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風塵》:不過是相信愛的年紀,沒能唱給你的歌曲

2020-12-23 喵浪解說遊戲

如果要我用一個詞語去形容像《戀戀風塵》這樣的愛情電影,我只是覺得太過寡淡,這份寡淡並不是貶義的意思,而是兩位主角在一起出現的時間太過短暫,只有短短的幾個鏡頭,讀書時一起坐過的火車,工作時因為忙碌而短暫的相聚,他吃醋她在陌生人面前喝酒,她給他做衣服,徹夜照顧因氣管炎而發燒的他,直到他去當兵,還沒有告別就得知她另嫁他人,看來看去,還是要告訴我,這是一部關於初戀的故事嘛?

是得,太過初戀了,連手都沒有牽,只是短暫的曖昧了一下而已。

而我,特別喜歡這部電影的名字,戀戀風塵,紅塵如風,就不要過於執著吧?

導演侯孝賢也用了好幾個鏡頭來告訴我,這是一個愛情be的故事。

說實話,男主阿遠(王晶文飾)真的不是我喜歡的那種性格,他沉默不語,不愛說話,因為家庭條件的關係沒有繼續讀書,而是選擇去臺北工作,也因為這個太過沉悶的性格,總是受到老闆的數落,儘管他工作時非常踏實和勤勞,但是他有個優點是,沒有放棄讀書,一直在堅持讀夜校。

所以我在所有的鏡頭裡,他很少笑,總是心事重重的樣子,唯一情緒起伏最大時,是得知自己喜歡的人不甘寂寞,選擇了和別人結婚,他躺在床上,痛哭很久。

這樣一個男人,你會把他定義成你生活當中見到的大多數嗎?我不知道,畢竟我認識的男人也少。

而女主是怎樣一位人物呢?她叫江素雲(辛樹芬飾),她溫溫柔柔的,說話糯糯的,心裡缺乏一點安全感,想要愛人時時刻刻的陪伴,我也看不出她有多喜歡阿遠,她給他做衣服,照顧他,一切做得很好,卻在他當兵時,嫁給了天天給自己送信的郵差。

這樣一個女人,你會把她定義成大多數嗎?我也不知道。

因為故事是侯孝賢的典型生活片段式風格,用了很多的固定鏡頭和空鏡,構圖唯美,拍的景色也非常好看,所以整體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

相對於故事中的愛情線,我更喜歡導演給我們呈現出來的一種時光感。大概他是想表達,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要戀戀風塵吧。

從第一個鏡頭的小火車裡開始,隨著忽明忽暗的光線,我們看到了那個時期的臺灣的鄉村的樣子,看到了底層家庭的艱辛,大家所有的關心不過是米麵油鹽以及孩子的教育問題。電影中多次出現時鐘、手錶、站臺這樣的場景,仿佛都在提醒我們,時間再往前走,站臺裡人來人往,你永遠不知道自己要何時下車,在哪兒下車,自己又會遇見什麼人,而哪裡才是歸處。

而導演巧妙地安排了一位老爺爺(阿遠的祖父)來充當時光的見證人,從他的自言自語裡面,我們仿佛可以看到一些生活的真相。

他說,番薯比高麗參還難種,這句話反反覆覆說了三四遍;

他在停電的夜晚錯把炮竹誤認為是蠟燭,導致家裡兵乓響,那是群戲裡唯一大笑的一次;

他在家裡哄孩子吃飯,把所有的青菜插在米飯上面,告訴孫子那是西洋獨特的吃法,只有他的飯是這樣的,孩子果然乖乖吃飯了;

他穿起孫子的黑布鞋,問為什麼買了不穿,為什麼學校不讓穿?阿遠去當兵的時候,他一路點著炮仗送他前行……

當阿雲嫁給別人,他說,這是緣分,不能強求。

這樣的生活化的拍攝,讓我想到了另一位導演,是枝裕和,他也很喜歡用空靜去表達含義,用一些事物的改變去提醒觀眾時間的殘酷,就像阿遠家的那座青山,雲朵飄在上面,給了青山明亮和陰影,亦或是那條往上走的階梯,還是要不斷前行。

