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丨老詩人王宇清

2020-12-28 我的柴大官人文字屋

懷念丨老詩人王宇清

柴 進

昨天早上,突然收到一條信息,說王宇清老師走了。

第一的感覺是震驚。

2019年,因為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老年大學至今尚未開學,也就有半年沒有見到這位和善的老人,怎地說走就走了?

跟老人家的交往不算多,基本上都是在老年大學,我們每年舉辦的兩屆詩會(新春詩會和金秋詩會),老人家都是積極的參與者,並且登臺朗誦自己的詩作。有時,王老也會親自到辦公室送詩稿給我,因為我負責編《新陽詩刊》。

前段時間,有人(我當時不在辦公室)送來了老人家的一些詩歌作品,列印得很工整,我品讀之後,把作品錄入了電腦。沒有想到的是,文猶在,人已遠去……

王老的詩作,灑脫而直抒心意,很耐讀。

附上王老作品幾篇,請大家欣賞。

快樂謠·宅家

守嘴不惹禍,守心不出錯。

好人有好報,好因有好果。

最好別多嘴,見人話少說。

最好別多心,見事少摻和。

做好自己事,幹好自己活。

修好自己心,立好自己德。

少在外面走,多在家裡坐。

享得了孤獨,耐得了寂寞。

閒暇看書報,開心唱唱歌。

讓思想寧靜,讓心靈淡薄。

讓生活平靜,讓人生灑脫。

讓家人幸福,讓自己快樂。

2019年春。今年春節前後下了五場大雪,俗語「瑞雪兆豐年」。看來今年又是個大豐收。特寫詩以記之。

一夜北風緊,大地竟豔華。

金雞畫竹葉,黃犬繪梅花。

景秀蜂難近,境幽蝶不誇。

休說少情趣,農家樂天涯。

溫度稀有寒,江河難行船。

大地銀裝裡,太空飄柳棉。

園林多明媚,田野盡嬌豔。

莫說反春冷,梅花綻紅顏。

風狂寒料峭,瓊花漫天飄。

平川無坦道,江河玻璃罩。

神州白銀嵌,社稷白玉雕。

騷人無詩意,農家糧倉高。

江城子·秋

東風不及西風狂。丹桂香,萬山蒼。鴻雁南飛,落葉舞山崗。

莫使凋零空養眼,心不老,笑聲琅。

花開花落別慌張,滿頭霜,又何妨?盛世年華,拍手贊輝煌。

迎向紅旗尋自在,開口唱,心舒暢。

情灑植物園

植物園中竹,藍天剌碧空。

柳染湖邊綠,花開四季紅。

亭中遊客坐,高橋人在行。

今幸來此遊,難捨鬱蔥蔥。

重陽有感

夏去秋來頭染霜,

算來今日又重陽。

歲月無情催人老,

秋風起處人覺涼。

重陽何處去?南園去觀光。

葉落梧桐老,霜寒菊花黃。

山高松在頂,亭美人納涼。

鴻雁鳴聲遠,雲空萬裡長。

王宇清,生於1930年,渦陽龍山人。1949年畢業於華東大學皖北分校。同年春參軍,在鳳臺武裝部工作。後調入界首武裝部,區鄉鎮政府工作,在渦陽民政局離休。(董中驁)

