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和大陸不同的春節習俗

2021-02-08 海峽新幹線


臺灣雖然很小,但是由於近代以來,外省人的大量湧入帶來了各地的習俗,所以臺灣的春節文化就是一個中國各地春節習俗的縮影!

在除夕的前一天也就是小年夜,小年夜在臺灣的習俗是要拜天公的,天公也就是道教所說的玉皇大帝(又叫天帝)。

拜天公要先看黃曆也就是農民曆來選擇吉時進行祭拜儀式,臺灣拜天公一般需要準備五牲來拜,五牲包括有豬肉、雞肉、鴨肉、魚肉(也可以用幹魷魚來代替魚肉)、豆腐乾等五種。

雞肉與鴨肉一定要用全雞與全鴨來拜,所以雞肉不可以用肯德基來拜,但是鴨肉可以用北京烤鴨來拜(在臺灣某些地方的北京烤鴨還叫北平烤鴨)。

除此外,雞與鴨的腳都要放在它們的腹腔之內,不可以放在外面,這是因為避免煮熟的雞鴨飛了。

除了五牲外,還要配合五行小菜來祭拜,但是因為臺灣各族群對五行蔬果的看法都有所不同,有些是用蔬果中有帶五行的字來看五行,而有些族群則是用顏色,所以也在這裡也和大家分享:

五行祭祀之金:習慣用字中帶五行的族群就用「金針或金桔」,習慣用顏色看五行的族群就用"冰糖或白米"。五行祭祀之木:習慣用字中帶五行的族群就用「黑木耳」,習慣用顏色看五行的族群就用"綠色的蔬果"。五行祭祀之水:在水的部分比較少用字中帶五行,而是用顏色或是形狀看,例「冬瓜糖"的顏色是黑色的,所以就代表水。而"冰糖"的形狀像冰塊一樣,有些族群也拿來代表水。除此外;現在也有很多的臺灣家庭用飲料代表水。五行祭祀之火:習慣用字中帶五行的族群就用"火龍果",習慣用顏色看五行的族群就用「龍眼乾或蘋果代表火」。五行祭祀之土:一般都用「花生",因為花生代表土,也代表長生的意思」。


除了五牲與五行小菜的祭品外,也要準備三杯酒與三杯茶來祭拜,祭拜的過程不可以一次加滿,要分三次加滿,這代表酒(茶)過三巡才能讓神明喝的痛快。

除了上面所說的這些必備祭品外,尚有:

金桔:代表大吉大利。

甘蔗:代表甘之如飴,也代表節節高升。

蘋果:代表平安。

發糕:代表一路發或發財的意思。

年糕:代表年年高升。

蘿蔔糕:代表好彩頭(蘿蔔閩南語叫做菜頭,諧音彩頭,又叫好彩頭)。

拜天公的儀式結束前要焚燒祭天的壽金(紙錢),焚燒壽金首先要先燒長壽金再燒壽金,並把供神的茶酒倒在供桌前,每倒一杯嘴裡就念一遍平安進財,三杯酒與三杯茶倒完後就代表六合。

最後才燃放鞭炮,當鞭炮放完後也就代表整各儀式完成。

除夕當天一定要祭祖,選吉時祭祖,供品也是以三牲為主(雞、豬、魚或魷魚)。

當然最重要的是晚上要吃年夜飯啦!

有些比較傳統的閩南家族還會圍爐,圍爐就是在用餐的圓桌底下擺木炭火爐,並在火爐周圍放著紅色的鈔票,圍爐過後小朋友就跪著向長輩說吉祥話與領紅包。

領完紅包的習俗是把紅包放在枕頭底下。領完紅包後就開始守歲,在守歲的時候家家戶戶的大朋友都在熬夜打牌,小朋友熬夜與許久沒有見面的堂表兄弟姐妹們放煙火與玩耍。

也有不少祖籍北方的人在年夜飯時要吃餃子(餃子代表元寶),而且這個餃子是很大的餃子,因為在以前,北方一些地方會習慣在餃子餡裡面放錢,所以現在不少北方族裔還保留了這個傳統,而在年夜飯吃到有錢的餃子就代表吃到錢,也就代表會發的意思。

初一當天要依據黃曆的時間來開門我們叫做開門大吉,並依據黃曆上所說好的方位走到廟裡去拜拜,並設法去廟宇搶頭香。

搶頭香就是第一個進到廟裡面,並把香插入香爐的,依照臺灣傳統搶到頭香的人代表今年的運氣與事業都會第一名。

年初二在臺灣的習俗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回娘家一般女婿都會帶伴手禮回去吃完午飯後,休息片刻在晚餐前離開娘家。

為什麼在晚餐前離開娘家呢?

