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期節目播放量187萬,音樂人是否有必要親自入場做播客?

2020-12-21 小鹿角音樂評論

在過去幾年,播客以爆發式的增長速度從內容媒介的食物鏈底物一步步往上攀爬。

尤其是隨著Spotify、Tidal和Pandora等各大音樂流媒體紛紛入場並成為極具進攻性的播客投資方時、國內QQ音樂、酷狗音樂、網易雲音樂對於長音頻的重視,音樂領域的播客更是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眼球。

播客板塊蘊藏的市場價值吸引著越來越內容生產者。

而作為音樂內容本身的生產者——音樂人,在這場遊戲裡處於什麼位置?

音樂人到底能在播客領域裡發揮怎樣無可替代的作用和影響呢?

今天說說音樂人與播客。

其實以音樂人為主創的播客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早在2013年,好妹妹樂隊就在網易雲、喜馬拉雅以及其他流媒體平臺上開始了《你妹電臺》,後來改名為《你好妹妹》。《你好妹妹》保持著相對高的更新頻率,至今已經有138期,而每期電臺的播放量也非常可觀,多的時候可以達到123萬,少的時候也維持在22萬以上。

節目裡,秦昊和張小厚兩個人圍繞音樂展開了不同話題、不同角度的討論。從一張專輯如何誕生、誕生過程中的困難和喜悅、到音樂人職業生涯的瓶頸和突破、甚至是一些爆料,任何一個聽眾都能感覺到兩個人在《你妹電臺》的這個場景裡的鬆弛和真誠。

在2016年,音樂人陳鴻宇和唐映楓也在流媒體平臺上開始了他們名為《曬乾電臺》的播客欄目,不光聊日常瑣事,也會聊音樂、聊創作,許多對於歌曲創作背景的深入討論也在兩個人的互動中以第一視角詳細展開。

在2020年,臺灣男歌手韋禮安也創辦了自己的播客《韋禮安跟你鳥鳥天》,他邀請了音樂圈的好友和大咖來錄節目,不光陣容優質,而且乾貨頗多。

在第一期節目中,他邀請了好友吳青峰。當時正值疫情蔓延,關在家裡的兩個人談了疫情對演藝人員的影響、聊了各自面對舞臺及創作的迥異之處、聊了專輯企劃製作習慣、看演唱會時的職業病、以及各自家裡的貓咪。這期播客的網易雲播放量也達到187萬。

這種音樂人與音樂人之間坦誠細微的交流給予聽眾很不一樣的收聽體驗,這種體驗完全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媒體採訪,因為兩個人的交流中有更多「同病相憐」的暗語和吐槽,亦有更多專業的切磋和火花,碰撞出許多不一樣的信息。

除了青峰,韋禮安還邀請了魏如萱。面對同是音樂人的韋禮安,魏如萱也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入行經歷、低潮期、以及創作習慣。

此外製作人陳建騏、陳建良、作詞人葛大為、詞曲作者康小白、經紀人路朝舜等音樂行業不同環節的專業從業者也都成了韋禮安的嘉賓,每一期都會聽到不同身份的從業者他們的入行經驗、職業選擇、以及對於音樂和行業本身的思考。

音樂人做播客有必要嗎?

首先,並不是所有音樂人都適合播客這種表達形式。

熟悉好妹妹的人都知道,秦昊和張小厚本身都有些「話癆」,帶有天然的綜藝感;韋禮安自己也承認,父母都是老師,自己耳濡目染也有些「好為人師」,所以總喜歡分享經驗,與人交流;外表沉穩內向的陳鴻宇其實也是新聞採編與製作專業出身,具備廣播基因和技能。這四個人是音樂人,但也可以預見是好的播客主。

但是很多音樂人並不擅長語言表達,對於播客這種形式未必適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去花費時間做播客,一定是得不償失。

