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音派和天主教徒的抵制下,阿根廷依然通過了墮胎法案

2021-01-15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Pixabay

儘管福音派基督徒和羅馬天主教徒強烈反對,阿根廷中央政府依然投票通過了允許在孕期14周之前進行人工流產。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這個南美國家的參議院於12月30日清晨進行了投票,結果以38比29通過了這個之前由眾議院批准的措施。

對於此,阿根廷總統阿爾貝託·費爾南德斯(Alberto Fernandez)在推特上發文道:「安全,合法及自由的墮胎行為是法律了。」

他也補充說:「今天,我們是個更美好的社會啦,擴大了女性的權利並保障了公眾健康。」

費爾南德斯之前就承諾過,會籤署該法案。

在這項投票表決之前,阿根廷於2018年有過一次不成功的墮胎合法化嘗試,當時參議院否決了類似方案。

目前為止,阿根廷僅僅允許強姦或母親生命因為懷孕而處於危險之中的情況下時,方能進行墮胎。

法案的支持者盛讚它是一項積極的人權發展,特別是發生在拉丁美洲,預示著該地區未來的發展趨勢。據悉,長期以來,拉丁美洲都被認為是一個文化保守的地區,羅馬天主教和不斷增長的福音派基督徒在社會上擁有相當可觀的影響力。

根據法國24臺周日頻道(France24 Sunday)的報導,儘管天主教依然是阿根廷一支力量,但從2018年以來,福音派人士已經在反墮胎合法化的鬥爭中出現在一線位置上了。

社會學家福爾圖納託·馬利馬奇(Fortunato Mallimaci)告訴該頻道,福音派基督徒「有著重生的勢頭」。

在近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頭抗議活動中,福音派人士揮舞著象徵反墮胎的藍色手帕。與之相對的,支持墮胎權的人士則揮舞著綠色手帕。

阿根廷是天主教現任教宗方濟各的家鄉,後者之前曾經把墮胎比作買兇殺人。但在當前的爭論中,方濟各卻保持沉默,只在12月29日阿根廷參議院進行辯論前的幾小時發了份推文,稱「神之子生來就是位被離棄者,這是為了告訴我們每位被離棄者都是神的孩子。每有孩子來到這個世上,神也就來到這個世上,弱小且無助,因此我們能學著用溫柔的愛來接受我們的軟弱。」

在投票之後,反墮胎團結(Pro-Life Unity)表示,通過法案的日子將會銘記為「近代歷史上最悲壯的日子之一」。同樣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羅馬天主教主教會議在聲明中稱該法案「將進一步加深我們國家的分歧」,感慨阿根廷領導層與大多數國民對於墮胎的想法相距甚遠。

該法案允許阿根廷私人醫療機構和衛生專業人士有權選擇不進行墮胎程序,但他們因此也不得不將行為女性轉送至另一間醫療中心。

曾經在2007年至2015年擔任總統的阿根廷現副總統克裡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希納(K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主持了這次法案投票。她說自己被人說服改變了對於墮胎的想法,在總統任期內反對將墮胎合法化。

