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外丨成為更棒的自己,小夥伴們一起打棒球去

2020-12-23 騰訊網

「NY」或者「LA」標誌的棒球帽,大家都很熟悉,這正是來自MLB美國棒球大聯盟中的紐約洋基和洛杉磯道奇兩支著名的球隊。如今,不僅棒球帽流行,棒球這項運動在蘭州中小學生中也漸漸興起,今天蘭州棒之緣棒球俱樂部教練吳鑫輝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打棒球的一些知識。

少年派·教培智囊團 吳鑫輝 蘭州棒之緣棒球俱樂部教練

21世紀最時尚又紳士的運動

棒球是團體球類運動,由人數為9人的兩支隊伍在球場進行攻擊與守備。棒球場地為直角扇形場地。棒球球員分為攻、守兩方,攻方球員利用球棒將守方投擲的球擊出,隨後沿著四個壘位進行跑壘,當成功跑一圈回到本壘就可得1分;比賽中,兩隊輪流攻守,九局中(少棒為六局,青少棒為七局)得分較高的一隊勝出;若正規9局打完後雙方得分仍相同,則進入延長賽。

中國人打棒球的最早記載,為中國著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在美國耶魯大學留學時(1877年-1881年)組織「中華棒球隊」,之後從美國、日本歸國的華僑及留學生把棒球帶回祖國。目前棒球運動在國內呈爆發式增長,尤其在一二線城市,以及像清華大學、北京體育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廈門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都有棒球隊。棒球被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接受,其中大多數以青少年為主,通過接觸棒球拓展自己的國際視野,也通過學習棒球為以後上大學以及留學,創造和儲備更多的機會。

適宜青少年兒童參與的

綜合性運動項目

相較於其他球類運動,棒球運動對身體素質沒有過高的要求,比如籃球身高佔優勢,排球需要彈跳優勢。棒球的九個位置都有不同的特點,所以不管你是「高矮胖瘦」都能在棒球場上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與其他球類運動項目一樣,經常參加棒球運動能有效地鍛鍊人的身體、增強體質水平。棒球運動還具備其他球類運動及田徑運動的特點「跑跳投打」,是一項綜合性非常高的運動。而且棒球運動老少皆宜,以青少年為例,小朋友3-4歲就可以參加,是一項非常好的幼兒啟蒙運動。

因此,經常參加棒球運動,對於發展孩子的全面素質具有積極的作用。另外,棒球運動還能增強循環、呼吸等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棒球運動既可以使人胸襟開闊,又可以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由於棒球比賽規則複雜,戰術變化多,需要快速的思考、分析和判斷,加強配合和默契,所以棒球還能培養人們機智靈活、堅毅果敢的應變反應能力和團結協作的能力。

集趣味與競技為一體

棒球運動是一種以棒擊(打)球為主要特點,具有很強的集體性、對抗性的球類運動項目,被譽為「競技與智慧的結合」,是一項集智慧與勇敢、趣味與協作於一體的集體運動項目。棒球運動也是一項動與靜結合的運動,它分工明確,隊員與隊員之間需要協作配合,又需要個人的智慧和才能。成員之間分工明確,責任清晰,必須主動配合,相互服務,必須要顧全大局,甘於犧牲自我。

棒球運動是一項非常鍛鍊抗壓能力和反脆弱的運動,因為棒球「擊打球」被世界吉尼斯認定為最難的動作,就算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運動員也只有三成左右的成功率(30%),也正是這樣,棒球運動員才能在一遍遍的失敗中去挑戰自己,自然而然也就成為所有體育運動項目中,抗壓能力最強的,也是心理素質最好的。它還是一項非常注重禮儀的運動,彰顯紳士風度。運動期間必須戴棒球帽,訓練之前必須要脫帽鞠躬向教練問好,比賽時要向對手和裁判問好致意。訓練結束後要向教練、家長脫帽鞠躬致意。

