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百科】敘事曲(Ballade)簡介

2021-02-08 古典音樂家網

敘事曲(Ballade),一般指富於敘事性、戲劇性的獨唱或獨奏曲。敘事曲一詞源出拉丁文ballare,意為跳舞,最初是一種舞蹈歌曲。14世紀以後,只歌不舞,在法國、義大利、英國、德國各國成為獨唱或復調敘事歌曲的通稱。敘事曲和敘事歌曲一樣具有敘事性,也就是說曲調富有語言表現力,好像講故事一般侃侃而談,內容多取材於民間史詩、古老傳說和文學作品。

  18世紀德國作曲家J.R.楚姆施泰格把敘事曲發展為篇幅較大的獨唱歌曲,由若干對比段落組成。19世紀德國作曲家C.勒韋把它處理成一種戲劇性歌曲,常結合運用分節歌和通譜歌的形式。他的17卷敘事曲,包括《魔王》、《愛德華》、《女店主的女兒》等著名歌曲,對F.舒伯特的創作產生了深刻影響。除獨唱敘事曲外,也有為獨唱、合唱和樂隊而作的敘事曲,如H.沃爾夫曾把他的獨唱敘事曲《猛火騎士》改編成合唱和樂隊作品。波蘭作曲家F.F.蕭邦是鋼琴敘事曲的首創者,以後德國作曲家J.勃拉姆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和挪威作曲家格裡格等也都把敘事曲的體裁應用於鋼琴作品。

蕭邦共創作了四首敘事曲,完成於1831-1842年,是他21-32歲那段充滿了活力的青年時代的作品,也正值波蘭資產階級民主運動高潮時期,波蘭人民反對奴役、爭取自由獨立的民族鬥爭,培育了蕭邦深深的民族情感和真摯的愛國熱忱,所以在他的幾首敘事曲創作當中,祖國和祖國人民成為其創作中的主要主題。蕭邦的敘事曲是受文學上的敘事詩和聲樂作品中的敘事曲的影響,作為一種新型的體裁出現在音樂藝術領域的。最初,敘事曲源於中世紀的定型詩。此後,敘事曲從17世紀慢慢衰落。19世紀初,聲樂敘事曲開始普遍流行(此時的代表作是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創作的《魔王》),而蕭邦是第一個把敘事曲運用到器樂中來的作曲家,這種器樂性的敘事曲是一種抒情浪漫性格的曲子,從史詩性戲曲性的曲調上來說,蕭邦的敘事曲與舒伯特的以及其他聲樂敘事曲相近,但蕭邦的敘事曲是大型樂曲,其音樂形象具有廣闊的交響性發展,結構複雜。在他的敘事曲中充滿了民間風格,主題都是民歌性質的,並且採用了民間音樂的即興性和變奏手法,唱出了波蘭人民的生活、鬥爭和願望。

  這四首敘事曲不僅在富於幻想的浪漫主義氣質方面、在敘事性和戲劇性的結合方面,而且還在某些細節上接近於舒伯特。據蕭邦的學生古特曼說,蕭邦非常喜歡舒伯特的作品。舒伯特的聲樂敘事曲對於蕭邦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蕭邦的敘事曲是一種全新的創作,它不僅僅因為蕭邦的敘事曲是前所未有的鋼琴敘事曲,還因為蕭邦將敘事曲提高到了具有戲劇性和交響性的體裁。蕭邦創造性地發展了敘事曲這一體裁,提高了它的表現力並賦予它以全新的意義,使它具有宏偉廣闊的史詩性的內容。蕭邦曾親口對舒曼說過,他的敘事曲是受波蘭愛國詩人密茨凱維茨的史詩啟發而寫成的。現在還不能確定哪首敘事曲是受密茨凱維茨的哪首長詩的啟發而寫成的,只能從中找到兩者之間的一定聯繫,進行推斷。邦的鋼琴音樂是今天人類音樂文化藝術史中的不朽瑰寶,其音樂形式上的綜合與創新,使他的鋼琴敘事曲成為當時和今天在器樂獨奏作品中的經典之作,蕭邦作品的敘事性特徵充分表現出了蕭邦對於表現音樂形象的準確把握和對於浪漫主義音樂風格的完美體現。

  蕭邦是19世紀波蘭最傑出的鋼琴家作曲家,一百多年來,他的鋼琴作品始終響徹音樂舞臺,時至今日仍被各國鋼琴家盛演不衰,以至成為他們的保留曲目。


1、 如果您喜歡我們分享的資料,可以查詢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國古典音樂家網」,微信號「classicalmusician」。也可以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2、 新朋友可點擊右上角菜單標註,查看官方微信帳號「中國古典音樂家網」並加關注;

3、 如推薦您身邊的朋友加關注,掃描上方的官方微信平臺二維碼即可;

