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依託貼吧的應用中心,結合遊戲直播吧和秀吧,低調推出進入直播行業,內容上以美女秀場和遊戲為主。由於與貼吧強強結合,官方對主播有較強的運營管控能力。
相對於貼吧的直播應用,百度百秀就直接以官方的姿態推出直播平臺,並且採用百度的二級域名。除了這兩個平臺之外,百度旗下的hao123網址導航,充分發揮其聚合的能力,通過聚合其他平臺知名主播的節目,在hao123影視欄目開通了「美女秀場」和「擼直播」兩個直播專欄。
雖然,百度對直播行業早早做了窺探。但是,百度並沒有真正下決心進入這個行業。百度貼吧的直播應用隸屬於杭州秀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2015年5月份的時候獲得了君聯資本的B輪投資。
百家百秀的主要內容由9秀提供,如果你細心觀察,除了域名和logo不一樣之外,百秀和9秀就沒有其他差別了。9秀隸屬於玖秀互動(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玖秀互動之前於2013年2月在上海註冊,北京公司註冊時間是在2014年5月。百度與玖秀互動是否有資本聯繫就不得而知,大家可以盡情的去想像
騰訊
縱觀整個騰訊的產品線,除了PC端QQ在好友添加界面看到有直播的影子。該款產品和內容運營均由浙江齊聚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為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騰訊還在2012年10月份與光線傳媒以7500萬投資以秀場直播為主的呱呱視頻。
騰訊從財報收入來看,說鵝廠是一家遊戲公司也不為過。英雄聯盟、CF、地下城與勇士都是遊戲直播的熱門內容作為這些遊戲的擁有者和運營者。在遊戲直播方面,騰訊在2014年12月與軟銀聯手以數千萬人民幣投資蘇州遊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旗下最早是以舉辦推廣各類遊戲賽事、傳播報導國內外遊戲熱點重點新聞、選拔包裝中國遊戲高為主要業務(騰訊作為中國最大的遊戲公司,入股遊視也就順利其中了)。2015年2月1日正式發布龍珠直播平臺,由騰訊遊戲競技平臺管理。龍珠直播主要提供遊戲直播、電競賽事、發布比賽等。
除了入股龍珠TV之外,騰訊還在2015年11月入股鬥魚TV,前身是A站的生放送直播,2014年1月1日,正式立項,更名為鬥魚TV。發展前期主要以遊戲直播為主,不斷發展之後,鬥魚TV的內容越來越多,內容從單一的遊戲慢慢想綜合類型轉變。還有一點,鬥魚TV已經有直播第一站的趨勢了,不過由於盈利模式不夠清晰,目前還是處於巨額虧損狀態。
網易
2014年4月,網易正式上線旗下大型在線娛樂社區——網易BoBo,平臺主打美女秀場內容,以即時互動、K歌跳舞、視頻交友為主。上線5個月內,網易BoBo進入臺灣市場。
作為中國另外一個「遊戲」巨頭,網易通過旗下一款免費語音客戶端軟體——網易CC,進入遊戲直播領域。網易CC的直播內容主要以網易自身相關的遊戲為主,娛樂直播為輔。
新浪
2011年的時候,新浪秀場正式上線,也是這個領域的早期主要玩家。新浪秀場主要以娛樂直播為主,在遊戲直播方面,新浪也推出「看遊戲」直播平臺。新浪雖然早於網易進入直播領域,但是各方面的成果都與網易相差甚遠。
2015年11月,秒拍母公司獲得微博領投的2億美元D輪投資。同時,也對外宣布秒拍將與微博聯合推出直播平臺。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下,新浪系能否在直播領域實現彎道超車?讓我們拭目以待!
