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民六街小學副校長郭曉玲的辦公室採訪時,小e發現其辦公桌一角放著一個蘋果和一瓶酸奶。「怕課後輔導時學生餓著。」郭曉玲笑著解釋道。郭曉玲便是這樣一個人,永遠為學生考慮,對學生的愛體現在每一個細微之處。
在郭曉玲辦公室右側的陳列櫃裡,一隻點綴著七彩石頭的小黃鴨十分顯眼。郭曉玲介紹,這是她任教英語的二(3)班學生張怡然贈送的,「是孩子上課製作的陶藝作品,一做完她就跑來送給我了。」提起這隻小黃鴨,郭曉玲顯得十分高興,她還特地向怡然的媽媽表達了自己的欣喜與感謝。
在這裡,孩子有這樣的舉動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不管是作為學校副校長,還是任課老師,郭曉玲都十分負責,對學生更是關愛有加。為了幫助學生取得好成績,她運用自身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堅持在考試前及考試後放假前為學生輔導,「考試前可以鞏固知識點,為學生重新梳理知識脈絡。放假前則為孩子定下暑期目標,讓他們在假期中有學習的方向。」不過,學習歸學習,因為害怕年幼的學生在放學後肚子餓,郭曉玲總是在辦公室備下水果、酸奶、牛奶和其它零食,輔導前先給學生墊墊肚子。
現年42歲的郭曉玲,已經在教育事業戰線奮鬥了22年。她曾在原長安東街小學、怡樂路小學等學校任教,直至2014年秋天才來到新民六街小學。
多年的教學生涯,讓她對於教學、對於管理都有著獨到的見解。郭曉玲告訴小e,自己在2003年有了小孩,角色的轉變帶來了教學和管理方法的變化:成為母親之後,對家長和年輕教師,有了更多的寬容和理解之心。
對家長,她理解為人父母的望子成龍之心,遇到較為焦慮的家長時,她會將心比心,分析孩子各個階段的成長曆程,並將孩子的優勢一一告訴家長,以緩解家長的焦慮。對學校的年輕教師,她說,自己也是從一個新人走到現在,所以更應該以更高的包容之心對待他們。除了給予足夠的理解之外,郭曉玲還積極參與年輕教師的培訓,指導他們如何教學、如何管理班級、如何與孩子溝通。小e發現,郭曉玲還會認真閱讀教師書寫的學生評語,遇到不妥當的地方提出建議,看到好的評語也會摘錄下來,給老師點讚。
長此以往,郭曉玲與家長、老師的關係都十分融洽。相熟的家長會稱呼她為「郭大姐」「老郭」,老師則稱她為「靚校」「靚靚校長」。
除了教學工作外,郭曉玲還十分熱心公益。據了解,去年3月8日,新民六街小學保安小郭患上了特發性骨髓炎,得知小郭家境困難,郭曉玲便協助學校,組織全體師生為其募捐,最後共籌得善款20603.3元。「非常感謝你們,讓我看到了一絲希望。」事後,小郭特意寫來感謝信,感謝新民六街小學的師生們。
類似的事情還有不少,此前得知78中一名學生患上白血病,郭曉玲積極參與募捐義賣活動,並在朋友圈發起募捐活動,通過多種方式為該名學生籌得1.5萬多元。當她在朋友圈中向朋友講述籌款情況時,也獲得了不少點讚,更有朋友表示:「雖然做的是件小事,但是可以幫到人,真的是很開心。」
郭曉玲發布的募捐活動信息在朋友圈得到不少人點讚。
郭曉玲還組織學生參與了兩年的花市義賣活動。2015年時,她就成功邀請了73戶家庭參加,共捐助義賣款3650元。在活動中,她與小朋友一起製作手工品,並在花市中進行兜售。據悉,義賣所得款項是用於救助重症兒童家庭。「希望能儘自己的一點力量,為他人帶去溫暖。」郭曉玲說。
據悉,由於郭曉玲的出色表現,曾三次受到海珠區政府嘉獎,也獲得了海珠區優秀德育工作者、海珠區優秀輔導員等榮譽稱號,並指導學生在全國小學生英語競賽中獲得低年級組全國三等獎。
✎小e點評
她深入孩子當中,為他們灌溉知識,傳遞愛心。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郭曉玲當得起一聲「好老師」的誇獎。
來報料吧
2016年8月起,我們從街坊身邊挖掘了大量好人好事,已經評選出多位海珠好人,「海珠好人365」活動仍在進行中,歡迎各位街坊繼續砸來猛料吧!
如何推舉身邊的好人?
長按本頁尾的二維碼,關注本微信公眾號,直接發送你覺得值得報導的好人好事信息,並留下聯繫方式。
撥打街道的報料熱線:龍鳳街 陳小姐 84302813
報料經採用後,其所報料的好人被評選為月度「海珠好人」的,報料者可獲50元手機話費獎勵。
【圖文記者 譚啟菊】
【編輯 甄曦】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