攝影:柴進

相關焦點

  • 王宇清:膜拜「最新最美」(上)
    宇清說畫之四(上)膜拜「最新最美」——「現代年畫」視野裡的中國新文化●王宇清
  • 今晚丨一起赴約,旅行的歌頌者——臺灣吟遊詩人張心柔
    2012年底,張心柔發布了首張創作專輯《吟遊詩人》。右手寫詩,左手寫歌,她說歌謠就是詩,詩人就是民謠歌手,在印著她足跡的地圖上,譜寫了詩意的樂曲,和悅耳的詩篇。2016年她繼續啟程:臺灣吟遊詩人張心柔2016 夏季巡演珠海站時間:7月28日 周四 20:30地址:前山金嘉創意谷2棟1層九號倉音樂工廠門票:60元(預售)80元(現場)(閱讀原文購預售票)大海跳著舞前來
  • 《恩嬌》老詩人勾畫的性愛
    被稱為大韓國民詩人的李适瑤,70多歲,甘於都市偏僻的山野一隅,無欲無求,過著淡然閒適的生活。唯一接觸他的,乃是崇敬他的學生徐志友平時過來陪陪他。徐志友剛出版了一部長篇小說《心臟》,給他帶來不小的聲譽的同時,也讓他賺了不少,買了車買了房。但這靜寂的關係,自17歲的銀嬌野小子般翻牆爬到老詩人院子,大搖大擺坐在躺椅上後,一切便悄然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銀嬌的家,就住在詩人附近。
  • 魚翅丨不踩節拍的說唱詩人
    這種說唱風格被許多觀眾評價為「嚴肅文學」和「詩人說唱」。 參加節目之前,導演組問他以一個書生氣的形象能不能和那些玩地下的、掛大金鍊子、紋花臂的人相處好。他說:「我們不都是人嘛,還是能交流的。」節目中有《世界以痛吻我》怒斥世界的冷漠,有《返老還童》訴說親人老去的無奈,有《飛奔向你》宣示不顧一切的為愛奔赴,有《新浪漫主義》用auto-tune連接現在與未來,有《書院來信》揭示幕布下的絕望現實,有《Mom pray for me》懷念已經離開的媽媽。
  • 個人專欄浙江青年詩人金敏智【稿費您做主】
    ,懷念瀋陽,懷念廣州,懷念長沙,懷念烏魯木齊 野性而躁動在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得異常炫目 大麻被禁止,槍枝被禁止,人口被禁止,帶著口罩,因為語言充滿著細菌 那乾淨的街道上散發著你無意中灑落的香氣 而我找不到你乾淨的臉龐 在監獄裡面,在城市的廣場裡 在閒散的沙龍座談的位置上 那巨大而意義非凡而神聖不可以侵犯肖像在正面對著我的眼睛 黃昏過後,那沉重的睡意襲來
  • 1893年冬老柴溘然長逝,未來的俄國樂壇誰主沉浮?
    ——「強力集團」和柴科夫斯基鋼琴藝術的異同丨他們「對民族化音樂創作道路都是堅定不移的。」約瑟夫·霍夫曼演奏拉赫《升c小調前奏曲》這時得斯克裡亞賓,相較與老拉,名聲似乎更大。老拉的作品剛完成至第七號,而斯克裡亞賓已經完成了一系列的早期作品,包括已經開始動筆寫作那著名的24首前奏曲。
  • 著名詩人費嘉因病去世 各方哀悼:費老不老
    在詩歌創作繁榮的上個世紀80年代,費嘉確立了他作為雲南最優秀詩人之一的地位。並與著名詩人于堅、作家李勃、朱小羊、吳文光等一批文化人結為至交。  1990年6月,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詩集《費嘉抒情詩百首》。作為著名詩人,費嘉還擔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雲南省作家協會理事、昆明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 《我們的歌2》陣容老的老,小的小,互選配對困難,懷念第一季
    而新人歌手方面,沉默寡言的太一,網絡主播出身的馮提莫明顯還是和周深,肖戰、阿雲嘎、劉宇寧等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且縱觀昨天晚上的節目,節目中最大的看點也就是冒充新人歌手「譚校長」和音樂詩人李健帶來的一首
  • 《茶館》60年,為什麼要懷念于是之丨專訪老友童道明
    這個姿勢來源自于是之小時候的鄰居,住在小學校裡搖鈴的老工友陳大爺。1957 年排《茶館》前,于是之特地去拜訪他。除了聽大爺回憶往事之外,陳大爺的某些性格側面也啟發了于是之:「雖然操勞卻好乾淨的手」。王利發雖然生活在底層,但又是一個勤儉麻利講究整潔的人。「手」的動作透露出很多細節。
  • 舒曼《詩人之戀》中的美學思想