4、 您還可以通過以下多種途徑了解我們:

l古典音樂家網官方網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

l新浪微博:@中國古典音樂家網

l美國莫爾裡國際聲樂歌劇營官方網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mrlfestival

l美國莫爾裡國際鋼琴營官方網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piano

l美國古典聲樂家國際聲樂比賽官方網址:

www.classicalmusician.com.cn/competition

相關焦點

  • 音樂基礎知識——敘事曲
    >
  • 魯賓斯坦:蕭邦四首《敘事曲》Ballade
    他的敘事曲與浪漫主義詩歌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繫,它們具有某種潛在的標題性,是他音樂中形式最完美,內容最豐富的作品。在他的敘事曲中充滿了民間風格,音樂主題都是民歌性質的,並且採用了民間音樂的即興性和變奏手法。總體而言,規模宏大、氣勢恢弘,具有史詩性、戲劇性,具有廣闊的交響性發展,富於幻想的浪漫主義氣質。
  • 【音樂百科】奏鳴曲(sonare)簡介
    第四樂章:快板或急板,奏鳴曲式或迴旋曲式。  有時,作品會根據需要省略第一或第二樂章,形成三樂章的結構。 古典派奏鳴曲 17世紀中葉以後,古典奏鳴曲開始出現並鞏固其某些特徵。莫扎特有很多兄弟姐妹,他是家中的第7個孩子;1791年12月5日卒於維也納,終年35歲。其中最出名的歌劇是《費加羅的婚禮》和《唐璜》和《魔笛》。 莫扎特是奧地利作曲家,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古典主義音樂的典範,他對歐洲音樂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 【音樂百科】練習曲(Etude)簡介
    練習曲有兩種:一種為樂器演奏的技術訓練而寫的樂曲,常有特定的技術上的目的,如訓練音階、琶音、八度音、雙音、顫音等;一種為音樂會練習曲,由前者派生而來,並逐漸演變為一種炫技性的藝術作品而在音樂會上演奏。
  • 蕭邦敘事曲解析(一)丨《第一敘事曲》、《第二敘事曲》
    蕭邦的鋼琴音樂在世界人類音樂文化藝術史中佔有不朽的地位,其創新的音樂形式和與古典音樂的綜合,使他的鋼琴敘事曲成為當時和乃至今天在器樂獨奏作品中的經典之作,蕭邦作品的敘事性特徵充分表現出了蕭邦對於表現音樂形象的準確把握和對於浪漫主義音樂風格的完美體現。從而使得他的音樂在建立在古典主義風格的基礎上的同時,成為了浪漫主義音樂進行革新與綜合的優秀典範。
  • 蕭邦的敘事曲
    蕭邦把原先用於聲樂作品中的敘事曲體裁借過來,用於鋼琴敘事曲的創作,這一大膽的創新與受到同鄉詩人密茨凱維支敘事詩的影響有著密切的聯繫。密茨凱維支敘事詩的民間風格表現在民歌的格調和民間的語言,蕭邦敘事曲的民間風格表現在民歌性質的主題、民間音樂的即興性的變奏手法。
  • 齊默爾曼演奏三首蕭邦敘事曲
    由於敘事曲這一新的器樂體裁形式需要用無詞的語言來表達音樂內容,由於敘事曲與詩歌、文學的密切聯繫,以及詩歌、文學內容的史詩性、戲劇性需要通過這一新的體裁形式去表達,因此,蕭邦衝破傳統的典型規範及用新的結構形式取代舊的結構形式是不可避免的。
  • 【音樂百科】跟音樂愛好者分享——音樂術語小詞典
  • 蕭邦敘事曲基礎指南
    》蕭邦敘事曲的音樂特徵導讀:學習蕭邦敘事曲的鋼琴音樂特徵,可以使我們更加全面地、準確地了解和認識蕭邦敘事曲的歷史背景,以及每首樂曲的音樂風格特徵、音樂結構、表現手法、思想內涵、演奏技巧等,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演奏水平,為今後蕭邦鋼琴音樂的教學和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 聽魯賓斯坦演奏蕭邦的四首敘事曲、諧謔曲
    蕭邦的四首敘事曲包括《G小調第一敘事曲》《F大調第二敘事曲》《降A大調第三敘事曲》和《F小調第四敘事曲》。創作時間從1831年持續到1842年。這十年是蕭邦創作精力最旺盛的時代,也是他各種情感最飽滿的時代。在四首敘事曲的任意一部中,我們都能體會到最深情、最打動人心的歌唱。今天聆賞整套作品,想必是一次淋漓盡致的浪漫之旅了。
  • 蕭邦的敘事曲,到底在敘啥事兒?
    敘事曲(Ballade)一詞緣於法語。這一體裁,是由蕭邦所首創的。蕭邦一生,共創作了四首敘事曲,分別是:第一敘事曲,第二敘事曲,第三……等等!分別是g小調第一敘事曲(作品23),F大調第二敘事曲(作品38),降A大調第三敘事曲(作品47),f小調第四敘事曲(作品52)。
