茹札好稱心
任命大神歡喜王
所有天界和地界
生殺予奪由爾定
誥命梵天、帝釋為宰輔
敕封強力壓制者
肆無忌憚逞威風
吞食活人尋歡樂
夜夜鼓笛慶昇平
天天歌舞娛群魔

注釋:
1.正遍智  一譯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也。
2.真如  真者真實之義,如者如常之義。諸法之體性離虛妄而真實,故云真,常住而不變不改,故云如。此據《佛學大辭典》
3.三界  凡夫生死往來之世界分為三:一欲界、二色界、三無色界
4.勝義無精進  勝義即解脫,無精進即不須努力進取。
5.所量正量之所認識者。一切瓶、柱等可知事物,可以正量直接間接了知認識者。
6.量學  五大明處中之因明。消除客觀存在上的錯覺,詳細抉擇所量外境,能量內心以及心境認識法的學科。
7.四各實事  待查。
8.五根  有兩種。一種謂眼、耳、鼻、舌、身五根;一種謂信、精進、念、定、慧五根。
9.阿鼻地獄  地獄有三類,一根本地獄、八大地獄及八寒地獄也;二近邊地獄、十六遊增地獄也;三孤獨地獄。其中八大地獄又稱八熱地獄。阿鼻地獄是第八熱地獄,處最下層,又稱無間地獄。請參看第106章。
10.金剛地獄  即違犯密乘戒後所墮之地獄。
11.羅剎  惡鬼之總名。男曰羅剎娑,女曰羅剎私,以人為食。按羅剎本為印度古民族名稱,至雅利安人,遂成為畏惡之名詞。又謂羅剎男黑身朱發綠眼,羅剎女為絕美之婦人。
12.空行者  男稱空行者,女稱空行母,有時合稱為空行者。證得殊勝成就的瑜伽神或者沒有脫出三界的凡生的稱謂。
13.馬佔囁茹  即茹札,又稱馬茹嘎、馬佔嘎茹札、馬大馬茹札、馬佔茹札、馬丈茹札等。
14.寒林八飾  人頭冠冕、人頭項鍊、象皮肩帔、惡人全皮、虎皮圍裙、人油胭脂、鮮血明點、屍灰點子。
15.三惡趣  又名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三處也,是眾生以惡業之因而趣之所。
16.鬼神八部  即天龍八部,指閻羅、鬼、羅剎、藥叉、人非人、地祗、妖、魔,又說指天、龍、藥叉、尋香、非天、金翅、人非人、大腹行,另有一說指閻羅、鬼、魔、妖、部多、龍、藥叉、星曜等。眾說不一。
17.杜參  即堆參瑪
18.具喜天  又名喜足天、兜率天,六欲天之一。妙欲資具勝天以下諸天,身心安適,且喜具足大乘法樂,故樂。
19.異熟  果報之義
20.息增  用穩定溫和的方式平息大範圍內的躁動與騷亂。
21.懷伏  強力壓制,強權收服。
22.阿米達  梵語,不死物
23.我執  又譯執我。認有我身之執念,亦云人執。煩惱障品類眾多,我執為根。若不執我,則無煩惱。
24.自性  又名一障者,喻本有之見修二惑,無始無明也。詩中自性取此義。又,譯冥性、勝性者。意為諸法各自有不變不改之性也。

相關焦點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第三章】
    這樣的極樂世界是純粹的佛國世界是無數而不可思議的輪迴的眾生也是無數而不可思議的為了消除眾生的天敵──煩惱在娑波世界【2】天界有名為古魯【3】金牟尼持的蓮花生大師阿修羅界【4】有名為古魯勝利的蓮花生大師人間有號稱釋迦森格的蓮花生大師畜生裡有號稱古魯森格然丹的蓮花生大師餓鬼中間有號稱古魯現明的蓮花生大師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第四章】
    烏仗亞那語:如艾卡夏伽拉那藏語:古如白瑪君乃吉結熱南塔洛著嘉措、俄東瓦拉  翻譯呷哩欏錄入獻給蓮花生大師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第二十一章】
    烏仗亞那語:如艾卡夏伽拉那藏語:古如白瑪君乃吉結熱南塔洛著嘉措、俄東瓦拉  翻譯呷哩欏錄入獻給蓮花生大師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第三十四章】
    烏仗亞那語:如艾卡夏伽拉那藏語:古如白瑪君乃吉結熱南塔洛著嘉措、俄東瓦拉  翻譯呷哩欏錄入獻給蓮花生大師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第二十章】
    烏仗亞那語:如艾卡夏伽拉那藏語:古如白瑪君乃吉結熱南塔洛著嘉措、俄東瓦拉  翻譯呷哩欏錄入獻給蓮花生大師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第二十七章】
    烏仗亞那語:如艾卡夏伽拉那藏語:古如白瑪君乃吉結熱南塔洛著嘉措、俄東瓦拉  翻譯呷哩欏錄入獻給蓮花生大師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第九章】