打棒球基本規則學起來

兩隊比賽,每隊各有9人,兩隊輪流攻守。攻隊隊員在本壘依次用棒擊打守隊投手投來的球,並乘機跑壘,能依次踏過1、2、3壘並安全回到本壘者得1分。守隊截接攻隊擊出之球後可以持續碰觸攻隊跑壘員或持球踏壘以「封殺」跑壘員,當球落地之前防守隊員如果接住球,則稱之為跑壘員被「截殺」,如果投手對擊球者投出三個「好」球,則跑壘者被「三振出局」。攻隊3人被「殺」出局時,雙方即互換攻守。兩隊各攻守一次為一局,正式比賽為9局,以得分多者獲勝。

守隊隊員按其防守位置及職責規定名稱如下:投手,捕手,1壘手,2壘手,3壘手,遊擊手,左外野手,中外野手,右外野手。攻隊入場擊球的隊員叫擊球員。合法擊出界內球且沒有被場上防守隊員截殺時,該擊球員應即跑壘,稱為「擊跑員」,當投手投出四個壞球或者讓球接觸到跑者身體,則跑者「保送」上一壘(「好」球即為投手將球投入好球區且擊球者沒有擊中球,「擦棒球」,「界外球」和揮棒揮空也屬於「好」球範疇,「壞」則指投手將球投在好球區外,且擊球者沒有揮棒)。 擊跑員安全進入1壘後,即稱為「跑壘員」。

棒球的起源

根據美國有關專家多年來的考據認為:棒球運動源於英國的板球。1845年,美國人亞歷山大·喬伊·卡特賴德為統一名稱和打法,制定了有史以來第一部棒球競賽規則。規定的場地圖形和尺寸至今仍沿用,並正式採用了棒球(Baseball)這一名稱。因此,現代棒球運動源於英國而發展於美國。目前,棒球最普及的是美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此外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和拉丁美洲也極為風行。1910年時任美國總統威廉姆·霍華德·塔夫脫正式批准棒球運動為美國的「國球」。

如果你也對棒球這項運動感興趣,但還沒有嘗試的機會,現在正是時候。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有機會參與到棒球運動當中,去體會棒球運動的樂趣。掌上蘭州·蘭州晨報《少年派·課堂外》欄目本期聯合蘭州棒之緣棒球俱樂部為廣大青少年朋友奉送免費棒球體驗課大禮。

點擊連結快來搶棒球免費體驗課!

