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5位50歲閨蜜同居養老火了,90後刷屏狂贊:老了就這麼荒度餘生

2021-02-07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來源:騎驢(ID: qilvtravel)

在《欲望都市》的影評中有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男人,他們並不會陪著你一起變老,真正陪你變老的,是你的女朋友。

這話,年少時聽不懂,聽懂已是不惑年。

人的一生那麼長,兜兜轉轉尋尋覓覓,多少人回過頭時才發現,心裡最想要的,不過是有幾個老閨蜜在身邊的溫暖,有花在眼前的浪漫。


近日,成都5位50歲左右的姐姐火了!

她們組團在麗江買「養老房」,上了微博熱搜,讓無數網友羨慕不已:原來老了還可以這樣過,這才是我嚮往的晚年生活!

這5個姐姐就是54歲的紀蓉、54歲的胡琳和55歲的蔡葵,以及李豔和宋丹梅。

紀容、胡琳、蔡葵她們仨認識20多年了,目前都是單身,經常都是這家住幾天,那家住幾天,彼此陪伴和照顧。

直到快退休的年紀,她們才商量著,要不找個適合的地方,一起去那裡養老吧。

但對於愛搓麻將的成都人來說,三缺一是不能容忍的,於是,她們又拉了單身離異的朋友李豔和宋丹梅。

儘管她們倆都有女兒,但她們卻冷靜地表示:

「我從來沒想過要和女兒一起生活。」「不要把人生寄托在任何人身上」。

就這樣,5位年紀不相上下的姐姐組,組成了養老姐妹花。

但其實跟許多網友考慮的意義,抱團養老,也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

而姐姐們的「分歧」,從找什麼樣的養老房就開始了:有人想要山清水秀、有人想要生活便捷.

姐姐們也坦言:「住在一起抱團養老,這個想法很多也有失敗的,但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到。」

一路上她們嬉戲打鬧,仿佛在彼此面前不用假裝成熟,姐姐們又回到了最「純真」的年紀。

最終,從四川一路自駕到雲南,姐姐們選定麗江的一處小院子。

在《夢想改造家》節目組的幫助下,原來只有一層的平房,被改造成了520平方米的兩層豪宅。

房子有大大的院子,姐姐們閒暇的時候,可以在這裡看書聊天曬太陽;客廳區採用沙發+木質椅子的搭配,滿足5個人對座椅的不同需求。有的姐姐喜歡日式風格,就設計了她夢寐以求的榻榻米。5位姐姐對這個房子滿意極了,對於接下來要一起度過的日子,也充滿了期待。

網友看了之後,紛紛覺得羨慕不已,得閨蜜如此,夫復何求?


而在廣州,也有這樣一群閨蜜,湊了400萬,弄了個養老基地!

即便是沒有餵馬劈柴這些詩意的生活,生活其中,便覺妙不可言。而這房子的主人,是70後湖南女生金杜,與自己另外6個閨蜜一起花錢改造的。

早在十幾年前,金杜在南方報業工作時,她們就認識了。

因為都不是本地人,畢業後留在廣州打拼,加上三觀相合聊得來,興趣愛好又都出奇地一致,從相識到相惜,從八卦到量子力學的探討,她們彼此照顧,分享著彼此的美好。

等年紀大了,要找個好山好水的地方一起養老,荒度餘生。

而彈指一揮間,7個姑娘都陸續步入中年,有人結婚生子,有人開始創業,大家大多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還有兩個女生搬到了北京生活.

大家默默生活,沒再有多餘心思談什麼歸園田居。

直到相識10周年的聚會上,提起年輕時的約定,她們突然意識到:共同養老,不用等到20年後,趁現在有餘錢有體力,現在開始準備正好!

多數人只是過過嘴癮,她們擼起袖子就開幹。

第一步,找地找房。

經過多番往返,幾個月後,金杜在廣州近郊相中了一套三層小別墅。

房子位於廣州近郊的南坑村,從市中心開車只需要1個小時就能抵達;金杜第一次到南坑村時,正逢雨過天晴,一條彩虹橫跨綠油油的稻田.