360
2014年8月,360收購花椒網。2015年5月,花椒網業務轉型,主打手機視頻直播。
直播領域往往是作為大公司戰略級產品,這種現狀下,大公司的核心產品跟是否跟直播產品有聯繫就會顯得非常重要,也會影響著這些直播產品的發展情況。騰訊和網易,遊戲都是這兩家公司的重點收入來源,在遊戲直播領域,兩家公司在直播領域的發展情況還算看得過去。360則是通過自身在移動網際網路產品分發優勢,一炮打響,花椒直播定位手機直播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出360自己本身的優勢。
合一集團
2015年4月份,來瘋直播平臺上線。直播平臺在內容選擇方面,一直都是以秀場直播和遊戲直播為主。來瘋在內容選擇方面,做了很大的突破。除了保持秀場的直播內容之外,還添加了綜藝性質的直播節目。在直播領域,直播又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在遊戲直播方面,優酷也做了一些嘗試,上線「來玩直播」平臺。2015年聖誕節的時候,火貓TV獲得了合一集團1000萬美元的A輪投資。火貓TV的發展歷程有點類似龍珠,都是有遊戲傳媒的背景,只不過相對於龍珠,火貓在行業內的名氣小了很多。
目前,合一集團在官方上面,已經可以看到「來玩直播」的入口了,相對於「來瘋直播」,兩者之間的扶持力度還是有很大差距。合一集團在遊戲原創視頻方面有很大的優勢,相信
在不久的將來,「來玩直播」能成為遊戲直播領域裡面另外一匹黑馬。
愛奇藝
奇秀作為愛奇藝旗下唯一的直播平臺,承擔了愛奇藝在直播領域裡面用來對抗其他視頻平臺的戰略產品,奇秀的入口被放在直播中心和遊戲頻道裡面。雖然,奇秀目前以美女秀場為主。但是,通過其入口我們可以判斷出,愛奇藝把內容擴展到遊戲領域也只是時間問題。
還有一點,愛奇藝自身的自製綜藝節目在行業內也處於領域地位。會不會學「來瘋直播」,把綜藝節目也放到直播平臺內?
樂視
2016年1月28日,樂視以3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以體育賽事直播平臺——章魚TV。與其他大平臺不一樣的是,樂視從體育切入直播領域。並且在體育直播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他平臺在這方面都只有仰望的資格。
除了賽事直播方面,樂視也有以秀場直播為主的「樂視甜心寶貝」,只不過「甜心寶貝」更多的是作為布局產品,沒有得到樂視的扶持。在遊戲直播領域,由於樂視體育在賽事直播領域的優勢,遊戲也主要集中於遊戲賽事直播。
這裡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下樂視體育的發展歷程。2012年2月,樂視上線體育頻道。2014年1月,成立樂視體育文化產業發展(北京)遊戲公司。2015年5月,網絡上面有一篇關於樂視的融資傳聞,不久之後就對外公布獲得萬達8億人民幣的A輪投資,估值28億人民幣。2016年2月15日,網上傳聞樂視體育獲得10億美元的投資,估值上升到40億美元。此消息雖然未得到正式,但是估計樂視體育也是「好事將近」才會放出此消息。
從去年一年樂視體育的大動作來看,樂視體育將來獨立上市的可能性非常大。
PS:不務正業的賈老闆,2015年收穫頗豐。
搜狐視頻
搜狐依託於56視頻,上線以秀場直播為主要的內容的平臺——千帆平臺。搜狐視頻自從把從人人網手中買下56網。不過「我秀」並沒有跟隨56網嫁入「公家」,而是被「婆家」——人人網留下,作為單獨項目運作。
在遊戲直播方面,則有17173旗下的遊戲八爪。不過,該平臺主要還是以聚合內容為主,在內容運營方面,並沒有側重。
暴風影音
上線以美女秀場為主要直播內容的平臺——風秀。
短視頻
美拍和秒拍都在不同時期上線了自己的直播平臺。
除了樂視和合一集團之外,其他視頻平臺進入直播領域更多的是以布局為主,戰略層面上並沒有進行側重。美拍和秒拍結合自身的情況,可能是行業最大的攪局者。
歡聚時代
旗下主要以兩大直播平臺為主,YY直播與虎牙直播。YY直播主要以秀場表演為主,虎牙直播則是以遊戲直播為主,兩款產品在內容上面都各有側重。不過,歡聚時代在之前一段時間,在教育領域做了很多布局,YY直播的內容開始有所變化。
9158
9158和歡聚時代都是直播領域兩家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他們都最先實現突圍,成功上市。9158主要以歌舞演藝、視頻交友為主要直播內容。