近些年的「piba」革命推動了將墮胎合法化。「piba」在阿根廷俗語裡就是「女孩」的意思。根據全國各地的民調顯示,阿根廷反對墮胎的人數出現了下降。


翻譯自《基督郵報》原版英文版

相關焦點

  • 阿根廷國會通過墮胎合法化法案,允許懷孕14周內婦女墮胎
    當地時間30日,阿根廷國會通過一項使墮胎合法化的法案,允許懷孕14周內的婦女根據個人意願選擇終止妊娠。當地時間2020年12月30日,阿根廷國會通過一項使墮胎合法化法案。圖為兩名婦女在參議院辯論墮胎法案時相互擁抱。
  • 阿根廷墮胎合法化,代表女性獲得更多人權?博索納羅:荒誕!
    整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國家對於婦女墮胎這件事都有著十分嚴苛的法律規定,這些國家的婦女只有在十分極端的條件下才被允許墮胎,很多人只能選擇非正規的墮胎方式,這也直接導致了慘劇的頻繁發生。近年來,世界上多個國家的婦女都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了「墮胎合法化」的權利,2018年5月愛爾蘭通過投票廢除了長久以來的墮胎限制,而盧安達總統更是在2019年赦免了367名因為墮胎而被判處監禁的婦女,對於一個非洲欠發達國家來說做到這一點殊為不易。想要讓拉美地區的婦女享受和其他國家婦女同樣的權益,區域性大國的表率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 阿根廷墮胎合法化,只看女性解放顯然還不夠
    2020年12月30日,支持墮胎合法化的人群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國會外觀看議員們立法討論過程的視頻直播。(AP)阿根廷參議院2020年12月30日以38票對29票、1票棄權的決議通過了2年前流產的墮胎合法化法案,成為拉丁美洲最大的墮胎合法化國家,這是這一天主教擁有強大勢力的保守地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刻。墮胎合法化為何在阿根廷受到如此大關注?
  • 阿根廷通過選舉表決,成為拉丁美洲最大的墮胎合法化國家
    阿根廷參議院經過長達12個小時會議,星期三凌晨在教皇方濟各的家鄉通過了一項重要法律,使通過選舉墮胎合法化。這是幾十年來為爭取墮胎權利而鬥爭的婦女運動的勝利。這次投票意味著在懷孕14周之前墮胎將是合法的,在懷孕14周之後,如果強姦或母親生命受到威脅,墮胎也將是合法的。這將對整個拉丁美洲產生影響,因為這種手術在很大程度上是非法的。
  • 美國史上最嚴墮胎法案:《使女的故事》將真實上演?
    前一天下午,在經過長達四個小時的辯論後,由共和黨控制的阿拉巴馬州參議院以25-6的比例通過了HB 341法案。少數民主黨人為了阻止它而引入了一系列修正案,如豁免強姦和亂倫受害者,但該議案以11-21的投票結果未通過。
  • 實現墮胎合法化後,阿根廷將撤銷針對被控墮胎女性的刑事指控
    英國《衛報》1月10日消息,在阿根廷政府作出墮胎合法化的歷史性決定之後,該國將撤銷針對被控墮胎女性的刑事指控。報導稱,這一舉措為面臨刑事制裁的大多數貧困和邊緣化女性帶來希望。但社會活動人士表示,諸如產科暴力(obstetric violence)和司法系統中的性別歧視等揮之不去的問題表明,爭取生殖正義(Reproductive Justice)的鬥爭還沒有結束。據聯合國新聞消息,阿根廷眾議院於去年12月早些時候通過墮胎法案,允許在懷孕14周內在所有情形下墮胎,而此前只允許在強姦導致懷孕或女性生命受到威脅時才可以進行墮胎手術。
  • 阿根廷墮胎合法化後,巴西婦女越境到阿根廷手術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華輿訊 據阿根廷新大陸周刊報導 一月下旬,至少有13名巴西婦女將前往阿根廷,以達到自願終止懷孕的目的。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預計會有更多的孕婦抵達。根據美聯社編寫的一份報告,阿根廷在12月30日批准合法墮胎法案後,來自巴西的婦女開始「移民」該國,旨在安全地接受手術。非盈利組織「女性生活裡程」估計,2017年,巴西第一位婦女旅行到國外墮胎,截止到2020年底,有59位追隨她的方式出國墮胎,其中包括16位在去年11月和12月前往阿根廷的孕婦。為了進行這些旅行,該組織每月需要募集4000雷亞爾(63000阿根廷比索)。
  • 阿根廷成為拉美地區首個墮胎合法化大國
    海外網12月30日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0日報導,阿根廷參議院30日以38票同意、29票反對通過了一項法案,該法案使墮胎合法化。阿根廷由此成為拉丁美洲第一個墮胎合法化的大國。據報導,該法案允許懷孕14周以內的女性合法墮胎。
