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福音派和自由派對基督教信仰觀的不同解釋

2020-12-24 基督教資訊平臺

如今在網絡上,除了改革宗和靈恩派的紛爭,還有福音派和自由派的對立。後者對現代神學研究影響很大,也直接影響到基督教的發展方向。

福音派和自由派的爭論是非常廣泛的。雖然他們的對立顯而易見,但區分也不是那麼容易,本身他們內部也存在著各樣的分歧。特別是再加上保守和開放這組對立詞彙。我們很容易區分保守福音派和自由派,但當保守的自由派遇到開放的福音派,就難說了。不同的派別自身也在不斷的發生變革。

當然,我們可以從最基本的信仰問題入手,觀察一下二者的差異。

1、上帝觀

福音派用分別的眼光看上帝,強調上帝的超然性和永恆不變性,以及上帝的絕對主權。上帝的形象是君父、是保護者、也是審判者。理性、秩序和節制,遵從傳統,持守善惡對立。

所以福音派注重神在歷史中的啟示,也就是看重神的話和神跡,強調分別為聖。

自由派用關係的視角看上帝,強調上帝是人格力量。上帝是能量也是過程,是運動的。上帝以創造性的力量間接的顯示自己。上帝是賦予者,也是驅動者。自由重於安全,創造勝於穩定,標新不愛守舊,面向未來,輕視過往。所以自由派注重上帝在現實中的體現,強調行動。喜歡自由探索,輕看個人的神跡經驗。

2、耶穌觀

福音派認為,與耶穌建立關係就可以經驗人格的上帝。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是完善的人。人墮落後,無力恢復與上帝的關係,唯有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可以為人類贖罪。耶穌對上帝的信任和服從,是我們和上帝關係的模範,人只有通過認信耶穌,才能重新與上帝建立關係。最重要的就是接受耶穌是唯一救主,信心重於行為。耶穌的神性和人性不可分割的。

所以福音派認為,建立個人與上帝的關係最重要,建立人與人的關係是次要的。信仰始於我們在基督裡與上帝相遇,並非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愛。

自由派則不相信可以通過與耶穌建立關係經驗到上帝,而是可以在人類自身的經驗中——在幸福和痛苦的經驗中發現上帝。耶穌基督的贖罪和我們的日常沒有關係,那完全是耶穌基督自己的無私,戳破了我們虛偽的自信。人的這種自信被打破,才有可能和上帝建立關係。我們必須接納耶穌為我們做的,才能從罪中解脫,行為重於信心。基督徒的信仰就是滿懷基督之愛,投身世界的建造,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榜樣。

所以自由派認為,人與人的關係是最重要的,上帝與個人的關係是次要的。我們和上帝的關係取決於我們和他人的關係。

3、聖經觀

福音派相信雖然上帝沒有逐字逐句啟示聖經,但聖經整體和言辭都是神啟,聖經所有的經卷都有相同的神啟,作者的言語和思想是來自於上帝的。

福音派不認為聖經涵蓋了上帝所有的啟示,只有耶穌是上帝完全的啟示。聖經的記載是有限的,不足以承載上帝所有的啟示。

自由派認為聖經是人對上帝啟示的見證,福音派反對這種觀點,認為聖經是啟示本身。聖經既是神啟,也就擁有了神的權威。

福音派認為聖經作者受到聖靈的引導,但他們可以自由的使用語言修辭,但自由派認為這種說法是矛盾的,受到神力幹預就沒有自由了。所以自由派堅持要麼是聖經作者自由的寫作了聖經來記載上帝,要麼是聖靈寫好了,人類作者只是負責記錄下來。

福音派認為上帝調整了自己的啟示,通過人的話語和歷史為媒介,以便於可以進入世界,並被我們理解。雖然我們只得到上帝的部分啟示,卻是足夠的。

自由派認為,既然啟示受限於歷史和文化,那麼啟示就不可能百分百的真確。人類的文化和語言如何能完美的表徵上帝的啟示呢?雖然上帝的啟示完全可靠,但聖經作者卻可能犯錯。所以,神啟不是以聖經文本為中心,而是讀者和聖靈的互動關係。在我們發現聖經中含有上帝話語之前,它只是一本人類書寫的、會犯錯的書。

