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風塵——侯孝賢,總是能勾起你青春美好的記憶

2020-12-27 香草做被窩的松鼠

香港有王家衛,臺灣有侯孝賢。作為他們的粉絲來說,總會從自己的喜好角度在影片中找到嗨點。有的人沉醉於攝影美學構圖,有的人痴迷於影片中渲染的情緒和氛圍,有的人喜歡他慵懶舒緩的節湊,有的人鍾情於他的音樂審美……

作為一個文藝片導演都是比較喜歡懷舊的,侯孝賢的影片就像一部發黃的紀錄片。

我最大的樂趣就是總能在他的影片中找到自己非常喜歡的情景和畫面,把塵封多年的記憶又清晰的隨著影片重現,讓我沉浸在舊時的美好,或許我也是一個懷舊或敏感的人吧。但是時不時的能記起這些過往的美好真不是件壞事,初心是隱藏的樂土,快樂是自我的狂歡。

看文藝片的訣竅和樂趣,侯導有這樣的解釋:看電影吧,你不用去糾結於故事情節,就是靜靜地看就行了。

就是如此,靜靜地看。你總會看到你喜歡的某個畫面,某段音樂,某個情節,某個人物,或是某幾句對白,你的情緒跟隨著影片流動就對了。文藝片和商業片最大的區別就是,商業片你只需看上幾分鐘或是十來分鐘你就能輕易判斷出該片是不是一個爛片,而文藝片就至少你得看完一半才知道這是不是你喜歡的影片。

【戀戀風塵】裡開篇的火車行進畫面曾經被多個文藝片導演借鑑模仿。包括畢贛導演的【路邊野餐】就有很多侯孝賢的影子,至少能看出畢贛借鑑了侯導的戀戀風塵中的火車行進鏡頭,還有【南國南國】中的摩託車山間小路騎行的畫面。或許畢贛也是侯導的粉絲吧。

而我想分享一下影片裡的兩個特別喜歡的場景:

一,阿遠和阿雲在車站告別的一場戲,拍得很含蓄隱忍,沒有狗血煽情,兩人全程沒有說一句話。阿雲欲言又止的同時眼淚似乎就要奪眶而出的時候轉身跑開,真是讓人傷感之極的同時會想起自己的青澀時光。

侯導的影片往往對白很少,他更喜歡用情景和氛圍音樂來說故事。

二,阿遠準備撬別人的摩託車鎖的時候,阿雲那焦急慌張,擔心忐忑的表情,輕聲地阻止。讓我想起自己年輕的時候,喝多了酒準備和別人幹架,身邊的女友輕輕的拉扯著我胳膊不讓我去幹傻事,擔心焦急的眼神望著我時,和阿雲的表情是那麼的相似。本是多年前的一個片段,此刻浮現在我眼前是如此清晰。

