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開創兩個記錄,嗜酒如命的他,掀開了唐詩最偉大的一頁

2020-12-28 詩詞世界

有人說,翻開《全唐詩》, 除了撲面而來的油墨味外,還能感受到陣陣酒香。

從李白的「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到賀知章的「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從杜甫的「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夕江頭盡醉歸」,到王維的「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酒就像是詩人們的乳汁,滋潤哺育著他們不朽的藝術才情。

畢竟有一句話說得好呀——「在大唐,沒有什麼事兒是一杯酒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杯。」

而在初唐時期,就有這樣一位詩人,他最大的愛好就是喝酒,乃至達到了無酒不歡的地步。

他便是以一首《野望》成就不朽之名的王績。

隋煬帝大業元年(605),那年的王績只有21歲,就已經是品學兼優的學霸了,他被朝廷授予了秘書正字的官銜。

進入官場後,王績一點點看清了隋煬帝的昏庸殘暴。再加上這個天性風一樣的男子,熱愛自由,不喜歡被束縛。

最終,他向朝廷毅然決然地遞上一封辭職信: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

回到家鄉後,父母都已去世。他在田地上,種上了許多可以用來釀酒的黍子,又在山前山後種上大片草藥,每日流連于田間地頭,吟詩飲酒。

那麼,王績喜歡喝酒到了什麼地步呢?

唐高祖李淵時期,他在門下省任待召,每天官府都會供應三升美酒。

弟弟問他:「哥,最近在長安幹得還愉快嗎?」

他答:「俸祿倒還湊合,就是有些寂寞,美酒不太夠喝!」

後來門下省的最高長官陳叔達聽說之後,就說:

「三升酒怎麼夠王先生喝呢?從今天起,每天供應他一鬥(十升)!」

從此,王績就得了一個「鬥酒學士」的雅號。

王績同學對自己的酒量可謂十分有信心,區區一鬥哪裡夠,五鬥還差不多,於是他便自號「五鬥先生」。

古代的一鬥酒,約相當於現在的12~13.5斤左右,五鬥大約是60~67.5斤。

詩詞君對王績同學的「海量」很感懷疑,「海口」還差不多。照這個喝法,「鬥酒詩百篇」的李白大佬也扛不住啊!

不過這也充分證明了,王績同學對酒是妥妥地真愛了。

正所謂:原諒我這一生放縱不羈愛美酒。我愛喝酒,喝酒使我快樂。

值得點讚的,王績同學不僅自己愛喝酒,還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先後寫下《酒經》一卷、《酒譜》一卷,更有《醉鄉記》、《五鬥先生傳》等數篇佳作,可謂居家旅行必備良品,愛酒人士千萬不要錯過哦!

後來王績因病罷官,貞觀年間,他再次被朝廷徵召,成為有司。聽說太樂署史焦革善於釀酒,王績酒蟲上身,饞得不得了。

在他的軟磨硬泡下,終於如願以償,成為了太樂丞,從此過上了「天天蹭酒」的幸福生活。

之後焦革和他的妻子先後去世,王績悲痛地說:「這是蒼天不許我暢飲美酒嗎?」就棄官離去了。

不過呀,別看王績喝起酒來那副不要命的架勢,他的詩歌寫得可是曠達高致,很有幾分寂靜悠遠的隱士情調。

尤其是那首代表作——《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在一個秋天的傍晚,落日的斜暉安靜地灑落大地。詩人舉目望去,到處是一片秋色,一望無際的樹林被染上憔悴枯黃的顏色,連綿起伏的群山也被畫上蕭瑟的暮光。

不遠處,牧人們趕著牛羊,獵人們帶著獵物,他們都在匆匆歸家。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這四句詩歷來最為人稱道,濃濃的田園牧歌式的情調,讓人的整個心都安靜了下來。

詩人想到在這人世上,哪怕彼此面對面,也互不相識,這種深重的孤獨感突然讓詩人感到難以言喻的悲哀。

在這傍晚的餘暉裡,他突然想起了不食周粟、到首陽山採薇的伯夷、叔齊兄弟。

袁行霈在《唐詩鑑賞辭典》中寫道:

「從南朝的宋齊梁陳一路讀下來,忽然讀到這首《野望》,便會為它的樸素而叫好。」

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自初唐以來,詩壇就被齊梁以來的「宮體詩」和初唐的「上官體」詩風所佔據。

從李世民的「花生圓菊蕊,荷盡戲魚通」,到上官儀的「芳晨麗日桃花浦,珠簾翠帳鳳凰樓」,我們所看到的是濃濃的脂粉香氣。

而王績卻是以這樣一首樸素的詩,以一股清新氣息,衝淡了綺靡之氣。

甚至有學者認為,這首詩正是王維山水田園詩的先聲。

王績也憑藉著這一首詩,一舉創造了唐詩的兩個最早記錄:

最早一首完全合律的名作(姜書閣《學詩廣論》),最早一首擺脫南北朝齊梁浮豔氣息的近體詩(遊國恩《中國文學史》)。

可以這樣說,興象玲瓏、不可湊泊的盛唐詩歌,唐詩史上最偉大的一頁,便是由王績這個酒徒掀開的。

【版權聲明】本文由詩詞世界原創發布,作者:葉寒。

相關焦點

  •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曾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提起杜甫,大家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他唐代詩歌史上的「李杜」的稱謂——總逃不開李白。杜甫的一生正處於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歷史時代,使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嘗盡種種的痛苦。
  • 唐詩裡一首非常經典的愛情詩,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那麼說起唐詩裡的愛情詩作,可謂是比比皆是,很多的詩人都描寫過愛情,有的寫得纏綿悱惻;有的寫得刻骨銘心;有的寫的令人感傷不已;無論是什麼樣的愛情,那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愛情,也正是由於有了愛情,唐詩顯得更加有人情味,使得人們在讀了這樣的作品,不僅會被詩作中的愛情所感染,同時也能夠窺視到自己的愛情。
  •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詩,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愛情應當說是這世界上最美妙的一件事情,兩個原本陌生的人,但是由於有了愛,從而走到了一起,最終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成為了彼此生命裡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是有的時候愛情又是如此的令人感傷,往往原本兩個相愛的人,但是由於種種的原因,最終無法走到一起,這個時候彼此又會悲痛不已。
  • 白居易一首絕美小詩,短短4句驚豔千年,成為唐詩中的不朽名篇
    作為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白居易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作內容多數都以描寫和揭露殘酷的社會現實著稱,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如《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生於亂世,在少年時代就經歷了很多戰亂,隨家人四處輾轉,躲避戰禍。因此,在他的所有詩作中,我們看到最多的就是政治的黑暗、社會的動亂、百姓生活的艱辛。
  • 陳尚君:《全唐詩》49403首,偽詩很多
    陳尚君舉例,唐詩中最有名的偽詩是傳為杜牧所作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他認為此詩寫於宋代,並非出自杜牧。原因有二:第一,杜牧文集及《全唐詩》中均沒有收入此詩;第二,唐人重視寒食節而宋人更重視清明節。「這首詩收於南宋中期兩種類書:《合璧事類》和《錦繡萬花谷》,但都沒說是杜牧所作。
  • 白居易這首冷門詩,意義深遠,是最應該入選小學語文課本的一首詩
    今天小赫赫就要為大家介紹一首來自香山居士白居易的一首倡導人們愛護動物的詩《鳥》。說到白居易大家都很熟悉,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唐朝中期與好朋友元稹共同倡導了改變唐詩詩風的文化運動——新樂府運動。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鬼詩,空靈飄渺,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他的詩歌瑰麗詭譎,浪漫神奇之處比之李白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李白的詩比較通俗易懂,讀來朗朗上口,而他的詩有時太過奇險艱澀,令人難以理解,故而並不太受人歡迎。不過這也是他不同於其他詩人之處,後人將他這種冷豔傷感的詩歌稱之為「長吉體」,許多文人爭相效仿,卻無人能及。
  • 李白最富殺氣的一首詩,金庸將其用作書名,絕世武功就在詩中
    李白的詩,或豪氣可幹雲,或飄逸如塵散,總有一首能夠打動你的內心,他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是詩歌界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精神領袖,他的詩被後世詩人當作唐詩的楷模,他的背景被眾多史學家們爭相研究、發掘。
  • 唐詩三百首中最具生活氣息的詩,可惜杜甫名句被內涵網友玩壞了
    唐詩300首當中有很多寫關於生活的古詩,畢竟文學就是人學,反映的是人類的基本活動。而且中國古代的詩歌要求詩言志,詩緣情,要求言之有物。所以這些詩歌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個人生活、個人習慣的烙印。比如今天所說到的這一首古詩,可以說是唐詩300首當中最具有生活氣息的古詩: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餘 通:餘) 這首古詩的題目叫《客至》,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杜甫。
  • 嗜酒如命揮霍百萬,40歲沒房沒車的騰格爾,今60歲仍在掙錢
    嗜酒如命揮霍百萬,40歲沒房沒車的騰格爾,今60歲仍在掙錢說起騰格爾,相信大家的腦海裡總會浮現出一個大鬍子的圓臉大叔,他帶來的一首《天堂》火遍大江南北,一點點了他在歌壇的地位。他的歌曲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難度係數很大。
  • 白居易一首寫月華如水的唐詩,田園景色之美,有身臨其境之感
