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強身健體的意識越來越普及,越來越人在空閒時間裡會選擇去做運動促進身體健康。然而,部分人由於運動中不恰當的動作,或者受到外力的影響,容易出現膝關節韌帶拉傷的情況。出現膝關節韌帶拉傷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局部的疼痛、腫脹等不適感,對患者生活造成一定的不便,需要及時採取措施治療,避免影響患者以後的生活活動。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關節外科與運動醫學中心李劼若副主任醫師接受醫聯媒體採訪時表示,膝關節韌帶是維持關節穩定的重要結構。如果膝關節韌帶拉傷後沒有得到一個比較好的治療處理,這個韌帶發揮不了它的作用,或者是甚至失效了,可能無法維持膝關節穩定。
膝關節韌帶拉傷有哪些危害?
李劼若醫生指出,膝關節韌帶拉傷引發的關節不穩,比較直接表現為患者在關節負重活動的時候,感覺膝關節使不上力、用不上力或者膝關節有彆扭感。
此外,膝關節韌帶拉傷後還可能會繼發一些間接的損傷,例如在膝關節活動的時候由於不穩導致關節受力不均勻,可能進一步造成膝關節的半月板、軟骨等一些軟組織的損傷,還可能會加重膝關節退變的過程。此時,患者在活動之後,膝關節出現酸痛感會更加明顯。因此,出現膝關節韌帶拉傷不要輕視、不要忽略,需要及早到專科醫生去診治。
如何治療膝關節韌帶拉傷?
李劼若醫生告訴我們,出現膝關節韌帶拉傷後,先評估看看韌帶損傷的程度,根據損傷的程度再決定治療方案。
膝關節韌帶拉傷的治療主要有以下兩大方面:
1、如果韌帶拉傷的情況比較輕微,可以通過制動來減少它的活動,例如可以通過佩戴膝關節的支具、避免進行劇烈的運動。同時,還可以使用一些口服的藥物跟外用的藥物,配合物理的功能治療、理療,以及進行局部的康復鍛鍊。一般可能三到四周左右能夠自行修復,恢復到八成以上的功能。
2、如果韌帶傷得比較厲害甚至韌帶完全斷裂,或者發現自己的關節穩定性不好,經過保守治療效果不好,或者在磁共振結果上看到韌帶受傷也比較嚴重,或者還合併有關節內其他一些結構損傷。在這些情況下,醫生可能經過檢查判斷,認為使用保守治療的效果不好,可能會建議患者採用手術去治療。通過手術治療後,同樣也要配合功能鍛鍊、康復等治療,才能讓關節的功能發揮比較好,最終能有比較理想的康復。
由上述可見,膝關節韌帶拉傷不是一個小問題,若處理立不好還可能會引發膝關節的不穩、半月板損傷、軟骨損傷等併發症。因此,出現膝關節拉傷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傷勢的評估,再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另外,還需要積極預防在運動發生損傷,減少受傷的情況發生。
如何預防運動損傷?
李劼若醫生還講解了預防運動損傷相關的幾個方面:
第一個是運動前,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包括活動各個關節、部位以及各個關節的拉伸。還有要進行肌肉的預熱就是讓肌肉儘早地進入運動的狀態。
第二個是在運動的過程當中要注意防護,包括一些動作不要太過劇烈。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個人耐受的能力、機體的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強度。還有運動持續的時間,不要超出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在對抗性的運動當中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避免出現損傷。
第三個是運動之後要注意休息、要做好肌肉、韌帶的拉伸、放鬆,同時補充足夠的水分,這些防止運動損傷的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