臺灣傳統的習俗認為嫁出去的女兒,過年的時候不可以在娘家吃兩餐飯,因為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屬於男方的人,傳統習俗認為過年嫁出去的女兒在娘家連吃兩餐的話,娘家會被吃垮。


(本文來源於網絡,原作者為賴國光: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研究生文憑課程名師,民俗文創家,詩詞創作家。)

相關焦點

  • 中秋「習俗」吃烤肉,同根同源,臺灣中秋和大陸卻略有不同
    中秋,全世界中華兒女共同的節日,團圓的節日,雖然這個中秋,大陸和海峽對岸的臺灣仍未能「團圓」,但這一抹」鄉愁「似乎不久就要被」團圓的喜悅「替代了。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顯性外在體現,節日文化包括一個民族的人文風情、飲食文化、宗教信仰和精神氣節等多個方面。我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過中秋節的習慣也都略有不同,相比於大陸,臺灣的中秋節也有一些不一樣的「玩」法。
  • 韓國和中國:一樣的春節,不同的習俗
    韓國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近鄰和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的友邦,也有著過春節的傳統。本文旨在從多方面入手探究中韓兩國的春節習俗並對其進行對比研究。
  • 今天十一,臺灣慶祝嗎?看看大陸和臺灣節日的不同處
    大陸大陸每年有11天法定節假日:1.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2.春節,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3.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4.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5.端午節,放假1天(農曆端午當日)6.中秋節,放假1天(農曆中秋當日)7.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
  • 【扒一扒】港臺春節習俗
    導讀:眾所周知,港臺和大陸無論是文化還是習俗都是有差異的,農曆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在香港和臺灣過農曆年與大陸是有所不同的
  • 正月習俗大全,在中國臺灣潮汕閩南春節這麼過更有味~嗨翻春節
    炎黃子孫都把春節當成,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來過。臺灣民間過春節的習俗與大陸相差無幾,都是從自上一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燈」為止。臺灣民謠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困到飽初四接神 初五隔開 初六是挹肥初七七完 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日初十吃食 十一請子婿十二請查某子轉來食泔糜仔配芥菜十三關老爺生 十四月光 十五是元宵暝看了之後有沒有內心一種形象間潔地描繪出南部沿海地區過年的習俗對年的盼望和人們祈禱
  • 臺灣人怎麼過春節?(我在大陸看臺灣)
    &nbsp&nbsp&nbsp&nbsp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nbsp&nbsp&nbsp&nbsp很多大陸朋友會問我:臺灣人也過春節嗎?
  • 臺灣過年習俗
    臺灣民間過春節的習俗與大陸相差無幾,都是從自上一年的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開始,直到正月十八「落燈」為止。由於寶島居民的祖先(多為閩南和客家人)去臺開發,距今年代久遠且屢經滄桑,春節習俗也逐漸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模式和色彩。   其實一進農曆十二月即臘月,臺灣過年的氣氛就濃起來了。   臘月十六這天是「尾牙」。
  • 韓國文化 ▏中國和韓國,同一個春節,不同的習俗
    提起韓國,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韓國也是過春節的,而且還有很多與中國不同的習俗。韓國春節的日期與中國是一致的,韓國人把春節稱為「설날(雪日)」,有純潔、單純的開始之意。那麼中韓兩國同一個春節,又有怎樣不同的過節習俗呢?拜年這一傳統習俗在韓國稱之為「歲拜」,祭祀結束後便按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孫媳的順序來給長輩行大禮,問候新年,歲拜的叩頭姿勢也非常講究。