這種與城市若即若離,方便又隱居的詩意清新美感,瞬間擊中了她。

房子還是毛坯房,但當金杜隨手拍了張照發到閨蜜群,大家都激動了:喜歡!盤它!

而就這樣,7閨蜜輕鬆又默契地選定了養老根據地。

最終從設計到改造,700多平米的三層半毛坯房,花費400萬,歷時近8個月,這素雅的田園別墅,一經面世,就驚豔了村民。360°落地玻璃的公共區域,置身畫中,看雲捲雲舒,好不舒爽。超大的開放式廚房和長餐桌正適合大家一起做飯、吃飯、聊天、看書,舒服熱鬧的老年生活由此展開。二樓以上是各自獨立的10間客房,每間房都有一張超大超軟的榻榻米,兩面牆都是落地窗,躺在床上就能看到早晨的薄霧和日出。為了享受於天地間喝茶的暢快,她們還在稻田中央做了一個茶席,再用當地的毛竹鋪成一條棧道,走在上面,放眼望去是一片清新的田園風光。

「房子裡有舊東西,才像一個家。」

而這裡比想像中的家更令人滿意。

從閨蜜到家人,從小家到大家,這個世界不缺繁華,但缺從心的熱鬧。

「時間給我們最大的饋贈,就是從少女時代一直走到現在,十年了我們依然在一起。」

而最美好的老去,莫過造一房終老,攜閨蜜們白首。


在日本,也有7位抱團養老的女性,過著她們想像中20年後的生活。

這7位日本女性年齡跨度從71歲到83歲,6個終生未婚,1個離異單身。

10年前,她們買了同一幢公寓的7個單間,組成了養老姐妹團。

不同於金杜與閨蜜們早早結識,這個養老姐妹團成員是發起人幸子招募來的。

入選者必須是「老年單身貴族」,符合以下幾點:

單身;

有相當的經濟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強、心態年輕;

性格開朗、容易相處;

認可同居養老理念。

尊重姐妹團「規章制度」。

因為有了彼此的照應,這7位單身老人,晚年並不孤單。

不在家的時候,姐妹上門幫忙澆花;

這群獨立自強的日本姐妹,期待的是完美地度過人生的秋天,不給任何人添麻煩,活得更有質量和尊嚴。

她們做到了,並且給人們展現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但因為有了你們的陪伴,想到我們從年輕時一起塗口紅,到年老後一起數白髮,便覺得年華老去也不那麼可怕。

而不管是閨蜜,還是兄弟,或是愛人;

不管是抱團建養老房,還是住在老房子;

願老去的時光,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立黃昏,輕道一句:

謝謝你陪我。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焦點

  • 5位50歲單身姐姐同居引爭議:和閨蜜一起養老,到底有多酷?
    單身的生活自在愜意,但相信每個單身的人,都曾在腦海中划過一絲對未來的焦慮:如果一輩子不結婚,老了怎麼辦? 10年前,日本有7位單身奶奶集資買下了一座「豪宅」,同居養老。
  • 「同居式」養老火了,7個閨蜜組團買房一起住,看完再也不怕老了
    最近,朋友圈被7個70後閨蜜同居式養老的故事刷屏了。7個年齡相仿、志趣相投的姑娘,租下廣州郊區的一棟三層小樓,打算抱團生活、同居養老。她們花費400萬改造這棟農民房,把原本位于田地間的破舊屋子,改造成了別有情趣的鄉間別墅。
  • 5位單身姐姐合買520㎡老宅,抱團養老:她們的50歲讓90後都酸了
    今天,先跟著芍藥一起來看看~ Vol.1730 x 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 誰沒幻想過老了以後和自己的老姐妹住在一起呢?
  • 5個單身女人湊200萬「同居養老」,刷爆熱搜,網友:老了就這麼荒度...
    「你還不趕緊結婚生個小孩,不然你老了怎麼辦!」養兒防老是社會上的普遍觀念,但其實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更多養老方式可選擇。像我之前也跟大家聊過的co-living模式的抱團同居養老:跟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度過互相陪伴、互相照顧的養老生活。
  • 5個閨蜜50歲不結婚,湊183萬組團養老,住進520㎡豪宅
    五個年過50的姐姐,都沒有另一半,也不想依靠兒女生活。  她們只想尋一處風光可人的宜居之所,一起生活,一起快樂,一起為她們老去後的日子做準備。  想要抱團養老的她們,能成功嗎?  抱團養老Grow Old Together  最近,  「五位姐姐的養老之家」突然上了熱搜,  這可能是我的寶藏綜藝《夢想改造家》最火的一次了!
  • 廣州7閨蜜湊400萬提前養老,刷爆朋友圈:以後老了也這麼過!
    來源:環球旅行 (ID:viphuanqiu)01「老了就住在一起吧」最近被一張動圖給刷屏了:兩位老奶奶坐在鞦韆長椅上,一邊晃鞦韆,一邊喝著奶茶,時不時地說著悄悄話,無比快活。把圖發給閨蜜的時候,說:似乎看到了我們老了時候的樣子。
  • 抱團養老!5個單身閨蜜在雲南買了棟房子 網友看了羨慕哭!
    一起玩了20年的閨蜜這五位平均年齡50+的單身姐姐們相識將近有20年當她們在雲南買房抱團養老的願望實現後「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衝上微博熱搜在東方衛視最新一期《夢想改造家》節目裡這五位來自四川的姐姐看到設計師改造完成後的房子歡呼雀躍
  • 5位單身好閨蜜抱團養老 網友:慕了
    相信很多人也想和閨蜜一起變老,這不,現實版本出現了。最近,「五位單身姐姐的養老之家」衝上微博熱搜,平均年齡50+的單身姐姐們相識近20年,退休後打算組團養老,輾轉多地後終於選定了最佳養老地——麗江,原本問題諸多的房子在《夢想改造家》設計師的改造下,讓姐妹團擁有了一套絕佳養老房。這5位阿姨來自四川,年齡最大的57歲,最小的54歲。她們身上有一個共同點——單身。
  • 養老方式 | 50、60歲照顧著70、80歲!「老老看護」養老,我們有選擇麼?!
    今天我們來聊聊「老老看護」式養老,因為在這一代退休人中,50、60歲的子女照顧著70、80歲父母為數著實不少!這種養老方式,利弊知多少?是我們不得已的選擇?還是…●  浙江紹興有戶人家,女方父母年過60歲,男方父母年過70歲,他們將四位老人組在一個大家庭裡養老,四個老人一起生活,有商有量,日子過得蠻有味道~
  • 5個50+歲單身姐姐抱團養老?這是組團遊玩,前提是有錢且沒病
    有一種「新潮養老」火了,老人們不去養老院也不拖累子女,其中一種養老方式就是抱團養老。抱團養老主要是指一些志同道合的老人們退休後,他們不依靠子女,也不去養老院,離開自己的家庭搬到同一個地方居住。老人們生活在一起,有話題聊,相互有個照應,節假日還可以一起去旅遊。
  • 5個中國姑娘花180萬打造520㎡神仙豪宅同居:不靠男人,餘生爽爆!
    在《暗戀桃花源》中,江濱柳曾和雲之凡深情地說:「老了,也可以很美啊。」最近有5位四川的50+單身姐姐真的做到了:在世外桃源,愜意美好地老去。2017年,這5位閨蜜抱著「不把人生寄托在任何人身上」的念頭,一邊開車遊山玩水,一邊尋找她們抱團養老的家園。
  • 我們同居吧!7位單身老太,組了個養老姐妹團!
