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月月,一個和田穗穗不同的女人,她沒有太大的理想,她就想好好的愛那個娶了她叫做龍耀武的男人。她的一生就糾葛在和龍耀武的愛情中。雖然龍耀武不愛她,可她仍然痴痴的愛著他,雖然她在肉體上背叛過龍耀武,那也是她對龍耀武愛情的一種畸形體現。即使在被軟禁的那些年裡,她依然愛著龍耀武,愛著這個根本就不愛她的男人,就是因為這份愛,她放棄了可以逃走的機會,寧願忍受著軟禁的煎熬。在鬼子進了鎮子,人們忙著逃命的時候,她首先想到的依然是那個不愛她還曾經折磨過她的癱瘓著的男人,最終和自己喜歡的這個男人死在了一起。死時的瞿月月是沒有遺憾的。
童蓮,一個為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奔波的共產黨員。她一直都有自己明確的目標,為了抗戰的勝利,她走雪鋒山,進龍家,闖排幫,最大的理想是等抗戰勝利了去麻溪鋪過田園生活。當她為了接通雷達的電線,和保羅用身體做導線的時候,她用生命實踐著自己最初的諾言。
領著四個孩子的寡婦,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用火銃引爆了火藥罐,和敵人同歸於盡,她是一個死了四個孩子的母親,更是一個偉大的英雄。
《血色湘西》中的男人們:
石三怒,一個和穗穗天造地設的一對。為了愛情執著的讓人感動的男人。如果說最初的放過了田大有,輸了天坑賭命,過棍陣,過火海,跳刀山,都是為了田穗穗的話,那麼從他闖洪流送藥品以後,他漸漸的完成著從一個草莽英雄到真英雄的蛻變過程,當他指揮著竿子營的人和鬼子拼命的時候,當他棲鳳河大聚排幫要和鬼子拼命的時候,當他為保護雷達站和鬼子最終同歸於盡的時候,他成為了一個英雄,一個真正的大英雄,一個馬革裹屍的大英雄。在閉上眼睛的時候,他仍然最愛那個當初他送了牛角刀的那個妹伢(田穗穗),石三怒是個英雄是個真實的英雄,真實的讓我們落淚的英雄。
龍耀武,一個也愛著田穗穗的男人。因為是家族的長孫,所以必須背負家族的利益和名譽,和一個自己不愛的女人(瞿月月)結了婚,本來不見得是悲劇的婚姻,偏偏因為他的癱瘓,使一切都變成了悲劇。他無法面對自己失去一個做男人的尊嚴的事實,他通過畸形的方式折磨瞿月月,致使瞿月月肉體出軌。可當他開始以寬恕的心對待瞿月月和自己的弟弟生的兒子虎崽的時候,他就找回了自己可以被稱為男人的資本;當他極力推動竿民當兵並自己第一個報名的時候,他就找回了自己成為一個大男人的資本;當他和闖到自己家的鬼子拼到彈盡的時候,和瞿月月一起被燒死,卻拿出了瞿月月當初嫁給他送他的荷包,給瞿月月唱情歌的時候,他就成了英雄,有情有義的大英雄。
龍耀文,龍家的二少爺,一個上過洋學堂的學生,又是一個愛著田穗穗的男人。因為醉酒和嫂子瞿月月有了肉體的親密接觸,並生了個兒子後,他是懦弱的,他被摘去象徵男人身份的銀耳環,他自己也選擇了逃避。可當民族面臨危難的時候,他擲了昔日筆,穿了戰時衿,投筆從戎了,在戰爭中洗刷著自己的恥辱。當為了修建雷達站,要他重回麻溪鋪,他所有的勇氣是讓人敬佩的;當他帶頭遷龍家祖墳的時候,他是明白的,他是知道忠於國家即是大孝的道理的;當他阻止鬼子用火炮轟炸雷達的時候,火拼到最後,把鬼子的炮彈都毀掉的時候,他以前所做的一切都不重要了,他是一個軍人,一個堂堂正正的大男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瞿先生,瞿月月的父親,麻溪鋪書院的教書先生。以大義駁斥鬼子軍官的謬論,最終被鬼子殺害。正是這番駁斥讓我們看見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看見了什麼叫學問,什麼叫氣節,什麼叫骨氣。
田大有,田穗穗的父親,竿子營的第一刀客。他有的是一顆善良博愛的心,給了抗戰物資運送的順利,他力促成了竿子營護商,和排幫在天坑賭命。雖然最後死在了莫名其妙的恩怨糾葛中,但他仍不愧是個扎紮實實的硬漢子。
龍十四太爺,竿子營的當家人,龍家的老太爺。是一個精於世事的人,一直用心計用和排幫爭奪勢力範圍,甚至用計謀害死了田大有和排幫當家人。可當鬼子逼他帶路去雷達戰的時候,他帶著自己的重孫虎崽把鬼子帶到了大天坑,毅然抱著虎崽跳下天坑的時候,他就還是竿子營的當家人,竿子營的十四太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扎紮實實的血性漢子。
保羅,一個美國神父。他一直用博愛的心照顧著中國孤兒,可戰爭讓他意識到對待豺狼只能靠獵槍的時候,毅然參軍,最後和童蓮一起用身體做導線接通了雷達,完成了自我的升華。
胡四混子,竿子營一個又偷又賭遊手好閒的人。在鬼子進鎮後,逼鎮裡人帶路去雷達站的時候,說要做回人,結果利用機會殺了鬼子的一個少佐,他說到做到了,他也是條漢子。
抱著土炮的祖孫兩個,當鬼子的炮手要炸雷達的時候,是他們在關鍵時刻,用身體抱著土炮的炮身把鬼子的火炮炸飛的祖孫兩個,就是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我們的民族幾千年曆經風雨而生生不息的原因,讓我們看到了我們民族的希望。
《血色湘西》中的愛情:
石三怒和穗穗的愛情:一對執著的讓人感動的戀人,雖然他們沒能執子之手與子同老,他們的愛情讓人神傷,但也是美好的,至少他們都是那麼的深愛著對方,只是這種美好是一種殘缺的美好。
龍耀武和瞿月月的愛情:他們的愛情本身就帶有一種悲劇的色彩,但慶幸的是最後龍耀武和瞿月月的愛情走到了來世,生不同心,死同穴也是對愛情的一種安慰。總的來說《血色湘西》中的愛情都是不圓滿的,這是由那個時代決定,那是一個連生命都可以捨棄的時代,更何況愛情。
最後想說的是,希望那些抗日戰爭勝利犧牲的烈士和同胞們安息,銘記歷史,因為忘記就是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