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OURS|NANYANG STYLE CUISINE
前幾年去香港,一定會逛到利舞臺,樂天皇朝的八色小籠包一直都是那個耀眼的存在。
八色八個口味,吃起來還有順序,原味、絲瓜、鵝肝、黑松露、芝士、蟹粉、蒜香、麻辣,口味由淡到濃。咬破的湯汁一滋溜入口中,肉餡香,表皮薄,湯汁濃,豐富的口感讓人覺得滿滿的幸福。
繼樂新皇朝登陸上海一炮而紅之後,聽友人說,在亞洲第一高樓的上海中心裡,又開了一家樂新經典,做的是國內首家南洋式中菜。
什麼是南洋式中菜?
上世紀大批中國人移居東南亞,那些思鄉的國人帶去了家鄉的味道,又與當地食材和烹飪方法融會貫通,形成別具一格的南洋中菜。而樂新經典就是主打這種懷舊的味道。
開胃小菜:樂新營三彩
三彩分別是番石榴、櫻桃番茄和南瓜,經話梅與冰糖浸泡醃製,酸爽可口,又各有滋味。
番石榴爽脆,櫻桃番茄酸甜,最令人驚喜的是南瓜,不是一般的軟糯口感,而是出乎意料的脆脆的感覺。三者口感不同,口味又搭配合適,嗜酸甜口的千萬不能錯過。
燉土雞湯
雞湯我只服外公家裡燉的,越是尋常物,越難做出超越來。但只見幾乎每桌都有這個黑色瓦罐的身影,那麼便嘗一嘗它究竟有多好罷了。
湯頭鮮美甘甜,滋補暖胃,雞肉嫩而不柴。據介紹,這燉土雞湯選用的是蘇北老母雞,八小時燉煮,還有專人定時舀取湯中多餘油脂。
外公的雞湯是家裡的愛心味,這土雞湯是清甜又營養的南洋味。各有各的好,樂新用心做菜的情懷,全體現在這一勺勺的雞湯裡了。
咖啡雞
咖啡是南洋特色,不知道喜愛這道菜的食客們是否與我一樣,對東南亞的咖啡情有獨鍾。喜歡咖啡,也喜歡吃雞,但聽到咖啡雞三個字還是有些望而生卻的,黑暗料理還是人間美味?嘗過便知。
都說美食往往都在路邊攤,這道咖啡雞便是由新加坡的街邊小攤的常見菜咖啡排骨改良而來。略帶一些咖啡的苦澀,但回甘的意猶未盡頗為奇妙。雞肉鮮美,醬汁濃鬱,真想偷來秘方回家自己試試。
想來這咖啡雞到我手上必成黑暗料理。廚師火候的精準,真是增一分,苦澀;減一分,無味。
滷元蹄
不同於上海本幫的紅燒蹄膀,它家的做法鹹鮮口味的。
又不同於上海人的濃油赤醬重口味,經過南洋特有的滷汁慢燉而出,並不油膩,但卻濃鬱且入味,肉香而不散,皮滑嫩不齁,想來是下飯的佳品。
金絲麥片蝦球
蝦球的做法頗多,但麥片蝦球是頭一回見。果然南洋菜系中,還有許多奧秘有待探索。
最底層鋪滿了厚厚的麥片,炸得爽脆的蝦球妥妥噹噹地擺在麥片上,澆著雞蛋絲做點綴。麥片自然是有嚼勁的脆,蝦球則是口感Q彈,一口下去奶香四溢,就一口便愛上了。
娘惹咖喱雞
中國人與馬來人通婚誕下的女孩就叫娘惹,娘惹菜系即傳統中國菜烹飪法與馬來香料完美結合。中式的內斂遇到馬來的熱情奔放,誕生了用料精細的娘惹菜。
娘惹菜也是新加坡地道的美食,食材上以傳統中式的雞鴨,牛羊,蔬菜和當地海鮮為主,配各式各樣的東南亞香料香料。
這道娘惹咖喱雞,嫩滑的雞肉被秘制而濃鬱的咖喱包裹,入口咖喱味便是香氣四溢,回味無窮。
砂煲豆腐蝦球
又是一道蝦球,卻是與麥片蝦球截然不同的口感與滋味。這道菜,蝦算是配角,豆腐才唱主角,因此蝦球好吃,豆腐更好吃。
豆腐是自家後廚做的,雞蛋的蛋黃與蛋白以特定比例調配,混在豆汁中製成。炸得金黃酥脆,內裡卻是嫩、滑、軟,口感好似日本豆腐,妙不可言。
古早魚香老鼠粉煲
老鼠粉?這名字乍一聽便讓人沒什麼食慾。但被名字嚇到的人就無福消受此等美食了!其實只是因為這粉條短小,兩頭尖中間粗,狀似老鼠,因而得名。也不知道這起名兒的人是怎麼想的,為了考驗我們嗎?
老鼠粉本是潮州客家特色,後來傳承到了南洋,味美而滑,提醒大家千萬別被這名字嚇退,絕對值得一試。
粉的口感好像臺灣芋圓,Q彈有嚼勁。肉絲,蝦仁,花菜,蘿蔔乾,香菇丁,配料著實豐盛,再窩一顆生雞蛋。吃之前,將同時蒸熟的鹹魚泥汁淋在上面,攪拌一下,一口下去,初滑後脆,鹹香無比。
三色桂花斑蘭糕
吃得欲罷不能,不知不覺已到最後一道甜品。菜色的顏值有始有終,始於三彩,終於三色:白色的椰汁,綠色的斑蘭,晶瑩剔透的桂花糕摻著紅色枸杞,淺碧深紅,好看得很。
口感似果凍布丁,斑蘭的清香芬芳與椰汁的沁甜混合,清爽又好吃。
用餐完畢還要點名表揚一下它家的服務,滴水不漏。服務生個個都彬彬有禮,也會時不時來端茶添水,茶杯從沒空過。這才真正叫吃得開心。
4月底長寧來福士會開第二家新店,到時候大浦西的食客也可以去嘗鮮了。
上海樂新經典
上海中心店(Shanghai Tower)
浦東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商場b2-3室(2號線陸家嘴站6號口出)
021-58308386
11am-10pm
文|Michelle&雲困困