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湘西》裡的那些男人和女人們

2021-02-08 滿腔詩意都餵了狗

在理髮店等待的時間,隨手拿起了一本雜誌,裡面提到了一部電視劇《血色湘西》,勾起了自己對這部電視劇的記憶,劇中那些男男女女和那些愛情······
田穗穗,一個敢愛敢恨的女子。為了她的父親,她把刀架在過自己戀人的脖子上;為了父親,他點香走天坑;為了能夠成全她和石三怒的愛情,她闖排幫,跳刀山;在兩家的恩怨糾葛中,她毅然從軍,在槍林彈雨中穿梭,也在生生死死中完成了由小我成長為大我的過程。特別是當她橫刀站在雷達站前和鬼子拼刺刀的時候,她完全成為了一個英雄,一個真正的脫離了小我,一個英姿颯爽的巾幗英雄。但當她她失魂落魄的將石三怒的屍體背走的時候,我們分明看見的是一個為了愛而傷心的女人,也正是為此,我們才覺得她更真實,是一個象「人」一樣的女英雄。

      瞿月月,一個和田穗穗不同的女人,她沒有太大的理想,她就想好好的愛那個娶了她叫做龍耀武的男人。她的一生就糾葛在和龍耀武的愛情中。雖然龍耀武不愛她,可她仍然痴痴的愛著他,雖然她在肉體上背叛過龍耀武,那也是她對龍耀武愛情的一種畸形體現。即使在被軟禁的那些年裡,她依然愛著龍耀武,愛著這個根本就不愛她的男人,就是因為這份愛,她放棄了可以逃走的機會,寧願忍受著軟禁的煎熬。在鬼子進了鎮子,人們忙著逃命的時候,她首先想到的依然是那個不愛她還曾經折磨過她的癱瘓著的男人,最終和自己喜歡的這個男人死在了一起。死時的瞿月月是沒有遺憾的。

      童蓮,一個為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奔波的共產黨員。她一直都有自己明確的目標,為了抗戰的勝利,她走雪鋒山,進龍家,闖排幫,最大的理想是等抗戰勝利了去麻溪鋪過田園生活。當她為了接通雷達的電線,和保羅用身體做導線的時候,她用生命實踐著自己最初的諾言。

       領著四個孩子的寡婦,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用火銃引爆了火藥罐,和敵人同歸於盡,她是一個死了四個孩子的母親,更是一個偉大的英雄。

     《血色湘西》中的男人們:

      石三怒,一個和穗穗天造地設的一對。為了愛情執著的讓人感動的男人。如果說最初的放過了田大有,輸了天坑賭命,過棍陣,過火海,跳刀山,都是為了田穗穗的話,那麼從他闖洪流送藥品以後,他漸漸的完成著從一個草莽英雄到真英雄的蛻變過程,當他指揮著竿子營的人和鬼子拼命的時候,當他棲鳳河大聚排幫要和鬼子拼命的時候,當他為保護雷達站和鬼子最終同歸於盡的時候,他成為了一個英雄,一個真正的大英雄,一個馬革裹屍的大英雄。在閉上眼睛的時候,他仍然最愛那個當初他送了牛角刀的那個妹伢(田穗穗),石三怒是個英雄是個真實的英雄,真實的讓我們落淚的英雄。

      龍耀武,一個也愛著田穗穗的男人。因為是家族的長孫,所以必須背負家族的利益和名譽,和一個自己不愛的女人(瞿月月)結了婚,本來不見得是悲劇的婚姻,偏偏因為他的癱瘓,使一切都變成了悲劇。他無法面對自己失去一個做男人的尊嚴的事實,他通過畸形的方式折磨瞿月月,致使瞿月月肉體出軌。可當他開始以寬恕的心對待瞿月月和自己的弟弟生的兒子虎崽的時候,他就找回了自己可以被稱為男人的資本;當他極力推動竿民當兵並自己第一個報名的時候,他就找回了自己成為一個大男人的資本;當他和闖到自己家的鬼子拼到彈盡的時候,和瞿月月一起被燒死,卻拿出了瞿月月當初嫁給他送他的荷包,給瞿月月唱情歌的時候,他就成了英雄,有情有義的大英雄。

