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劉亦菲的花木蘭,一個女孩的自我覺醒

2020-09-22 淘電影

截止9月20日晚上10點,《花木蘭》國內豆瓣評分,4.9分,慘不忍睹。

電影到底如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審美和偏好。

於我而言,電影值得一看,更想說一說。

這個「值」,核心就是它對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觀與念!

製作、演技,迪士尼的底線,我認為也值!

像大多數人一樣,其實我早早的就獲得了《花木蘭》的高清網絡版,一直沒有去看,網絡上的各種吐槽、不屑甚至鞭撻的言論,潛移默化地也左右了我的情緒,遲滯了我的行動。

同樣,鋪天蓋地的惡評,與前期同樣乘風破浪的廣宣,及迪士尼、3億美元、華人大碗組團的標籤,形成的反差,

也有一種「是騾子是馬」也讓我瞅瞅,「到底有多爛?」的好奇心。

幾次想從電腦中刪除片子的衝動,還是忍了忍。

上個周六的午飯時,頭條西瓜視頻刷到一個「動圖」,就是花木蘭小時候追雞從房頂上掉下來那一段的走位,當時就吸引了我。

於是,我打開電腦,看完了115分鐘的真人版《花木蘭》。

其實,我也有一種儘快看到我想接二連三吐槽的橋段,好早早關閉播放器,刪除資源,不再浪費我的注意力,午後還能早早地睡個好覺。

從開始到花木蘭小時候從房頂上掉下來那一段,行雲流水節奏,迪斯尼眼中的中國文化,對中華元素的理解,以及嫻熟的處理方式,我還真有種驚豔的感覺。

我也確信那個以億美元為單位的投資,編導怎能不用心!

更沒有一些人用中文海報「很爛五毛」的觀感,引出「粗製濫造」的念頭。

我甚至認為,海報(下圖左)有點刻意將高度凝練的主題,處理成元素豐富、人多熱鬧的市井氣風格。

在疫情面前,宣發組想隨意點,沒能保持「初心」。

最初的(可能是中國臺灣版),包括日本都選了這版(下圖右)

被疫情嚇怕了的不僅僅是迪斯尼宣發,花了2億美元的《信條》也受傷了,《神奇女俠1984》由原定的10月2日改至12月25日,據說原定12月18日上映的《沙丘》也想靜靜。

索尼影視董事長兼CEO託尼·文西奎拉表示,選擇在近日公映,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先說一下觀影過程的情緒:

小木蘭出場,到抓雞上房頂掉下來,一氣呵成,中華元素豐富、凝練又驚豔;

萬裡黃沙,女巫鞏俐、皇帝李連杰、柔然可汗依次出場,平穩過渡,卻有爭議,後面再說;

少女初成的木蘭到代父從軍,是《木蘭辭》的生動詮釋,引出了主旨:忠勇真,還有電影結尾提到的第四個價值;

萬裡赴戎機到軍營生活,木蘭開始自我「真」的覺醒,鳳凰與之前貓頭鷹有點突兀,看完就說通了;

迎戰柔然軍隊,到皇宮救駕,詮釋了表象的「忠勇」。

皇帝冊封,到回家賠罪,皇帝賜劍,是電影第四個價值主題的釋放:孝,Devotion to family !

孝,Devotion to family,我認為編導升華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後面詳說。

因此電影開篇自謙:關於偉大的戰士花木蘭,流傳著許多傳說,但是祖先們,這是我的版本。

關於劉亦菲,關於電影花木蘭,這也是我的版本。

關於中國元素:

用白居易《琵琶行》形容: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就像電影中木蘭相親,倒茶、拍蜘蛛、翻到茶案,應接不暇。

開場小木蘭到從軍前這一段,是我想去電影院體驗一下的初動力:豐富、細膩、驚豔,如果是個老外,可能會對如此繽紛燦爛的文化元素所陶醉、所折服。

有很多細節,有機會大銀幕再看一次。

1.環境與空間

山巒疊嶂中層層梯田、青青草地、福建客家人土樓,大漠雪山、丹霞喀斯特、硫磺泉,皇城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大明宮,像極了的八仙庵、永和坊、大唐不夜城歷歷在目。

兼容並蓄,算得上賞心悅目,除了宮內造型和設施有點跳戲。

2.設施、化妝和色調

客家人土樓內的上上下下、前前後後,不同身份、年齡的男女老少的裝飾,是好萊塢最擅長的,沒得說。尤其是花木蘭提親一段,上文所說的「驚豔」的「豔」,在這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3.道具與細節