有時候也不用去揣測到底要表達什麼,戀戀風塵,就可以了吧。

相關焦點

  • 戀戀風塵 | 相信愛的年紀,唱給你的歌,是我最好的回憶
    提起「戀戀風塵」這四個字,腦海中第一時間跳出來的是老狼輕輕哼唱的旋律,清澈、乾淨,就像校園時光從未遠走,初戀從未遠去。 《戀戀風塵》彰顯了侯孝賢成熟的影像風格。 後來,阿遠入伍,他們鴻雁傳書,互訴衷腸,但阿遠卻沒能等到阿雲,阿雲在阿遠服兵役之時嫁給了給他倆傳信的郵差。
  • 今夜,宜聽《戀戀風塵》
    磁帶上還有四個字——戀戀風塵。「D文景」戀戀風塵 當年,我們這幫聽著《戀戀風塵》成長的懵懂少年,如今都早已作別校園,可偶爾想起青春時代關於音樂的記憶,依然有這首歌謠留下的永恆感動。-建議廣播和文字同步收看收聽-主播:文景陝西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回憶可以泛黃,但聲線依舊沉迷」 老狼在戀戀風塵裡寫「我們有沒有可能回到從前,你給我很多快樂,我為你做一些事
  • 娛樂人生老狼:從相信愛的年紀唱到今天的歌曲
    狼哥走紅於90年代中,那時我們兩個人經常一起衝到百貨商場頂層的音像部買磁帶,《戀戀風塵》你買兩盤送我一盤,《青春無悔》我買兩盤送你一盤,回到家反覆聽直至能從第一個音跟唱到最後一個,做題做煩了就對著電話一起哼到半夜3點。電視上的偶像也好,身邊的親友也好,任何一個人這樣陪伴了你的青春,你也將永不忘懷。
  • 電影歌曲,《戀戀風塵》的臺灣味道
    臺灣老電影《戀戀風塵空靈的聲音響起,吉他的弦淡淡地撥動著,阿公聽不懂的方言在嘮嘮叨叨,你的心裡響起了啥,縱然自己的初衷已經不得已面目全非,然而你幸運的還能回到最初的地點。有時候會想,不出來會怎樣,這一切沒發生過會怎樣。如果時光再倒轉一次,阿雲和阿遠還會進城嗎?阿遠還願意去當兵嗎?阿雲還願意等阿遠嗎?如果有迴轉,什麼都變了,如果有迴轉,還是在那山村裡終老一生。可是沒有如果。。。。
  • 電影歌曲︱《戀戀風塵》的臺灣味道
    兩個青梅竹馬的人,從鄉下到城裡討生活,經歷了一些事,可是從哪裡來的回到哪裡去,最後還是分道揚鑣了,有情人最終沒能成眷屬。那些淡如水的回憶,兩個人之間的分離,不在於空間的變換,也不在於生活的艱難,而在於時間的轉移。兩個人之間話不多,影片中的臺詞大多是臺語,很有鄉土氣味,也有歷史感覺,很符合那時候的臺灣風貌。
  • 畢業歌:戀戀風塵
    畢業歌:戀戀風塵2016-06-07 09:35:4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歌曲:戀戀風塵  lrc歌詞:  [ti:戀戀風塵]  [ar:陳慧嫻]  [al:留戀]  [by:mp3.5nd.com]
  • 《只想聽音樂》想把戀戀風塵說與你聽
    ◆◆只想聽音樂music生活就像跳動的音符,時而歡快,時而熱烈,時而安靜,時而低沉……它在為你講述不一樣的故事,關於過去,關於現在,關於未來……就讓我們,聽一首歌,愛上音樂,愛上生活。每天14:00-15:00,晚間23:00-0:00《只想聽音樂》初曉陪你一起傾聽音符的故事。我們有很多的心事想對身邊的人說。但是翻遍手機,在心中過濾很多遍,卻找不到可以說的那個人。可能我們的朋友沒有很多,但是有一兩個讓你放心的講出心事,ta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特別重要的存在。聽每一首歌,或每一段音樂都會與你的心產生共鳴。在音樂中,自己的心才是最為真實的,因為它會靜靜的聽你說。
  • 侯孝賢《戀戀風塵》:鄉土中的情與愛,初戀終歸是無疾而終
    戀戀風塵》正式上映。正如片名所寫,戀戀往事,化作風塵。隨著電影故事的推進,我們在臺灣鄉土中,仿佛感同身受——平淡的青春,卻是查無此人;怦然心動的初戀,卻是無疾而終。,我中有你,就連父母雙方都互稱為親家。
  • 《戀戀風塵》| 三十三
    你要真能理解了,就不會在這裡找人生哲理了,不如去買些勵志書來的直接。 侯:《戀戀風塵》是吳念真以前的戀愛故事,就是家鄉的一個鄰居女孩。因為他初中就上來臺北念書,念延平高中夜間部,一邊做事;這個女孩子也上來臺北了,在裁縫店。念真去當兵,女孩子還給他一千多封寫好自己姓名地址的信封,一元郵票都貼好了。結果就被常常送信的郵差追上,結婚了。我想那女孩太年輕了,太寂寞了。
  • 侯孝賢《戀戀風塵》:鄉土中的情與愛,初戀終歸是無疾而終
    《戀戀風塵》1986年,臺灣知名導演侯孝賢執導的電影《戀戀風塵》正式上映。正如片名所寫,戀戀往事,化作風塵。隨著電影故事的推進,我們在臺灣鄉土中,仿佛感同身受——平淡的青春,卻是查無此人;怦然心動的初戀,卻是無疾而終。
  • 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越平淡,越悠長
