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臺灣媒體竟這樣介紹電影《流浪地球》…

2021-02-09 強國論壇

隨著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新春上映後在中國大陸獲得超高票房和話題度,海峽另一邊也開始關注到這部電影。

近日臺灣的一檔節目就專門介紹了這部電影,但是臺媒看《流浪地球》卻似乎看出了一些奇怪的味道。

視頻來源:《環球時報》三缺二視頻組

先是主持人在介紹原著作者時,尷尬地把劉慈欣誤稱作是「女作家」……

除此之外,還有「零下負89度」這樣的口誤小插曲……

節目中,嘉賓特別鄭重其事地闡述了他的「大發現」:「中國大陸拍片是有意識形態的!

他給出的理由是:電影裡的被冰封住的場景全是北京和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但以往的科幻大片都是美國的白宮或者自由女神像;地下城裡看不到麥當勞,看到的都是像蘭州拉麵這樣的中國大陸元素……

當然後面嘉賓也說到,這部影片融合了兩個中國大陸的精神:一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二是雖千萬人吾往矣,跟美國的個人英雄主義有著明顯的對比。

對於臺媒節目的這些「操作」,大陸網友倒是看得很開:中國人拍的中國電影,用北京上海的景,難道不是很正常嘛。

有網友表示,臺灣媒體的這檔節目除了把劉叔變成「欣妹」以外,其他說的也沒什麼毛病,美國科幻片有美國的意識形態,大陸的科幻片有大陸的意識形態,就算能解讀出意識形態都是很正常的嘛。

畢竟,對岸的媒體和媒體人來主動了解和介紹大陸的電影,向更多臺灣民眾普及這樣一部作品,也是一件好事了。

大家都在看

雪後的北京美成一幅畫…沒趕上的別急,本周還有一場更大的

迷藥到底有沒有?酒量不錯的他,喝了一瓶啤酒輸了100萬!