集中體現在土家樓裡,對聯,石雕雞,鳳凰傳說,木蘭花、門神、燈籠、媒婆、棕葉扇、竹背簍、晾曬的簸箕,和功夫有關的木棍、手腳接杯、雙臂擔水、飛簷走壁、回馬射箭等。

4.人物造型

我看了比較有爭議的李連杰扮演的皇帝,一個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的皇帝,硬朗、粗狠甚至有點惡也無妨,以現在的審美,花木蘭的提親妝有著鮮明的時代印記,不醜才怪,但又儀式感,其所代表的莊重和尊嚴,放在的當下依然不可缺少。

5.貓頭鷹和鳳凰

剛開始看有點違和,看完了理解了,那就是人內心的映射,好萊塢電影中不勝枚舉,俄羅斯戰爭電影《穿越火線》年幼的兒子心中的機器怪物,一樣的手法。總的來說,這樣的處理手法不那麼自然,也許是為了給西方人解釋什麼叫「鳳凰涅槃」吧。



6.劉亦菲的表現

個人認為,這部劉亦菲用最好的狀態和心力,成功的塑造了這個版本花木蘭的「忠、勇、孝」,特別是「真」。

早前作品,靈兒的乖巧,小龍女的高冷萌,王語嫣的大家閨秀,民國白秀珠的高傲大小姐。這四部電視劇演的性格分明,恰恰是光輝了她的演技,也掩蓋了她的不足,她的那個年代,自然流露稍加點綴就是令人愉悅的演技,何況她還有後面說到的「天賦」。

很大很明顯的表情動作的演技,容易讓人察覺,在這部電影的主題詮釋,需要的是另外一種微表情和細小的動作處理,支撐「忠、勇、孝」的這些品質的量子底蘊是真,支撐的方式就是電影中反覆提到的「氣」,是不適合誇張的、表情來秀的,需要的是凝神屏氣、心劍合一。

精美的容顏、青春的神採、簡純的心靈都是無敵的審美,猶如「天然去雕飾」可掩飾她的不足,同樣,也可蓋過她的演技。

美貌於她,是榮也是過。

金像獎、金球獎「雙金棕櫚獎」獲得者比利·奧古斯特導演也用「天賦」一詞誇了她,應該不僅僅是禮貌的讚譽、和前輩善意的鼓勵。

其實,大家可以看看幾場戲,相親砸鍋後被夫妻訓斥、觀看父親磨劍、軍中甄子丹許諾將小女嫁給木蘭、打敗柔然後大殿上說「奉行忠勇真,回家賠罪,尤其是木蘭回家後,甄子丹帶著皇帝賞賜的寶劍來到土樓,花木蘭接到劍盒、打開、抽出,並念出寶劍上的兩面刻的字,那一刻升華了的不僅僅是國家觀、家庭觀、「孝」觀念、木蘭本人,我相信劉亦菲在這一刻,一定和她通過拍攝《花木蘭》的經歷和成長感受有交織融化。

本片《花木蘭》的主旨是「忠、勇、真」和「孝」,「忠、勇、孝」是可以用性格、劇情和價值觀這些影視標籤進行處理,唯獨「真」是需要氣息、眼神、眉宇之間這些動靜之間、及其細微的「納米表情」來傳達。

這一刻,花木蘭的升華得到了外界的正反饋,

我相信,也是劉亦菲心境的涅槃。

7.電影的主題

什麼是真,知乎上有個回答:遵從內心,一心向善,問心無愧就是真。

我理解就是人的基因和基礎能量(元氣),電影中的氣是能量運行的路徑,神就是狀態或者叫微觀可視化生物信息表情,最後呈現出來的動作和行為是發自真,用之氣,有其神的自然結果。

因此,我們腦海中,通過「動作」來構建的,往往是「勇敢、勇毅」,而通過「行為結果」來構建「勇氣」。

相比於,「忠孝」的社會評判,「勇」是行為視角,而「真」是底層架構。

電影中木蘭,從童年被」女子運氣,可能蒙羞,成何體統」「,到少女媒婆所言」文靜 沉著、優雅、賢淑、從容、有禮「,至從軍「欺瞞入營、出名蒙羞」一路伴隨成長所束縛,與其「心中有氣,真實流露」的個性和能量違背。