為此,如果看到一部心儀的電影時,我總是會心存感謝。

相關焦點

  • 戀戀風塵 | 相信愛的年紀,唱給你的歌,是我最好的回憶
    提起「戀戀風塵」這四個字,腦海中第一時間跳出來的是老狼輕輕哼唱的旋律,清澈、乾淨,就像校園時光從未遠走,初戀從未遠去。 《戀戀風塵》彰顯了侯孝賢成熟的影像風格。 侯孝賢以小見大地揭開了那個時代臺灣社會的真實幕布,讓這部電影不知勾起了多少人的故鄉記憶。
  • 侯孝賢《戀戀風塵》男主角王晶文突然過世
    《戀戀風塵》王晶文劇照  搜狐娛樂訊 臺灣文化名人吳念真透露,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男主角王晶文突然去世,這是他唯一一部電影作品。  據悉,王晶文的職業是體育記者,他在《戀戀風塵》中出演角色的原型就是吳念真。
  • 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越平淡,越悠長
    作為一部青春愛情電影,《戀戀風塵》平淡如水,說青春,看不見打架鬥毆,說愛情,也聽不到一句甜言蜜語。        《戀戀風塵》拍攝於1986年,故事背景是70年代初的臺灣。故事很簡單,阿遠和阿雲青梅竹馬,阿遠初中畢業到臺北謀生,阿雲畢業了也跟著過去,後來,阿遠去金門服兵役,阿雲嫁給了替他們送信的郵差,最後,阿遠回到家鄉十分。
  • 侯孝賢《戀戀風塵》:鄉土中的情與愛,初戀終歸是無疾而終
    《戀戀風塵》1986年,臺灣知名導演侯孝賢執導的電影《戀戀風塵》正式上映。正如片名所寫,戀戀往事,化作風塵。隨著電影故事的推進,我們在臺灣鄉土中,仿佛感同身受——平淡的青春,卻是查無此人;怦然心動的初戀,卻是無疾而終。
  • 侯孝賢《戀戀風塵》:鄉土中的情與愛,初戀終歸是無疾而終
    戀戀風塵》正式上映。正如片名所寫,戀戀往事,化作風塵。隨著電影故事的推進,我們在臺灣鄉土中,仿佛感同身受——平淡的青春,卻是查無此人;怦然心動的初戀,卻是無疾而終。或許正是這個原因,在臺灣新電影導演中,侯孝賢是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很深的一位。在他的電影中,我們能品味到現代臺灣的鄉土生活,同時又能捕捉到中華歷史的痕跡。
  • 電影《戀戀風塵》‖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侯孝賢鏡頭下的詩意青春
    ,道一聲珍重那一聲珍重裡有蜜甜的憂愁——沙揚娜拉——徐志摩《沙揚娜拉》提起和寶島臺灣有關的華語電影導演,可能很多人會本能地想起楊德昌、李安、侯孝賢、蔡明亮、魏德聖、鈕承澤、張艾嘉甚至楊凡等人,但如果問這其中誰最能代表臺灣,詮釋臺灣的本土性,我想非侯孝賢莫屬了。
  • 《戀戀風塵》:查無此人,唯有風塵!
    離開了故鄉的山,離開了故鄉的河……侯孝賢能清楚地感受到家人思鄉的情緒與他們所經歷的痛。在《戀戀風塵》中,他拍了一段類似的「鄉愁」。有一家大陸的人的船壞了,他們不得不留在阿遠所在的臺灣營地。這個問題你可能會聽到一萬種答案。但如果你問侯孝賢,他會給你講一個故事。阿雲與阿遠自小青梅竹馬,幾乎身邊所有人都認定他們將會相伴一生。兩人初中畢業後,先後背井離鄉來到臺北謀生。之後阿遠入伍服兵役,這段異地戀,讓阿雲在日復一日的守候中逐漸將這份感情疏遠,最終移情別戀嫁給了每日幫他們送信的郵差。
  • 侯孝賢與楊德昌,《青梅竹馬》的戀戀風塵
    參與編著《戲劇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生命的影像:臺灣紀錄片的七堂課》、《觀展看影:華文地區視覺文化研究》、《臺灣電影的聲音:放映周報VS臺灣影人》以及《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中的城市、歷史、美學》。◆ ◆ ◆ ◆楊德昌與侯孝賢是80年代臺灣新電影的兩座巨塔。
  • 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中有著怎樣的晦澀人生?
    所以,這段時間沒看候導的作品,突然這一天想到了侯孝賢,就拿出了朱天文的《最好的時光》,看了《戀戀風塵》這一篇電影劇本,只有短短的62個場景,如果拿好萊塢的編劇方式來說,還沒到人物建置的頁數,可每個場景的文字讀起來感覺包含了很多,也許正是應因為作家阿城的那句話「我確信,除了朱天文,沒有人可以擔當侯孝賢的編劇。」,才使我發現朱天文的劇本確實與眾不同。戀戀風塵,名字聽起來就有些憂鬱,悠遠的感覺。
  • 侯孝賢《戀戀風塵》男主角去世 僅拍過一部電影
    侯孝賢《戀戀風塵》男主角去世 僅拍過一部電影 時間:2014.02.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熊小白 分享到:
  • 《戀戀風塵》在陽光下閃爍著,珍藏著
    這是一篇關於侯孝賢《戀戀風塵》電影影評和原聲音樂碟評。《戀戀風塵》我是先聽到原聲碟,後來才完整的看了藍光電影,感謝彌熊兄弟推薦。二三十年前,候孝賢的幾個朋友商議想在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的臺灣九份拍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編劇吳念真貢獻出了自己的初戀故事,及筆名吳念真中的「真」—阿真,為此吳念真的夫人還為此大哭一場。
