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2020-12-23 劍儒墨涵談修身養性

好人有好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自古就流傳著一句話,叫做「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又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說,我們也是因為相信這些話,所以一直堅守著心底的善,希望自己終其一生能有一個善終的結局。

不論佛家宣揚的因果和道家所說的承負,都是有一定教化意義的,穩定了人心,某種程度上解釋了上面這兩句自古流傳的教誡,又從某種程度上阻止了好人變壞,也從某種程度上給了壞人一個棄惡從善的機會。

佛教的因果和道教的承負

因果,在大自然中處處體現,我們常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佛法中的因果具體體現形式之一,可是佛教的因果又超越了自然界的這種現象,假如今生的善惡之行是福田的種子的話,未必此生就會得到善惡之果。

佛道二教共同信仰的觀音

佛教認為今生的善惡業,可以引生未來世的善惡果報反作用到自身,所以佛教說的因果是三世因果,不同於宿命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只有在相信因果的基礎上,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才會有大成就。古語有云: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由此可見因果的觀念也早已深入「以善為本」的中華傳統文化。

道教講「承負」即「因果」也。意思是前輩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惡,後輩受禍。因為有「承負」,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貫行善,但卻經常得禍;有的人一直行惡,但卻經常得福。道教認為,這是由於「承負」使人蒙受的。即本人如果造惡,子孫就會得禍;本人如果行善,子孫就會得福。

道教三官大帝

同樣,本人的命運是在為祖先承擔後果,祖先如果造惡,本人就會得禍;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會得福。就如同祖輩積財,後輩享受,祖輩欠債,後輩還錢一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即是這種理論。

人心不古的現狀

現在社會,節奏越來越快,物質文明的發展,使精神文明遠遠不能同步,使得人現在越來越物質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放下了過去對於因果的敬畏,底線越來越低,從一點小惡開始,便走向了一條無法回頭的路,他們雖然內心也害怕,但是由於人心不古,越發被世間的小聰明所支配,只能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他們會不顧後果,良知最後慢慢喪失。

而這樣的社會,導致的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好人,因為利益問題,也會喪失信仰,敬畏之心不再,導致有原則有底線的好人就會越來越少了。這些好人看到這種人心不古的社會,會莫名其妙的心痛,但是還是要繼續堅持下去。

尤其是在建國之初,湧現出了很多好人,「向雷鋒同志學習」就是在這個時代提出來的,學雷鋒做好事成為了全國的熱潮,當時老太太老頭摔倒了大家都敢扶,但是現在這個時期,碰到老頭老太太摔倒了,就是要扶也得先用手機錄個像,證明老太太老頭不是自己撞倒的。

扶老太太

而很多惡人,壞事做絕,卻依舊能逍遙法外,往往使得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即使真的有人伸張正義,也可能會被這些惡人瘋狂的報復,即使這些惡人不會報復,但是往往惡人也得不到法律的制裁,除非他們真的太過了、太過出格了,才能等到遲來的正義,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看不到懲惡揚善的希望,舉報和法律都有力所不及的地方,就會導致正義的人也越發的冷漠了。

正義不會缺席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不論現在如何,但是終究還是好人多,蒼天的眼睛也並沒有瞎,好人也許當世沒有得到好報,或許因為此生的善行,削減了過去世的罪孽,兒孫後世都有福可享。惡人或許此生享盡榮華富貴,或許此生所做的惡,把祖宗們給他留下的福報都毀了,讓後世的兒孫們無福可享了。

此句經文出自《道德經》,老子曰:「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這是教導世人應知天道無私、善惡有報。古賢有首詩專講這個道理,詩曰:「古今何地不欹傾,獨有青天一坦平。無臭無聲疑混沌,有張有主最分明。饒他奸巧逃王法,任是欺瞞脫世評。論到冥冥彰報應,何曾毫髮肯容情?」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歷史上多少這樣的例子,已經不勝枚舉,倘若一定要說個例子,那就找個歷史上最有名的吧,和珅在乾隆皇帝時候,貪汙受賄,惡貫滿盈,雖然他有乾隆皇帝做保護傘,很多正直的大臣遭到他的打擊,但是嘉慶帝登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抄沒家產,並且賜了和珅三尺白綾。

情致得病原理

除了上述原因,還有養生方面的因素。

我國自古講究醫易同源,五行生剋原理自然也是存在於中國古代養生醫學之中了。其中五行是五種最基本的元素,分別是木、火、土、金、水!