在那個年代的普通人尤其女人,都不敢直視內心需求,尚能置生死度外,用自己的勇,釋放自己的真,並成功地與兩大社會價值「國與家」結合,就是電影中的「忠和孝」。

電影中「孝」的英文 Devotion to family,直譯過來是「忠於家庭」「孝」最早見於商代,一個孩子攙扶老人的形象,除了尊長去世的禮俗,現代的應用多是「孝順」。

這是我非常佩服編導的的一個方面,她對「孝」做了深刻的文化和詞源追朔,通過和西方觀念中極為看重的「忠於家庭」的互通解讀,升華了「孝」這個詞的普世價值,是對中華文化價值觀的世界化的貢獻。

舞龍舞獅,中國功夫,對鏡花黃,鳳凰于飛,一件件賞心悅目的行為事情,不僅僅是在構造一部講述中國故事的電影,更是一個中國文化輸出的利器。

她其實就是做了全球500多家孔子學院想做的事情,基於中華文化的「價值共同體」傳播。


國內從上世紀到現在少說也拍了幾十個版本的花木蘭了,哪一部走向世界了?

如果沒有98版花木蘭動畫片的火爆和真人版花木蘭的宣發與推廣,你隨便採訪個外國人,誰知道花木蘭是誰。論花木蘭的傳播影響力,你不得不佩服迪斯尼,對文化的理解的與時俱進,兼容並蓄,才是這部電影成功的著力點。

《花木蘭》首映禮後當天,劉亦菲接受《Variety》採訪。

被問到木蘭的格言「忠、勇、真」對她意味著什麼?

劉亦菲:「對家人和她真正的自我,做到忠、勇、真。」

不得不著重提到的一筆,電影名字《MULAN》之後,開篇就點名「絲綢之路」,一個西部以西的商人不遠萬裡來到中國西部,隨後通過,繁榮開放的國際化邊貿城鎮,柔然軍隊可汗出場 ,中央皇宮接到敵軍來襲情報,層層遞進強化了「絲綢之路」的商貿價值和軍事地位,不得不說,迪士尼很走心!

8.電影的不足

四點,鞏俐幻化成貓頭鷹、五彩發光的鳳凰、硫磺地熱地貌、李連杰的皇宮,不足的原因相同,削弱了投資如此之大的真人實境電影的代入感。

鞏俐造型不是問題,幻化成貓頭鷹,儘管我之前也說了編導的手法,觀看時還是詫異。

五彩發光的鳳凰除了相同的原因,還有一種二維的電子卡通,或者是塑料片的既視感。

可能是周身都是暖色,出現的場景也是暖色偏多,立體感不強,估計在電影院大銀幕效果會好得多。

硫磺地熱地貌,從故事的背景看,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但是,我突然聯想到了幾十年前的「古裝戲」中常常出現的「高手在雲間、深山和流水冒氣的石頭邊」鏡頭,的武打片場景和道具,五毛都是優秀的。

李連杰的皇宮,過於金碧輝煌,尤其是龍椅背後那一對金光閃爍的龍,太跳戲了。於國內觀眾,經過《大秦帝國》《長安十二時辰》等技術流古裝劇的培養,對時代背景的空間和道具判斷力是相當地高。對中國古代宮殿的理解,編導真的停留在「過去」。

鞏俐造型、演技都不是問題,但人物設定下的潛臺詞,以及演員的背景反差,被容易拿來說事。

所謂德藝雙馨,能與鞏俐相提並論的,屈指也難數。

鞏俐的巫婆 ,似乎代表了一部分某種原因流落異鄉,有一定能力和特長,某方面覺得委屈,在異鄉尋找精神寄託,或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極端行為來強化它在異域的依附狀態,甚至反過來變本加厲的攻擊她的故園,大部人骨子裡或者內心深處,是無法抹去的血脈情意或家園、歷史情結的。

當遇到像花木蘭這樣能夠忍辱負重,忠孝勇真的,有一點命運相似之人時,能給予一定的同情、理解,也會觸發他們內心這一最柔軟的點,幡然醒悟而出手援助。

當然,也有一少部分,私利至上、唯利是圖、喪心病狂者不在此列。

片尾曲《Loyal Brave True》旋律行雲流水,大氣柔和,唱者底氣十足,很棒!