       龍耀文,龍家的二少爺,一個上過洋學堂的學生,又是一個愛著田穗穗的男人。因為醉酒和嫂子瞿月月有了肉體的親密接觸,並生了個兒子後,他是懦弱的,他被摘去象徵男人身份的銀耳環,他自己也選擇了逃避。可當民族面臨危難的時候,他擲了昔日筆,穿了戰時衿,投筆從戎了,在戰爭中洗刷著自己的恥辱。當為了修建雷達站,要他重回麻溪鋪,他所有的勇氣是讓人敬佩的;當他帶頭遷龍家祖墳的時候,他是明白的,他是知道忠於國家即是大孝的道理的;當他阻止鬼子用火炮轟炸雷達的時候,火拼到最後,把鬼子的炮彈都毀掉的時候,他以前所做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他是一個軍人,一個堂堂正正的大男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瞿先生,瞿月月的父親,麻溪鋪書院的教書先生。以大義駁斥鬼子軍官的謬論,最終被鬼子殺害。正是這番駁斥讓我們看見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看見了什麼叫學問,什麼叫氣節,什麼叫骨氣。

      田大有,田穗穗的父親,竿子營的第一刀客。他有的是一顆善良博愛的心,給了抗戰物資運送的順利,他力促成了竿子營護商,和排幫在天坑賭命。雖然最後死在了莫名其妙的恩怨糾葛中,但他仍不愧是個扎紮實實的硬漢子。

      龍十四太爺,竿子營的當家人,龍家的老太爺。是一個精於世事的人,一直用心計用和排幫爭奪勢力範圍,甚至用計謀害死了田大有和排幫當家人。可當鬼子逼他帶路去雷達戰的時候,他帶著自己的重孫虎崽把鬼子帶到了大天坑,毅然抱著虎崽跳下天坑的時候,他就還是竿子營的當家人,竿子營的十四太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扎紮實實的血性漢子。

      保羅,一個美國神父。他一直用博愛的心照顧著中國孤兒,可戰爭讓他意識到對待豺狼只能靠獵槍的時候,毅然參軍,最後和童蓮一起用身體做導線接通了雷達,完成了自我的升華。

      胡四混子,竿子營一個又偷又賭遊手好閒的人。在鬼子進鎮後,逼鎮裡人帶路去雷達站的時候,說要做回人,結果利用機會殺了鬼子的一個少佐,他說到做到了,他也是條漢子。

      抱著土炮的祖孫兩個,當鬼子的炮手要炸雷達的時候,是他們在關鍵時刻,用身體抱著土炮的炮身把鬼子的火炮炸飛的祖孫兩個,就是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的民族幾千年曆經風雨而生生不息的原因,讓我們看到了我們民族的希望。

    《血色湘西》中的愛情:

      石三怒和穗穗的愛情:一對執著的讓人感動的戀人,雖然他們沒能執子之手與子同老,他們的愛情讓人神傷,但也是美好的,至少他們都是那麼的深愛著對方,只是這種美好是一種殘缺的美好。

      龍耀武和瞿月月的愛情:他們的愛情本身就帶有一種悲劇的色彩,但慶幸的是最後龍耀武和瞿月月的愛情走到了來世,生不同心,死同穴也是對愛情的一種安慰。總的來說《血色湘西》中的愛情都是不圓滿的,這是由那個時代決定,那是一個連生命都可以捨棄的時代,更何況愛情。

      最後想說的是,希望那些抗日戰爭勝利犧牲的烈士和同胞們安息,銘記歷史,因為忘記就是背叛!