而五行本身又對應著相應的臟腑器官和情致(心情或者心態),通過五行的生克可以判斷調理身體。

木火土金水

怒喜思悲恐

五行與身體的關係

很多我們認為的疾病,都是心緒導致的。「寧做快樂小人,莫做受難君子」 做人要快樂一點兒,不願意的就拒絕。不敢拒絕別人,人生就會痛苦,痛苦便會有病痛。

有些好人其實並不是好人,而是濫好人,他們沒有原則,大是大非上看不清楚,卻在這些小事上不斷的消磨,導致自己的心態長期的壓抑,最後導致五行的失調,又注意不到事情的嚴重性,不做出改變,最後總會有一件事,變成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好了,最後祝大家都能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我是一個喜歡傳統文化的人,希望傳統文化能夠更多地幫到所以的朋友,大家如果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覺得我的文章能讓人受益的話,就請點讚、收藏、轉發,讓更多的朋友看到!

相關焦點

  •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世俗人常說「好人有好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但也有人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前後的矛盾反差也大了點,到底哪個更有道理一些呢?要我說,都對。但是,一定要仔細釐清其中的細節才可。首先來說,好人,什麼叫好人?扶貧濟弱,悲天憫人的人算不算好人?敬天敬地,言如春風的人算不算好人?是不是都算?
  • 佛教: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看佛陀是怎麼說的
    《涅槃經》有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在佛教當中,最講究的就是因果,所謂「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實際上就是一個因果關係。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善於惡之間的果報,就好像影子一樣,始終追隨著我們。
  • 佛教:「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到底是什麼原因?
    可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們的身邊,常常會有另外的一種聲音:好人往往不長命,而那些「作惡多端」的人卻多年「長盛不衰」,甚至還越活越滋潤,逍遙自在得很,這又是什麼原因呢?不是說好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嗎?那麼,這裡的「時候」究竟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是真正的「時候」呢?
  • 從古到今,「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怎麼理解?
    從古到今,我們形容一個人的時候都會以「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來表示。事實上人的壽命只有百歲之多,何來千年之久?但如果看看秦檜和和珅這樣的人,你就會明白什麼叫做壞人活千年了。這些人雖然已經死了幾百年了,但歷史上卻一直有他們的惡名,這樣的人在老百姓的心中豈不是活了上千年甚至更久呢?
  •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位江蘇老人用行動反駁
    近些年來,網絡上經常流行一些負能量的事件和言論,例如「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遺骸」、「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等等,負能量滿滿。但是我一直相信受聖人之道教化千年的中國社會不會就此走向自私自利的可怕境地,畢竟以「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為治國理想的道家文化一直都被主張世界大同的孔孟之道壓制。據江南晚報報導,12月3日,江陰市84歲的陳杏妹老人,跳入河中救起鄰居家3歲孩子。
  •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好人沒有好報?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想法,老實善良的人總是得不到庇護,那些惡貫滿盈的人反而越過越好。其實大家都錯了,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村子前面有一條河,村民出去都要趟水,一到下雨天河水暴漲,村民就沒法出去了,小男孩就想建一座橋,每天去撿石頭,很快日復一日,石頭堆成了山,村民們也加入其中,請了工匠修橋,小男孩在鑿石頭的時候,石子濺進了眼裡,雙眼瞎了。
  • 佛教:善惡到頭終有報,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在佛法當中,有著這麼一句話:「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所經歷的事情,善惡到頭終有報,一切都來源於自身的感召,因為曾經做過了什麼惡業,導致有禍害的降臨,也因為行善積德,修成正果。可是這句被人傳頌的話,又怎麼解釋有一些活在世上的好人,行善積德一輩子,最後卻不長命?而有一些禍害做了之後,卻導致千萬年都遺傳,這又該怎麼說法呢?今天就來解釋解釋。其實這些因果輪迴,都脫離不開自身發展,「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要想認清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 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這句話真的對嗎?如果對,那又如何解釋「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現象呢?其實,這些話都在圍繞一個重要的定論而展開的,這個定論就是「因果」。關於因果,我們聽到的最多便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和「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禍害遺千年」?不可不知,看完你就明白了!
