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上半年最好的時節,不知道說是晚春為宜還是初夏更好,反正有溫柔的輕風,明媚的陽光,還有瓦藍瓦藍的天,清爽明朗,蓄意昂揚,總感覺有什麼好事要發生。
當然還因為梅子,很多人愛上梅子酒可能跟日劇有關,後來卻真的愛上梅子本身的味道,愛上泡梅子等待梅子酒醞釀的甜蜜過程。
去蒂,清洗,扎洞,倒酒,等待...不久就聞到陣陣梅子的香味,分裝好和朋友們分享,在餐桌上獨飲一杯自己泡的梅子酒,不能不說那就是艱難生活中至為幸福治癒的時刻。
今年已經喝上了去年的梅子酒,除了顏色不是紫紅色,已經非常接近自己在日本居酒屋喝的很喜歡的味道了,是我最滿意的一罐梅子酒,因為朋友們都很喜歡,所以分享記錄下來。那從哪裡可以買到梅子說起吧。
本文不含任何推廣(說得好像有人願意找我打廣告一樣嘛)。
我買過福建和雲南的梅子,個人還是偏愛雲南的梅子。
泡製梅子酒一般選青梅或紅梅,青梅泡出來的是淡淡的金黃色,紅梅是誘人的琥珀色。個人認為青梅更適合用度數高些的酒來泡,適合平時就有飲習慣的人,紅梅的香味更濃,適合不太能喝酒的人。我偏愛紅梅多一些,當然紅梅的成熟時間也比青梅晚一些。
不過不管用哪一種梅子泡,選擇的酒的度數越高,所需要等待的時間越久,閨蜜去年也跟著一起泡了梅子酒,但今年喝起來覺得澀苦,其實除了糖可能放得不夠的原因,更多的是還需要等待時間的醞釀。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對於梅子有很高的要求,需要找相熟的店家提前預定(我一般在朵拉家買),或者某寶選擇銷量高評價好一些的一般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比需要的梅子數量多一些。因為運輸途中的損壞無法避免,具體梅子數量看後面的方子即可。
我用的日本Cellarmate星硝子,如果要用這個可以去亞馬遜購買,比某寶便宜太多;還可以用無印良品的瓶子,款式和Cellarmate差不多;復古感覺的Aderia系列也是很多人的選擇,顏值黨基本選以上三個就夠了,追求性價比的選宜家,或者某寶上有密封性的玻璃瓶都可以。
我用的日本燒酒亦竹和九江雙蒸,前者價格比後者貴幾倍,但是我喜歡的口感,口感柔和,回味也更好,酒味也沒有那麼濃。當然可能跟比例也有一定關係。
前面說過如果本身喜歡喝酒就用高度數的酒來泡,高度數的糧食酒,伏特加,普通白酒,黑霧島(較貴),清酒都可以,如果平時不愛喝酒,我比較推薦日本亦竹燒酒,真露(還沒試過,今年如果泡的話會試試)
可以選擇開水,酒精噴霧,高度數白酒消毒。後兩個更方便。買來的梅酒瓶一般都很大,家裡要有能放入的大尺寸煮鍋,並且必須冷水時就放入,在下面放入乾淨的布或者毛巾之類,否則就可能像我一樣,玻璃瓶驟遇高溫炸裂...高度白酒消毒和酒精噴霧可操作性更大。
紫蘇網上購買很便宜,我買了兩大包不到20元,太愛紫蘇的香氣了,後面還專門買了兩盆小盆栽隨用隨取,只是很遺憾中途離家兩個月沒有活下來。
泡梅子酒的冰糖用黃冰糖比較好,質量不一樣的糖對梅子酒的風味影響比較大,儘量選擇靠譜的買家購買;泡梅子露的黑糖極力推薦日本衝繩黑糖,風味非常棒。
醋就用的冠利蘋果醋,我覺得也不錯,用不完的當飲料喝也行。
收到梅子後,我一般把梅子分為兩堆,沒有磕碰的用來做梅子酒和梅子露,磕碰厲害的,壞的,有傷口的切掉壞的部分做梅子醬。
一定不要把磕碰嚴重的繼續用來做梅子酒或者露,會影響成品的美感和味道。比如下圖這樣的有一點斑點的我都用來做梅子醬了。
把整理過的梅子,撒鹽、搓洗,浸泡一會兒,洗淨瀝乾。
瀝乾水後的梅子用牙籤去蒂,戳洞(為了讓梅子的汁水更快地融合到酒中。)當然你也可以用叉子戳洞,懶人總是能想到捷徑哈哈,事半功倍。
