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爪爪創始人於學航:如何幫助你的下屬找到長處?(下篇)|學友落地案例

2020-12-22 前瞻網

作者|於學航  來源|高維學堂(ID:gaoweixuetang)

高維君說:

德魯克是現代管理學大師,他的著作有著深刻的底層邏輯,然而很多人在看書的時候,容易飄過。經常有學友在歐陽開貴、鄧良老師的《德魯克有效管理》線下課之後,感慨萬千,覺得之前都白讀了。

麻爪爪創始人於學航是德魯克的忠實粉絲,長期跟隨歐陽開貴和鄧良老師學習德魯克,並且積極推動德魯克思想在企業的實踐,也取得不錯的成績。

用於總的話來說,麻爪爪從四五百萬的規模起,就完全按照德魯克的邏輯來梳理運營公司,可以說整個公司是德魯克管理思想的實驗田。

12月12日,高維學堂邀請麻爪爪創始人於學航分享他學習和落地德魯克思想的一些心得。上周,我們發了麻爪爪落地直播回顧文的上篇:《麻爪爪創始人於學航:如何用德魯克思想找到自己的事業?》(點擊標題閱讀)。今天是下篇,關於如何帶團隊。請閱讀。

在帶團隊方面,我主要圍繞貢獻四問、用人所長和高效會議這三個維度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實踐心得。這三個維度,一個是關係的維度,一個是用人的維度,一個是組織工作的維度,都是聚焦管理者的責任。

1

貢獻四問

在歐陽老師和鄧良老師的課堂上,貢獻四問都給大家標註出來了。但是在我們公司,不但要標註出來,還要把它翻譯成每一個人都能聽得懂的語言。

貢獻四問,是最高段位的反省。我認為關係中最難得的就是反省,反省的標準和方式有很多,德魯克給出了最高段位的反思方式。

我舉個慄子,我們是如何運用的。

在課堂上,鄧良老師提供了一個方法:貢獻研討會。

我們公司也用過兩次,效果的確很好。但是,貢獻研討會需要德魯克知識作為基礎,所以在開貢獻研討會之前,最好能大家一起共讀一次。但是,隨著公司不斷有新人加入,組織這麼一次活動,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是蠻多的。所以,我們的做法是,平時在工作中運用。

比如說,我們的運營合伙人,他也是德魯克的學友。我就按照貢獻二問,經常問他:你需要我為你做什麼貢獻?

他就告訴我說,最近運營部在招人,但是自己經常在門店,時間不太及時,可能會導致人才的錯失。

所以,他就請我幫他面試新員工。那我就幫他面試,運營部的好幾個同事都是我面試進來的。比如,新來的同事需要建立德魯克的思想共識,因為我經常講,大家愛聽,所以讓我給新同事講德魯克,於是就有了現在第六期的麻爪爪讀書會。

然後他也會問我:我能為你做什麼貢獻?

我呢,特別需要他在公司的戰略層面跟我打思想的桌球,甚至質疑我。

所以,麻爪爪的很多戰略,都是在我們兩個不斷的探討中產生的,我們反覆推敲,然後在實踐中驗證。其實,他到公司之後,加快了麻爪爪各方面的決策和行動,發展也有了明顯的提速。

(圖為麻爪爪創始人於學航。)

我覺得在日常工作不斷地去運用,更能體會到這種貢獻思維的價值。因為我們兩個的榜樣作用,我們的同事即使在一起玩撲克牌時,經常會開玩笑的就來一句:我能為你貢獻什麼?

那麼,貢獻四問會帶來哪些改變和優勢呢?