6房間
於2006年5月份上線,主打視頻分享。不過由於後來優酷和土豆在視頻分享領域的崛起,以及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資本市場關閉了大門。2009年的時候,六房間開始跨入網際網路演藝直播業務,打直播社區的概念。2015年3月18日,A股上市公司宋城演藝以26.02億收購六房間。資方的行業背景更有利於六房間的發展,兩者結合,各取所需,是一個利好的局面。
酷狗
2012年,酷狗上線在線視頻互動演藝平臺——繁星網。酷狗結合自身的優勢,平臺的直播內容主要以唱歌演藝為主。酷狗還利用自己在音樂領域的資源和資歷,在音樂發行、藝人包裝方面幫助草根藝人成長。除此之外,還推出偶像培養計劃,挖掘更多的草根藝人。
酷我
酷我推出主要以在線演藝、交友娛樂為主的酷我秀場。
蝦米
在歌單方面,蝦米相對於其他音樂平臺具備較大的優勢。所以也推出了以音樂推送為主的直播間。
唱吧
以秀場直播為主的唱吧直播間
序號
名稱
成立時間
1
藍鯊直播
2015年12月
2
熊爪
2015年10月
3
咖喱直播
2015年9月
4
熊貓TV
2015年7月
5
菠蘿bole
2015年6月
6
17
2015年6月
7
YOLO
2015年6月
8
萌我愛TV
2015年6月
9
映克
2015年5月
10
逗播
2015年4月
11
微賽
2015年4月
12
KK開播
2015年1月
13
野馬現場
2015年1月
14
KK直播
2014年12月
15
玩耍直播
2014年11月
16
火聊
2014年9月
17
趣播
2014年9月
18
233手遊直播
2014年9月
19
果醬直播
2014年8月
20
猴賽雷TV
2014年7月
21
藍鯨直播
2014年6月
22
海盜TV
2014年5月
23
Imba TV
2014年5月
24
戰旗TV
2014年1月
25
紅點直播
2013年12月
26
體育瘋
2013年11月
27
5126社區
2013年9月
28
隨播
2013年4月
29
A8體育
2012年9月
30
火秀TV
2012年4月
31
雲彩直播
2012年3月
32
觸手TV
2011年12月
33
蝸太太健身社區
2011年5月
34
阿牛直播
2009年10月
35
NeoTV
2006年4月
整個直播行業,歷史由來已久。傳統直播平臺都以歌舞唱跳等節目為主,通過用戶充值向主播送花或者運營網頁遊戲平臺為主要盈利方式。2014年8月26日美國遊戲媒體直播公司Twitch以9.7億美元的價格被亞馬遜收購。隨後,一大批以遊戲直播為主要內容的平臺「拔地而起」,14年年初成立的鬥魚TV、戰旗TV等早一批成立的遊戲直播平臺也進入資本的視角。
2015年電競的異軍突起,讓直播行業再次進入人們的視角。以前悶聲大發財的直播平臺,在2015年確遇到阻力了。
秀場的運營方式、商業化都與遊戲直播進行比較,深究下去,其實就是兩者面對的群體不一致所導致的。
一般在秀場一擲千金的絕大部分是來自二三線城市收入較固定的老闆。這一類人,有錢有時間,最重要的是付費意願非常強。這些土豪的粘性非常強,只要這個美女主播一直在直播行業工作,不管這個主播輾轉到哪個平臺都會跟著過去。比較知名的主播一般都會有粉絲後援會。這一類土豪群體的存在,讓早期以秀場直播為主的平臺都賺到錢了。
遊戲直播面對的大部分群體都是學生和白領,學生群體的絕大部分支出都是來源於父母每個給的固定生活費,花錢去給直播打賞,已經超出學生群體所能承受的範圍。對於城市小白領來說,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基本都拿去應付房貸或者車貸了。對錢的使用方面,都是斤斤計較,現實世界的壓力讓白領們根本就沒有那個精力在虛擬世界中享樂。
帶寬成本
粗略計算,鬥魚TV的在線人數超過1000萬+,戰旗TV在在線人數約500萬+,龍珠在線人數約400萬+,虎牙在線人數約100萬+(統計於2016年2月18日,以各大節目在線人數人工相加得出,並未統計全部節目)。
直播平臺的帶寬成本費用通常取帶寬峰值月結,當月100萬最高同時在線人數,對應消耗帶寬1.5T,月結費用3000萬人民幣。
PS:此計算方式來源於網絡
可以算出各家在帶寬方面每個需要付出的成本,鬥魚TV為3億人民幣,戰旗TV為1.5億人民幣,龍珠為1.2億人民幣,虎牙為3000萬+人民幣。