    相比李白杜甫等人的唐詩題材和內容顯得有些高大上,白居易的唐詩則更是把目光投向了普通人的生活。更為重要的是,他的這些唐詩創作和普通人之間的距離非常小。完全不像李白,杜甫那樣,更多的都是在自我抒情。今天我們所談到的這首唐詩,是白居易非常經典的一首田園題材的唐詩。28個字寫秋夜月華如水,第一句當中的七個字更是有兩種疊字,讀起來很有趣味。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這首唐詩的題目是《村夜》,題目當中就能夠看出這是描寫的農村的夜晚。根據有關的記載,這首詩寫於公元814年,當時的白居易已經42歲。
  • 唐詩裡最經典的一首愛情詩,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唐詩作為中國文學最高的成就,到現在早已是成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象徵,成為了我們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那麼唐詩是怎麼也繞不過去,只要熟悉唐詩,你也就熟悉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就能夠更加細緻的了解中國的歷史。
  • 一首冠絕古今的七言絕句,在日本最受歡迎的漢詩
    我們今天還能讀到唐詩,是非常幸運地;唐代的詩人到了今天還被我們熟知,也是幸運地。詩歌是人類情感的載體,不論人類怎麼進步,對於詩歌依舊能夠感同身受。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有些詩人的生平記錄早已經淹沒在歷史長河中,可他們依舊能夠讓我們熟知,靠的不是別的,而是他們留下的作品。
  • 嗜酒如命的騰格爾:女兒6歲夭折,喝酒揮霍百萬,妻子離他而去
    嗜酒如命的騰格爾:女兒6歲夭折,喝酒揮霍百萬,妻子離他而去從草原歌曲、搖滾樂再到二次元領域,騰格爾總是能用別人的歌曲唱出自己的味道。無論是什麼類型的歌曲,他都不放過,一首首爆紅的翻唱,給觀眾帶來了一次又一次的視覺盛宴。
  • 唐詩,詩唐 ——與孩子讀《唐詩三百首》
    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聞一多我們中國素以「詩國」著稱於世。唐朝流傳下來5萬多首詩歌,成為詩歌發展史上不可逾越的喜馬拉雅。後人整理了許多唐詩精選本,其中以《唐詩三百首》流傳最廣,風行海內外,與《詩三百》並駕齊驅,成為今人最珍視的文化遺傳。「三百首」只是個概數,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有310首詩。
  • 白居易最難堪的一首詩,標題是勸酒,讀完之後,卻讓人越發想痛飲
    在詩界有廣大教化主稱號的白居易,他主張詩歌的創作不能離開現實,要從現實事件中取材,反映時代的狀況,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繼杜甫之後實際派文學的重要領袖人物之一。晚年時期的他因為在政治方面的不得志,而多時放意詩酒。因此寫了眾多的勸酒詩,被人們稱為醉吟先生。
  • 唐詩中很絕妙的一首詩,不僅詩成千古名作,還出了2個成語
    唐詩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高峰,也是我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唐詩風格各異,題材廣泛,展示了唐代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唐代詩歌浩如煙海,唐代詩人群星璀璨。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詩人,更是創作出了一首首千古名作,成為無數中華兒女的精神食糧。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登科後》,便是唐代著名詩人孟郊所創作的一首千古名作。
  • 全唐詩僅有她一首詩,寫出了少婦深深地哀怨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彭定求主編的唐詩總集,一共收集來了四萬八千九百餘首詩,詩人二千二百餘人。雖然這個總集名字叫全唐詩,但是也收集了五代時期的詩人與作品,基本上是唐五代詩歌的總集。今天說的這個人,在全唐詩中就存詩一首。她的名字叫薛媛。薛媛,今安徽鳳陽人,五代時期的女詩人。她的丈夫叫南楚材。南楚材離家遠遊,為自己的仕途尋找門路。等到南楚材遊歷到潁地的時候,潁地太守看中了南楚材的才幹,主動要將女兒許配於他。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很難有人不動心。南楚材馬上就答應了,並且讓僕人回老家將自己琴書等物取來,然後與太守女兒成親。
  •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中秋詩,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
    相信很多人都能背出一些唐詩中與中秋賞月有關的詩句吧,譬如:杜甫的「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白居易的「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李涉的「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見當天」……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李白沒有中秋賞月的佳作,有的只是望月思鄉的《靜夜思》?畢竟那會尚未盛行。
  • 王勃最孤獨的一首詩,讀來令人感慨萬千,也是他生命最後的絕唱
    當然這其中最為著名的自然還是王勃,除了他的一首《滕王閣序》美得令人驚豔之外,他的詩歌也是別具一格,尤其是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同樣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裡面也是句句經典,其中有兩句詩一樣膾炙人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也是被後世很多詩人引用,並且描寫得也是極為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