相關焦點

  • 《血色湘西》那些不可不知的幕後的事
    《血色湘西》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不可忽視的是幕後那些看不見的功夫,劇組對於作品的真誠和用心。說一句,導演龔若飛和編劇黃暉也是《恰同學少年》的導演和編劇。 血色湘西這個故事,我們總是可以看到一點《邊城》的影子,編劇黃暉的採訪也透露,自己受沈從文的影響很深。男主角石三怒的名字,和沈從文《湘西》裡面一位曾名震湘黔川的遊俠田三怒有關。
  • 《血色湘西》——隕落的明星白靜成名作,悲壯、激昂、震撼人心!
    湘西雪峰山下,以麻溪鋪鎮為中心,方圓數十裡,古稱「竿子營」,是九弓十七寨「竿民」世代居住的地方。開榨油坊的田大有帶著女兒穗穗,在這裡過著平靜祥和的山民生活。麻溪鋪在端午節龍舟比賽上,穗穗與青年石三怒一見鍾情,而麻溪鋪鎮鎮長龍太爺的兩個孫子龍耀武與龍耀文也分別喜歡上了穗穗。
  • 八佰和血色湘西做的都不錯
    我覺得,方言和方言詞彙在電影和電視劇中運用,更加寫實,更加貼近觀眾的體驗感。湖南曾經拍過一部電視劇,叫做《血色湘西》。這部電視劇,將湘西的文化拍活了。上刀梯,過天坑,賽龍舟,祭屈原,哭嫁,都很有湖湘特色。
  • 《血色湘西》女主劇裡活到老,戲外被老公刺死!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看《血色湘西》時,完全被白靜飾演的「田穗穗」一角驚豔到了,劇中的她一出現,就吸引了眾人以及男主的目光。穿著民族服飾的田穗穗,真的非常驚豔,有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田穗穗一生中與三個男人有過糾纏,兩個男人為她大打出手,陪她度過難關!
  • 《血色湘西》,一部可以比肩《亮劍》和《雪豹》的抗日劇
    《血色湘西》,一部可以比肩《亮劍》和《雪豹》的抗日劇抗日題材的電視劇數不勝數,但我印象最深刻的,
  • 原創)電視劇《血色湘西》觀後雜感回顧
    《血色湘西》主演者白靜雖然香消玉殞多年,但她飾演的女主角田穗穗還是令人印象深刻。
  • 《血色湘西》經典片段!
    導讀:這是電視劇《血色湘西》裡的一個經典片段,主要講的是日本侵犯中國領土,來到中國湘西的麻溪鋪找雷達站
  • 《血色湘西》一部不只愛情還有國讎家恨的民俗好劇,再看還是經典
    《血色湘西》是200年在湖南衛視看到一部好劇,劇中以抗日戰爭相持階段的湖南主戰場為背景,講述1935-1945年期間,以田穗穗、石三怒、龍耀文、龍耀武為代表的湘西麻溪鋪鎮一帶,抗日軍民在共產黨員教育發動組織領導下,面對日寇進範誓死捍衛家園的悲壯故事。在這部劇中有獨有的湘西面貌,有最淳樸的民俗,也讓臺詞顯得粗糙一些。
  • 中國先生與日本軍官之間的一場「文明對話」——電視劇《血色湘西》觀後感
    郭海強 在電視劇《血色湘西》第三十二集裡,一隊日本兵為了摧毀中美聯合雷達站開進了麻溪鋪鎮。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先賢莊子就已經借用寓言明確地指出,那些身體殘缺的「兀者」其實才是「全德之人」,比那些身體完整的「形全之人」更高尚(見《莊子·德充符》)。因為身體殘缺的「兀者」貌似「弱小落後」,但卻明白「人之所以為人」的價值所在,從而能夠保持高度完滿的道德精神和人格魅力。而那些身體完整的「常人」貌似「先進強大」,但卻缺失人本價值和人性關懷,因而變得心智殘缺、行比禽獸。
  • 《血色湘西》13年:女配如今炙手可熱,而女主卻遺憾離世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部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叫《血色湘西》。這幾部劇講述的是湖南湘西一帶的抗日明軍,在共產黨的領導和組織下,面對入口的進犯,誓死捍衛家園的悲壯故事。如今十多年過去了,劇中的演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他們怎麼樣了呢?01不知道大家對劇中的童蓮還有沒有印象。她是一名勇敢睿智的共產黨員,被組織委以重任共同對抗日寇。
  • 《瞄準》並沒有原著小說,編劇曾創作《血色湘西》
