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湘西》那些不可不知的幕後的事

2020-11-17 騰訊網

《血色湘西》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不可忽視的是幕後那些看不見的功夫,劇組對於作品的真誠和用心。

劇本成型幾經波折

據導演龔若飛所言,劇本其實創作了很久,也經歷過不少的波折。這麼長一段時間的打磨,也使劇本能夠更加盡善盡美。說一句,導演龔若飛和編劇黃暉也是《恰同學少年》的導演和編劇。

血色湘西這個故事,我們總是可以看到一點《邊城》的影子,編劇黃暉的採訪也透露,自己受沈從文的影響很深。男主角石三怒的名字,和沈從文《湘西》裡面一位曾名震湘黔川的遊俠田三怒有關。

角色挑選

導演選擇了當時完全是新人的白靜和李桓來擔綱主角,還有月月和龍耀武的扮演者也是新人,可以說是相當大膽的,因為當時來說這個劇的投資也是相當大的製作。但導演的選擇也是相當謹慎的。

石三怒這個角色,不僅對演技有要求,對身材也有要求,劇組在尋找了很久之後,才經過人推薦,選擇了李桓作為男主角。而穗穗演員的選定,也是經歷過一次次的試鏡才最終確定。穗穗一開始試鏡的角色其實是月月的角色,後來白靜自告奮勇試鏡了穗穗,非常合適。但劇組沒有就此定下,還要求穗穗一次次和三怒、耀文、耀武配戲,才最終定下。