    使眾人明白了業有三報的道理,不僅知道幹壞事作惡之人,終有報應,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積德不幹壞事的而終得福報的結果。其實,還有句話叫「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是對一些因勞累致死好人的感嘆。究其原因:好人不計報酬,樂意助人,辛苦勞累、身心疲憊最多,最易因身心過度透支誘發疾病死亡。
  • 《紙鈔屋 第四季》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柏林精神永不滅!
    但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東京、裡約、丹佛、巴勒莫幾個間接導致奈洛比死亡的禍害安然無恙,卻把明明已經救活的奈洛比再次槍決!編劇是真的狠,每次都專挑你喜歡的角色殺!幸好柏林在記憶中又復活啦,柏林真的是人生導師,把人性看得透透的!大愛這角色!奈洛比的死亡,最終「喚醒」教授,讓他認識到這已不是一場革命,而是一場戰爭,再次成為那個算無遺策、無所不能的領袖!
  • 俗語: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什麼意思?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經過數千年的洗滌,依然那麼有道理。農村有一句俗語:「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真是令人氣憤,同時也表達了世界的不公。 好人不長命,禍害活百年。對於一些因疲勞而死亡的好人來說,這是一個感嘆。原因是好人願意為別人提供幫助,而不管他們的報酬如何。
  • 俗語說:「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有理嗎?好人真的難做嗎?
    俗語說:「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有理嗎?好人真的難做嗎?佛家言:「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在佛家看來,是福是禍都是自己招來的,是善是惡也都是自己決定的,就像影子一樣跟隨在我們身後。
  •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世界是公正的嗎?
    其中有個答案這樣說到:擁有「傳統道德感」的女生死了,「奮勇救人」的男生也死了。只有畜生還活著,而且預計也會安然的活下去。評論中提到,隨著受害者的死亡,有些證據會失落,甚至有可能,這個施害者不會受到任何懲罰。好人死了,壞人活著,這樣的反差實在有些諷刺和悲劇。
  • 佛教: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原因在這裡!
    佛門中常說,「善惡有報,因果不虛」。但在現實社會中,每當我們見到一些善良之人,遭遇坎坷苦難,甚至英年早逝,而那些作惡多端的人,反倒榮華富貴,就會懷疑因果,覺得好人無好報,禍害遺千年。殊不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家三藏十二部經,無外乎「因果」兩字。
  • 俗語: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有道理嗎?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從古到今,我們一直能聽到一句俗語叫「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好人呀,活得命太短了,沒有幾十年就死了。而壞人呢,他們留下的臭名卻能遺害千年。
  •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有時候眼見不一定為實!
    筆者心裡當然不服氣,理直氣壯的說:這可是古人說的,三爺爺你看古人活的多透徹,一個人活在世上,如果不為自己著想,是要遭到天誅地滅的。接著三爺繼續開口說道,人人都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其實世人看到的只是表面,有時候人人厭惡的壞人,不一定就真的壞,反之,人人口中稱讚的好人,也不一定是好人。畢竟人心隔肚皮,誰又能真正的看明白一個人是好是壞呢?但是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他們都逃不過因果二字,世事無常,唯有因果從不落空。
  • 佛教:為什麼「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看完恍然大悟!
    常常有人問我,既然佛門那麼重視因果,說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那為什麼我總能看到身邊那些善良的人、做好事的好人卻沒有好報,總是受苦、未得善終?難得因果也會有缺失?當然不是。因果從來不誤人,我們凡夫肉眼所看到的只是因果的一個片段而已,須知因果是通三世的,是非常複雜的。
  • 「人好命不長,禍害遺千年」:聽聽修佛人怎麼說,原來是這個道理
    但總有很多人見到一個現象就是"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這會讓他們懷疑這是否符合因果循環,甚至否定因果循環。其實啊,不是這樣的,善惡有報是需要一個時間去積累的,並不是一步到位的,一開始便說了,沒有人能脫離得了因果循環,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而已。就像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醞釀過程,這些事情也不會例外,但就具體而言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看修佛之人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天官賜福是一個重能力而輕品行的故事
    兩人都有不可取之處!可是仔細想來,《天官賜福》的背景貌似講述的就是一個「重能力而輕品行」的時代。人人得以飛升成神,絕不看重內心品質。因此殺戮無數並且風流成性的裴茗能成功飛升。同樣的,裴宿曾在飛升之前屠城。通過南方扶搖兩人的言論可以推斷,大部分神官成神之前或多或少都出現過「性格」上的缺陷。
  • 好人有好報還是禍害遺千年?
    熟悉高高的粉絲應該都知道,他擁有195cm高挑身材,最讓人痴迷的是高高那溫潤如玉的面容,柔情似水的雙眸,讓人一見傾心的天使般裝滿善良與愛心的笑容。他待人友善、真誠,他熱愛大自然,如親人般善待小動物,簡直就是上帝派到人間的善良的天使。在粉絲們的心目中,高高就應該歸屬於大眾口中的「好人有好報」那一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