    很多人都覺得,黃軒和陳赫領銜主演的《瞄準》非常精彩,已經好久沒有看到如此精彩的諜戰片了,而且還是雙男主設定,一黑一白。那麼這部劇到底是不是小說改編的呢?黃暉是湖南衛視的編劇,代表作品有《血色湘西》、《恰同學少年》等,曾經獲得第26屆電視「飛天獎」優秀編劇獲,自身是湖南華夏影視公司副總經理、藝術總監。
  • 2017記:那些在時間裡匍匐前進的男人、女人和凡人們
    但不管日曆怎麼計算, 2017年都已成往事了,活在這場往事裡的男人、女人和凡人們,有的在2017年停下了腳步,大部分仍將要在2018年裡繼續匍匐前進。 時間不凡,以此為記。把她的欲望、憤懣和血汙滴答的靈魂全都寫進詩裡。
  • 細數西瓜視頻獨播劇《血色浪漫》中的三個女人
    《血色浪漫》這部劇現在正在西瓜視頻獨播,正好放假無事,便聽從了一個小夥伴推薦,將這部經典老劇從頭到尾看了一遍。《血色浪漫》這部劇講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一群北京城的年輕人在動蕩的時代背景下坎坷的人生路,其中夾雜著的愛情故事也無一不讓人為之動容。《血色浪漫》男主角鍾躍民有著特別的經歷和浪漫的性格,他成長道路上相伴的三個女人也是各有千秋。
  • 厲害了,原來《還珠格格》《血色湘西》等紅劇都是這個沅陵人導演的!
    說到《還珠格格》第1部、《六個夢》(「六個夢」之《三朵花》、《婉君》、《啞妻》、《青青河邊草》)、《血色湘西》、《恰同學少年》、《大唐情史》、《國歌   曾經當過場記、美工、劇務、燈光、攝影、編劇、製片人和導演的龔若飛,可謂是影視圈裡為數不多的「全才」。尤其是作為《還珠格格1》的製片人兼發行人,在他的努力下,這部片子紅遍了大江南北;他執導的30集電視連續劇《大唐情史》創下了穩居湖南臺春節各片收視率第一的紀錄……龔若飛說:「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導演』。」
  • 三十而已:那些依靠男人生活的女人們,結局都如何了?
    在太太圈裡她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但更多的卻是長了教訓。經歷了種種,顧佳覺得女人就應該靠自己,我非常支持她這一點,因為女人是絕不能靠男人養著的,養著養著你就失去自身的價值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下,劇中那些靠男人圈養的女人們都是什麼結局吧!
  • 方鴻漸和那些女人們
    花了五天時間重讀《圍城》,重新認識了方鴻漸,以及方鴻漸經歷的那些女人。
  • 16年後重溫《血色浪漫》有種女人活該幸福,旺夫女人2個特點
    她的平凡與優秀做到了人性的少有的善良,甘願和男人同甘共苦最後婚姻中活該她幸福。 蔣碧雲資質平凡,但很懂得進與退。對自己的情感不慌亂很理性,思想含蓄,傳統保守的中國女性。 但很快就發現鍾躍民這樣的男人,就是狗熊掰棒子見一個扔一個,一個始亂終棄的主兒是只會讓女人傷心的男人。
  • 放逐,男人的血色浪漫
    人物的站位,每個鏡頭的高低遠近變化和節奏都是恰到好處,每個人都配合得十分默契,行動路線、交替掩護、火力銜接流暢得沒有一絲慌張。一襲風衣配上黑色墨鏡,沉默、冷酷的風格貫穿全鏡。整個劇情對話並不多,兄弟間的言語更是簡單,甚至是精煉到大家都無法通過字面直接理解人物的意思,但卻又能感受到他們的情感和想法。聽起來是那麼的跳躍,卻又是那麼的理解。
  • 《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村上春樹和林少華的回歸
    「感謝在過往人生中有幸遇上的許多靜謐的翠柳、綿軟的貓們和美麗的女性。如果沒有那種溫存、那種鼓勵,我基本不可能寫出這樣一本書。」2014年4月底,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在日本出版發行。據說,到目前為止,銷量已經超過了50萬冊。時隔一年,同樣是4月,中譯本出版。「此前我出的短篇集是《東京奇譚集》。那是2005年的事。所以這是時隔9年的短篇集。
  • 那些女人們的白日夢!
    兩部電影都是在一個男權至上的國家裡讓女人的地位大膽逆生長的催化劑,要知道,印度這個地方,女孩出嫁簡直是噩夢,若想通過剪了被視為最珍貴的長髮來作為反抗,不僅要繼續出嫁,還會一輩子被嘲笑被毆打直到死。 也就很容易理解《神秘巨星》裡母女倆看到丈夫出差如此開心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