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詞牌名,取於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又名《橫塘路》、《西湖路》,雙調六十七字,前後闋各五仄韻,上去通押。
《青玉案》調篇幅精悍短小,其情質樸獨特,不僅適合秦樓楚館裡的唱詞,表達纏綿悱惻的感情,亦辛棄疾、蘇軾、李清照等宋代詞人都填寫過《青玉案》,成就了許多經典之作。可以表達仕途之沉浮,符合士大夫的審美訴求。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託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
全詞採用對比手法,上闋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闋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雲之中尋覓一位立於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思精妙,語言精緻,含蓄婉轉,餘味無窮。
《青玉案》
宋·曹組
碧山錦樹明秋霽。路轉陡,疑無地。
忽有人家臨曲水,
竹籬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悽涼只恐鄉心起。鳳樓遠、回頭謾凝睇。
何處今宵孤館裡,
一聲徵雁,半窗殘月,總是離人淚。
這首詞上片似乎純然寫景,而一一從行旅者眼中見出,便覺景中寓情,貌似明麗而實已伏下突變的契機。過片承轉十分自然,而神光一注到底;寫來吞吐曲折,虛實錯綜,極盡鋪染之能事。一結盤空作勢,又復回盼前文,更覺精神飛動,情韻無盡。
《青玉案》
宋·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錦瑟華年誰與度?
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閒愁都幾許?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此詞表面上寫路遇佳人不遇的悵惘情景,其實含蓄地流露其沉淪下僚、懷才不遇的感慨。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鬱郁不得志的「閒愁」,立意新奇,想像豐富,歷來廣為傳誦。
居住在香草澤畔的美人清冷孤寂,正是作者懷才不遇的形象寫照。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首詞之所以受到歷代文人的盛讚,「同病相憐」恐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青玉案·人日》
清·納蘭性德
東風七日蠶芽軟,青一縷、休教剪。
夢隔湘煙徵雁遠。
那堪又是,鬢絲吹綠,小勝宜春顫。
繡屏渾不遮愁斷,忽忽年華空冷暖。
玉骨幾隨花換。
三春醉裡,三秋別後,寂寞釵頭燕。
這首傷別離的詞,寫容若與相愛的人不能相守的苦惱,最後以寂寞結尾,在這個人日裡,容若獨自品嘗寂寞,享受寂寞,卻是最終被寂寞所淹沒。
全詞以清新空靈的筆觸,物中見情,寄寓深意,借吟詠人日,抒寫離愁別緒。
《青玉案》
清·顧貞觀
天然一幀荊關畫,誰打稿,斜陽下?
歷歷水殘山剩也。
亂鴉千點,落鴻孤煙,中有漁樵話。
登臨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淚盈把。
自古有情終不化。
青娥冢上,東風野火,燒出鴛鴦瓦。
此詞的上片,重在寫景,通過描述觸目所見之景,傳達出心中的感傷之情。詞的下片,則重在抒情,抒寫出「登臨」之下所觸發的悲傷怨苦,順勢將自己因家國淪落而淚灑荒原野蔓之間的悲痛盡落紙間。
詩人以此墳頭之草不死、墳頭野土不散的意象,來表述湊結心頭「終不化」的怨苦之情,悽豔絕倫,不同凡響。
《青玉案》
金·元好問
落紅吹滿沙頭路。似總為、春將去。
花落花開春幾度。
多情惟有,畫梁雙燕,知道春歸處。
鏡中冉冉韶華暮。欲寫幽懷恨無句。
九十花期能幾許。
一卮芳酒,一襟清淚,寂寞西窗雨。
這是一首由惜春而感嘆年華易逝,人生易老的詞,上片寫暮舂之景,景中含情;下片嘆人生易老,充滿不能及時建功立業的悲哀。全詞寫得哀感頑豔,感人至深,含意深邃,筆帶悽聲,亦是悼亡詞中別具匠心之作。
春去夏來,循環往復,花開花落,年復一年,這是自然的法則,非人力所能迴轉。燕子是候鳥,秋去春來,執著地追逐著春光,翻飛於花叢柳林,對春色寄愛最深。這裡以燕擬人,寄意深婉。悽秀之詞,味亦雋永,寄寓了詞人高遠的奇想。
《青玉案·至宜州次韻上酬七兄》
宋·黃庭堅
煙中一線來時路。極目送,歸鴻去。
第四陽關雲不度。
山胡新囀,子規言語,正在人愁處。
憂能損性休朝暮。憶我當年醉詩句,
渡水穿雲心已許。
暮年光景,小軒南浦,同卷西山雨。
徽宗崇寧二年(1103),黃庭堅因寫過一篇《承天院塔記》,被人挑剔、捏造出「幸災謗國」的罪名,被除名羈管宜州。是年冬從鄂州起程,次年春到達宜州貶所,這首詩即作於此時。
此時詞人已是六十歲的老人,被貶到如此邊遠險阻的地方,雖竭力以「憂能損性休朝暮」自勉,但仍不免要憂從中來,不能自抑。歇拍以景結情,更為表現了黯然神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