    聲樂套曲《詩人之戀》是作曲家根據德國著名詩人海涅的《詩集》而創作的。全曲由16首相互聯繫的歌曲組成,每首歌曲篇幅短小,均以詩歌中的第一句作為標題,由一定的情節內容貫穿起來,描寫了一對詩人由相戀到失戀的甜蜜與痛苦的過程,作品中人聲與鋼琴相互映襯,繪織出一幅幅充滿詩意的畫面,帶有詩人的自傳性質。
  • 視角丨我們懷念你
    我們依然懷念她,懷念那個聲音堅定,讓人痴迷的美利堅之聲。張國榮(1956.9.12-2003.4.1)中國著名新銳攝影師、詩人、雜誌人成就:是中國人體攝影史上具有影響力的少數攝影師之一。他的作品都是cult味道的膠片。
  • 「年度詩人」老道士微短詩八首
    老道士微短詩八首詩/老道士(福建)1夢的片段我們用筷勺在如海的鍋鼎中默契配合 打撈一條珍稀的扁魚6詩友的微信你是我最佩服的詩人我雖然很少說什麼但還是關注著的剛剛讀書讀到您的名字 很震撼想與您分享我拍給您看相對於缺德而言是全德真正具足全德的只有孕育萬物的天地
  • 周二我要聽巴赫丨「偉大天才的詩人應有聖佛不度眾生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精神.」
    純潔的牢騷是詩人的牢騷,可發。 詩人是寂寞的,哲人也是寂寞的;詩人情真,哲人理真,二者皆出於寂寞,結果是真。詩人是欣賞寂寞,哲人是處理寂寞;詩人無法,哲人有法;詩人放縱,哲人約束。故在中國,詩人與哲人勢同水火。但大哲人也是詩人,大詩人也是哲人,此乃就其極致言之,普通是格格不入的。
  • 紀念託塞利丨記江XX恢復失傳的託塞利《小夜曲》英文歌詞的經過
    江XX同志也親自請幾位老音樂家幫助尋找,同樣沒有結果。這一幕真實地再現了行吟詩人演唱小夜曲的情景。這首又被後人稱為《唐·璜小夜曲》的著名歌曲,曲調優美淳樸,情緒溫存熱烈,成為歌劇《唐·璜》中的經典唱段。託塞利的《小夜曲》也是一首世界名曲,它表達的卻是悽美的愛情主題,哀婉悲傷,百轉千回,感人至深。
  • 42位詩人獻給母親的詩,鬱郁三春景,悠悠寸草心
    他鄉遊歷我,老母繫於心。冷暖來時常掛念,叮嚀總是頻頻。歸家卻道淚拂塵。別離猶不舍,把影印清晨。20曉東題嵌名聯:弘昭弘恩萬裡昭君怨,大漠孤雲鴻雁聲。21母親節贈母作者:王玉孚(田間識字翁)尋常老田婦,未與俗同群。
  • 玻璃光——懷念日本女詩人森中香衣!
    4 你說你有驚奇發現 我們的影子都在海上 這青海裝了個宇宙,還有詩 和詩人們的寧靜與安祥
  • 鄧泰山,一位極具詩人氣質的鋼琴家
    左三,鄧泰山問鼎第十屆肖賽冠軍他技藝非凡,演奏純淨自然,演奏的蕭邦曲目更是細膩純淨、柔和優美,仿佛潺潺清泉,流入每一位聽眾的心田,因其獨有的演奏風格被觀眾譽為"琴鍵上的詩人"。 鄧泰山在第十屆肖賽上的演奏不過,令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位有著類似「詩人」氣質的鋼琴家,其藝術之路卻從戰火紛飛的越南山區防空洞開始的……誰都知道,成為一個優秀的鋼琴家,除了苦練,沒有其他捷徑。但是苦到鄧泰山的程度,恐怕當今世界上成名的鋼琴家裡,要算是絕無僅有了。
  • 大提琴詩人麥斯基丨有人說他「太浪漫」,他卻說「霍洛維茨說過,所有音樂都是浪漫的,對此我深表贊同.」
    大提琴詩人麥斯基 在蘇聯時期因各種原因移居西方的幾位音樂家中,麥斯基的經歷大概是最令人震撼的。丨馬友友和他的「一帶一路」丨拒絕把音樂束之高閣丨不停探索才能越來越自信丨我的笑容是我的一部分丨吳彤談友友丨他心胸開闊方才成就事業丨馬友友第二的秦立巍談藝錄丨國內音樂學院的問題所在丨搞音樂不能都當獨奏家丨中國獨生子女都想拉獨奏,做人上人丨古典音樂不要迎合觀眾丨學音樂=文化課差?
  • 俞雲清丨懷念我的母親
    點擊右上側「金秋文學」關注本微刊,欣賞更多精彩作品懷念我的母親
  • 語文教材「朦朧詩」:王小妮忝列朦朧詩人,徐敬亞是理論代表之一
    丨朦朧詩?朦朧詩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隨著文學全面復甦而出現的一個新的詩歌藝術潮流,以北島、顧城、舒婷、食指、江河、楊煉、梁小斌、芒克、海子、牧野等為代表,當時還是吉林大學學生的王小妮,也在《詩刊》發表詩作,可以忝列朦朧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