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前面提到的:各種英雄能夠自動自發,然後根據工作任務的需要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的一位負責線上外賣運營的同事,找到我和運營總監,說有一個店鋪人流量很大,但是生意不是特別好,他認為不應該是這樣的結果,請求讓他負責這個門店的線下運營。當然可以了。

兩個星期後,他就把該店鋪的營業額提升了50%,一個月後,這個店居然有了旗艦店的樣子。上個月還在美團網和大眾點評拿到了人氣小吃TOP1的信任狀。要知道,那可是重慶人氣最旺的一個區域。

其實這樣的案例還是蠻多的。我們的平面設計在貢獻思維引導下,變成公司的首席品鑑師。每次出新品,她的意見都被當做非常重要的反饋。

當然,貢獻四問也有一些關鍵點和坑。

 關鍵點:

1. 貢獻是導向外部,連接外部的。

2. 在行動層面,貢獻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工作任務,否則就很容易空;而在知識方面的貢獻,一定要嚴而廣(後面的職務界定會提到)。

 坑: 

1. 很多新同事一聽貢獻,就以為是公司給他們洗腦呢!其實,貢獻是工作產出,不是奉獻。這個一開始就要說清楚。

2. 大家剛開始接觸這個概念肯定不太能理解,它需要時間來適應,不能太著急用,但是一旦建立了共識之後就比較好用。

3. 不能指責人。不要動不動就指責,你的貢獻方向不清晰啊。我覺得這是上司的責任,很可能是工作任務分析不到位。

4. 貢獻一定是由上而下,就像我跟合伙人不斷相互貢獻,用行動來踐行這一點,而不是靠說教。

2

用人所長

用人所長包括:如何用自己的下屬所長,如何用上司所長,如何了解整合自己的長處。其實,每一個知識點都顛覆我們之前的認知,對我們幫助很大。

今天我重點分享如何整合下屬的長處。

如何找到自己的長處?鄧良老師在課堂上強調:就是哪些事自己做起來很輕鬆,別人做起來卻很困難的。

在我們的實踐中,有三個關鍵步驟。

1. 事前:要有職務界定書

這個職位界定書上,不同於我們平時說的崗位說明書,大概包含這5點內容:

第一,你的具體的任務是什麼?

第二,你的貢獻方向是什麼?就是除了具體的工作任務之外,還有一些暫時可能說不清楚,但有可能是你能做的一些事情。比如,前面提到的外賣運營去運營實體店就是這樣來的,他的職務界定書上,貢獻方向就有寫為店鋪盈利做出貢獻。

第三,講明上級下級橫向的關係是什麼。

第四,就是信息流。這個一般在崗位說明書裡不會講,但恰恰是最核心的一點,因為對知識工作者而言,信息就是它的最重要的原材料。

信息流程兩個維度,一是作為信息接收方來講,我需要什麼樣的信息,我從誰那裡獲得信息,以什麼方式獲得?二是作為信息輸出方來講,我產生什麼樣的信息,我的信息應該提供給誰?用什麼樣形式給他?

第五,學習。就是找到自己的長處後,還有不斷補充相關的知識。

我們認為職務界定書是用人所長的起點,如果這一點不清楚的話,那麼用人所長就往往是良好的意願。

2. 事中:交流五問。

這個交流五問就是鄧良老師所說的新人五問。本質上是五個維度的問題,關於工作、認知、機會、危機、信息。

以我這幾年的實踐經驗,任何一個願意思考的員工都會被這五個問題點燃的。

(圖為歐陽開貴老師在高維學堂課堂上。)

3. 事後:績效面談

就是要看一看你原來的貢獻是什麼,現在做得怎麼樣?

