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漢服為什麼是右衽?

2021-02-19 漢服同袍


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漢服是「右衽」,而不是「左衽」?有什麼區別?甚至有些人認為漢服就是「左衽」,因為電視上就是這樣的。這一期,就普及一下「右衽」與「左衽」的知識。要知道,這可是不能搞錯的!

中國的傳統漢服服,兩邊衣襟的穿法,自古以來都是左襟疊蓋在右襟之上,而因為衣襟是朝右開,所以便稱為「右衽」。這種穿衣方式的起源,當然為了方便慣用右手的人伸手入懷中拿放隨身物件。但既成正統之後,「右衽」便成為華夏文化「尊禮成服」的概念裡一個基本象徵「文明」的符號,可以用來識別「左衽」的蠻夷之邦。


至於現代服裝男子左襟疊右襟、女子右襟疊左襟的「男左女右」式穿法,據說是起源於中古時代的歐洲。西方男裝衣服的鈕扣,像東方一樣,自古至今都開在胸前,所以把衣鈕縫在右襟、把鈕門開在左襟,方便右撇子們扣上自己的衣衫。

可是古代歐洲的女裝衣服,大多數都是採取衣襟開在後面的反穿形式,所以女子們除非雙臂十分靈活,否則必須藉助別人幫她們扣上背後的衣鈕;而為了方便右撇子,鈕縫和鈕門的方向便剛好相反。


大概到了十八世紀,西方女性才開始普遍流行穿著一些如外套等開在胸前的衣服,但可能因為上流社會的婦女一般都仍會有傭人幫她們穿衣服,所以右襟疊左襟裁剪的方式,由於方便別人替穿者扣鈕,還是被保存了下來,一直到了現在仍然是女性西服的正統。

也有人說,中國傳統服裝其實也是類似的「男左女右」穿法才對,所謂「右衽」只限於男人。我不是史學家,不敢否認這種說法,也不曉得如果屬實,到底是否近幾個世紀跟西方發生接觸後才受到的感染,還是無獨有偶的現象。


不過觀乎深受我國唐朝服裝影響的日本和服,便可發現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是左襟疊右襟的「右衽」穿法。唯一會相反地穿成「左衽」的情況,便是──替死人穿壽衣的時候!所以呢,像有些明星,影視劇裡出現的左衽是非常錯誤缺乏常識的呢。

---- 漢服同袍網 ----

「漢服同袍網(www.hanfutongpao.com)」以漢服為基點,包含了視頻,圖片,音樂,資訊,活動等資源為一體的漢文化社區,將始終以弘揚漢服,傳播和分享漢文化知識,為漢服的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官方QQ群:235202121    新浪官博:@漢服同袍網