    烏仗亞那語:如艾卡夏伽拉那藏語:古如白瑪君乃吉結熱南塔洛著嘉措、俄東瓦拉  翻譯呷哩欏錄入獻給蓮花生大師
  • 蓮花生大師全傳(二十六)
    十二部經就是十二分教,即經中說的: 「契經、應頌及記別(預言),諷誦、自說與因緣,以及譬喻與本事,本生事與方廣,未曾有法和議論,此即十二分教經。」  契經。廣義而言,一切佛經皆名為經。主要佛弟子過去世本生之事。  本生。即講述佛陀過去世之本生菩薩行。  方廣。為菩薩大乘經藏,是一切有情眾生的利樂之處,宣說甚深廣大的諸法。因為能消滅一切障染,所以又名為「消滅」;因為其他諸法都不能與相等,所以又名「無等」。  未曾有法。即佛陀所說的希有之法,如廣大神通等。  議論。即細密廣說論理,凡是宣說無顛倒諸法的經論等教義都稱為議論。
  • 蓮花生大師親述塑造供養蓮師身像之功德利益
  • 蓮花生大師講述塑造、供養蓮師身像之功德利益
    >  心意明亮賽白天  獻寶蓮花生大師像  不會窮苦珍寶多  五香獻給蓮花生大師像  奇香馥鬱自然來  為蓮花生像敬供五種藥  兇疾祛除得甘露  給蓮花生大師像像敬奉五種果子  不會痛苦得安樂  為蓮花生大師像獻香味  就會到得清靜無汙之地方  向蓮花生像奉獻曼荼羅
  • 蓮花生大師廣本生傳 | 104
    半空裡扔下的石頭綿羊大砸在蓮花生大師腦袋上蓮化生暈厥片刻甦醒後用等持把他們捉起來前面的居士神手裡持佛珠蓮花生大師審問說分明屬於夜叉族裝束又是居士樣說說你是誰家子這居士神回答說魔王的兒子就是我你能和魔子聯盟嗎蓮花生大師反問道
  • 蓮花生大師全傳(二十一)
    第四章  修羅石洞淨比丘   雙手合掌  清淨的比丘 是
  • 蓮花生大師全傳(二十八)
    第六章上師日光住寒林  自生的佛塔  生長在自己的心上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5)
    請參看第106章。【10】.金剛地獄  即違犯密乘戒後所墮之地獄。【11】.羅剎  惡鬼之總名。男曰羅剎娑,女曰羅剎私,以人為食。按羅剎本為印度古民族名稱,至雅利安人,遂成為畏惡之名詞。又謂羅剎男黑身朱發綠眼,羅剎女為絕美之婦人。【12】.空行者  男稱空行者,女稱空行母,有時合稱為空行者。證得殊勝成就的瑜伽神或者沒有脫出三界的凡生的稱謂。
  • 蓮花生大師全傳(十)——第十章 星命歷算了因緣
    「另外《般若經》中的常啼菩薩,曾傳下種種的歷算法要;也有密教續部經典所傳下的歷算法要等。而《涅盤經》經中也有關於喪葬、卜筮、風水等對治世間的方法,讓我們在從事任何的商業貿易,甚至婚姻節慶等等事情時,可以經由吉祥卜算,得到良好的因緣。但是這一切只是度眾的方便,絕不能以此作為究竟。「時間之輪的轉動是不可思議的。
  • 蓮花生大師全傳(十八)
    相關連接蓮花生大師全傳(一)蓮花生大師全傳(二)蓮花生大師全傳(三)蓮花生大師全傳(四)蓮花生大師全傳(五)蓮花生大師全傳(六)蓮花生大師全傳(七)蓮花生大師全傳(八)蓮花生大師全傳(九)蓮花生大師全傳(十)蓮花生大師全傳(十一)
  • 蓮花生大師全傳(二十三)
    相關連接蓮花生大師全傳(一)蓮花生大師全傳(二)蓮花生大師全傳(三)蓮花生大師全傳(四)蓮花生大師全傳(五)蓮花生大師全傳(六)蓮花生大師全傳(七)蓮花生大師全傳(八)蓮花生大師全傳(九)蓮花生大師全傳(
  • 《蓮花生大師本生傳》| 第七十六章 毗茹札那唱道歌
    第七十六章  毗茹札那唱道歌國王赤松德贊為了毗茹札那於曬太陽的傘形殿鳥屋柱旁打地基立柱四角蓋小屋>還有一袋金和銀導師上馬國王問導師想到哪裡去想去嘉姆察瓦茸【1】那個地方有緣份請您允許我去那王贈冰片涼性藥君臣一起為送行上到鶴日吉倉山【2】導師呤唱七悔歌沙河堪布希瓦措印度蓮花生大師
  • 蓮花生大師全傳(十九)
    本尊的顏 親見了  本尊的面顏  是昨日 是明日 是今天  從遠離三世的當下  十方法界  捎來了消息  像大海的印  無量的虹光摩尼寶珠  平等的相遇在  本初金剛  本尊的容顏 親見了本尊的容顏   在巡行度化的歷程當中,蓮花生大士有一日在路上遇到了兩位釋迦族的比丘
  • 第二佛陀蓮—蓮花生大師(一)
    蓮花生大士又被藏人尊稱為「第二佛陀」。蓮花生堅固無上的菩提心已定,施計促成他棄位去修行。蓮花生大士先後在寒林、悅林、莎薩洲等屍陀林處專修瑜伽行,並接受了降魔母與喜續母兩位空行母的灌頂加持。經過不斷精進修持,他已能降伏不同屍陀林的所有惡魔時,被稱作「寂護上師」。之後蓮花生大士返回降生的達納科夏海洲,修習密咒乘和空行母的密語,藉此號令了島上的空行母和海中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