責編:張葳  | 編輯:王先進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臺媒這樣介紹《流浪地球》……
    原創:艾立紛環球時報今天隨著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新春上映後在中國大陸獲得超高票房和話題度,海峽另一邊也開始關注到這部電影。近日臺灣的一檔節目就專門介紹了這部電影,但是臺媒看《流浪地球》卻似乎看出了一些奇怪的味道。
  • 《流浪地球》創作概念源自臺灣小說?劉慈欣:沒看過
    今天(2月14日),冬瓜俠在臺灣《商業周刊》網站上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 為什麼不能接受中國人當英雄?中國賀歲片《流浪地球》票房破紀錄,創作概念竟源自臺灣↓說實話,第一時間以為這是一篇「韓國風格」的稿子,講述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是抄襲了臺灣作家的靈感。
  • 《流浪地球》終於在香港上映,但票房竟如此慘澹……
    票房已取得超40億元人民幣的《流浪地球》,2月28日終於迎來香港首映。雖然香港媒體此前預測稱「因有港星吳孟達出演,該片票房應不會太差」,但《流浪地球》在港上映首日上座率並不盡如人意。香港有40多家影院排片,票價從60到120港元不等。以旺角百老匯影院為例,2月28日晚上9時50分場次的《流浪地球》,開場前1個小時近300個座位只賣出去7張票。
  • 【臺灣來論】文青捧殺了臺灣電影 《流浪地球》給了華人希望
    我是圈外人,對「新浪潮」如何淹沒商業電影的詳細過程不是很清楚,但去年「九合一」大選前,因「小野暴哭」事件,有資深影人對這段過往於媒體投書,說了一段泣血的內情。該資深影人叫做裴在美,她控訴當年小野與吳念真掌握了臺灣「中影」的所有拍片資源,掐斷了許多商業電影與資深影人的生路,讓臺灣電影死在「狹隘的鄉土劇」與特定的電影語言與敘事形式中。
  • 海外媒體點讚《流浪地球》
    中國日報網2月15日電 據歐洲時報網2月11日報導,口碑爆棚的電影《流浪地球》這兩天火遍了全世界,總票房已突破20億元,領跑今年中國電影春節檔。這部在上映初期不被看好的電影,靠硬核逆襲成功,還收穫了海內外媒體和網民的好評。
  • 《流浪地球》抄襲臺灣作品?| 部分臺媒還在「自嗨」,作者已澄清:「對比大劉,甘拜下風」
    中國賀歲片<流浪地球>票房破紀錄,創作概念竟源自臺灣》的文章,並稱這個概念最早來自1988年臺灣作家黃海(本名黃炳煌)的小說《地球逃亡》。然而,黃海曾撰文評論劉慈欣的小說:和劉慈欣的小說相比,「《地球逃亡》只能甘拜下風。」
  • 個人預測《流浪地球》票房可超百億,對《流浪地球》的觀後感
    本來想休息一段時間再繼續寫關於《三體》的文章,正好昨天看了《流浪地球》電影,有一些觀後感和大家分享一下。所以洛溪極限半徑也夠遠,更容易撕裂經過木星引力的天體,一些小天體也更容易圍繞著它穩定地運行;4、影片剪輯方面:部分情節剪輯稍顯粗糙,特別是在情節緊張的部分,誰來了,誰走了,誰衝上去了,誰落後了,分不清誰是誰,看的我一臉囧比;5、演員方面,看到飾演劉啟的男主角總讓我聯想到說相聲的曹*金,讓我瞬間出戲了;吳孟達是我喜歡的演員,演的也很出色,不過太早去「領盒飯」,有些沒看過癮;6、媒體宣傳方面
  • 流浪地球中的地球真的可以流浪嗎?
    流浪地球可以說這些年來中國科幻片的巔峰之作。說心裡話,郭帆導演將劉慈欣的作品導的很出色。在細節和情節方面真是無可挑剔。與某些科幻電影中將大樓p上屏幕就是未來的敷衍形成了天壤之別。 大家看到我這個題目可能感覺我又是個噴子。但事實並非如此。
  • 電影《流浪地球》高清完整版
    接著影片介紹地球發生的災難,原因是太陽極速老化,持續膨脹,100年後會吞噬地球,三百年後太陽系消失,於是聯合國一致決定在地球表面建造1萬個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飛到4.2光年之外,開始2500年的流浪之旅,這就是「流浪地球」計劃的大概。
  • 這樣的地球,我怎麼忍心你流浪——「流浪地球」影評
    經過半個小時的「流浪」,我準時浪進了被暖氣烤的暖洋洋的電影院的不起眼的角落裡(12座,最靠邊那個),靜靜的等著流浪地球的放映,為了親眼見證這顆噗溜噗溜的球球究竟要流浪到何方
  • 《流浪地球》成為中國電影北美票房第一名
    IT之家2月17日消息 根據官方微博的消息,《流浪地球》於北美時間16日19時登頂近五年中國電影北美票房Top1,成功打破近年華語電影海外排片記錄。根據官方數據,《流浪地球》上映11天獲382萬美元票房,登頂近五年中國電影北美票房榜,刷新了近五年中國電影Top5排名。
  • 看完《流浪地球》後,這群臺灣人竟會如此評價
    隨著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新春上映後在中國大陸獲得超高票房和話題度,海峽另一邊也開始關注到這部電影。
  • 被捧殺的《流浪地球》
    《吳孟達:看劇本不信是中國人寫的》 在主流媒體的導向輸出之後,各種自媒體也開始跟風消費,想要在爆棚的民族主義閱讀量裡分一杯羹。 《為什麼美國人拍不出流浪地球》 《吳京被罵,《流浪地球》遭質疑,中國人難道不能拯救地球?》
  • 《流浪地球》電影內外
    3/ 韓朵朵第一次出場是在模擬課堂上上課,老師問什麼是希望,她不置可否,而電影的最後,在最後的營救行動中,韓朵朵終於明白了希望的可貴。4/ 飾演韓朵朵的演員叫做趙今麥,在《流浪地球》之前,她參演的最有名的電影作品是《快把我哥帶走》,在片中,她也不是真妹妹。
  • 《廉政風雲》香港市場電影票房反壓《流浪地球》說明了什麼?
    春節期間,兩部影片《廉政風雲》和《流浪地球》均在內地上映,其中《流浪地球》大爆,目前內地票房已經突破四十五億,而《廉政風雲》內地票房慘澹,目前票房僅1.13億元。》在香港表現並不能說很突出,其票房一直被其他影片壓制,壓製得《流浪地球》喘不過氣來。
  • 《流浪地球》到底有沒有抄襲日本電影《妖星哥拉斯》?
    之所以採用了和西方完全不同的,甚至看上去有些笨重的方式拯救地球,是因為地球在中國人眼中,象徵著人類文明的所有,是人類的本源,如果刨除實際情況,究竟能否將地球推走的問題不思考,將「地球變成宇宙飛船」本身就是屬於每一名中國人獨到的「硬核浪漫」,看似電影名中包含「流浪」二字,而中國認為「有地球,心也就不再流浪
  • 《流浪地球》等入選第八屆十大華語電影
    第八屆「十大華語電影」推優活動近日在京揭曉結果,《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陽光普照》《少年的你》《地久天長》《金都》《我和我的祖國》《撞死了一隻羊》《熱帶雨》和《南方車站的聚會》等十部影片榜上有名。該評選由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中國電影評論學會聯合臺灣、香港有關電影團體合作舉辦。
  • 籌備三年的《流浪地球》終於開機!開啟地球全新冒險
    郭帆希望能夠促進中國科幻電影市場的開拓郭帆介紹:「籌備環節中最艱難的是世界觀展現,三百多人的概設團隊和美術團隊歷經十五個月的設計、繪製、規劃和搭建,最終將2000張概念圖和5000多張分鏡真實呈現《流浪地球》從劇本的打磨到實景的再現 早在《流浪地球》開發之初,他就知道《流浪地球》註定是一個講述中國人情感的故事,但想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簡單。
  • 《流浪地球1》重映,《流浪地球2》定檔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2019年大年初一,電影《流浪地球》用熱血與感動點燃了春節檔觀眾的熱情,這部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收穫46.68億的票房佳績,躋身中國影史票房第三名11月26日,增加了11分鐘內容的《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重映。就在11月26日重映當天,導演郭帆共同宣布,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並曝光首張概念海報。《流浪地球》上映後,口碑與票房都獲得了驚人的好成績,許多觀眾在影片上映近兩年來不斷嚮導演郭帆「索要」續集。
  • 《流浪地球》港版熱銷!不可錯過的三個看點是……
    >《流浪地球》劇照要說今年最賣座的賀歲電影,非《流浪地球》莫屬。這部被媒體和影評人譽為開創「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的影片,上映21天,票房已達43億元人民幣。在電影上映之前,聯合出版集團旗下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在香港首度推出了劉慈欣的中短篇科幻小說選《流浪地球》,書中收錄六篇作品,包括曾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特等獎的《流浪地球》,以及其早期作品《帶上她的眼睛》以及新近創作《黃金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