相關焦點

  • 微科普·漢服為什麼右衽?
    跟小夥伴閒聊的時候,小夥伴突然說,漢服右衽是因為古代的時候以右為尊嘛?這個意識形態的誕生後,竟然不論戰亂還是改朝換代,竟然都沒改變過,縱然是滿清時代,漢人穿衣服依舊的右掩,民國時候長袍也是如此。    以上,來自網絡。
  • 左衽還是右衽?其實並沒有那麼糾結
    對漢服有一點了解的人都會知道,現在漢服製作與穿著都是以右衽為準,左衽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不正確的穿法,在某些場合甚至是極其不禮貌的。到底什麼是右衽、什麼是左衽呢?漢服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裝,雖然經過歷朝歷代的變化,核心是沒有改變的,那就是與我們漢民族文化相關的精髓所在。關於漢服的左衽與右衽,筆者覺得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討論,一個是傳統禮儀方面(文化方面),一個是生活習慣方面(非文化方面)。
  • 【漢服知識】男裝漢服也太颯了,每種形制都要擁有
    本期文章參考有B戰UP想大少的漢服科普視頻。幾天前,某位男同學問我男生穿漢服會不會不好看,甚至被誤會很「娘」?。今日便來講講男裝漢服有哪些,保證看完忍不住讚嘆「好帥,我可以!」。不過主要講形制科普,至于帥哥的漢服美圖大家可以網上搜索「漢服 男 模特」等關鍵字。好了,我們開始正文。
  • 身邊穿漢服的越來越多 你了解多少漢服的知識呢
    近年來漢服熱可以說是越來越火爆了,無論是都市區還是一些特殊的旅遊度假區,經常都會看到身穿漢服的男男女女。漢服特殊的柔美使得很多人甚是喜愛,那大家了解漢服嗎?今天小編就毛遂自薦給大家介紹一下!明清交替以後,漢服曾經一度衰落,直到2003年開始,漢服重新進入了大眾視野。漢服雖然有很多的形態,但是有著基本的特點,主要有交領右衽,區別於古代遊牧民族的交領左衽,孔子曾說過:"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意思就是說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都要披頭散髮、穿左衽的衣服了!從孔子的言論可以看出,在古代服飾是很重要的文化象徵。
  • 剛入坑的漢服萌新要知道的小知識
    導讀:曾幾何時,時醬還是剛入圈的小萌新的時候,每天泡在貼吧,補習各種有關漢服的小知識。記得剛開始看著滿屏的「形制」,一臉懵!「形制」到底是什麼呢?往下看吧。我們都知道漢服是中國古代的服飾。因此,許多有關漢服的名詞其實源自於古漢語。
  • 自拍照「右衽」變成「左衽」,腫麼破?
    ,為何右衽變成了左衽?↑ 網路報導配圖參考("鏡像"漢服左衽)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禮記正義》在漢服文化裡,右衽和左衽的意識差距可不只有一點,左衽在儒家文化裡是「蠻夷」和「逝者」的象徵,在推廣漢服文化上最好能有一致性的對外宣傳形象,所以對於愛自拍的同好們,無論是發朋友圈還是給媒體材料,外傳的推廣照片建議還是能反轉為正常的狀態,也能給新人做一個好的引導作用。
  • 自拍照右衽變成「左衽」怎麼辦?
    ,為何右衽變成了左衽?▲✘:網絡報導配圖鏡像後的「左衽」✔:正確的右衽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論語·憲問》在漢服文化裡,右衽和左衽的意識差距可不只有一點,左衽除表示服飾特徵外,還有豐富的文化含義,包括:①服飾左衽本指衣襟左掩,是古代周邊落後族群相對漢族在服飾、文化和生產生活上存在顯著差異的外在表現。
  • 男生如何搭配漢服才顯得高級?
    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給大家講過了許多和漢服有關的知識啦!但是呢,這些知識往往是和女子漢服有關的內容,關於男子漢服的這些內容,大家可能就不太知道了吧! 那麼,男子的漢服服飾都有哪些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 文化常識 | 漢服胡服淵源探究
    漢服和胡服有什麼不同要想弄清楚趙武靈王為什麼要搞胡服騎射,就要首先弄清漢服和胡服有什麼區別。所謂「漢服」,就是漢民族的傳統服裝,是黃帝開創、周朝建制、漢朝修補定型的傳統服裝體系。在趙武靈王的時候,還沒有「漢服」的稱謂,但已經形成了早期的典型風格,方便起見,還是稱之為「漢服」。
  • 襦裙被開除漢服籍?漢服入門知識!
    我們現在能購買到的漢服,有很多都是歷史依據不足的。有的是參考壁畫和陶器還原創作的漢服,但是否摻雜藝術想像我們不得而知。傳統漢服已經斷代,市面上的漢服基本上為商家根據理解所還原的。在漢服復興的階段,我們既要尊重歷史也要尊重複原者的精神,只是復原程度存在高低(憑空臆想的商家除外)。而前段時間「襦裙被開除漢服籍」的話題在網上流傳開來,又引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議。在小編看來,「開除漢服籍」說的太過誇張了,與其說開除倒不如說是更進了。理論和研究都不是一塵不變的,漢服研究也是如此。在未來理論也會不斷的更進和革新,所以大家不必非得爭出對錯。
  • 漢服還是胡服,從2300年前說起