  • 韓國什麼時候過年 中國和韓國春節習俗不同之處
    韓國的春節與中國的春節有什麼不一樣呢?我想你一定迫不及待想知道了。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篇韓國春節習俗介紹,透過這篇介紹,你可以一窺韓國的春節,同樣非常有趣喲!  在韓國,「農曆新年」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全國放假3天,這也是全年最長的法定假日。新年期間,全家團圓、祭祖、拜年、敬神禮佛以及各式街頭慶典,仍然以韓國傳統的民俗特色完整傳承著。
  • 臺灣人在春節時都會 做什麼 , 吃什麼?
    , 每次在臺灣過年時臺灣的親友都會好奇的問我說「你們大陸過年是不是和臺灣一樣呀?」臺灣人做生意很講究,特別重視第一印象,無論大小店面,其清潔工作都是很注意的。特別到了年前,大家洗的洗,擦得擦,從天花板到地板,鍋盆碗瓢通通要見光見亮,往往累得腰酸背痛,也因此許多上班族家庭,不想回家再辛苦,寧願花錢僱請清潔公司的人來打掃家裡。而臺灣人民在春節都會做什麼、吃什麼?這也是大陸的民眾吇奇的地方!!
  • 臺灣過年重要的習俗與祭拜!這些你了解嗎?
    美麗的寶島臺灣過年的民間風俗,跟大陸基本相同,但也有其獨特之處。在臺灣地區,大年夜全家大小圍坐在火鍋周圍吃年夜飯,叫做「圍爐」參加「圍爐」的人,不論是誰,桌子上所有的菜都要夾著吃,即使是平日裡不喝酒的人,也要象徵性地喝一口酒以討吉利。
  • 單飛後的Ella陳嘉樺和歐弟,過幾天將在臺灣春節檔決一勝負
    另外兩部票房過億的臺灣本土電影,都出現在2018春節檔,分別是熱門臺劇衍生片《花甲大人轉男孩》以及黑幫題材的續集電影《角頭2:王者再起》和大陸去年春節檔票房破百億類似,臺灣近年也形成了一個熱絡的春節檔期,2019年臺灣春節檔華語片的排兵布陣如何?會再有破億黑馬麼?
  • 一起看看大陸和臺灣的不同翻譯風格
    ,臺灣各自翻譯今天看看大陸和臺灣的不同翻譯風格(考大家翻譯的時候到了)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大陸:肖申克的救贖臺灣:刺激1995 Total Recall大陸:全面回憶臺灣:攔截記憶碼
  • 韓國春節和中國春節有什麼不同
    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在韓國春節是怎麼樣過的?韓國人春節的重視程度以及風俗習慣!了解韓國和中國春節有什麼不同之處?
  • 地震後,臺灣「同胞」對日本和大陸援助的不同反應(呵呵)
    這個春節不太平。臺灣地震,香港baoluan。一個是天災,一個是人禍,兩件事情的共同點是,都讓我們看清了部分所謂「同胞」的嘴臉。
  • 「春節民俗日曆」:「破五」的由來和習俗!
    中國人的「年」既神聖而又充滿歡樂,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習俗。春節期間,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推出「春節民俗日曆」,和您一起歡喜過年。「破五」的由來1「破五」的由來,時至今日仍眾口不一。據《封神榜》所載,姜子牙封神時,把背叛他的妻子封為「窮神」,令她「逢破即歸」。
  • 春節背後的兩岸基因
    與大陸相差無幾,臺灣過年習俗看這裡大年三十夜,全家老少圍坐在放有火鍋的圓桌邊聚餐,叫做「圍爐」。圍爐時桌上的每個菜都有一定的寓意。比如米圓、肉圓。魚圓是取意「三元」,象徵闔家團圓;蘿蔔在臺灣叫「菜頭」,就是「好彩頭」,吉祥的意思;全雞的「雞」,臺灣方言諧音為「家」,有「食雞起家」之意;經過油煎火炸的食物,表示「家運興旺」。
  • 臺灣尾牙季來臨 大陸「神曲」《小蘋果》受歡迎
    臺灣尾牙季來臨 大陸「神曲」《小蘋果》受歡迎 2015-01-12 12:36: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北1月12日電 (記者 路梅 邢利宇)農曆春節將近,臺灣的各公司、單位也將陸續辦理尾牙活動,除了吃大餐、發獎金之外,助興節目也不可或缺。
  • 大陸以前沒清明節,都學臺灣的?
    「奇葩」言論,在討論兩岸清明節習俗時,主持人稱「大陸過去沒有清明節」,而嘉賓更指大陸無論是葬禮還是掃墓都會用「禮炮車」,禮炮一路從家裡放到殯儀館。 這個嘉賓還大放厥詞道,大陸過去沒有殯葬文化,所以現在努力與臺灣交流向其學習,「想辦法把他們(大陸)的根拉回去」。 在5日播出的一檔臺灣節目上,主持人于美人與幾名嘉賓一起討論關於清明節的各類話題。 提到兩岸在清明節上的文化差異,于美人先起頭語出驚人,稱大陸在10年前是沒有清明節的,直到2008年才恢復。
  • 臺灣也有春節檔,2019特別拼【臺片一周】
    和大陸去年春節檔票房破百億類似,臺灣近年也形成了一個熱絡的春節檔期,2019年臺灣春節檔華語片的排兵布陣如何?會再有破億黑馬麼?先來看看戰前的格局吧點燃2019臺灣春節檔第一炮的,是黃朝亮導演的《寒單》,春節前一周的1月23日就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