比如說,我們電商主管原來做得挺不錯,非常擅長引流和轉化。後來他又負責微信公眾號和文案,再後來又負責招商。

最後對比下來,發現他引流轉化其實挺棒的,所以後來聚焦社區連鎖後,就做外賣去了。

因為外賣跟電商邏輯其實是一樣的,都是引流和轉化,所以他負責外賣做得非常不錯,從單月10萬到100萬用了不到半年。然後,他做文案也還可以,所以我們讓他培養一個人來負責文案。但是,做招商他就挺痛苦的,因為他比較內斂,後來就沒有再去做這個。

當然,人無完人,其實人人都會有一些限制,也不一定就是缺點。對於這些限制,只要不發揮壞的作用就好。而且有些限制是可以突破的,比如說這名外賣主管不習慣當面跟別人溝通,那這個一定是限制,一定要求他去做溝通,只是說你可以用自己內斂的方式去溝通就好了。現在,他已經進步很多了。

作為一名管理者,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正直。評估的方式,就如德魯克所說的,你的孩子願不願意讓他來帶。

績效面談的焦點是找長處,幫助團隊成員成長。以前,我們一談到績效,大家就會爭得面紅耳赤,公司和員工、上司和下屬之間還要進行博弈,還搞出很多不滿。現在呢,每個同事都很開心,他們就說能不能經常搞一搞。因為很多人平常總覺得找不出自己的長處,但是通過績效評估,給他找到了長處,他自己也會很開心。

所以,這個績效評估跟平常還是不一樣的。第一次使用就顛覆了我之前的認知。

以上就是三個工具的分享,希望大家在實踐中多去嘗試,只有去用了才能體驗到它的威力。

 坑: 

1. 長處不是性格,不是特質,而是長期的工作表現。

2. 長處是可以挖掘,培養和訓練的,是刻意練習的結果。

3. 找不到長處是上司的錯,工作要分解、調整,實在不行要找人來補。

4. 敢於在長處上提高標準。

我們早期的研發算是很厲害的,但工廠建立後,有了新的要求,然而他卻不願意提高標準,導致進展很慢。後來,研發合伙人來了之後,一下子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一款產品一兩個月都沒有成果,但是研發合伙人進來後就很快,一兩個星期就能搞定,而且標準非常高,顧客吃得時候會有哇塞的感覺。

所以,要敢於在長處上提高標準,實在提高不了,就去外部找。

3

高效開會

麻爪爪怎麼開會的?現階段,我們有四個非常重要的會議,分別是:運營會議、機會會議、問題會議和學習會議。

其他的會議,我認為儘量少開,能不開就不開,內化在日常的職務界定,工作交流和工作流程之中,而不是通過開會來推動工作。

但是這四類會議是比較重要的,需要單獨拿出整塊時間來開的。

為啥要開這四種會議呢?

德魯克說,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有且只有兩項基本職能:營銷和創新。同時,德魯克還說,企業經營的是兩樣東西,一是顧客,二是知識。

我們認為,運營會議對應著營銷的方方面面,機會會議和問題會議對應著創新和綜合管理,學習會議對應的知識。

可能有學友很納悶,經營會議為什麼跟營銷有關?

其實,學了德魯克的人,基本上都不會把營銷單純認為是做廣告、做個品牌設計,其實它是一個全面的事情,涉及顧客需求的方方面面,從產品、定價、渠道和推廣、品牌等等,顧客能感受到的一切東西都是營銷。因為營銷的本質是創造信任,贏得顧客的首選。

1. 運營會議

每個部門的負責人,比如說研發、供應鏈、選址、運營、財務、設計、招商,結合他們自身的貢獻領域,呈現自己部門的儀錶盤數據和成果。

然後,每個人發表完之後,其他人就會提問、質疑或者給予支持。這個運營會議還是蠻挑戰人的,大家都會比較緊張,然後就會非常慎重對待這個事情。

我們就是通過這種機制來逼迫每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復盤和分享。

2. 機會會議

機會會議和問題會議是源於德魯克的一本書《創新與企業家精神》。德魯克說,創新精神是需要管理、營造的,需要全員參與。

機會會議,就是要探尋一些意外的成功或者意外的失敗。例如,突然有一個店鋪,顧客經常打包七八斤鳳爪;我們的加盟商來自意料之外的市場等待。目的就是為了發掘一些可能的創新機會。