這樣,自由派因為不相信聖經權威,就沒有建立神啟的理論。聖經權威在自由派看來是相對且主觀的。

福音派反對這種理解,這就把聖經權威從聖經本身轉移到了讀者身上,也就把神啟降格為人的主觀活動,這勢必造成對神話語的混亂與不確定。既然聖經本身沒有權威,那麼自由派就一定會尋找聖經之外的相對權威。

自由派則認為福音派極端的護衛聖經字句,卻忽視對聖靈的保衛。福音派把基督束縛在聖經字句裡,禁錮了基督的權威。福音派將聖經的權威固定化,使得聖經成了一本靜止的書。

這樣聖經的可靠性不再需要被證明,而直接是成立前提,這就為任何一個人打開了自稱權威的方便之門。這也是福音派和基要派的歷史錯誤。而且,福音派對聖經權威的理解,直接導致了對聖經的字面解經,呆板且易錯。

4、教會觀

自由派高舉教會對社會的責任,福音派也認同,但兩派幾乎在教會和社會關係的所有重要議題上,都有不同觀點。

福音派認為,基督徒最重要的是把人帶進耶穌基督的救恩裡,教會的首要責任不是使社會基督化,而是廣傳福音,人的精神需要才是首要的。人們都皈依耶穌基督,社會自然會發生變化。

自由派認為精神和肉體是高度相關,不可分割的。如果社會環境不改變,要拯救人是不現實的,耶穌不僅關心人的靈魂,也關心人的身心健康。教會投入社會關懷是應該的,除了直接傳福音,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傳福音的事上,福音派注重個人言語的工作。自由派則重視非語言的、集體的社會參與。自由派輕看福音派的口頭傳福音,認為那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

自由派忽略物質與精神的區別,忽略世俗與宗教的界限。自由派的上帝就在世界之中。基督徒就是要進入這個世界發現上帝,與上帝合作,上帝的國可以改變世界。

福音派則堅持區分自然與超自然、肉體與靈魂、世俗與宗教。認為教會不應該介入社會政治。作為個人的基督徒,則可以自由參與。教會應該保護對社會有價值的東西,但沒有責任把國家變成天國。

5、小結

福音派和自由派在很多問題上差異巨大。福音派強調個人和上帝的關係,強調對耶穌基督的見證,強調對聖經的忠誠,強調對教會傳統的尊重,是以上帝為中心的。對天國的嚮往勝過對世界的留戀。

