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年紀大了的緣故,聽歌的品味也變了,以前喜歡聽楊鈺瑩、孟庭葦的甜歌,現在卻喜歡聽老男人的歌,尤其是刀郎的歌。從《2002年的第一場雪》,到《衝動的懲罰》,我百聽不厭,回味無窮。說到底還是因為被他的歌詞裡的真性情和刀郎特有的磁性的聲音所吸引。
「2002年的第一場雪, 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 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 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 想必大家對這兩句歌詞,並不陌生。 在2004年, 刀郎憑藉《2002年的第一場雪》這首歌, 一夜走紅。 而隨著這場雪 ,以後每年下雪的時候,就總會會想到這首歌。今天在偶然之間,重新聽到了這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勾起了我對那時的不少回憶,也不禁想了解,在大眾面前消失已久的刀郎近況如何?
看娛樂視頻介紹,他曾以一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單曲出道,次年以《衝動的懲罰》獲得全國「金唱片」獎,後來陸續推出很多熱門金曲。先後兩次獲得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刀郎的歌大多包含西域風情但卻受到全國人民喜愛。因為他的歌曲非常接地氣。不論是名氣還是實力,刀郎是最有資格登上春晚的歌手,然而,就在2018年,刀郎卻謝絕了春晚的邀請。謝絕的理由也讓人敬佩不已,刀郎認為:我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我創作的作品,而不是希望很多人知道我這個人。 這足以看出刀郎是非常低調的人。
據了解,雖然大多數人都喜歡聽刀郎的歌,但也有部分人質疑他。其中還包括知名歌手那英、楊坤等對刀郎公開表示過質疑,認為刀郎的歌沒有代表性。特別是2010年那英擔任了,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的評委主席。在評選樂壇十年影響力歌手時,她與評委會成員發生了意見衝突,那英極力反對刀郎入圍。她認為刀郎雖然銷量高,但「並不具有審美標準」,「作品缺乏音樂性」。之後更是說出:「去KTV點刀郎歌的都是農民」的言論。當時,這件事情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就能成就多大的事;受得了多大的詆毀,就能承受得住多大的讚美。
其實,刀郎本身就只想做一名純粹的歌手, 並不圖利更不圖名,面對部分人的質疑,刀郎選擇了退居幕後。不同以往的是,刀郎將在幕後擔任新專輯製作人,歌曲也由其他歌手來演唱。對於自己的歸隱,刀郎表示:是在調整心態,也是在逃避現實。同時刀郎還表示音樂即使再糙再粗,只要有情、有真就好。
拉布呂耶爾曾說:「最好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
在經歷過大紅大紫之後,刀郎在2011年毫無預兆地「消失」了。其實這並不是刀郎臨時做的決定,一直以來他的想法便是如此。與很多明星不同,他不想大眾將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於是他選擇在事業的巔峰期,淡出了娛樂圈,背上吉他,選擇了去西部支教。其實刀郎在退出娛樂圈之前,也一直在默默的參加社會活動,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2005年刀郎參加了賑災義演活動,還寫了《愛是你我》這首歌,獻給災區人民。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發,災民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看到新聞的刀郎,立即以個人名義,向慈善總會捐款了10萬元,並且為家鄉人民祈禱。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刀郎為奧運會譜寫了《榮譽》、《就是現在》等歌曲,同時也參加主題曲《北京歡迎你》的演唱。而在2010年,他又參與了文化部,在新疆地區組織的慰問演出。刀郎熱愛音樂,在用音樂給自己帶來愉悅的同時,也將感動與回報帶給了別人。
根據網友爆料的照片來看,變化還是蠻大的,如今的刀郎身材相比之前已經發福許多。外加禮帽和黑框眼鏡凸現出刀郎的文藝範。
最後 ,我們不得不說隱居幕後的刀郎對中國歌壇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損失,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許這就是刀郎喜歡的生活狀態,就像我們喜歡刀郎的歌一樣。
其實刀郎並沒有消失,他只是沒有按照大部分人,所預期的那樣去活著。但他最終還是跟隨自己的想法,活成了最真實的樣子。在漫長歲月中,刀郎並沒有改變什麼,只是越來越清晰地成為了自己。而此刻,我們也更應該明白:人這一生,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人活到極致,一定是返璞歸真。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感謝關注 歡迎留言交流 感恩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