當然,這個會議一開始質量可能並不高,但其實質量高低並不是重要的,它的重點在於激發每個人的想像力,去關注工作中的機會。

3. 問題會議

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中,講到因為缺乏系統和遠見而導致的時間浪費。怎麼辦?就是要去發現一些系統性的問題,然後系統化的解決問題。

舉個慄子,我們運營部的同事說,隨著新店越來越多,招不到合適的人,好不容易招到了又留不住,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這看起來好像是一個招聘和培訓的問題,事實上會不會是其他更深層次的問題?我們馬上就開始追問,最後歸因為運營體系的不完善。

比如說,同事告訴我,過去幾個月他面試了上千人,最終聘用了30多個人。我就很奇怪,這是在招空姐嗎?為什麼面了那麼多人還找不到合適的?你招聘的標準是什麼?

還有,培訓體系不合理。店員的培訓時間只有三天,太短了,這對新來的同事來講,從熟悉產品,到擺盤,到話術,到收銀,到收盤子,還要填寫報表,那是排山倒海的壓力,而且一站就是14個小時,誰受得了?

實際上,當我們把問題上推一層,就會發現,我們運營的培訓流程是不合理的,需要進行重新整改。

問題會議的目的,就是要把問題上升到更高層級,然後識別問題背後的問題,正確歸因,然後系統性解決一攬子問題。

4. 學習會議

學習會議的目的是什麼呢?把公司關鍵領域的關鍵知識沉澱下來。比如,如何選一個年收入70萬+的街邊店?如何核算店鋪的利潤?我們會給每個領域的負責人創造一個分享的機會。當然,在這之前,我們會有一個打磨會議,幫他梳理、沉澱。

 關鍵點:

1. 主題一定要清晰。

2. 開會的成本是蠻高的,每一個開會的人都要提前準備。

3. 會議要有記錄和同頻。

4.會議要有行動方案。

早年德魯克擔任可口可樂的顧問,前總裁奇奧夫,說:德魯克清理了我的腦袋,每次開完會,然後德魯克就說,不要告訴我,你對這次會議多麼滿意,你需要告訴我的是,你要採取什麼與眾不同的行動。

坑: 

1. 不要發散,一次集中解決一個核心問題。

2. 不要盯著別人的問題不放,而是應該盯著機會。

3. 要允許不同意見,鼓勵大家大膽發言,即使不同意見價值不大,也要允許發言,因為這對發言者價值很大,他會開始思考,跟工作相融合。

4. 要注重行動方案陳述、承諾、後期支持和跟蹤。

(圖為鄧良老師在高維學堂課堂上。)

4

德魯克讀書會

德魯克的知識,真正學懂了,你會發現,這對我們幾乎是顛覆性的。因此,如果沒有同頻認知,可能在溝通中會出現很多的偏差。

所以,我們公司有每周四的晚上6:30~9:30,都有一個讀書會。從2015年開始,我們就啟動了讀書會,至今舉辦了6期,一共105場,公司的每個同事都參與過。

讀書會對新人是極大的激勵,他們寧願在晚上打車回家也要參加。也有很多朋友圍觀學習我們的讀書會,有留學歸來的創二代,有上過湖畔大學的企業家。

那麼,我們讀書會是怎麼開的呢?大概有五個步驟。

第一,認領作業。每一個人提前去認領某一章的某一部分,然後他要反覆閱讀,理解和梳理這部分的行文結構。雖然說,一開始可能也理不清楚,沒關係,有了這樣的意識和安排,起碼大家會多讀幾遍,投入度大大加強。

第二,共讀。例如,一個人讀兩段,大家接龍。

第三,行文結構拆解。領任務的同事分享他理解的行文結構是什麼,然後大家補充,提不同意見。

第四,人人發言。大家分享文章中的金句,工作中的案例和疑惑等等,然後再相互答疑。

第五,總結髮言。我們的方法是先靜默思考三分鐘,圍繞三個關鍵詞:感想、收穫和行動方案。然後人人發言,結束合影留念。

這五個步驟是按順序產生的,在我看來,每個步驟都必不可少的。當然,在發言環節,行動方案不是強制環節,是提倡的環節。

有了讀書會的同頻,平時的溝通探討才有豐富的土壤。

在這裡,分享一個麻爪爪內部的五力模型:

自知力:以時間管理為起點

領導力:明確首要促成的事情

整合力:不斷整合人的長處

反省力:在貢獻思維的引導下

分析力:平衡取捨採取行動

關鍵點: 

1. 領導要以身作則,多下功夫。

2. 要有耐心,允許低質量的發言,但是要控制時間。

3. 以提高個人能力為切入點,最終要引導到工作上來。

4. 鼓勵自我反省,更要尊重自我反省。

坑: 

1. 不考核,而是通過榜樣作用的帶動大家參與,否則會起反作用。

2. 不要評判和糾結於過去,否則沒人講真話。

3.創造能量場影響更多人參與,積累慢變量。 

5

德魯克的應用邊界

第一,創始人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一旦開始就回不去了,一旦下屬學會德魯克,他就開始思考,你就無法當暴君了。

第二,有些企業強調執行力,聽不進不同意見,那你可能就不要去用。

德魯克強調,每一個人的視角都是珍貴的,都可能為公司做出貢獻,不同意見是決策的第一原則。

第三,如果做企業就是為了賺快錢,那麼也不適用。

第四,總想一招鮮吃遍天,不願意學習各個學科知識的創業者。

創業是一件蠻複雜的事情,需要融合多學科的知識,雖然德魯克思想很系統,但也還是不夠的。

總結一下,希望高維學堂的每一位學友都能學透德魯克這門知識,大膽地實踐,小心地驗證,然後成功地落地,促進企業增長,讓員工獲得成就感,也讓這個社會更加美好。

最後感謝歐陽老師和鄧良老師,幾年的持續跟蹤學習,他們的課堂改變了我的人生,也改變了我的企業。也感謝高維學堂給予我這樣一次機會來總結分享麻爪爪的實踐心得。謝謝大家。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高維學堂(ID:gaoweixuetang),來源:高維學堂「麻爪爪」落地案例直播專場,分享嘉賓:麻爪爪創始人 於學航