如此高的帶寬成本,馬裡奧確實不信。關於在線人數,網上有高能各處這樣一個計算方式,日常期間,除以10倍,活動期間除以20~100,就可以得出真實在線人數。並不是所有平臺都會適合這個計算方式。即使這樣,本來就沒有什麼收入的遊戲直播平臺,帶寬的成本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坑。
主播籤約成本
此圖為早些期間,瘋傳於網絡的主播籤約價格。不管是否有水分,知名的主播的籤約價格基本已經漲至千萬級別。知名主播的價格的虛高一定程度上太高了遊戲直播網站的運營成本。不管主播的籤約價格並不是都是虛高,整個籤約價格具有非常明顯的金字塔效應。
知名主播一般都會有一批非常忠實的粉絲,一但主播跳槽,將會給平臺帶來很大的用戶流失。為了留住這些用戶,平臺方不得不抬高籤約價格留住這些知名主播們,以達到留住用戶的目的。
不合理的生態圈
遊戲直播有個怪像,這些平臺的主播賺的都是盆滿缽滿,平臺方都是以巨虧的居多。秀場主要主播賺錢也就意味著平臺方也賺錢。原因很簡單,秀場平臺裡面的利益方有三個,平臺方、經紀人(主播管理者)、主播,並且三方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想盡辦法讓粉絲們掏錢,最終按照一定比例分成。除此之外,秀場的主播管理模式相對成熟,平臺、經紀人對主播的管控力度相對大些。
遊戲主播更多的是以單獨工作室或者個人為主,特別是知名主播,處於優勢一方。平臺方很難管控到這些主播,一但知名主播跳槽,平臺將面臨洗粉。遊戲主播通常會在直播的時候帶自己接的廣告或者推廣自己的淘寶店鋪,這些帶來的收入跟平臺不存在利益關係。為了留住用戶,平臺方必須留住這些知名主播。所以,對於這些知名主播們的做法也只能睜一眼閉一隻眼。
這三座難以逾越的大山,讓各大遊戲直播平臺陷入巨虧也在情理之中了。
除了上面所說的三座大山外,各大遊戲直播平臺在贊助方面也是一項很大的支出。主要以俱樂部贊助和個人贊助為主,個人贊助主要是集中於各大遊戲中高端玩家用戶名帶有直播平臺的前綴。其中,英雄聯盟這款遊戲此類現象最為突出。
遊戲直播最大的優勢在於流量,為此眾多遊戲直播平臺在流量變現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1)遊戲直播平臺,從此前的單一內容開始往綜合類型發展
以鬥魚TV為例:
大類
具體細分
遊戲(客戶端)
英雄聯盟、爐石傳說、dota2等熱門遊戲
手機遊戲
夢幻西遊、部落衝突、CF槍戰王者、王者榮耀等
魚樂星天地
全民星秀、二次元領域等
魚玩科技
數碼、汽車、金融等
魚秀
秀場直播
大雜燴
國漫為主
體育頻道
體育競技直播
除此之外,鬥魚TV從之前單一的電競賽事直播合作之外,還與遊戲發布會、產品發布會進行合作,這一點很大程度發揮了遊戲直播平臺的流量優勢。
2)上線遊戲聯運平臺
主要以網頁遊戲和手機遊戲為主。
3)廣告
鬥魚TV在其首頁中間位置、主播分類頂部位置、每個直播節目下方都放有推廣的廣告欄。
遊戲直播相對於早期秀場直播的優勢在於他們的流量,眾多遊戲直播平臺目前的改變,簡單點說,都是在販賣自己平臺的流量,做廣告變現。
近兩年,新成立的直播平臺,超過6層的平臺是只做移動端的,並且全部平臺都擁有移動端。除此之外,移動網際網路用戶的增長、智能終端的不斷升級以及上網環境的改善也加快了網際網路移動化的發展速度。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也讓用戶的使用場景變得碎片化。場景的碎片化,如果直播平臺想留住更多的用戶,平臺方必須增加內容的豐富度,讓用戶有更多的選擇。直播平臺的內容也從之前遊戲直播和秀場直播,慢慢向綜合類型發展。除了特定直播內容之外,主播的直播場景也開始慢慢發展轉變。現在越來越多的直播場景已經從室內慢慢走向室外。
以鬥魚TV為例:
目前主流的直播平臺更多的是以個人產生內容的直播形式。不過,有些平臺除了增加直播內容類型之外,也在內容的演繹方式進行挖掘,其中以自制綜藝節目居多。
以來瘋為例:
綜藝節目從傳統的電視渠道和視頻渠道,慢慢向直播平臺轉移。
樂視體育在2015年裡,共拿下17類運動項目、121項頂級比賽版權,每年平均直播場次高達4000場。內容涵蓋足球、籃球、網球、賽車、高爾夫、電競等賽事,其中75家項目為獨家版權,並且有超過半數的賽事項目是首次進入中國。樂視體育在版權方面加大的注碼,給樂視體育帶來豐厚的回報和資本認可。