    道具的使用,也能起到暗示的效果。拐杖是阿公對父親的關心,到了下一代,父親則用手錶和打火機表達對阿遠的愛,以沉默的方式。開始借給兒子自己的手錶,之後給他買新表,是對阿遠長大的認可與祝福。       阿遠對新手錶很珍視,之後一直戴著。剛收到時卻放在水裡,令人費解,大概是希望如果不防水就可以退貨了,因為那是父親分期付款買的。
  • 周六放映 | 《尼羅河女兒》&《戀戀風塵》8.26
    13:00-14:35  放映《尼羅河女兒》91" 14:35-15:15   放映《尼羅河女兒》幕後花絮42" 15:15-15:30   幕間休息 15" 15:30-17:20   放映《戀戀風塵》109" 17:20-18:00   放映《戀戀風塵》幕後花絮 36" 正片結束後,將額外放映: 1、託尼·瑞恩斯談《尼羅河女兒
  • 『影視評論』青春之愛,化作塵散於風——評析電影《戀戀風塵》的藝術特色
    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由吳念真的真實初戀故事改編而成,講述了青梅竹馬的阿遠和阿雲,因阿遠入伍而漸行漸遠,最終阿雲移情別戀,嫁給了經常替他們兩人送信的郵差的故事。大抵多數人的初戀都是這個樣子的,一往情深,卻又無疾而終。本文將從鏡頭語言、敘事方式和音樂音響三方面淺析影片的藝術特色。在影片《戀戀風塵》中,侯孝賢導演用冷靜克制的鏡頭語言為觀眾呈現兩位少年之間的情感故事。
  • 《戀戀風塵》在陽光下閃爍著,珍藏著
    這是一篇關於侯孝賢《戀戀風塵》電影影評和原聲音樂碟評。《戀戀風塵》我是先聽到原聲碟,後來才完整的看了藍光電影,感謝彌熊兄弟推薦。二三十年前,候孝賢的幾個朋友商議想在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的臺灣九份拍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編劇吳念真貢獻出了自己的初戀故事,及筆名吳念真中的「真」—阿真,為此吳念真的夫人還為此大哭一場。
  • 戀戀風塵——侯孝賢,總是能勾起你青春美好的記憶
    我最大的樂趣就是總能在他的影片中找到自己非常喜歡的情景和畫面,把塵封多年的記憶又清晰的隨著影片重現,讓我沉浸在舊時的美好,或許我也是一個懷舊或敏感的人吧。但是時不時的能記起這些過往的美好真不是件壞事,初心是隱藏的樂土,快樂是自我的狂歡。
  • 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中有著怎樣的晦澀人生?
    所以,這段時間沒看候導的作品,突然這一天想到了侯孝賢,就拿出了朱天文的《最好的時光》,看了《戀戀風塵》這一篇電影劇本,只有短短的62個場景,如果拿好萊塢的編劇方式來說,還沒到人物建置的頁數,可每個場景的文字讀起來感覺包含了很多,也許正是應因為作家阿城的那句話「我確信,除了朱天文,沒有人可以擔當侯孝賢的編劇。」,才使我發現朱天文的劇本確實與眾不同。戀戀風塵,名字聽起來就有些憂鬱,悠遠的感覺。
  • 侯孝賢《戀戀風塵》男主角王晶文突然過世
    吳念真微博透露王晶文去世《戀戀風塵》王晶文劇照  搜狐娛樂訊 臺灣文化名人吳念真透露,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男主角王晶文突然去世,這是他唯一一部電影作品。  據悉,王晶文的職業是體育記者,他在《戀戀風塵》中出演角色的原型就是吳念真。
  • 如果愛 | 有情歲月 戀戀風塵
    「又看了一遍電影《戀戀風塵》,片子是真好,就像是生活本身,沒一個人像在演。這可能和演員有關,男主角死得早,吳念真悼念他時,才知道這部戲演的是吳念真年輕時候的故。,男主角叫王晶文,這是他唯一演過的戲,拍完電影,他去當兵,後來當了一名體育記者,前幾年去世了,只有51歲。
  • 戀戀風塵:關於失戀的事,早被拍進了這部電影裡了
    在51歲時,他突然過世,《戀戀風塵》是他人生唯一的電影作品。影片從開頭到結尾,阿遠和阿雲都沒牽過手,更別說親過嘴。阿遠始終像個哥哥一樣照顧阿雲。阿雲的手不小心在裁縫店裡給熨鬥燙傷了,阿遠就會怪她怎麼這麼不小心。嘴上雖然批評,還是給她留了300塊錢去醫院看看。他們最激烈的一次爭執,也不過是阿遠陪阿雲去店裡買鞋子,出來發現摩託車被人偷了。阿遠慌裡慌張四處找遍也沒找到。這輛車是老闆的,弄丟了可是要賠上好幾個月的工資。
  • 《戀戀風塵》:查無此人,唯有風塵!
    離開了故鄉的山,離開了故鄉的河……侯孝賢能清楚地感受到家人思鄉的情緒與他們所經歷的痛。在《戀戀風塵》中,他拍了一段類似的「鄉愁」。有一家大陸的人的船壞了,他們不得不留在阿遠所在的臺灣營地。這個問題你可能會聽到一萬種答案。但如果你問侯孝賢,他會給你講一個故事。阿雲與阿遠自小青梅竹馬,幾乎身邊所有人都認定他們將會相伴一生。兩人初中畢業後,先後背井離鄉來到臺北謀生。之後阿遠入伍服兵役,這段異地戀,讓阿雲在日復一日的守候中逐漸將這份感情疏遠,最終移情別戀嫁給了每日幫他們送信的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