其次,音樂人在開始自己的播客前,要有心理預期。

雖然優質播客內容帶來的播放量有廣告變現的可能,但像韋禮安的節目單期播放量187萬的情況屬於少數,這其中明星流量的推動作用無法忽略。音樂人自己要想清楚,自己開始做播客面臨的很大一種可能是費時費力做了一期節目,最後收聽的人寥寥無幾,石沉大海。

如果能接受這個預期,再展開嘗試。

在以上兩個前提都具備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肯定的說,音樂人有做播客的必要。

因為自己作為講述者直接去呈現自己的故事,有利於音樂人儘可能多地掌握自己的話語權和內容篩選權。這無疑是給自己的音樂實現了一個宣傳推廣的新可能,也給潛在聽眾打開了一扇進一步認識自己的窗。

另外播客區別於抖音、快手這樣短平快的娛樂屬性平臺,有利於音樂人搭建起更深入更長期的內容陣地。像韋禮安的播客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自身宣推的意義,其中的內容對於整個行業或者想進入行業的人來說都有極高的參考學習價值。

對於聽眾來說,由音樂人主導呈現的播客會提供不一樣的視角,打破一些對於音樂人或者行業的固有認知。

當音樂人成為播客主持人,他們的提問內容以及對於嘉賓回答的反應能展現一個更為立體形象,也有助於歌迷更多面地了解音樂人。

正如《紐約客》的知名撰稿人Malcolm Gladwell曾說:聽音樂人講話和聽他們演奏/演唱一樣重要。」

相關焦點

  • 全職做播客,能養活自己嗎?
    但即便有這麼多入局者,無論是從滲透率和大眾認知來說,播客在當下仍然是一個小眾市場。據七麥數據,小宇宙近半年在iPhone的總下載量約10萬餘次,在11月19日的免費音樂APP榜單中排第48位;在喜馬拉雅平臺裡,有聲書、廣播劇等內容佔據主流,播客仍是小賽道。
  • 有趣、有料、有態度!喜馬拉雅發布9月播客熱播榜
    優質節目扎堆,播客彰顯蓬勃生命力  隨著越來越多優質播客節目入駐喜馬拉雅,喜馬拉雅自8月起,全新推出播客熱播榜。榜單根據每月播客節目的完播量和粉絲互動數據綜合排名得出。  《觀詹 |詹俊電臺》《黑水公園》《故事FM》繼續穩居9月播客熱播榜TOP3。與此同時,眾多新銳播客節目也在榜單中湧現。
  • 網綜「貴族派」的高姿態:單期播放量不足千萬,輕鬆拿下最壕金主
    形式很簡單卻吸引了不少網友,因為鏡頭裡的人是高曉松,知識面廣又幽默,在很多人心中他有文化人的既定標籤。《曉說》的製片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講述過做這檔節目的初衷,「就是想做一個完全聊天式的節目。高曉松對歷史、文化、音樂、電影等方面都有很深的了解,所以就想讓他來做這樣一個節目。」
  • 全職做播客,能養活自己嗎?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主動上場做播客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在今年,中文播客有了一次小爆發。據《第一財經》援引行業網站ListenNotes的數據,截至9月初,國內已有近1.3萬檔播客節目,而在2020年4月底,這個數字只是1萬出頭。 與此同時,更多的播客平臺也漸次出現。今年3月,即刻團隊開發的泛用型播客客戶端「小宇宙」開始內測;9月,快手又推出了一款播客APP皮艇。
  • 超級乾貨|按級別推薦11款英文播客外加7款播客軟體還送你讓國外播客流暢播放的3個工具
    話說之前我嘗試推出過看劇學英語但是至少在我這的公眾號上反響不是那麼好我覺得原因一是現在普遍attention span降低,沒辦法長時間專注如果只是看劇消遣還好,但是要看劇去學英語,即使有方法,也很少有人能堅持下來所以現在圈內有人在講看劇學英語,基本是自己先看一遍,截圖畫面,提煉表達,閱讀量會不錯
