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儘管福音派基督徒和羅馬天主教徒強烈反對,阿根廷中央政府依然投票通過了允許在孕期14周之前進行人工流產。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這個南美國家的參議院於12月30日清晨進行了投票,結果以38比29通過了這個之前由眾議院批准的措施。
對於此,阿根廷總統阿爾貝託·費爾南德斯(Alberto Fernandez)在推特上發文道:「安全,合法及自由的墮胎行為是法律了。」
他也補充說:「今天,我們是個更美好的社會啦,擴大了女性的權利並保障了公眾健康。」
費爾南德斯之前就承諾過,會籤署該法案。
在這項投票表決之前,阿根廷於2018年有過一次不成功的墮胎合法化嘗試,當時參議院否決了類似方案。
目前為止,阿根廷僅僅允許強姦或母親生命因為懷孕而處於危險之中的情況下時,方能進行墮胎。
法案的支持者盛讚它是一項積極的人權發展,特別是發生在拉丁美洲,預示著該地區未來的發展趨勢。據悉,長期以來,拉丁美洲都被認為是一個文化保守的地區,羅馬天主教和不斷增長的福音派基督徒在社會上擁有相當可觀的影響力。
根據法國24臺周日頻道(France24 Sunday)的報導,儘管天主教依然是阿根廷一支力量,但從2018年以來,福音派人士已經在反墮胎合法化的鬥爭中出現在一線位置上了。
社會學家福爾圖納託·馬利馬奇(Fortunato Mallimaci)告訴該頻道,福音派基督徒「有著重生的勢頭」。
在近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頭抗議活動中,福音派人士揮舞著象徵反墮胎的藍色手帕。與之相對的,支持墮胎權的人士則揮舞著綠色手帕。
阿根廷是天主教現任教宗方濟各的家鄉,後者之前曾經把墮胎比作買兇殺人。但在當前的爭論中,方濟各卻保持沉默,只在12月29日阿根廷參議院進行辯論前的幾小時發了份推文,稱「神之子生來就是位被離棄者,這是為了告訴我們每位被離棄者都是神的孩子。每有孩子來到這個世上,神也就來到這個世上,弱小且無助,因此我們能學著用溫柔的愛來接受我們的軟弱。」
在投票之後,反墮胎團結(Pro-Life Unity)表示,通過法案的日子將會銘記為「近代歷史上最悲壯的日子之一」。同樣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羅馬天主教主教會議在聲明中稱該法案「將進一步加深我們國家的分歧」,感慨阿根廷領導層與大多數國民對於墮胎的想法相距甚遠。
該法案允許阿根廷私人醫療機構和衛生專業人士有權選擇不進行墮胎程序,但他們因此也不得不將行為女性轉送至另一間醫療中心。
曾經在2007年至2015年擔任總統的阿根廷現副總統克裡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德·基希納(K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主持了這次法案投票。她說自己被人說服改變了對於墮胎的想法,在總統任期內反對將墮胎合法化。
近些年的「piba」革命推動了將墮胎合法化。「piba」在阿根廷俗語裡就是「女孩」的意思。根據全國各地的民調顯示,阿根廷反對墮胎的人數出現了下降。
翻譯自《基督郵報》原版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