歌手 Christina Aguilera,三次葛萊美獎獲得者,也是1998 動畫電影《花木蘭》主題曲《Reflection》的演唱者。也是一個性格率真、敢做敢為的女子,尤其是在美國這種文化氛圍下,豆瓣上她的照片也是相當震撼。

歌詞有一部也不錯,但有點囉嗦,畫蛇添足,

因為電影的主題要落在一個「真」字上,作為高度凝練的歌詞,就不能在劇情上糾結。

建議看完電影,先不要去看歌詞,靜靜地聽完,再了解寫了什麼。

9.關於評分

如果沒有疫情和川總選情影響,我推算國內豆瓣上打分在7.4-7.8分之間,我給7.6分。

高調的宣傳,和一次又一次定檔、撤檔、延期、改檔,這鍋香噴噴的五常大米,頻繁被「揭鍋蓋」的,成了夾生飯。

川總挑起的對立,國人看電影的立場,從來沒如此的挑剔甚至帶著火,面對這樣一部文化的鏡子,且是被一群「洋裝中國人」端起的,一面「Made in American 」的,中國造型的鏡子。

對比一下,豆瓣評分7.9,票房高達46.86億的《流浪地球》,電影放映一年後,我寫了個電影盤點: 一文下面的留言中,被鄙視得最多的也是這部。

似乎不罵幾句,顯不出來逼格。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10.「木蘭之花」和「赤子之心」

木蘭花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木蘭花不僅外表惹人喜愛,而且也代表著高潔的品質。 花朵開放時傲立枝頭,純白聖潔,因為木蘭花是先開花,花謝後才長葉,所以木蘭花開時滿樹潔白,毫無雜色,讓人陡生敬仰之感。

所以,木蘭花花語就是高尚的靈魂。

電影中甄子丹提到的「赤子之心」是什麼?

赤子:初生的嬰兒,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純潔。

赤子之心,就是指具有嬰兒一樣的純潔無瑕的心。往往帶著天真、毫無挑剔的眼光觀察世界。

真誠、坦然,善待自己,善待別人。

局限於某種認識,以成見看待身邊的人或事,是不能稱為赤子之心的。

我認為,這就是花木蘭的真。

木蘭之花,赤子之心

Devotion to family,Devotion to herself

9月8日環球網文化頻道採訪劉亦菲:如何去詮釋木蘭這樣的經典人物?

「她是萬人敬仰的女英雄,但我要去演她,希望自己沒有距離地去看她,發現她更具人性的一面,每個人的情緒都有很多層次,我希望去探索她作為一個女孩兒,成為一個女戰士的心路歷程。」

「在我看來,作為一名演員,我也像是勇士。我總想更進一步,試著突破自己的極限。我也希望能夠活在當下,希望每天都能學到更多東西。」

(這張動圖,來自劉亦菲接受《花木蘭》面試的鏡頭)

9月10日,劉亦菲接受一條採訪時,

最後說道:

淘電影 | 一個沒有片荒的地盤!