    退休後,我們必須考慮養老問題。現在,家裡的孩子大多去遙遠的城市。一方面,我們不想和孩子們一起離開。這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養老方式!這麼多人住在同一個小院裡。如果有人病了,其他人可以打120或通知他們的孩子。老人們可以避免在療養院被虐待或在家裡有保姆等事情發生。
  • 5位單身姐姐抱團養老,網友:這是我羨慕的老年生活!
    最近,微博上有一件事情,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成都的5位單身姐姐,組團在麗江買房子養老,引得無數網友羨慕不已:這才是我嚮往的晚年生活啊!故事從5位單身姐姐說起。她們來自四川成都,最初的成員只有蔡姐、胡琳和紀蓉3位。她們是相處超過20年的好閨蜜,因為一直單身,3個人經常住在一起,互相照顧,一起約著旅行,日子特別舒服。
  • 「一輩子嫁不出去真慘」,這群50+女人狂打他們臉
    五位姐姐都來自四川,平均年齡50+,最大的57歲,最小的54歲。她們身上有一個共同點——單身。在她們身上你仿佛覺得,不管是50+還是60+,年齡都只是一個數字而已。怪不得許多網友都感嘆:晚年和幾個閨蜜一起住在這裡喝喝茶,聊聊天,簡直就是夢想中的老年生活啊!其實這種「抱團養老」的方式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了。
  • 90後的養老危機:你還養得起老嗎?
    (《獨生子》攝影/張審君)90後的年輕人們考慮過養不養得起老嗎,要是退休之後猶如上述故事(純屬小編根據《獨生子》攝影照片虛構出的故事)一樣,你會怎麼辦?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探討一下令人頭疼的養老問題吧!
  • 單身退休女性共居養老試驗成功,不住養老院,和閨蜜一起互助養老,太羨慕了
    接下來,她們還會跟另外23個老姐妹一起共度晚餐,看電影,練瑜伽。這不是一次老姐妹之間的聚會,而是英國首個單身退休女性共居養老社區New Ground住戶的日常生活。1990年,New Ground 的發起人瑪利亞,發現女人比男人更容易遇到老後貧困、孤立無援的問題。英國65歲以上的人群中,近70%是女性。 她們通常因為育兒、照顧家庭等因素,較早離開職場,且女人比男性長壽,晚年不容易找到伴侶。孤獨增加了患老年痴呆、憂鬱、心臟病的風險。1998年,偶然一次機會,瑪利亞了解到荷蘭有一種共居模式。
  • 50、60歲照顧著70、80歲!「老老看護」養老,我們有選擇麼?!
    今天我們來聊聊「老老看護」式養老,因為在這一代退休人中,50、60歲的子女照顧著70、80歲父母為數著實不少!這種養老方式,利弊知多少?是我們不得已的選擇?還是…●  浙江紹興有戶人家,女方父母年過60歲,男方父母年過70歲,他們將四位老人組在一個大家庭裡養老,四個老人一起生活,有商有量,日子過得蠻有味道~
  • 「同居式」養老,等我退休了就這樣過!
    看完美國人的「抱團」養老再來看看德國人的「同居式」養老:德國姑父前年去世,只留下姑媽一個人,守著一間大房子過生活。姑媽雖有個兒子,但在德國,子女結婚後一般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後來才知道,原來,姑媽口中的"同居"乃是現今德國老人十分追捧的一種養老模式——"搭伴養老"。姑媽告訴我,他們是在老年大學裡學油畫時認識的,他就住在姑媽家附近,兩人彼此性格也很合得來,於是便都有了"同居"的想法。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些養老題材電視劇,你看好哪部呢?
    該劇講述了同住在某街區的五位性格迥異的老太,因一場打假活動而相識並結成閨蜜,在歷經生活中的悲歡離合後,最終開啟尋找生命新價值之旅的故事。該劇於2020年5月8日在東方影視頻道首播。幾個老閨蜜的相親相愛、互幫互助,也許也能為年輕觀眾提供一種未來想像,人老心不老,心態最重要。《誰與同行》《誰與同行》是由李科執導,傅晶、遲帥主演的電視劇。
  • 京津冀協同發展養老試點,300多位「90後」老人共慶雙節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河北三河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內,320餘位超過90歲的高齡老人齊聚一堂,共慶佳節,共話長壽秘訣。作為首批京津冀協同發展養老工作試點單位,目前已有4000餘位老人入住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