很多第一次泡梅子酒的人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經過一年浸泡的梅子,有的很飽滿有的變得乾癟,我和梅友討論得出的結論是,沒扎的梅子時間久了就會皺,扎了之後梅子反而不會皺。並且扎過的梅子浸泡出的梅子酒明顯渾濁一些。按照此方法你可以得出想要的不同外觀的梅子酒。
梅子:1000g
糖:800g
酒:九江雙蒸酒1000g
瓶子容量:4L或者2個2L的玻璃瓶
如果你懶得算,那乾脆全部材料一比一分量放入,我沒有試過這個比例,但也不會難喝的。
梅子:1000g
糖:1000g
酒:日本iichiko燒酒一整盒1.75L
瓶子容量:4L或者2個2L的玻璃瓶,當然裝的沒有那麼滿。
都是一層梅子一層冰糖,放入到玻璃瓶當中,加酒封存,靜靜等待時間的醞釀即可。
如果放度數更高些的酒那麼糖可以適當減量,因為度數越低需要放入的糖越多,防止糖分不足導致梅子變質或者沒法滲出汁水。
一般三個月就可以喝了,但是口味肯定沒有封存一年以上的更好,但第一次泡都會忍不住偷喝的,所以也沒關係。
方子和步驟和上面的紅梅酒一樣,只是紫蘇經過處理之後放入,本來我是想泡一個月拿出來,結果放在角落裡忘記了,一直放到今年4月才拿出來,紫蘇和梅子得到了完美的融合,顏色比沒有放紫蘇的紅梅酒更深,更香了。可能紫蘇和梅子天然合適吧。
不能偷喝太多了,閨蜜還等著搬家後新家入夥飯搭配我的紫蘇梅子酒呢。
梅子:1000g
黑糖:800g
蘋果醋:50g
瓶子容量:2L的玻璃瓶
梅子按照前面的過程處理好,我還是偏好紅梅,一層梅子一層黑糖,放入到玻璃瓶當中,最上面用一層厚厚的黑糖蓋住梅子。(是的我沒有蓋好)
因為黑糖是一塊一塊的,需要搖晃瓶子讓黑糖均勻包裹梅子。
六七月的大熱天,室溫差不多放了兩周左右再放入冰箱讓它繼續發酵。(中途注意觀察狀態以防變質)
大概一個月左右梅子露做好了,也可以中途嘗一嘗味道是自己喜歡的就差不多。
梅子露其實相當於自製酵素,過程中會產生氣體,也就是白色的小氣泡,不用擔心不是變質,每天可以把蓋子打開釋放一下氣體。
撈出梅子,空口吃,我可以連吃好幾顆,酸酸甜甜。剩下的梅子露加熱後就停止發酵了,裝瓶可以保存一年。我前兩天又喝了,還是那麼好喝。
黃梅:2000g
海鹽/泡菜鹽 :300g(梅子總重量的15%-18%)
紫蘇:200g
海鹽:40g(紫蘇葉總重量的20%)
梅子同樣洗淨去蒂完全瀝乾水分,加入300g的海鹽,用海鹽搓梅子使其覆蓋表面。
用乾淨的密封袋裝入適量大米,壓在梅子上面,幫助出酶。不壓重物也可以,出酶慢一些。
然後記得旋轉瓶子,確保梅子都浸到梅醋。這裡忘記拍照了。
壓重物之後可以過兩三天看看梅子出酶的狀態(不壓一周左右),如果有出來白色的酶可以將上面的重物減輕一些,防止梅子被壓壞。這個時候把買好的紫蘇甩幹水分,放適量鹽,反覆揉搓,滲出的水分擠幹,再把紫蘇葉放到梅子中,搖晃均勻,放入冰箱繼續等待。
中途查看,差不多大半個月如果變成了美麗的紫紅色,說明離成功不遠了。
把梅醋過濾出來,梅子和紫蘇葉裝瓶,會發現梅子還會滲出汁水。
剩下的梅子和紫蘇葉子分離,選擇大太陽的日子拿出來暴曬即可。中途注意翻面,晚上最好收進屋裡。
如果用竹製類的容器曬,梅子可能會染色,介意的話用乾淨的布隔開或者選擇其他容器暴曬。
紫蘇葉子破壁機打碎,拌飯糰很好吃。剩下的梅子挪到小罐子裡,密封放在陰涼處。
加氣泡水(我用大象氣泡水居多,用巴黎氣泡水也可以),記得不要忘了冰塊,加了冰塊的梅子酒和不加的是兩種酒哈哈。
冰塊買冰格就好,放飲用水冷凍就好。推薦買矽膠的冰格,可以直接按壓出冰塊,否則你扣都扣不出來。
至於醃製的紫蘇梅放一整顆做茶泡飯或者蒸魚切碎一點作為佐料,或者代替醋放在糖醋排骨裡也是非常棒的味道了,注意不要放多,多了會酸。
在我眼裡,家裡有一罐梅子酒的人都是幸福的人,能分享梅子酒的朋友都是真朋友。梅子的季節又到了,前兩天剛給閨蜜寄了三瓶,兩年青梅酒和紫蘇梅子酒瓶基本空瓶了,再過段時間又好泡起來了。
照片柔化生活,文字確認內心。
微博:@Spring的細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