文/圖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夏苗

相關焦點

  • 打棒球的少年們,他們到底能有多棒?
    2018年,在美國舉辦的PONY小馬聯盟U11組世界大賽上,這支由平均年齡不到10歲的孩子組成的"強棒天使隊",受邀作為亞太地區唯一一支少年棒球隊登上世界少棒的頂級賽場,這在中國棒球史上是首次。 從逆境中走向國際舞臺,棒球為這群孩子開闢了一片開闊的天地,讓他們成為優秀的棒球少年。
  • 【MLB】「做更棒的自己」,青少年棒球聯賽廣州開打!
    本賽季得到了廣東省棒壘球協會的大力支持,同時也是2020年廣東省青少年棒球U系列賽事之一。大賽分為U10組、U12組兩個組別,為期四天,在兩個周末舉行,本周日將決出冠亞軍。共有6支球隊參加U10組比賽,而7支球隊將在U12組內展開爭奪。
  • 《棒!少年》:不想成為不良少年,但是可以打棒球
    《棒!少年》講述了一群出身草根、來自全國各地的困境少年,在前國手和70歲傳奇教練的帶領下,從零開始學習打棒球,直至赴美徵戰的真實故事,展示了生命力蓬勃的少年群像。本片曾獲得2018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 「IDF 優選提案」。如果沒有棒球,你們就是一群流氓。我沒有去打棒球,我就是街上的流氓!
  • 《棒!少年》:棒球之外 他們更需要被關注
    少年》是一部在國內少見的棒球紀錄片,而更為罕見的是電影並沒有將棒球,這項體育運動本身作為電影的焦點,去展現燃情勵志的逆襲,而是將鏡頭聚焦在了一群出身貧苦家庭的棒球少年身上,電影以他們過往與當下為原點的切入,關於他們真實的成長陣痛成為了其觸動人心的人文關懷。
  • 【棒球課堂】棒球基本規則
    正式棒球比賽若九局結果同分,則可能進入延長賽,延長賽以一局為單位,最多打幾局則依大會規定為準。此外,若後攻方在九局上半結束時已經領先,則比賽亦結束(不進入九局下半)。但成人棒球以下的比賽,有時並不打完九局。依大會規定為準。所以不要以為一定要打完九局。
  • 探訪強棒天使棒球基地,「熊孩子」如何成為「棒少年」?
    用5年時間,打造6支青少年棒球隊,在國內獲獎十餘次……紀錄片《棒!少年》的上映,讓強棒天使棒球基地走進了觀眾的視野。雙手長滿老繭,身上十幾處傷痕,這些平均年齡只有13歲的棒球少年,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在棒球之路上不斷前行,他們要用手中的球棒改變自己的命運。
  • 棒球專欄 | 《棒!少年》,會成為中國棒球走向春天的標誌嗎?
    影院裡坐的滿滿當當,當主持人現場調查有多少人參與過棒球運動時,舉手的人卻寥寥無幾。這個簡單的調查也從側面說明了棒球目前在國內不溫不火的境地。《棒!少年》的獲獎,對此前一直在小圈子裡轉來轉去的中國棒球來說,是件難得的出圈性質的大事。那段時間的朋友圈裡到處都是電影上映帶來的熱議,各路高影響力的公眾號也在誠心推薦,其中不乏眾多10萬+爆文。僅列出部分文章,其他10萬+爆款文章大多參照以上內容寫出。
  • 打個棒球!
    棒球點燃青春熱血 福州英雄少棒隊隊員陳康玉說:「我感覺今天自己的狀態還是很不錯的。因為今天我打一壘的時候沒有丟過一個球。我們會爭取用我們的團結和努力獲勝。」
  • 『棒球觀察』甩棒與否,現代棒球?
    對於Goose Gossage說,甩棒是「棒球之恥」這件事情,我認為Gossage的話說得有些重了。 在他眼裡,棒球是一項很神聖的運動,也因為他對棒球的尊敬,讓他得以在這項運動當中獲得進入名人堂的殊榮。 不過,全壘打時的甩棒究竟和恥辱有什麼關聯?
  • SISU棒球少年的棒球魂!
    現球隊主教練朱慕德是原國家棒球隊主教練;球員宮海成代表上海參加2017年天津全運會取得亞軍,並籤約MLB美職棒大聯盟匹茲堡海盜隊;球員羅北星入選2018年國家棒球隊。而這輝煌的戰績,離不開每一位上外棒球高水平運動隊成員的辛苦付出。與其他學生相比,他們肩上擔著更多的責任:對球隊、對自己,以及對每一個對棒球感興趣的同學。是這種責任激勵著他們成長與前行,成為上外的驕傲。
  • 青少年棒球比賽首次亮相成都市運會 棒球小將雨中揮棒