2015年年初,騰訊以5年5億美元的價格拿下NBA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版權。首次嘗試直播收費模式,騰訊對每天NBA直播賽事的部分場次採用收費模式。只有購買騰訊體育會員才有資格觀看該場次比賽,並且還擁有三大會員特權。除此之外,NBA社區的開發,讓流量的價值越來越大。除了收費之外,視頻前廣告、冠名費、社區廣告及周邊產品都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電子競技在2008年的時候被國家體育總局定義為我國的第78號體育運動項目。遊戲直播平臺目前最主要的現場直播內容以電子競技賽事為主,但是不排除對現場直播內容的擴充。演唱會直播、體育賽事直播、發布會直播等現場實況直播形式,可能會是各大直播平臺能否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的一大籌碼。參照樂視體育和騰訊體育的模式也不失一個很好的發展良機,前提是平臺得擁有足夠的資本。
2016年還將會有不少玩家湧入直播行業,這個行業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為了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人才方面將會有很大的競爭。
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知名主播籤約價格繼續居高不下,由於行業的競爭對手會越來越多,用戶總體規模是有限的情況下,留住一個知名主播對於一個直播平臺來說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平臺只有抬高價格,留住知名主播,才能留住用戶。
2)專業性人才,2016年各大直播平臺在商業化方面都會投入各多資源和精力進行開拓。專業性人才是保證商業化開拓過程中避免失敗的基石,要想成功的進行商業化,各大直播平臺只有招攬更多的專業性人才。
性感、火爆一直都是秀場直播的代名詞,很多主播為博眼球,在直播的時候穿著性感、暴露。為了限制這個現象,平臺方對主播行為、著裝規範進行規定。其中,鬥魚TV更是這樣規定:女主播不得漏胸超過胸部三分之一、不得穿制服等等條約。
除此之外,鬥魚TV的「飆車事件」和「造人事件」所造成的影響,給各大直播平臺在內容監管方面敲響了警鐘。有關部門在2016年估計也會對此類型事件嚴抓嚴打。
目前90%的直播平臺都處於A輪之前,其中處於天使輪的項目將近30%。Twitch被亞馬遜以9.7億美元收購了,讓整個資本圈非常看好直播行業。但是,原本悶聲大發財的直播行業,在2015年確陷入巨虧的怪像。商業模式也非常不清晰,2016年資本對於直播行業的追捧度相對也會下降,預計2016年也會有不少直播項目會倒在前進的步伐中。
主播通常在自己的直播間放置自己的淘寶店鋪地址、微博地址以及其他合作產品的二維碼等廣告信息。除了直播畫面外,電腦桌面也會放一些廣告連結。在粉絲維護方面,則是利用微博和QQ群,這一類的收入都屬於個人主播的收入。通常,這個情況在管理比較嚴格的秀場直播平臺是不會出現的。
以歌唱、舞蹈、表演為主要直播節目的主播更容易在演藝經紀領域掘金。演藝經紀的內容主要集中在這幾大方面:演唱會、活動站臺、活動表演、參演電視劇、參演電影。
主播通過直播平臺把粉絲轉化到微博,以此為基礎,通過一系列的公關活動、娛樂活動讓自己在業內具備一定的名氣。一定名氣之後,可以為一些品牌代言。
主要有兩個部分:充值分成和平臺籤約價格。美女直播一般都集中在秀場,此類節目相對來說更容易獲得粉絲的饋贈,在充值分成方面更具備優勢。在籤約價格方面,知名遊戲主播在2015年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
這一類是個人主播的主要收入來源。以專業性人才和達人除了在直播平臺上面進行直播之外,還會在製作一些跟自己像個領域有個的原創視頻在各個內容平臺發布。以遊戲主播為例,小漠、小智、小蒼等主播除了在各大直播平臺直播之外,還會製作一些遊戲視頻。這些視頻一般都會帶有他們自己淘寶店的推廣內容,並且也會接一些品牌廣告。
這一領域的變現方式適合專業性人才或達人的個人主播,也是他們主要的變現方式。
IP衍生品、品牌廣告植入、院線、付費點播、版權等都是IP孵化的主要收入來源。此類需要製作專業性較強的內容,以遊戲視頻、搞笑視頻、網絡劇、綜藝等長內容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