而演員們也是非常能吃苦,當時拍攝的時候是冬天,石三怒還要穿個光膀子的馬甲,穗穗還要穿裙子。並且當時還要在冬天拍淋雨戲,這個人工降雨的水還是很髒的水。

極富特色的音樂

電視劇的片頭曲《郎上坡 姐上坡》據說是由湘西民歌改編而成。

郎上坡喲,姐上坡喲喂 叫聲喲哥哥喲 情郎哥哥喲

咿喲 你等等我喲喂 我走三步來退兩步喲

不是喲等你喲 情郎哥哥喲 咿喲 你等哪個喲喂

劇中石三怒好幾次通過唱歌的方式向穗穗表白,耀武和三怒還有過一次唱山歌的battle,歌詞其實還比較露骨。

電視劇的片尾曲是由徐千雅演唱的《高山有好水》,由當時的湖南臺臺長歐陽常林作詞,歌詞和劇中的湘西風光相得益彰,大氣而悠遠。

高山有好水

瀑飛壯豪情

高山有好水

甘泉釀痴情

那首從小就傳唱度極高的《小背簍》也是由歐陽常林作詞的。

嚴格把控後期製作

導演在對電視劇的後期質量的把控上是非常嚴格非常用心的,花了很長的時間來做後期,連一聲鳥叫的聲音也要注意到。

相關焦點

  • 《血色湘西》裡的那些男人和女人們
    在理髮店等待的時間,隨手拿起了一本雜誌,裡面提到了一部電視劇《血色湘西》,勾起了自己對這部電視劇的記憶,劇中那些男男女女和那些愛情···
  • 《血色湘西》——隕落的明星白靜成名作,悲壯、激昂、震撼人心!
    《血色湘西》是湖南電視臺出品的一部抗戰劇。由龔若飛執導,白靜、李桓、劉敏濤、張光北、黃若萌、高梓棋、王勁松主演。《血色湘西》成就了白靜,還是白靜成就了這部《血色湘西》。男主角石三怒的扮演者李桓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血色湘西
  • 《血色湘西》經典片段!
    導讀:這是電視劇《血色湘西》裡的一個經典片段,主要講的是日本侵犯中國領土,來到中國湘西的麻溪鋪找雷達站
  • 中國先生與日本軍官之間的一場「文明對話」——電視劇《血色湘西》觀後感
    郭海強 在電視劇《血色湘西》第三十二集裡,一隊日本兵為了摧毀中美聯合雷達站開進了麻溪鋪鎮。事實上,一如《血色湘西》劇中企圖「以理服人」的日本軍官,正是這些滿口「先進文明」的西方強盜,在世界歷史上幹下了一樁樁極盡破壞人類文明價值觀念之能事的罪惡勾當。 在各種西方勢力的強勢影響下,「落後」的中國居然也信以為真,不僅天天高喊「學習西方先進文化」,還通過各種學術文章以及影視作品大談「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繼而一門心思地圖謀「和平崛起」。
  • 《血色湘西》,一部可以比肩《亮劍》和《雪豹》的抗日劇
    《血色湘西》,一部可以比肩《亮劍》和《雪豹》的抗日劇抗日題材的電視劇數不勝數,但我印象最深刻的,
  • 原創)電視劇《血色湘西》觀後雜感回顧
    《血色湘西》主演者白靜雖然香消玉殞多年,但她飾演的女主角田穗穗還是令人印象深刻。
  • 《血色湘西》13年:女配如今炙手可熱,而女主卻遺憾離世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部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叫《血色湘西》。這幾部劇講述的是湖南湘西一帶的抗日明軍,在共產黨的領導和組織下,面對入口的進犯,誓死捍衛家園的悲壯故事。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劇中的演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他們怎麼樣了呢?01不知道大家對劇中的童蓮還有沒有印象。她是一名勇敢睿智的共產黨員,被組織委以重任共同對抗日寇。
  • 八佰和血色湘西做的都不錯
    湖南曾經拍過一部電視劇,叫做《血色湘西》。這部電視劇,將湘西的文化拍活了。上刀梯,過天坑,賽龍舟,祭屈原,哭嫁,都很有湖湘特色。這個電視劇裡說方言的人並不多,好像只有九弓十七寨裡的少數人說方言。但方言詞彙倒是不少。比如逮起,關你luan事,是個男人有條luan,人死luan朝天等等,很原生態。有人說,藝術不能照搬生活。我覺得這是極大的曲解。
  • 《權力的遊戲》幕後故事:血色婚禮確有其事
    血色婚禮確有其事是的,血色婚禮真的發生過。作家喬治·雷蒙德·查理德·馬丁經常會結合真實的歷史事件寫小說,第三季中那場險惡的血色婚禮的靈感來自於蘇格蘭歷史上一件非常惡劣的事件。此事發生在十五世紀,後來被稱為「黑色晚宴」。
  • 《血色湘西》一部不只愛情還有國讎家恨的民俗好劇,再看還是經典
    《血色湘西》是200年在湖南衛視看到一部好劇,劇中以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湖南主戰場為背景,講述1935-1945年期間,以田穗穗、石三怒、龍耀文、龍耀武為代表的湘西麻溪鋪鎮一帶,抗日軍民在共產黨員教育發動組織領導下,面對日寇進範誓死捍衛家園的悲壯故事。在這部劇中有獨有的湘西面貌,有最淳樸的民俗,也讓臺詞顯得粗糙一些。
  • 《血色湘西》女主劇裡活到老,戲外被老公刺死!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看《血色湘西》時,完全被白靜飾演的「田穗穗」一角驚豔到了,劇中的她一出現,就吸引了眾人以及男主的目光。穿著民族服飾的田穗穗,真的非常驚豔,有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田穗穗一生中與三個男人有過糾纏,兩個男人為她大打出手,陪她度過難關!
  • 《瞄準》並沒有原著小說,編劇曾創作《血色湘西》
    黃暉是湖南衛視的編劇,代表作品有《血色湘西》、《恰同學少年》等,曾經獲得第26屆電視「飛天獎」優秀編劇獲,自身是湖南華夏影視公司副總經理、藝術總監。
  • 厲害了,原來《還珠格格》《血色湘西》等紅劇都是這個沅陵人導演的!
    說到《還珠格格》第1部、《六個夢》(「六個夢」之《三朵花》、《婉君》、《啞妻》、《青青河邊草》)、《血色湘西》、《恰同學少年》、《大唐情史》、《國歌  13歲踏入「演藝圈」  龔若飛出生在湘西(湖南沅陵)的一個農民家庭,家境貧寒。12歲那年暑假,龔若飛有機會跟文工團一位老師學樣板戲,當年在縣裡舉行的比賽中獲得一等獎。13歲那年,龔若飛考取了縣劇團。8個月後,又被地區文工團選中。在這裡,龔若飛學唱戲、練武生、學美術、拉手風琴、練書法,文工團裡的行當幹了個遍。  1979年12月龔若飛進入湖南電視臺電視劇科。
  • 湘西三大邪
    湘西是一個很神秘的地方,有三大邪,其一為「湘西趕屍」其二為「放蠱」,其三為「落花洞女」。
  • 一輩子 一件事——陳庭茂和他的《湘西百年影像實錄》
    (2001年4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視察湘西,圖為朱總理視察吉首大學和矮寨公路。陳庭茂攝)陳庭茂在《團結報》工作的那些年,是他精力旺盛,最出成果的年華,不僅每年發表許多攝影作品,而且屢獲各種攝影大獎。
  • 《鬼吹燈之怒晴湘西》崑崙下線,電視劇演員幕後照別再錯過!
    由潘粵明、高偉光、辛芷蕾、曹衛宇、盛冠森等主演的電視劇《鬼吹燈之怒晴湘西》正在熱播,該劇自開播以來豆瓣評分一直維持在八分以上,相信看過的小夥伴都不用我多說電視劇有多精彩了,只是感慨一共二十一集,每集三十多分鐘的長度實在不夠看,隨著最近電視劇的更新,原著精髓「盜墓」的情節也漸漸拉開了序幕,只是最近的劇情實在不忍心看
  • 「趕屍」真的存在:探秘湘西最恐怖的三大「邪術」
    湘西作為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區,她不僅自然風光的奇秀,同樣湘西也是一個極其神秘莫測的地方,湘西的三大「邪術」你知道嗎?三大「邪術」分別是:趕屍、蠱術、落花洞女。1、湘西趕屍湘西是一個很神秘的地方,湘西的「趕屍」,到現在也沒人能指出它的真實情況來。據當地人一致的說法:趕屍的人是一個身穿道袍的法師,不論屍體數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趕。這和香港電影演的一樣。說「趕」屍不如說「領」,因為這法師不在屍後,而在屍前帶路,一面走一面敲鑼,使夜行人避開,有狗的人家把狗關起來。屍體在一個以上時,即用草繩把他們聯繫起來,每隔六七尺一個。
  •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時間:2020-09-02 13:46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說到中元節,不少地區都稱之為鬼節,因為帶有鬼字,所以有著一些讓人覺得恐怖的色彩,傳統的中元節習俗主要是祭祀,祭奠已故的親人,所以有些禁忌是不能做的,那麼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每年的農曆七   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 初次赴臺你不可不知的那些事
    臺灣五大經典地臺北臺北是寶島遊的第一站,乘乘捷運 (即地鐵),淘淘二手書店
  • 《血色浪漫》:一邊是玫瑰,一邊是鮮血,那些成長背後的傷痛
    都梁的小說《血色浪漫》被搬上大銀幕後,立刻引發了人們的熱議,這是一部橫跨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傳奇小說,因為它的真實性,打動了許多觀眾,這裡面既有父輩們的真實人生,也有年輕一代對於逝去歲月的追尋。當然電視劇與原著所表達的意思,總會有細微的差別,畢竟每個人對於角色的理解也不同,這是文化與成長環境所決定的必然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