相關焦點

  • 電影《花木蘭》原著:一個女人真正的成長,是自我人格的覺醒
    由劉亦菲主演,原定於3月26日在全球多地上映的電影《花木蘭》,首映禮第二天就宣布全球撤檔,之前的電影預告和劉亦菲所塑造的花木蘭形象一度引起全網熱議。如果不是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作為以後還要談婚論嫁的女兒家,在未完全開化的社會環境下,花木蘭未必能如此毫不在意的展示真我。也許她自己毫無所覺,但十年軍旅,花木蘭的確完成了從「別人家的女兒」到「自我」的完全蛻變。
  • ​劉亦菲的自我蛻變!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花木蘭》?—花木蘭影評
    【劉亦菲的自我蛻變!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花木蘭》?——花木蘭影評】《花木蘭》是一部以東方故事為背景的好萊塢電影。在迪士尼的親自操刀下,將動畫版的花木蘭改編成真人版,全部啟用華裔演員,力圖打造一個更貼合東方價值觀和審美的花木蘭。以下是個人看完《花木蘭》後的一些看法。
  • 劉亦菲版花木蘭來了!「我的職責,就是戰鬥」激奮人心
    《花木蘭》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領銜主演,鞏俐、李連杰特別出演的真人版劇情電影。劉亦菲飾演花木蘭, Yoson An 飾演花木蘭戀人,李連杰飾演皇帝,鞏俐飾演反派女巫,越南華裔女 Xana Tang飾演花木蘭的姐妹,甄子丹飾演花木蘭的導師tung。
  • 劉亦菲的花木蘭,是美國人的花木蘭
    他們甚至覺得劉亦菲能登上國際舞臺,飾演花木蘭是她的努力,也是她的榮幸。《花木蘭》的導演妮琪卡羅也是一名成功的青年女導演,但加入了迪士尼電影團隊,就沒有啥創作的自主權了,一切都是按照流水線的好萊塢工業團隊來,完成一個電影產品而已。
  • 為什麼劉亦菲的電影《花木蘭》收視撲街了
    人物「工具化」,劇情「低幼化」是這版《花木蘭》的特色所在,但即使電影已經糟糕成這樣了,劉亦菲依舊是我心中花木蘭的不二人選。 在電影《花木蘭》中,劉亦菲的顏,穩穩拿捏住了花木蘭從待秀閨中的稚嫩,到替父從軍的堅毅,這一角色的層次轉變
  • 電影《花木蘭》口碑崩潰,劉亦菲何至於此?
    儘管扮演花木蘭的劉亦菲,最終帶給我們一個真人版的迪士尼「中國公主花木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既是一位代父從軍的孝女,又是一位功成名就的巾幗英雄。其身上,始終體現著中國儒家傳統文化中所倡導的「忠、孝、保、信」等理念。動畫對這個精神核心做了相當大的修改。動畫版花木蘭,經過好萊塢的精心加工和包裝,塑造成了具有美國個人英雄主義主流價值觀的女性形象,在經歷了自我認同危機後,最終實現了個人價值,獲得了成長。
  • 她是花木蘭,也是最堅韌的木蘭花—劉亦菲|ICON
    花木蘭,被先後製作成動畫片、電視劇、電影不下十餘次。1998 年,由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動畫版電影《花木蘭》更是讓全球都知道了這位鎧甲公主——花木蘭。時隔 20 年,當迪士尼再次開啟 「真人公主」 計劃,全球沸騰了。然而尋找花木蘭的過程並不順利,選角工作一開始, 導演 Niki Caro(妮琪·卡羅)便向全球派遣選角導演,幾乎找遍了中國每一個角落。
  • 不去看劉亦菲版《花木蘭》,是對花木蘭最大的尊敬
    用網友的一個評價來說明:劇本不符合中國人對傳統花木蘭的認知,也沒有加入迪士尼擅長的配樂。傳統與新興沒有取其精華相融合。下面,講一下這個影片。首先,劉亦菲版的《花木蘭》是一個脫離了現實基礎的女英雄故事。可以用看童話故事一樣去看這一部電影。
  • 劉亦菲的《花木蘭》,是迪士尼對東方文化的刻板印象
    檔期一推再推,北美還搞了一個29.9美金在Disney+流媒體點映的操作,讓北美觀眾超級不滿,不僅如此,在《花木蘭》之前,還有一部老白主演的《獨一無二的伊萬》同樣在Disney+上播出,一方面,她像碰到知己一樣開導花木蘭,必須正視真實的自我,一方面,又因為女人的身份,而無法被正道所接受,所以投靠反派才是唯一的選擇。
  • 同是《花木蘭》,劉亦菲和趙薇版,到底差在了哪裡?
    而花木蘭也為了皇子而單刀赴會營救皇子。花木蘭成功了,成為了一個將軍,成為了一個英雄,也收穫了七皇子對自己的喜愛。02.劉亦菲《花木蘭》劉亦菲的《花木蘭》顯然是一個脫離了現實基礎的女英雄故事。花木蘭也終於完成了自我身份的認同,單刀赴會營救皇上,終於被大眾所認同,成為了巾幗英豪。沒有情感羈絆的花木蘭,更加純粹。一心只為自我身份,只為了「忠勇真」,最後還有孝。
