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不是真正所謂的衰敗而是未來新文明中最強有力的參考系.
前言:
事先說明,本文觀點絕不代表崇信西方文化、更無貶低我們傳統文化之意,因為它們都是在各自在不同歷史階段人類最好的作品,下文僅為客觀看待人類文化.
要知道...
中國傳統文化是人類最典型,最精緻的農業文化,它是我們考察人類文明史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本,因為中華文明保留了人類原始時期的基層思想內涵,包括思想序列、文獻序列,並且能夠部分完好保留直到今天,它更是世界上最精緻、最典型的農耕文明文化標本序列,從上古時代到近代從未發生斷裂.
這是今天的我們去了解傳統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不可否認的是
中國傳統文化不適宜現代大信息量、「大」人口量、大交流量的社會,這是是肯定的!因為其無法創造出適宜現代人口數量的生存結構及生產資料.
那麼這篇文章主要就是討論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無法適宜現代社會,現代信息量,以及這些不適應的因素能夠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我們能從中獲得什麼?
因為我們只有能深刻認識到「我們自己」,我們才能創造和迎接新的未來!
01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的現狀
很多人可能並不相信,我們的傳統文化已經大部分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仍舊覺得我們的傳統文化有大量仍在實用.
但事實上...
說這些話的人或許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什麼又是西方文化!
要知道今天我們頭上戴的、身上穿的、馬路上跑的等等全部是西方傳過來的或者以西方思維製造出來的技術產物;
再看看學校裡學的,除了正宗文言文、唐詩和部分內容是傳統的中國文化,其他的是什麼?
全部是西學!
...使用的文字雖然還是象形文字,但是已經完全邏輯化,連寫的文章大多也都是歐式文章,要知道傳統的文言文根本沒有邏輯結構、看看那些詩詞,都是具象的直接性表達,有的甚至連表達符號都沒有,但是我們現在寫的文章的主語、謂語、賓語等全都是典型的西方語言邏輯體系.
可以說我們已經把我們的傳統文化丟棄乾淨,甚至完全沒有意識到原來我們當前的所有的一切居然大部分都是來自西方.
(由此可知為什麼崇洋媚外會在我們這裡得到如此廣泛的無意識傳播,因為我們原創的很少,幾乎是抄別人的,能不崇洋媚外?)
但正因為將其丟棄,居然讓我們得到一個好處:
那就是謙卑的學習西方文化,謙卑到崇洋媚外的程度,謙卑到進口貨就是最好的,國產的就是低劣的(連個馬桶蓋都跑國外買、結果卻是國產的)這種歧視自己的文化氛圍,謙卑到連自己幾千年精雕細啄的文化連忘了都還不知道的境地!
這也就是我們這個時代很多人最迷失的原因所在.
儘管今天很多地方在開辦國學堂,可一味的回溯傳統文化,絲毫對未來沒有過大幫助,而唯有東西方文化進行融合,或許這才是對當今最好的選擇.
「這種中西方文化的激烈交匯狀態正是我們這代人所正在經歷的,這使得我們必須了解究竟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否則我們將會在這種交流過程中迷失自己,因為我們幾乎丟棄了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又學不到西方文化的核心,處於新舊文化的邊緣地帶,這才是最可怕的!」
又或者當我們走到現代人類文明最前衍的時候,突然不知所措,這也正是這篇文章所附帶的另一個核心,也就是如果今天我們走到世界前列,即無舊跡可循,又無明確的目標,我們該怎麼辦?
接下來,我們試著從中國傳統文化為什麼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因素去尋找其中的緣由.
02
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呢?
1、固執而傲慢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專注直觀實用的技術作業系統文化.
在人類早期階段,這個實用系統能夠有巨大的爆發力,這種巨大的優勢就會對人產生極大的遮蔽性,即蔑視非我族文化,又因為古中國歷經千年,已經在各個領域在整個世界都是最強大的,其結果就是傲慢到根本不相信任何其他的新文化.
於是形成無比自大傲慢的社會氛圍.
要知道中國在中世紀前後都是世界性大國、強國,外來文化被中國人視為草芥,(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就是因為這種文化自大傲慢走向了滅亡),這種傲慢自大,直接切斷了外來文化的交流.
這就導致...
近代中國代表的農業文明的這個文明類型和西方代表的工商業文明的這個文明類型發生劇烈衝突,因此使得近代向工商業文明轉型變得極為困難.
因為無法在信息更大、人口更多的時候伸展,從而導致中國傳統文化在清朝末期呈斷崖式衰落.
2、對新思想的巨大排斥性
孔子曾經說過: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就是說出現任何異端思想無論好壞,就應該直接攻滅它,完全不用分辨,這樣才使得它的餘毒和危害得以消除,這是傳統以保守為核心的文化基礎.
這就使得中國近代社會文化的轉型是以打倒孔家店、打倒自己的傳統文化,全面拋棄自己的傳統文化獲得社會轉型,才能獲得自救.
他說明什麼?
說明傳統的文化內涵的伸展力根本不夠,必須徹底清理傳統文化,才能和新的文化、新的時代接洽.
這可見中國傳統文化對於任何新思想都是加以排斥的!
而古希臘文化則完全相反,可謂亂到極致、開放到極致,能接受任何文化,各種錯綜紛雜都被允許,絲毫沒有被壓抑、壓制.
於是形成近代科學的萌芽最基礎的哲科思維,到了近代整個世界都成了西方人的囊中之物,西方幾乎荼毒了整個世界,就是因為其思想的開放性.
3、我們的文化體系是一個相信眼見為實、純實用直觀、經驗性的技術性體系.