自由派則更多關心真理的尋求,關心現實世界,強調聖經的歷史批判。堅信真理第一,上帝第二,是以人為中心的。相信上帝就在我們生活的世界,相信天國就要在這世界實現。

雖然二者很多不同,但他們自身也一直在不斷變化,這些爭論和分歧以後會如何發展還很難下結論。


參考:
《基督教福音派和自由派在神學上幾個主要分歧與爭論》阿良著

相關焦點

  • 有基督徒推薦:北美自由派-福音派宗派譜系圖
    鑑於這兩方面的不同,他們在女性按立聖職、地球的年齡、唯獨KNV譯本聖經也有爭議。自由派在北美全國性團體為全國基督教協進會(NCC),而福音派與部分基要派的全國性團體為美國福音派協會(NAE)。在宗派方面,純自由派的宗派有:聯合基督教教會UCC,主教制教會。
  • 「美國研究」劉衛東:基督教福音派與2020年美國大選
    本文試圖對福音派的宗教理念和政治傾向進行梳理,探討其與共和黨和川普的互動情況,在此基礎上分析福音派在2020年大選中的可能表現,並對其政治影響力作出評估。  福音派的宗教理念與政治傾向  福音派是美國基督教新教徒中的一個群體,它不是一個具體教派的名稱,而是包含了諸多教派。由於人數眾多、參政熱情高漲,福音派在美國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以色列突然下令停播美國基督教福音派頻道
    以色列已下令停播美國基督教福音派電視頻道?以色列指責這家明顯信奉宗教的電視臺隱瞞其傳教議程,據稱其傳教目標是以色列的猶太人。今年早些時候,上帝電視臺(GOD TV)和以色列主要有線電視提供商籤訂的7年廣播合同,被證明非常短命。
  • 基要派,現代派和新福音派
    (Julius Bewer, The Literature of the Old Testament, New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40) 『新約的作者在解釋舊約預言時,犯了錯誤。』
  • 今天的福音派敬拜的到底是上帝還是「金牛犢」?
    他針對自由派立場的幾本學術性著作是闡釋與辯護基本要義的關鍵性作品。他的第一本書《保羅宗教的根源》(1921),非常勝任地辯護,保羅的信仰是從耶穌的教導和舊約來的,並非(如自由派所說)從希臘哲學導引出來的。富迪克牧師發表《基要信條派將取得勝利嗎?》以後,梅欽前後寫了兩本書回應。第一本是《基督教與自由主義》(1923),接著又寫了《什麼是信心?》(1925)。
  • 古羅馬信仰「自由」的多神教,為何卻甘願被「專制」的基督教束縛
    多神信仰本質都是類似的,是古代狩獵,農業,工匠,以及各個階級對於養育自己的自然界的一種崇拜,但會因每個文明的地理環境不同而產生差異,但是卻都會以太陽,河流,海洋,農作物,女性生育等進行擬人化以及偶像化而產生信仰。所以多神教本身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很自然充滿了人性以及神話的故事。但欠缺的是非常缺乏道德以及約束觀念。
  • 美國福音派標杆自由大學與校長小法威爾火爆的性醜聞
    所以華人民主黨支持者常見的反駁話術就是,你那麼反AA那麼保守,把小孩送自由大學去啊,那裡才是保守派標杆。這個「自由大學」的校名在美國華人群辯論中經常出現(另一個經常出現的是被學員集體起訴詐騙後來以2500萬美元和解的川普大學)。自由大學(Liberty University)坐落於維吉尼亞州,是一所私立保守福音派基督教大學。
  • 不可理喻的福音派與周約翰之死
    福音派信仰的核心是人人都需要從基督得救贖並且應該去傳揚自己的信仰。
  • 耶穌基督的女孩是美國福音派女性基督教組織,旨在向色情產業中的女性工作者傳福音.
    色情女演員索菲亞·林恩耶穌基督的女孩(英語:Jesus Christ's Girls,簡稱JC's Girls)又名耶穌基督的女孩女孩女孩事工(JC's Girls Girls Girls Ministry),是美國福音派女性基督教組織
  • 大陸基督教應該和臺灣基督教保持距離
    大陸基督徒一旦提起臺灣基督教的立場的時候總是會說立場和信仰無關,可是臺灣基督教已經全方位參與政治了,如果大陸基督教想要保持自己的純潔性離政治遠一些的話,那麼最好是遠離臺灣基督教。我知道大陸基督教有很多人抱怨三四愛國運動,政治太多,那為什麼又允許臺灣綠營的勢力滲透呢?這完全就是雙重標準,或者說你們只是喜歡臺灣那邊的立場?