  • 侯孝賢《戀戀風塵》:從三個階段淺析「臺灣少年」的成長傷痛
    最近一直刷侯孝賢的電影,刷到《戀戀風塵》,想起樸樹的歌《清白之年》。很清醒的愛情,很清朗的格調。想起曾經我暗戀過的少年,也想起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中的那個少年。現實雖然沒有想像的那般美好,但是他們心靈相通。後來,命運捉弄,阿遠去做兵了,阿雲沒有等到阿遠回來的那一天,與郵差在一起了。阿弟寫信告訴阿遠,阿雲結婚了,阿公讓我告訴你,這都是緣分,無法勉強的了。阿遠一個人在房間裡拿著那封信哭成了淚人,失戀的故事或許人人都有,但是農村的少年,如阿遠,是把愛人看得很重很重的。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女孩,轉眼嫁作他人婦,那種傷痛,是一輩子難以癒合的。
  • 戀戀風塵:臺灣新電影記憶
    李安、侯孝賢、鞏俐、小野四人的側臉輪廓組合成層巒疊嶂的山峰。象徵「金馬系由不同部門的努力與合作所成就,缺一不可」。雖無關金馬,卻想在此時記錄筆者作為一個普通影迷對臺灣新電影的記憶。臺灣新電影雙子1982年,楊德昌、柯一正、陶德辰、張毅合拍的《光陰的故事》被認為是臺灣新電影運動的開山之作,但在此之前,新電影運動已經有了一段時間的積累過程。
  • 『影視評論』青春之愛,化作塵散於風——評析電影《戀戀風塵》的藝術特色
    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由吳念真的真實初戀故事改編而成,講述了青梅竹馬的阿遠和阿雲,因阿遠入伍而漸行漸遠,最終阿雲移情別戀,嫁給了經常替他們兩人送信的郵差的故事。大抵多數人的初戀都是這個樣子的,一往情深,卻又無疾而終。本文將從鏡頭語言、敘事方式和音樂音響三方面淺析影片的藝術特色。在影片《戀戀風塵》中,侯孝賢導演用冷靜克制的鏡頭語言為觀眾呈現兩位少年之間的情感故事。
  • 《戀戀風塵》| 三十三
    侯:《戀戀風塵》是吳念真以前的戀愛故事,就是家鄉的一個鄰居女孩。因為他初中就上來臺北念書,念延平高中夜間部,一邊做事;這個女孩子也上來臺北了,在裁縫店。念真去當兵,女孩子還給他一千多封寫好自己姓名地址的信封,一元郵票都貼好了。結果就被常常送信的郵差追上,結婚了。我想那女孩太年輕了,太寂寞了。
  • 《戀戀風塵》:不過是相信愛的年紀,沒能唱給你的歌曲
    而我,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的名字,戀戀風塵,紅塵如風,就不要過於執著吧?導演侯孝賢也用了好幾個鏡頭來告訴我,這是一個愛情be的故事。所以我在所有的鏡頭裡,他很少笑,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唯一情緒起伏最大時,是得知自己喜歡的人不甘寂寞,選擇了和別人結婚,他躺在床上,痛哭很久。這樣一個男人,你會把他定義成你生活當中見到的大多數嗎?我不知道,畢竟我認識的男人也少。而女主是怎樣一位人物呢?
  • 今夜,宜聽《戀戀風塵》
    磁帶上還有四個字——戀戀風塵。「D文景」戀戀風塵 當年,我們這幫聽著《戀戀風塵》成長的懵懂少年,如今都早已作別校園,可偶爾想起青春時代關於音樂的記憶,依然有這首歌謠留下的永恆感動。-建議廣播和文字同步收看收聽-主播:文景陝西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回憶可以泛黃,但聲線依舊沉迷」 老狼在戀戀風塵裡寫「我們有沒有可能回到從前,你給我很多快樂,我為你做一些事
  • 劇本分享 | 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劇本
    小編微信:iamtaomeng(添加備註職業城市)1986年,侯孝賢作品,編劇吳念真、朱天文。  候孝賢,很喜歡用寬大的大鏡頭,似乎是要和人物活動的小場景,有個對比,有個說明,小人物活在風塵中,渺小,難以扛過大天地。那些大鏡頭,都很舒展,美麗的海景,雲景,山景,水景。
  • 從《戀戀風塵》到《刺客聶隱娘》,他的四十載光影記憶
    那種純粹的浪漫喚醒了大眾青春時代的記憶,使臺片中的「文學範兒」成為華語電影界特有的一道風景。如果你喜歡臺灣電影中七八十年代濃厚的鄉土氣息,你也一定不會錯過侯孝賢。四十年前,這個梅縣來的青年通過自己的童年往事、戀戀風塵,保存了一代人的最好時光。
  • 周六放映 | 《尼羅河女兒》&《戀戀風塵》8.26
    13:00-14:35  放映《尼羅河女兒》91" 14:35-15:15   放映《尼羅河女兒》幕後花絮42" 15:15-15:30   幕間休息 15" 15:30-17:20   放映《戀戀風塵》109" 17:20-18:00   放映《戀戀風塵》幕後花絮 36" 正片結束後,將額外放映: 1、託尼·瑞恩斯談《尼羅河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