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網絡上,除了改革宗和靈恩派的紛爭,還有福音派和自由派的對立。後者對現代神學研究影響很大,也直接影響到基督教的發展方向。
福音派和自由派的爭論是非常廣泛的。雖然他們的對立顯而易見,但區分也不是那麼容易,本身他們內部也存在著各樣的分歧。特別是再加上保守和開放這組對立詞彙。我們很容易區分保守福音派和自由派,但當保守的自由派遇到開放的福音派,就難說了。不同的派別自身也在不斷的發生變革。
當然,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信仰問題入手,觀察一下二者的差異。
1、上帝觀
福音派用分別的眼光看上帝,強調上帝的超然性和永恆不變性,以及上帝的絕對主權。上帝的形象是君父、是保護者、也是審判者。理性、秩序和節制,遵從傳統,持守善惡對立。
所以福音派注重神在歷史中的啟示,也就是看重神的話和神跡,強調分別為聖。
自由派用關係的視角看上帝,強調上帝是人格力量。上帝是能量也是過程,是運動的。上帝以創造性的力量間接的顯示自己。上帝是賦予者,也是驅動者。自由重於安全,創造勝於穩定,標新不愛守舊,面向未來,輕視過往。所以自由派注重上帝在現實中的體現,強調行動。喜歡自由探索,輕看個人的神跡經驗。
2、耶穌觀
福音派認為,與耶穌建立關係就可以經驗人格的上帝。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是完善的人。人墮落後,無力恢復與上帝的關係,唯有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可以為人類贖罪。耶穌對上帝的信任和服從,是我們和上帝關係的模範,人只有通過認信耶穌,才能重新與上帝建立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接受耶穌是唯一救主,信心重於行為。耶穌的神性和人性不可分割的。
所以福音派認為,建立個人與上帝的關係最重要,建立人與人的關係是次要的。信仰始於我們在基督裡與上帝相遇,並非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愛。
自由派則不相信可以通過與耶穌建立關係經驗到上帝,而是可以在人類自身的經驗中——在幸福和痛苦的經驗中發現上帝。耶穌基督的贖罪和我們的日常沒有關係,那完全是耶穌基督自己的無私,戳破了我們虛偽的自信。人的這種自信被打破,才有可能和上帝建立關係。我們必須接納耶穌為我們做的,才能從罪中解脫,行為重於信心。基督徒的信仰就是滿懷基督之愛,投身世界的建造,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榜樣。
所以自由派認為,人與人的關係是最重要的,上帝與個人的關係是次要的。我們和上帝的關係取決於我們和他人的關係。
3、聖經觀
福音派相信雖然上帝沒有逐字逐句啟示聖經,但聖經整體和言辭都是神啟,聖經所有的經卷都有相同的神啟,作者的言語和思想是來自於上帝的。
福音派不認為聖經涵蓋了上帝所有的啟示,只有耶穌是上帝完全的啟示。聖經的記載是有限的,不足以承載上帝所有的啟示。
自由派認為聖經是人對上帝啟示的見證,福音派反對這種觀點,認為聖經是啟示本身。聖經既是神啟,也就擁有了神的權威。
福音派認為聖經作者受到聖靈的引導,但他們可以自由的使用語言修辭,但自由派認為這種說法是矛盾的,受到神力幹預就沒有自由了。所以自由派堅持要麼是聖經作者自由的寫作了聖經來記載上帝,要麼是聖靈寫好了,人類作者只是負責記錄下來。
福音派認為上帝調整了自己的啟示,通過人的話語和歷史為媒介,以便於可以進入世界,並被我們理解。雖然我們只得到上帝的部分啟示,卻是足夠的。
自由派認為,既然啟示受限於歷史和文化,那麼啟示就不可能百分百的真確。人類的文化和語言如何能完美的表徵上帝的啟示呢?雖然上帝的啟示完全可靠,但聖經作者卻可能犯錯。所以,神啟不是以聖經文本為中心,而是讀者和聖靈的互動關係。在我們發現聖經中含有上帝話語之前,它只是一本人類書寫的、會犯錯的書。
這樣,自由派因為不相信聖經權威,就沒有建立神啟的理論。聖經權威在自由派看來是相對且主觀的。
福音派反對這種理解,這就把聖經權威從聖經本身轉移到了讀者身上,也就把神啟降格為人的主觀活動,這勢必造成對神話語的混亂與不確定。既然聖經本身沒有權威,那麼自由派就一定會尋找聖經之外的相對權威。
自由派則認為福音派極端的護衛聖經字句,卻忽視對聖靈的保衛。福音派把基督束縛在聖經字句裡,禁錮了基督的權威。福音派將聖經的權威固定化,使得聖經成了一本靜止的書。
這樣聖經的可靠性不再需要被證明,而直接是成立前提,這就為任何一個人打開了自稱權威的方便之門。這也是福音派和基要派的歷史錯誤。而且,福音派對聖經權威的理解,直接導致了對聖經的字面解經,呆板且易錯。
4、教會觀
自由派高舉教會對社會的責任,福音派也認同,但兩派幾乎在教會和社會關係的所有重要議題上,都有不同觀點。
福音派認為,基督徒最重要的是把人帶進耶穌基督的救恩裡,教會的首要責任不是使社會基督化,而是廣傳福音,人的精神需要才是首要的。人們都皈依耶穌基督,社會自然會發生變化。
自由派認為精神和肉體是高度相關,不可分割的。如果社會環境不改變,要拯救人是不現實的,耶穌不僅關心人的靈魂,也關心人的身心健康。教會投入社會關懷是應該的,除了直接傳福音,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傳福音的事上,福音派注重個人言語的工作。自由派則重視非語言的、集體的社會參與。自由派輕看福音派的口頭傳福音,認為那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
自由派忽略物質與精神的區別,忽略世俗與宗教的界限。自由派的上帝就在世界之中。基督徒就是要進入這個世界發現上帝,與上帝合作,上帝的國可以改變世界。
福音派則堅持區分自然與超自然、肉體與靈魂、世俗與宗教。認為教會不應該介入社會政治。作為個人的基督徒,則可以自由參與。教會應該保護對社會有價值的東西,但沒有責任把國家變成天國。
5、小結
福音派和自由派在很多問題上差異巨大。福音派強調個人和上帝的關係,強調對耶穌基督的見證,強調對聖經的忠誠,強調對教會傳統的尊重,是以上帝為中心的。對天國的嚮往勝過對世界的留戀。
自由派則更多關心真理的尋求,關心現實世界,強調聖經的歷史批判。堅信真理第一,上帝第二,是以人為中心的。相信上帝就在我們生活的世界,相信天國就要在這世界實現。
雖然二者很多不同,但他們自身也一直在不斷變化,這些爭論和分歧以後會如何發展還很難下結論。
參考:
《基督教福音派和自由派在神學上幾個主要分歧與爭論》阿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