  • 以色列:一福音派基督教電視網被威脅如傳教將被關閉
    圖片來源:GOD TV 據以色列媒體報導,以色列一個新的福音派基督教電視頻道受到威脅有線和衛星廣播委員會(Cable and Satellite Broadcasting Council)主席阿舍爾·比頓(Asher Biton)告訴該報,在Shelanu頻道獲得許可證時,他並不知道這個新頻道計劃進行許可證條款所禁止的活動。他已下令對該頻道進行調查,如果該頻道確實違反許可條款或者有任何違反條款的意圖,將立即關閉。「根據我們的規定,播出宗教節目是可以的。
  • 從野獸的信仰到羅馬國教:基督教的逆襲靠的是什麼?
    他對於基督徒毫不留情,他命令道:只要放棄基督教信仰都可以釋放,對于堅持信仰基督教的則投給野獸,如果是羅馬公民,則斬首。他所認為的國家宗教必須要崇拜皇權,而基督徒保持信仰凌駕於皇權的上帝,就是對統治根基的侵蝕。可見對基督教的打壓和迫害,都是出於政治的目的,與個人品德進行綁定是不合適的。
  • 歐洲正面臨因異教信仰而遠離基督教的嚴峻現實
    圖源:Pixabay 在愛丁堡的殉道者自由教堂是蘇格蘭豐富的基督教歷史的一部分今天,教會是個「弗蘭肯斯坦」(編註:Frankenstein,即科學怪人,由人為製造的什麼也不是的怪物),這家酒吧自稱是一個家庭友好的場所,同時也是舉辦告別單身派對、鋼管舞舞者和盲流混混聚會的地方。英國布里斯托的聖保羅教堂現在成了馬戲團表演者的學校。
  • 探討丨基督教生態女性主義的基本思想
    因此,在寫作思路上,筆者將首先勾勒該思潮對傳統觀念的綜合性反叛,再側重從聖經解析、上帝觀念和自然形象三個方面論述基督教生態女性主義對新型秩序的展望,最終淺析其於當今中國教會的教牧意義。雖然他們對於該類問題的原因有著不同程度的探討,但大致都體現出對絕對權威的反抗,因其容易導致等級差異,進而產生不公平、不平等的奴役現象。而主要被聲討的對象就是父權制,意指某種過分注重男性意志,而不充分考慮女性或其他團體意見的社會、教會結構制度。在社會中,縱觀政治、經濟和科研等重要領域,其關鍵角色主要為男性所佔據。
  • 不只是感受: 情感和委身(中英文)
    二十世紀美國新教最諷刺事件之一就是梅欽在1936年建立正統長老會時,只招募了一小群保守派長老會的人加入。為何梅欽只贏得了這麼少的隨從者呢 ?至少部分原是,許多福音派人士錯誤地把情感放在了比聖經更重要的位置,這使得他們沒有積極響應梅欽對自由派的反對。
  • 高全喜:上帝信仰是儒家基督教自由主義的最大公約數
    在這個思想譜系的籠罩之下,所謂上帝信仰之類的東西,自然就屬於理應被清除的思想痼疾,一併要掃到歷史的垃圾堆裡了。所以,在當今的中國思想語境下,談上帝信仰的重新反思問題,就首先要明確自由主義。自由主義是一種基於個人權利與自由的政治理論,其思想的中心議題是人權保障與憲政制度和市場經濟,總的來說,是有關人的權利哲學。
  • 基督教從猶太教衍生而出,與猶太教有什麼不同?
    今天隨小編一起來看看猶太教和基督教有哪些相同與不同之處。基督教與猶太教相同之處:(1)兩教都信奉宇宙中只有一位獨一真神——耶和華。(4)兩教都有祈禱、唱詩、讀經和講道等禮拜儀式。基督教與猶太教的不同之處:
  • 十字架與太極旗:韓國政治背後的基督教
    教宗的亞洲之行,除了訪問韓國,還將訪問菲律(Philippines)和東帝汶(East Timor)。在亞洲,菲律賓和東帝泣是因為西班牙的殖民影響而皈依基督教。那麼,為什麼教宗首先訪問韓國?因為韓國在是全世界基督教人口增加最快的國家。樸槿惠親自迎接教宗本尼迪克特16世截止到2012年,韓國新教徒人數達到1100萬,再加上500萬天主教徒。
  • 年度盤點| 2018年全球基督教十大頭條
    「敞開的門」:全球逾2.13億基督徒因堅持信仰而備受壓力2.福音派運動世界領袖葛培理辭世 享年99歲3.以色列慶祝建國70周年 基督徒關注4. 朝韓峰會舉世矚目 世界多位基督教領袖盛讚「幾近奇蹟般」的轉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