  • 《蕭邦敘事曲》的前生今世
    期待已久的肖賽評委會主席卡塔琳娜.波波娃教授《蕭邦敘事曲》講座正式開講。為了保證講座的質量,藝術留學廣場特邀中國音樂學院附中的任舒曼老師擔任此次的翻譯。由來自西安音樂學院附中、中國音樂學院附中和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的李賢澤、畢馨元、馮草原、錢程四位同學分別演奏蕭邦的4首敘事曲配合波波娃教授的講座。
  • 【音樂百科】各個時代鋼琴音樂風格簡介
    音樂起源於勞動,發展在各個社會階段中,紮根於勞動人民的心裡,人類對音樂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要求。因在眾多的鋼琴文獻中,不同作品處理各不相同。而鋼琴學生為豐富自己的曲目、拓寬視野,應多接觸各個時期的作品。
  • 蕭邦《g小調敘事曲》作品分析
    導讀:鋼琴敘事曲是波蘭鋼琴家蕭邦首創的音樂體裁,《g小調敘事曲》是蕭邦敘事曲的代表作,文章通過對此曲結構、旋律、和聲等多角度的分析,為學習者和演奏者提供參考。——帶你欣賞蕭邦《第三鋼琴奏鳴曲》  創作背景 蕭邦的g小調第一敘事曲是蕭邦敘事曲的代表作,創作於華沙起義失敗後不久,是蕭邦內心情感變化貼切表現的作品,也是他創作中達到一定程度的成熟之作。蕭邦把原先用於聲樂作品中的敘事曲體裁借來,用於鋼琴敘事曲的創作,他開創了器樂敘事曲體裁的先河,為敘事曲體裁拓寬了使用的範圍,豐富和發展了敘事曲的音樂表現。
  • 【音樂百科】巴西音樂簡介
    例如碟內收錄了99年被選為最佳女新人Ana Carolina的作品,風格混合了怨曲、騷靈、探戈、搖滾以及富巴西色彩的新興跳舞節奏,新潮得來卻拖著一條優美傳統尾巴。即使如此,他依舊堅持音樂的美樂地 -祖國巴西音樂的根,吸取世界各式各樣的音樂元素在創作中,幾十張作品創作也以葡萄牙文為主,音樂存在於他的腦海,是他表達情感投射的方式。
  • 蕭邦四首敘事曲原詩內容
    舒曼送給蕭邦夢幻曲,蕭邦則回獻此曲,而且親自彈給他聽。湖面是平鏡如滑的,夜晚的星星照在湖上極美。湖在很久以前是座城市,因為被韃靼人圍攻而陷落。城中少女誓死不願受辱,向天跪地求死。此時地面突然裂開一個大洞,形成一湖,少女們跳到湖中自盡。天神把少女變成湖邊的花,凡觸到花的人不久都會遭到不幸死亡的命運……故事標題為「水妖」。一個年輕人在湖邊遇到一位女孩,兩人一見鍾情。
  • 以《g小調第一敘事曲》為例丨解讀蕭邦鋼琴音樂的浪漫主義創作風格
    ——以《g小調第一敘事曲》為例導讀:蕭邦是十九世紀歐洲浪漫主義音樂的傑出代表,也是民族樂派的奠基人之一,在歐洲音樂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蕭邦鋼琴音樂的創作風格:靈活多變的曲式結構以及豐富多樣的體裁。蕭邦的音樂結構形式靈活自由,無論是大型的奏鳴曲、敘事曲,還是小型的瑪祖卡、夜曲、練習曲,都遵循一定的藝術規律、既遵循傳統又超越傳統;強烈的音樂感染力。蕭邦的音樂詩意濃鬱、充滿了震撼人心的抒情性。成熟時期的作品具有真正的悲劇規模,要求演奏者具備高度的熱情和藝術想像力。
  • 【音樂百科】浪漫主義樂派(Romantic Music)簡介
    ,它產生在十九世紀初。 浪漫主義音樂與古典主義音樂所不同的是,它承襲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傳統,在此基礎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是繼承古典樂派,但內容上卻有很大的差異,誇張的手法也使用的特別多。
  • 【音樂百科】小提琴派別簡介
    1756年L.莫扎特(W.A.莫扎特之父)寫的《小提琴教程》是德國小提琴發展的總結。1831年,德國著名的小提琴家施波爾完成了他的《小提琴教程》。F.達維德(1810~1873)在1843年萊比錫音樂學院開辦時是小提琴系的負責人,他是一位善於啟發、激勵學生上進的教師,在他的努力下,使萊比錫音樂學院成為19世紀中葉的小提琴學習中心。達維德編訂過許多古典作品,對豐富曲目作出了貢獻。
  • 蕭邦《g小調第一敘事曲》,電影、動漫及花滑中的古典
    席皮爾曼坐下來,在隱隱的月光中彈奏的就是這一首感人肺腑的蕭邦《g小調第一敘事曲》(Ballde N0.1 in G Minor)。樂曲由緩慢變為激昂,就像作曲家用音樂在傾訴自己的心事,同時又像演奏者在敘述自己在二戰中遭受的坎坷經歷,用音樂宣洩著內心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