  • 網易音樂人作品年播放量達2730億《我曾》《晚安》等播放量超10億
    1月21日,網易雲音樂發布網易音樂人平臺年度成績單。數據顯示,2019年網易雲音樂原創音樂人作品年播放量達到2730億次,其中湧現出眾多爆款原創歌曲,《我曾》《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晚安》等多首全新原創作品播放量超過10億次。
  • 製作播客的關鍵環節—播客託管平臺
    了解了美國多種類的播客託管平臺,你一定好奇:中國是否有播客託管平臺?如果有,有哪些呢?事實上,在中國沒有像上述提到的 Podbean,Anchor 這樣專業提供音頻託管服務的平臺。以喜馬拉雅為例,坐擁4000萬的活躍用戶,有500萬的UGC用戶,喜馬拉雅是目前中國大陸市場上用戶量最大的音頻平臺,說起喜馬拉雅你會想到什麼?有聲書?知識付費?播客?喜馬拉雅所提供的音頻託管服務到底有什麼?喜馬拉雅是集有聲書、知識付費、播客為一體的綜合型音頻平臺。
  • 快手音樂人阿涵「我要變好看」站內播放量達1500萬
    與此同時,這首歌在快手站內的播放量已突破1500萬,使用量突破600萬,每天被近6萬的快手用戶使用拍攝舞蹈及美妝內容。「我要變好看,要變好看,化身蘿莉少女為我點個讚」。《我要變好看》是快手音樂人阿涵(快手ID:Ahan2222)的原創歌曲,並在快手平臺上首發,這首歌已經成為快手時下最受歡迎的熱門歌曲,而原創者阿涵也憑藉這首新歌再次獲得廣泛關注。
  • 小眾領域終於迎來巨頭入場,繼網易雲之後QQ音樂也將入場播客
    消費電子(cechoice)原創作者 |Reali播客這一詞相信對於大多數國內用戶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而如果你恰好是或者曾經是一個iPhone用戶的話,也許在你的手機的內置應用中看過一個叫做播客的App。
  • 中文播客的進化之路 |YiMagazine
    打開維基百科的「Podcast」頁面,你可以看到這張照片——一臺播放著美國知名播客節目《Serial》的iPhone。這兩個元素準確定義了如今的播客行業:蘋果建立了播客最重要的播放平臺Podcasts,iPhone讓它變得流行;《Serial》則證明了播客可以是一件高質量、有商業價值的大眾文化產品。
  • Spotify的獨家內容之爭| 播客現場Vol.38
    於是Joe Budden認為這家公司在「掠奪」節目用戶,而不對他們有任何感激。2年前Joe Budden與Spotify籤下獨家合約的時候,播客行業還沒有像現在這樣蓬勃發展。Joe Budden將自己比作Spotify進軍播客行業的實驗對象,他向這家公司證明了獨家內容是可行的,但Spotify從來不會考慮播客自身的問題,只關心你能否給平臺做貢獻。
  • 《我們的歌》單期播放量曝光,馮提莫超越紫寧,連王子異也秒殺
    「拼命三娘」馮提莫出現在《我們的歌》第二季的同時,還在大型戶外綜藝節目《街頭音浪》出場。在新晉藝人馮提莫登場的那期,連《街頭音浪》官方微博都忍不住為她刷屏。,表示自從聽了馮提莫與天王鍾鎮濤在《我們的歌》裡的合唱曲目後,就對馮提莫有了新的認識,真的有被震感到,並且表示很期待新晉藝人馮提莫與鍾鎮濤未來的表現。
  • 品玩非獨家|QQ音樂內測播客功能,小眾領域終於迎來巨頭入場
    此前一向顯得「小眾」的播客行業,正在迎來巨頭玩家入場。品玩獲悉:QQ音樂正在研發測試一個新版本,該版本最大的變化在於其將突出播客內容。QQ音樂將對「寸土寸金」的「首頁」界面進行更新,頂部tab在「推薦」、「音樂館」和「電臺」之外,會新增一個「播客」入口,用來推薦中文播客內容。而「播客」板塊的內容推薦,QQ音樂將與小宇宙app深度合作、共同運營,小宇宙也會在該板塊有品牌露出。此版本計劃於周一開啟灰度測試。小宇宙為即刻旗下的播客產品,於今年3月26日正式上架iOS和安卓應用商店公測。