本文來源高維學堂,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學友:只想一生跟你走!
    從高中開始聽學友的歌,喜歡學友的歌四五年了,這四五年來,所聽的歌也不斷變化著:高中時期對《只想一生跟你走》,《一千個傷心的理由》,《如果這都不算愛》,《一路上有你》特別喜歡,發現學友的歌很不錯,突然發現粵語歌也可以這麼好聽!
  • 「雲+數據」如何幫助園區智慧升級 七牛雲X城士科技找到了答案
    七牛雲(www.qiniu.com)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雲計算及數據服務提供商目前超過 100 萬企業客戶和開發者長期使用七牛雲的雲及數據服務,間接覆蓋了 90% 的網絡用戶城士科技是清華大學下屬科技服務類國有企業,負責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科技投資和成果轉化的核心載體。
  • 銷售額3年增長200多倍,鯊魚菲特創始人分享背後的秘訣|學友案例
    鯊魚菲特創始人強小明是高維學堂的學友,在上周末《升級定位》深圳課堂上,我們邀請了強小明到場分享鯊魚菲特快速增長背後的秘訣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在課堂上,強小明分享了當初是如何選擇即食雞胸肉這個賽道,自己是如何從0到1打造一個新創品牌,以及這個過程中踩過的那些坑。高維學堂的大咖、天圖投資CEO馮衛東和高維學堂管理合伙人劉軍也分別進行了精彩點評。
  • 組織部長:高明的領導,都善於給下屬面子,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所以,如果領導者能在公眾場合特別是有重要領導人物在場的場合對下屬的優點長處加以宣傳推介,不但能讓更多的人了解下屬,而且一定會讓下屬覺得領導很給自己面子。在公眾場合推介下屬,其前提是要善於捕捉下屬的閃光點。
  • 你知道如何用英文來尋求幫助嗎?
    在英文「幫忙」這個主題會分成上和下篇,今天阿魚講講如何用英文向別人尋求幫助,以及當別人向你尋求幫助時該如何回答。那麼明天下篇就會講講如何答謝以及回復別人的答謝,別忘了明天還要來看阿魚呀嚶嚶嚶。你可以幫我個忙嗎?Can you help me with xxx ? 我們估計小學就學過這個了,現在還是會有人用的呀,一點都沒有過時!
  • 2019建博會|賴建安揭秘豪宅如何完美落地!黃建華、梁智德、鄭小館...
    01設計之本全案落地 用心踐行「匠人精神」賴建安分享主講嘉賓:賴建安 十方圓國際設計 創始人胡潤百富最受青睞華人設計師賴建安,服務的大部分是頂尖客戶。客戶為何對他的團隊信任有加?賴建安非常喜歡旅行,開場,他就興致勃勃地分享了在旅行中的趣聞軼事,每次出行,對於他都是一種找回自己、走向內心的過程。
  • GrowingIO如何幫助搭建一套業務、數據一體化的數據指標體系
    如何科學搭建業務、數據一體化的指標體系?首先通過 OSM(Objective-Strategy-Measurement)使業務目標結構化,然後融合 UJM(User-Journey-Map)使用戶體驗流程化,並用之反哺、校準業務目標,最後通過將業務場景模塊化,使整個指標體系快速落地。
  • 實在智能聯合創始人兼CMO張俊九 | 章魚·數字員工成功案例
    以下為實在智能聯合創始人兼CMO張俊九在「2020 INNO CHINA中國產業創新大會」RPA+AI開發者分論壇上的演講實錄,由RPA中國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進行編輯整理。
  • 20個幼兒行為發展案例帶你找到幼兒最近發展區!
    而找到孩子的最近發展區是掌握教學活動的關鍵因素!就如同人們常說的「跳起來摘桃子」是一個道理,給幼兒的日常教學活動要讓幼兒有一定的施展空間,又不能超過幼兒的最近發展區,這樣才真正能調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而在教學中,我們老師其實很難找到幼兒的最近發展區。
  • 學友,我們來聽你的演唱會!
    對於這次巡演,學友說自己也很期待這次演出希望我的經典能擊中你的經典到底有多令人期待?這次學友把四面臺帶到了你面前,「鋪天蓋地」的全LED屏,世界級規格的燈光舞美、音響,打造了360度超立體四面臺,絕對會讓你震撼!
  • 乾貨|iPIN創始人&CEO楊洋:讓AI+在你的企業落地,需要解決四個問題