所謂技術體系就是指一個具象直觀的實用操作體系、經驗體系,可人類今天的知識都跟具象的眼睛所看到的全然無關.
你想想什麼是物質?
我們現在說它是分子、原子、或者基本粒子等等,能拿眼睛看?能用手觸摸分子、原子?;
你的身體是由你眼睛根本看不見的細胞構成,僅僅是人類創造的一個主觀邏輯形式;
它講一切事物居然是可以拿數學、物理計算的,一切事物都能表達為一個方程,而且可以表達到極為精確的程度,並且能夠計算出來.
這在傳統知識體系裡從來沒有出現過,世界居然還可以這樣解釋,而且極具解釋力,還能得到驗證.
叫實證科學!
這種看待世界的方式一下就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眼見為實、直觀經驗全部衝垮,中國傳統文化迅速奔潰.
因為現代的知識體系全部都是軟態邏輯推演的產物,這就導致曾經是世界四大古國中文明程度最高的中國,甚至達到的最高狀態是創建世界技術體系的60%-80%.
可到科學時代,中國傳統文化驟然衰落,原因居然就是具象構建下的技術體系是硬態試錯法,他要求實際操作中不斷試驗,由此導致它的範圍狹隘,時度極長、難度極大;
而科學體系是在邏輯模型上建構,一旦建構,它開始的就是無需多次實物試驗的軟性試錯法,這樣就直接避免複雜的硬態實驗.
一種是硬態的多次實物實踐而最終形成的結果,一種是單單依靠邏輯公式運算就能直接計算到最佳狀態,這種效率的突飛猛進,是徹底拉開東西方文化差距的根本原因.
這也就是科學時代以後中國傳統文化驟然衰落在思維方式上的體現!
4、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是壓抑和禁慾
因為人口膨脹、人際關係、資源關係格外緊張,所以農業文明需要集體協作,不主張個人自由、個人權利,大家只在為生存、繁衍後代的事情奔波.
那麼在這樣一個複雜的血緣壓制體系下,你也絕難產生任何其他思想和行為.
因為整個家族都在為生存和家族振興奔波,那怎麼會允許家族的其中任何一個人做為維護大家庭生存之外的事呢,於是大家庭的血緣關係逼迫著你做為生存而做事,絕無可能讓你有時間去想這個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誰圍繞這誰轉這些問題
當然了,在那個年代也就只有處在壓抑和禁慾狀態,農業文明中的人們才能安寧生存,但隨著隨著信息量增大和人扣數量增加.
這也最終導致中國傳統文化破潰.
而且這種農業文化的巨大壓抑甚至造成這樣一個結果: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接近工商業文明的時代,其經濟超前繁榮,如果你查詢宋朝的經濟發展、商業發展,絕對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但是卻出現了一個學說,叫朱熹理學,儒家學說重新抬頭,開始整頓民家儒家學說散亂的局面,這個散亂反而造成中國儒家更加僵化、更極端的表達,在朱熹哪裡叫:「存天理、滅人慾」,於是中國徹底在農業時代告別工商業時代的飛速發展」
正是這種最適應農業文明時代的群體更易生存的方式,結果卻是工商業時代最大的阻滯原因.
我們無法去評價好與壞
因為沒有對錯,只有適不適合對應時代人類的生存.
於是我們可以知道,沒有那個學說萬年不敗,任何理論學說一定只適宜在某個階段,如果我們永遠沉浸在一個固有的文化通道中,那麼肯定只有衰亡.
唯有居安思危、懷著接納任何有益於人類種群的文化思想,我們才能世代長存.
03
中國文化早已衰落,那麼它還有什麼價值呢?我們為什麼還要研究他?
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是整個人類農業時代的核心
它保留了人類文明最底層的思緒,而越原始、越低級的思緒一定越具有奠基性、決定性和穩定性,因此它構成人類未來文化和文明再造的重要參考性,那麼,儘管現在退到後排座,只是因為不適合這個人口暴漲快速進步的時代時代.
但是並不是說它已經沒有任何價值,它同樣是未來新文明、新文化的重要參考系,對人類的未來起著舉足輕重的大作用.
想想今天我們文化的現狀.
「我們大部分人既不完全信奉我們的傳統文化,又無法深入到西方文化的核心精髓,於是當今的文化氛圍不正是半東方半西方文化?外面是進步論,而骨子裡或多或少是傳統文化的影子,這種東西方文化的匯合期所蘊藏的巨大勢能,多少人又能感受到?」
所謂的一味追求進步論、追求完美,其好比一隻旋轉的陀螺,要麼不斷加速到臨界點突然奔潰,要麼立即停止旋轉,結果同樣是破潰.
那麼今天我們所面對的信息量、人口量是史前任何時期都不曾所遇到過的,所以我們更迫切去創造出一種更適宜於大體量信息和大體量人口的合理並且純真的中國文化.
文章最後我在重複一遍
既然上述已經是事實,並且無法改變,那麼我們只能看清自己,認識自己,也得開放的對待其他文化,然後積蓄力量,當第三期人類文明到來臨的時候,中華民族仍舊走在世界前列.
文末我再次聲明西方文明文化絕不代表未來,這是當今西方的哲學家的共識,而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對此並無太大感受,是因為我們根本不曾了解西方文化對人類的戕害有著何其之大的危害,如果我們都能從歷史的大尺度來看,或許我們才能看清.
那既然農業文明已經衰落,西方文明又不代表未來,那接下來會有一個什麼樣的未來?未來又給我們創造出一個什麼樣的場景?
或許這個答案已出,或許還有其他答案,持續關注我們,或者有興趣的話聯繫我們一起探討未來人類將走向何方.
主創:橈哲
編輯:塔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