  • 迪士尼、Netflix抵制喬治亞州反墮胎法案:如果施行,很難繼續在這拍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正值美國政界就墮胎問題爭論不休之時,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表態稱,如果喬治亞州施行反墮胎法案,迪士尼將「很難」繼續在該州拍片。迪士尼的《黑豹》和《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均是在喬治亞州拍攝。據路透社5月30日報導,周三在採訪中被問到如果喬治亞州開始執行反墮胎法案,迪士尼是否還會在當地拍片時,艾格回應稱「非常困難」。
  • 被強姦懷孕也不準墮胎!美國最嚴苛反墮胎法案,有多可怕?
    其次,法案規定,女性即便是因被強姦或亂倫導致的懷孕,也不準墮胎。也就是說,如果一名女性不幸遭遇性侵懷孕,她不僅要遭受那一刻的摧殘折磨,還必須要忍受一輩子的屈辱,把孩子生下來。本來有議員提出,被強姦或亂倫而懷孕的受害者,可以被豁免。但提議最後依然被11-21的投票結果否決。唯一的例外是,當胚胎出現致命的畸形,或是「母親健康面臨嚴重風險」,才允許墮胎。
  • 「美國研究」劉衛東:基督教福音派與2020年美國大選
    有77%的白人福音派認為,墮胎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非法的;而83%的無信仰者、64%的非洲裔新教徒、60%的白人主流新教徒、56%的天主教徒則認為墮胎是合法的。福音派對生命權的重視遠遠超過自由,墮胎問題已成為其首要關注。  第四,在移民問題上,福音派的態度則出現了較大反轉。他們原本是同情移民並願意幫助其在美國獲得平等地位的,因為這與《聖經》中耶穌救助窮人的做法一脈相承。
  • 俄亥俄州立法者通過最嚴苛「心跳法案」 懷孕6周後禁墮胎
    俄亥俄州立法者通過最嚴苛「心跳法案」 懷孕6周後禁墮胎 2016-12-10 06:03: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米拉·喬沃維奇公開流產經歷,強烈抗議美國墮胎法案
    找了三件比較有意思的和小屋朋友們分享一下。5月15日(周三),美國阿拉巴馬州正式成立了新墮胎法案。該法案以25票支持,6票反對獲得通過。這意味著,接下來在阿拉巴馬州對處在任何階段孕期的孕婦實施墮胎都正式被視為重罪,可判處10至99年有期徒刑,即便是強姦、亂倫導致懷孕的情況也不例外。
  • 阿根廷12歲女孩被侵犯懷孕,申請墮胎遭拖延處理,被迫生下雙胞胎
    在阿根廷北部有一個城市叫蒙特裡科,有一位12歲的女孩被侵犯了,不幸的事因此懷孕了,正常情況下,一般被強姦懷孕了,基本上都會打掉這個孩子,誰願意給強姦犯生孩子呢,這名女孩本打算墮胎,但墮胎手術並沒有那麼容易。
  • 我愛你,與性別無關——阿根廷在線慶祝國際LGBT+驕傲日
    阿根廷作為南美著名的天主教國家,保守派和天主教會團體勢力強大,他們強烈反對同性戀婚姻,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阿根廷曾爆發了6萬人的大遊行,呼籲將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終於,2010年7月15日,在馬拉松式的會議之後,阿根廷國會參議院以贊成33票,反對27票通過同性婚姻法。
  • 基要派,現代派和新福音派
    所以我們大有需要知道「新福音派」的本質是甚麼。 很多在優良教會聚會的信徒並不清楚知道甚麼是「新福音派」,也不知道一百年來為了保衛真理而在教義上發生過的爭戰。若對「新福音派」穩藏的邪惡不加了解,便無法去認出並抵擋它來。 在這第一講,我們將根據本世紀上半部的基要派和現代派之爭,為「新福音派」下一定義。
  • 美國福音派領袖們表示,2020大選後的教會需要「團結」
    圖源:Pixabay 美國全國福音派協會(金告知《基督郵報》:「很明顯,我們已經遇上並依然還會面對著巨大的兩極分化。這不僅僅是我們作為美國人民共同生活的一個問題,也是福音核心的中心。耶穌曾經為信徒們的團結而禱告過。」金強調說,團結既不意味著避免團體內部的衝突,也不意味著將不認同團體觀點的人掃地出門。上述辦法造成了「虛假的團結」。相反的是,團結就應該意味著努力理解彼此並討論分歧。
  • 探討:福音派和自由派對基督教信仰觀的不同解釋
    如今在網絡上,除了改革宗和靈恩派的紛爭,還有福音派和自由派的對立。後者對現代神學研究影響很大,也直接影響到基督教的發展方向。福音派和自由派的爭論是非常廣泛的。雖然他們的對立顯而易見,但區分也不是那麼容易,本身他們內部也存在著各樣的分歧。特別是再加上保守和開放這組對立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