    漢服和胡服有什麼不同  要想弄清楚趙武靈王為什麼要搞胡服騎射,就要首先弄清漢服和胡服有什麼區別。  所謂「漢服」,就是漢民族的傳統服裝,是黃帝開創、周朝建制、漢朝修補定型的傳統服裝體系。在趙武靈王的時候,還沒有「漢服」的稱謂,但已經形成了早期的典型風格,方便起見,還是稱之為「漢服」。
  • 漲知識|武大賞櫻男子因穿「和服」被打:唐裝、和服、漢服怎樣區分?
    唐裝通常分為唐制漢服和滿式唐裝兩種,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滿式唐裝並不是唐代服飾,而是由馬褂加入立領與西式剪裁改良而來的滿清時期的服飾。這種服飾之所以被稱作「唐裝」是因為海外華人自稱「唐人」,其實與唐朝服飾毫無關聯。而唐制漢服則指唐代人所穿著的服飾類型,其特徵包括交領、右衽、系帶、無扣或布扣,唐制漢服的主要代表有齊胸襦裙、唐圓領袍、交領襦裙等。
  • 穿了這麼久的漢服,你知道漢服的特徵與分類嗎!
    漢服,是我們中國古代的傳統服飾,又被稱之為漢裝、華服。從三皇五帝的時期,一直到了明代,中間連綿了幾千年,華夏人民基本上沒有改動過漢服的特徵。隨著時代的變遷,漢服已經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除了在電視上追古裝劇時可以看得到,還記得小的時候,我們都會把床單披在身上,想像著自己也穿上了電視劇中漂亮的衣服,甚至興奮地睡不著,長大的時候,很多人為了實現小時候的夢想,都紛紛買了漢服,所以,近幾年來,漢服也是出現在我們的眼中。
  • 漢服款式科普,你知道漢服基本款式有哪些嗎?
    隨著漢服文化的不斷發展,大家對於漢服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提高。在漢服復興的如今,大家自然也要學著去了解漢服啦! 在穿著漢服的時候,大家是不是也發現了,漢服的款式都是比較多的呢?那麼,漢服基本款式,大家知道哪些類型呢?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吧!
  • 漢服要想買家秀好看,這些入坑常識不可不知!
    在漢服日益發展的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們,投入了漢服的懷抱。大家在穿著漢服的時候,應該也體會到了,和漢服相關的知識實際上是非常多的吧! 那麼,大家在穿著漢服之前,知道漢服入坑必備知識有哪些嗎?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這個問題吧!
  • 喜歡穿漢服卻不懂漢服文化?漢服知識也很關鍵,重要的漢服科普!
    很多人覺得漢服和日本的和服,韓國的韓服有很多元素是一樣的,其實是因為和服和韓服都是從漢服演變過來的,最終形成自己本國本島的服飾,雖然經過演變但是始終是存在漢元素的,這樣說,我國的漢服還是很受歡迎的,不僅在古代如此,現代很多人也是喜歡古風,喜歡漢服。漢服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的呈現,能夠穿出文化自信也是很好的事情。
  • 漢服那些「專業術語」,你知道嗎?
    歡迎大家來到閒耍堂,我是堂土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定型於周。漢服有兩種基本形態,一是上衣下裳,二是衣裳連屬。相信很多小夥伴都知道每個朝代有其最具代表性的漢服形制。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秦漢時期的曲裾和直裾,唐朝的齊胸襦裙等等。所以,今天堂土就不重複說形制方面的內容了,而是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漢服服飾裡的那些專業術語。
  • 漢服【款式圖&結構紙樣】合集!(附漢服通用詞彙百科)
    【襦裙】漢服款式之一,即上襦下裙,交領右衽。襦裙作為漢服的主要形式,細節一直有變化,有的為深交領至腋下,袖緣很寬,袖根寬於袖口,有腰線,多認為是中衣款式。也有的為淺交領,袖根和袖口寬度一樣,為直袖,袖緣窄,有腰線,多認為是外穿的襦裙。
  • 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叫做漢服。漢服並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樣,只是漢朝的服裝,其實它是指漢族所有傳統服飾的意思。在古代的時候,漢服傳到了朝鮮半島,於當時朝鮮半島,他們本土的服飾產生了融合,於是就製作出了一款跟漢服稍微不同一點的韓服。
  • 三張圖告訴你,漢服、韓服、和服究竟有何區別!
    再比如,中國的傳統服飾——漢服,在古代也同樣影響著周邊國家的穿著,甚至現在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何謂漢服,何謂和服,何謂韓服了。「漢服」顧名思義,是指漢族傳統服飾的意思,而非狹義上的漢朝服飾。當漢服傳至朝鮮半島之後,與當地本土服飾發生融合,產生了於漢服略微不同的「韓服」。而「和服」的概念則更晚,出現在江戶時代後期,早期的和服源自我國三國時期吳國流傳過去的「吳織物」製作而成,並稱之為吳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