    7月30日,「愛成都·迎大運」成都市第十四屆運動會青少年組棒球比賽在金牛體育中心舉行。棒球小將們在滂沱大雨中激情揮棒,你爭我奪。本屆成都市運會首次將棒球設置為青少年組正式比賽項目,比賽為期四天,共有來自全市各區(市)縣的7支代表隊,200餘名運動員、教練員、領隊參加甲、乙組別的比賽。
  • 《棒!少年》:如果沒有棒球,我可能就是一流氓
    目前,《棒!少年》在豆瓣的評分8.7分,收穫無數好評。有觀眾說,這個中國版「甲子園」般的真實故事不僅講述了困境少年如何突圍,更讓觀眾從這個成長故事中看到普遍的人生況味,在這些流汗流淚的少年身上找到自己年少時的模樣。
  • 《棒!少年》的背後故事:從頑劣小子,到棒球少年
    因為棒球,這些曾經頑劣的少年,有了自己描繪人生軌跡的機會。一個星期之後,以他們為主角的紀錄片《棒!少年》將登陸院線。幾場點映過後,目前《棒!少年》豆瓣評分高達8.8分。小虎剛出生3個月,媽媽就被爸爸打跑了。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爸爸常年在外務工,奶奶眼睛不好,沒有謀生手段,小虎便遊蕩街頭。《棒!少年》的導演許慧晶,曾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回家,小虎爸爸帶回了一個女人和一個小弟弟。之後第二天,爸爸騎著摩託車帶著倆人出去玩,而小虎一個人在家餓了一天。
  • 看《棒! 少年》談棒球
    如一位影評人的評論:「它更關乎於生存處境與人生選擇,球場之外遠比球場之內精彩。」棒球(Baseball)對於國人來說是一項陌生的體育運動。棒球起源於美國,但到底是誰發明了這項運動沒有定論。但應該是受到了源自英國的板球(CRICKET)的影響。棒球是在一個扇形場地上進行的。分為內野和外野。如下圖所示,內野近似一個菱形。
  • 市郊棒球隊衝擊世界賽?國產高分紀錄片《棒!少年》叫板命運!
    它講是一支特殊棒球隊「強棒天使隊」,去美國參加著名棒球比賽的臺前幕後的故事。為什麼特殊呢?因為這群球隊的組成人員,他們是一群問題青年。他們或父母早逝、或家庭貧困,而這些原生家庭的難題,又或多或少造成了他們性格上的問題。比如,主人公之一馬虎。這是一個妥妥的問題少年,他出身西北農村,是隊裡有名的刺頭。
  • 棒 ! 武大棒球隊和武漢棒球青年們
    青春期的我們,會為了扮靚去買上一件棒球服,更早一點,我們看過哆啦A夢從口袋裡掏出棒球手套。對絕大多數人而言,這就是自己對棒球的全部了解。棒球像是隔壁班的同學,除了名字和相貌,你對他一無所知。於是順著《棒!
  • 對話強棒天使創始人孫嶺峰:用棒球叫板命運
    前棒球國家隊隊長孫嶺峰,傾其所有創立並維持棒球隊的運營;傳奇教練,被孩子們稱為「師爺爺」的張錦新,年逾七十仍在一線綠茵場。還有一眾頂尖的教練老師。這看似毫無干係的兩群人,卻緊緊地交織在了一起,揮起棒球棒,叫板命運。一部名為《棒!少年》的紀錄片,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個特殊的棒球隊。但與名氣不相符的是,這支棒球隊5年4換基地,常年遊走在資金鍊斷裂的邊緣。
  • 「棒」的不只是少年,還有棒球
    易烊千璽、黃渤等影視明星都在社交平臺為該電影助力,成為今年體育電影的一匹黑馬。它叫《棒!少年》。導演許慧晶在自述中說道:「這些孩子們成年後或許會成為一名職業運動員,一名大學生或教練,每當有懷疑和否定自己的時候可以回想起這部紀錄他們成長的影片,提醒他們記得年少的自己為了贏得比賽所做的努力和付出,自己是多麼的勇猛、堅定和無畏,記得接納自己過得自然舒坦一些。」
  • 棒球「夢之隊」,秘訣在這裡
    據金牛區少年兒童業餘體校相關負責人介紹:1983年,朱明德教練來到成都市金牛區體校,也是這個時候,在朱教練的組織下,成都棒球隊開始發展。那時候條件並不好,沒有標準場地,用球和手套都得通過申請才能得到。很多時候得自己縫手套、補球,用竹竿揮棒練習。
  • 王俊凱私下打棒球視頻曝光,大力揮球棒卻差點摔倒,技術堪憂!
    王俊凱訓練打棒球的視頻曝光,結果揮球棒卻把自己揮出去了,太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