  • 在視頻時代做「電影播客」:起源於熱愛,商業模式待摸索
    「《蟻人》裡的『量子糾纏』有沒有可行性?」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都是主播「蛋比」在看電影時的天馬行空:由漫威入電影坑,又由電影入影評坑,截至目前,她運營的頻道「蛋比哈哈聊電影」已有160期節目,總播放量超過370萬,在喜馬拉雅的影視口碑榜上排名第八。「我不是專職的影評人,聲音類的節目可以更自由地表達自己,展示真我。」
  • 網易雲音樂:2019平臺音樂人作品年播放量達2730億
    站長之家(ChinaZ.com) 1月21日 消息:今天,網易雲音樂發布了 2019 年平臺音樂人原創作品成績單。數據顯示, 2019 年,網易雲音樂原創音樂人作品年放量達到 2730 億次。
  • 歪,有幾個臺灣播客需要你聽一下
    出現這種霸王式合約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音樂行業普遍存在著經紀公司對音樂人有知遇之恩的心態,很多經紀人或者公司老闆覺得沒有我的發掘和花資源栽培,你們這些人根本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因此一旦有當紅的音樂人解約,不論合約合理與否,一些有資歷的人就會開始念叨「XXX忘恩負義」的話,比如韋利安和吳青峰的解約都遭遇了這樣的閒言碎語。而且,當音樂人和經紀公司「撕逼」的時候,遭殃的是廣大歌迷。
  • 做了播客卻沒聽眾?這些推廣和運營心得值得你嘗試
    這裡簡單分享下幾個播客平臺的規則: 小宇宙 小宇宙目前是一個討論氛圍比較活躍的播客平臺。每天小宇宙編輯會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推薦 3 個不同的播客節目。除此之外,每個被推薦的播客都會有一條熱評上首頁。播客的推薦跟粉絲數、播放數無關。
  • 酷狗音樂人·星曜計劃系列歌《兄弟想你了》播放量破30億
    近年來,酷狗音樂開放平臺產出了不少爆款單曲,不僅站內數據亮眼,並在短視頻平臺掀起巨浪、收割億級播放量,譬如引發人民日報等官媒轉發的爆款歌曲夢然《少年》、在短視頻平臺收穫40億播放量的胡66《後來遇見他》、助力張家界旅遊網紅經濟發展的出圈神作山水組合《你莫走》等。
  • 2億播放量、15次上熱搜背後,網易文創如何做短視頻?
    同時,一則由網易文創「明星《談心社》」策劃、張藝興出鏡獻聲的原創短視頻《你的答案》釋出,視頻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首日突破8400萬,登上熱門話題榜。 這則以「人生沒有標準答案」為主題的原創短視頻,以對當下年輕人生活狀態的敏銳洞察,探討了「什麼年齡就該做什麼事嗎」這一社會議題,鼓勵年輕人勇敢做自己,傳遞了多元化的青年價值觀。
  • 一半美國人都在聽,播客為什麼火
    這使得無論在哪裡,都能收聽到播客節目。在2013年至2014年短短一年時間裡,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及可攜式音頻播放器的播客聽眾比例從34%躍升至51%。新的播客平臺,如Stitcher,Overcast和Castro,以及Apple默認裝載的Podcasts,使得下載和播放播客的過程變得更加容易。而真正推動播客在全美廣泛傳播的技術是車載藍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