    接下來的重要部分,是讓大家感受一下AI現在已經如何滲透到你的行業。這些行業案例是我自己非常深入地了解或者親身經歷的,會和你從網上看到的那些信息非常不一樣。 這些領域,有兩個特點。 第一,覆蓋面特別廣。核心生產效率問題:如何能更高效的設計出更優秀的產品方案AI解決方案:通過學習歷史數據,更快的找到更好的設計方案應用案例:國內某晶片製造巨頭通過AI算法將晶片模具設計時間大幅縮短,AI還能大幅提升藥物晶體選型速度。 至少在兩年以前,我還以為AI在高端製造業沒有太大用途,但自從知道這個案例,則完全改變了我的認知。
  • 這個進口品平臺如何落地「美美與共」?
    這個進口品平臺如何落地「美美與共」? 美安健創始人劉華德擊破困局,如何將華為戰略規劃方法應用到化妝品行業? 一進入會議現場,每位嘉賓的桌椅,像大學課堂一樣分組排列,桌上放有用來做學習筆記的紙和筆。在企業裡,如果一家企業的方針政策僅僅靠創始人拉動,那麼這家企業僅僅只能稱之為1.0企業;如果企業像動車一樣,每個部門的一把手都能像老闆一樣思考,每位員工都能積極參與到企業的發展之中,那麼這就是一家動車型企業,也即2.0 企業。在現場,他還隨機做了一個小調查,「在場的數十位化妝品行業的嘉賓,誰能保證自己的公司是2.0企業?」,現場面面相覷,無人舉手。其次,如何促使自己的公司朝著2.0模式奔騰?
  • 最愛演唱會丨學友感動你與我
    你的116場我最愛的第六場(長沙演唱會有感2017.11.25)第一次跑到外省聽學友演唱會,心情既激動又複雜,很清楚知道,
  • 「我,30歲HRM,管理40歲下屬,太難了......」
    明確了這一點後,如果對方總是推脫自己的工作,那麼就屬於不能勝任自己的職位,該如何處理,就如何處理。 工作中最要不得的,就是一團和氣。職場老油條,裝傻充愣推責任如果是常態,需要清理的時候,要及時清理掉,否則會嚴重拖慢團隊整體進度,得不償失。
  • 黑蟻策劃—品牌案例呈現
    郴州地標式餐飲頭牌【頂家家】在疫情期間推出全民吃雞美食節,一雞兩吃的吃法,由炒雞肉和雞湯組合,強化「吃雞增強免疫力」的熱點認知,定價158元,遠高於同類競品市場價,打造強勢產品特色,黑蟻團隊幫助打造【吃雞節】配稱營銷宣傳與落地
  • 地方國企「自我激活」混改模式開創者,北京外企人力公司案例剖析
    好消息是,2019年9月份,FESCO率先在行業裡實現了改革的第一步:北京外企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混改落地了!引戰成功了!這是FESCO的一大步,也是中國智力服務型國企改革的一大步,具有對未來長期的示範效應。對於這樣重要的案例,我們不妨多說幾句,多學習幾頁。FESCO混改案例最新發生,還在發展和落地中,這個案例的基本情況是什麼呢?
  • 《資治通鑑》告訴你:水至清則無魚,領導如何裝聾作啞取信下屬
    另一方面,彰顯了劉秀不計前嫌、信任下屬的胸襟,進一步打造王者品牌,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奔於他。讀歷史最大的好處在於,當我們面對未知情況時,總能在回看歷史的過程中發現類似情況,找到解決辦法。數百年後,在官渡之戰中打敗了袁紹的曹操,也面臨了同樣的問題。
  • 你的長處和短處是什麼?
    這就需要人們充分認清自己的長處,認清自己的長處應該發揮到哪裡,只有這樣,才能駕輕就熟,一往無前。一般來說,任何人都會在某些方面存在優勢,很擅長,而在其他方面則表現平平,甚至一竅不通。如果撇開了最擅長的工作不幹,便等於拋棄了你擁有的最重要的競爭優勢。在別的工作上,即使你能努力克服弱點,至多也不過使你得到一個業餘專家的美稱。
  • Shopify店鋪分享 | 10個精華案例,教你找到自家Unique Selling...
    開發一個自信滿滿且經過深思熟慮的USP能夠幫助你將重心放在對外傳達的信息上,同時對品牌的發展、文案以及營銷策略具有很大的影響。 USP的根本就是幫助你迅速地回答在客戶接觸你的品牌過程中所產生的最直接的問題。 「是什麼讓你與眾不同?」
  • 學會家族圖可以幫助你找到原因!
    再對這個人的生命經歷進行分析,幫助這個人在自己的經歷中,找到自己的情感、思考方式、信念模式。其實就是幫助這個人找到自己罪的原因,和罪在自己身上運行之後的結果。就像下面的這張大家很熟悉的圖一樣,通過對這個生命之樹的研究和了解,找到果子、樹枝、樹幹和樹根的問題。知道被汙染的土壤對我們的影響,以及在這個苦毒的土壤中被敗壞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