  • 劉亦菲曬《花木蘭》片場素顏照 好似小女生放飛自我
    近日劉亦菲在ins上曬出了在《花木蘭》片場和工作人員合影的照片。照片中劉亦菲素顏出鏡,並倚靠在導演的肩膀,好似小女生,完全放飛自我。劉亦菲還放出了穿花木蘭衣服在化妝室上妝的照片電影《花木蘭》由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李截、安柚鑫等出演,妮基·卡羅(《動物園長的夫人》《鯨騎士》)導演,改編自源於中國民間傳說的同名迪士尼動畫
  • 《花木蘭》評分4.7,怪不得劉亦菲
    電影中花木蘭的妝容,就連劉亦菲這樣的顏值,都沒法駕馭。不是美醜,而是難以接受。 花木蘭從小就非比尋常,上房掀瓦,蹦高追雞。在此方面展現出了不一樣的天賦,卻是其他人眼中的不乖巧女孩。03女性覺醒≠女權歷史中的花木蘭,能成為受人尊敬的巾幗英雄,關鍵在兩個字:國,和孝。
  • 劉亦菲版的《花木蘭》,是屬於迪士尼的一個好故事
    《花木蘭》的故事,總體說來還挺不錯。一個小女孩因為身為女子,體內有著異乎常人的「氣」,因懼怕族人不能接受,便不敢正常使用,每日還要辛苦地做出和普通人一樣的樣子來。因緣際會,她上了戰場,在那裡發揮出了自己的優勢,最後英勇救主,獲得了無上的榮耀。
  • 劉亦菲,你憑什麼演花木蘭?
    文 | 伊姐來源 | 伊姐看電影(ID:eemovie)7月8日凌晨,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發布首款預告。開場,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就被安排了一場婚事。她雖然答應得並不情願,但依舊沉穩地承諾:會為家族帶來榮耀。配音出現了由鄭佩佩帶來的旁白:「嫻靜、沉著、淑雅、守禮是成為好妻子應有的品質。」
  • 最慘的花木蘭,最尬的劉亦菲,看得我差點報警
    就來扒一扒風口浪尖的《花木蘭》。(以下滿滿都是劇透)與動畫片中的菜鳥成長史不同,真人版的木蘭被設定為一個天生卓爾不同的女孩。影片翻來覆去地嘮叨木蘭身上帶有「氣」,需要隱藏起來。這種迎合西方人不明覺厲、中國人看了很糟心的設定,不知是咋想出來的。
  • CHAUMET尚美冠冕大使:劉亦菲是花木蘭亦是女王
    一、是花木蘭亦是女王自從迪士尼真人版的《花木蘭》籌拍以來,一直頗受關注:無論是花木蘭的演員人選劉亦菲,還是作為迪士尼首部真人影片,《花木蘭》都話題不斷。《花木蘭》導演妮基•卡羅曾在接受採訪時曾提到,劉亦菲不僅演的是戰士,她自己也像個戰士一樣融入到了角色裡,她的敬業和勤奮贏得了導演和同劇組演員的稱讚
  • 有袁詠儀的《花木蘭》珠玉在前,劉亦菲能否像木蘭一樣成長突破?
    在兩小時的試鏡後,劉亦菲又做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體能測試。劉亦菲做了舉重、伏地挺身、引體向上等一系列體能項目,沒有主動要求休息,也沒有出現任何失誤。最後,導演終於覺得,她找到了她的戰士。雖然劉亦菲已經三十歲,但她的面容看起來和二十歲沒什麼差別,也符合十八至二十歲的角色設定。當時迪士尼宣布由劉亦菲演花木蘭後,國內的爭議主要是在她演技方面。一些人覺得劉亦菲的演技平平,恐怕難以撐起花木蘭這樣有特別經歷的角色。過去影視劇中的花木蘭形象並不多。
  • 砸14億卻撲街慘敗《花木蘭》糟蹋了劉亦菲鞏俐李連杰
    木蘭北被改成一個女性意識覺醒而獲得神力、大殺四方的「超級英雄」,還用一個似魔非幻的「氣」代替她的巾幗豪情,電影已經變得不倫不類。後面立即陷入一潭死水,敘事拖沓冗長,花木蘭從軍訓練拍得乏味枯燥,後面打戲還是十幾年前國產古裝劇的水平,每次沒幾下就敷衍了事。
  • 劉亦菲褪去仙氣素顏出演花木蘭,電影雖口碑低迷,但她被國家點讚
    花木蘭劉亦菲在電影中飾演花木蘭,從演技方面看,劉亦菲是合格的。替父從軍時的憂鬱與堅決,和男士兵同睡時的尷尬與堅韌,面對宣誓忠勇真時的猶豫,找回自我時的暢快淋漓,這些情感上的細節,劉亦菲把控非常精細到位。不得不說,在中國都是面癱的演員裡,這次她的演出還是可圈可點的。影片中的劉亦菲褪去了仙女氣質,一身火紅戎裝,蓬頭垢臉,地氣十足。但是憑藉這個還是改變不了《花木蘭》是一部爛片的定論。
  • 把花木蘭拍成X戰警,讓鞏俐愛上劉亦菲,迪士尼的翻車意料之中
    反派女變種人也沒想到自己能遇到一個同類,看到花木蘭立刻覺得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這還打什麼,當然是做她女朋友(劃掉)教母了!於是乎,也不管花木蘭樂不樂意接受,鞏俐演的這個反派變種人就開始了自我感動式奉獻,第一次見告訴花木蘭如何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